墨缘印记

一个人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心目中,墨是件十分神圣的文化用品。古往今来,人们用墨客一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文化人的赞美和敬重。文人则通过“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似君身影轻纱隔,终是朦胧看未清。”优美的诗句,生动描绘了墨的风韵,抒发了对墨的情感,指出了墨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墨是创作中国书画的基本材料,是华夏乃至东南亚人古代书写和绘画必不可缺的用品,它给人的印象貌似稍嫌单一,但借助这种独创的材料,几千年来,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被表现的活灵活现,溢满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墨缘世界内涵丰富,历代素有“墨分五色”等看似普通却十分高深的理论。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在今天实属难得,应当倍加珍惜。</p> 墨的发展史 回溯历史,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人们就能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作为书写材料了。考古发现,墨的发明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都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墨斗)、墨龟(占卜)也都是用墨做色彩原料。我国考古发掘出来公元前14世纪的骨器和石器上就已经留有墨迹,在湖北云梦县发掘出来的战国墨块更是弥足珍贵。《庄子》中也有“舔笔和墨”的词句,说明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用毛笔和墨了。<br>  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具制作,墨质十分坚实。在今天的陕西省千阳县终南山,由于松树很多,因此用它烧制成墨的烟料非常有名。<br>  魏、晋、南北朝时期,墨的质量不断提高。《齐民要术》中就有一篇《合墨法》,记述了我国最早的制墨工艺。唐代制墨名工奚超、奚廷珪父子,就制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好墨。宋代墨工潘谷也是造墨高手,他制作的墨得到了苏东坡、黄山谷等书画家的大力推崇。明代邵格之、程君房和方于鲁等人各树一帜,歙县与休宁两派制墨,争奇斗胜,他们制作的精品墨距今已经三百余年了,仍然色泽丰满,神采矍铄。清代制墨主要向专供鉴赏的“精鉴墨”和作收藏或馈赠亲友用的“家藏墨”两方面发展,所以,更像是精美的工艺品。<br> 墨的原料和产地 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和胶,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形式,按照种类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和漆烟墨。人们依托砚,用水细心研磨出来的墨汁,可直接用毛笔进行书写和绘画。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墨黏度各不相同,存放时间较长的墨致密度较高,经过长年累月的干燥,墨色的立体感更高,这种墨被称为古墨。古墨最有名的有安徽徽墨和蜀中川墨两大流派。传统的墨有多个出产地,川墨主产于今天的达州渠县等地,有桐烟墨和漆烟墨,曾在唐宋盛极一时。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那里开始制墨的时间至少不迟于唐代。当代徽墨的具体故乡在安徽歙县岩寺镇,那里从明朝末起,至今已有近400年制作史。“松烟底事长,千载溢清香。”就是人们对徽墨优良品质的准确赞誉。 墨的分类 <p class="ql-block">  松烟墨用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特点是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最适宜写字。油烟墨多以动物或植物油等取烟制成,特点是色泽黑亮,有光泽,最常见的桐烟墨,坚实细腻,具有光泽,传统的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然用松烟墨,在表现墨蝴蝶、黑丝绒等一些无光泽的物体时,也最好用松烟。中国画的墨,一般是加工制成的墨锭,选择墨锭时,最重要的是看墨色,泛出青紫光的墨最好,黑色的次之,泛出红黄光或有白色的为最劣。按用途可分为普通墨、贡墨、御墨、自制墨、珍玩墨、礼品墨等类型。</p> 顾名思义,御墨是皇室宫廷用墨。这里无需多说,肯定是所有元素俱佳,是墨中的极品。 <p class="ql-block">  贡墨是官吏们请墨工制造并进呈的墨,均署有进呈者名款,有的同时署有墨工名款。鎏金朱砂贡墨堪称墨中精品。</p> <p class="ql-block">  自制墨是按造墨者的意愿所制的非卖品,多为官吏、士绅、书画名家所制,或署有墨家名款,或署制者名款。它们选料精致,是收藏中的上品。如:书画舟墨呈长方形,一面阳文行书“书画舟”三字,一面阴文楷书“曹冠五藏墨”五字款识,右侧阳文楷书“康熙己酉仲秋之吉”八字,为河北丰润著名墨工曹冠五自制。当时墨坛就有南北曹之说,南为曹素功,北为曹冠五。</p> <p class="ql-block">  珍玩墨是专为欣赏收藏制作的非实用墨,它选料上乘,墨模的雕刻精致,艺术性高,也是墨中精品。珍玩墨形体各异,如方林宗的鸠砚式墨,邵琮林的杨梅式墨,汪时茂的响泉琴墨,胡开文的秦权墨和地球墨等,最为人所称道的当是胡开文墨店创始人胡天柱制作的非人磨墨墨磨人墨。</p> 礼品墨是作为馈赠的非卖品,此类墨多注重装潢精美。由于不是实用品,所以烟料较差,但寓意明确,实属收藏中的上品。最普及的有寿礼墨、婚礼墨和谢师墨等。如:吴闻礼秋水阁墨,牛舌形,通体饰有流云纹饰,一面方框内阴文楷书“牧翁老师真赏”,旁阳文楷书“门人吴闻礼上”。另一面方框内阴文楷书“秋水阁”三字,右下阳文楷书填金“羽吉”长方印文。 墨的价值和形状 藏墨在收藏界虽为小项,但历史久远,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就爱藏墨,据传,他平生至爱的墨有四大箱。明清时这种收藏风更盛,特别是那些名工制作的墨,价值更是不菲,因此,程君房曾自诩“残墨百年可比黄金”。<br>  墨通常有长方形、圆形、碑形、断木形、亚形、宝瓶形、古编钟形、腰元形、八角形、椭圆形、半月形、圆柱形、鸟兽型等形状。<br> 尽管墨本身就是黑色之意,但是,古代的墨不仅仅是黑色,还有其它颜色的彩墨,一般有白墨、彩金墨、黄色墨、绿色墨、青色墨、红色墨、七色墨、红墨等颜色。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墨的制作 制墨是一件既需要高超技术,又十分辛苦的工作。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还要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其中,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创造过程。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br>  制墨一般采用烧油取烟和烧松木取烟两种方法。在墨烟处理上,明代通用的有两个方法:一是筛选法,就是用细绢筛将油烟或松烟筛选出细净均匀的墨烟;另一种是沉淀法,就是油烟或松烟放入水池中,久浸沉淀,上层细而匀是精料。<br> 制墨的配料各家都有自己的高招儿,常常秘而不宣。通常包括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苏合香、珍珠等。各种配料有一千种以上。将烟料和配料和成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或用铁锤锤击烟料团一万次成为墨团。这个过程被称为捣练。完成捣练后,就可以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头模中,压成墨锭。墨锭形状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圆柱形、鸟兽型等;图案有弥勒佛、十二生肖、松、凤、鹤、鱼、鸟、花等。 墨的鉴别 墨的鉴别主要是年代的判断。伪品大多是仿制某名家款的墨。墨上大都有制作者名款,所以,熟悉各代主要制墨家的名字和斋室名非常重要,只有了解了这个人属于那个年代,才可分辨出墨的大致年代。从墨的外形风格来看,也可以观察出些端倪,如:明墨坚实,大件居多,图案文字大多为阳文,阴文少,字体均有明代风格,制出的墨纹饰也刚健,手摸棱棱有感;清墨书法秀润,墨模雕刻刀法娇细,有一种清雅柔丽的风貌。 墨的运用 磨墨也称研磨,特别讲究用清水,如果水中混有杂质,磨出来的墨肯定不纯。磨墨开始加水不宜过多,以免将墨浸软,或者墨汁四溅,以逐渐添加为宜。磨墨要用力平均,慢慢地磨研,磨到墨汁浓稠为止。初次磨墨用时较长,需要心境平和、去除杂念、非常耐心,所以,人们往往把这个过程当作修炼内心的方法。许多传统戏剧中就对这个过程有过活灵活现、非常优雅的表达。在历代书房中,能为书画者磨墨,也是一种对师长表达敬意的方式,许多人还把为名士磨墨,看作是自己的一种荣耀。<br>  历朝历代墨的使用都非常讲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br>  第一、墨正。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就有“心正墨亦正”的说法,它指出,墨若不正偏斜,磨出的墨既不雅观,也不均匀。<br>  第二、力匀而急缓适中。磨墨时用力过轻或过重,太急或太缓,墨汁就会粗而不匀。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并且墨浮;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就会墨粗而生沬,墨色无光。<br>  第三、浓度适中。墨在使用中需浓度适宜,含水量过高容易导致晕染,过浓了会呈啫喱状,难以书画。<br>  第四、随磨随用。一般来说,用墨必须新磨,墨汁若放置一天以上,胶与煤烟会逐渐脱离,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那种磨好了放得太久的墨称为宿墨,以宿墨作书,很容易褪色。但也有画家喜欢用宿墨,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br>  第五、不用的墨要储放在匣内。研墨完毕,要随时将墨取出置于匣内,放在阴凉处。否则,墨块内的胶质易黏着砚池,干后不易取出,最忌讳把墨曝晒在阳光下过度干燥。<br>历代书画名家无不深究墨法,用墨都十分讲究,有的人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br>  郑板桥指出,笔法要与墨法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做到墨法之少,全从笔出,因为用墨可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书法字法,本寸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芝一大关键已。”明代文人画兴起,国画的墨法融进书法,增添了书法作品的笔情墨趣。<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墉墨迹)</h5><div> 颜真卿、苏东坡和刘墉都喜用浓墨。苏东坡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睛,”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索然无神气”。细观苏东坡的墨迹,总是浓墨淋漓,艺术效果极佳。刘墉用墨非常浓重,它的书风貌丰骨劲,素有浓墨宰相之称。<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董其昌墨迹)</h5> 董其昌善用淡墨,书法追求萧散意境。他的作品通篇浓淡变化丰富,空灵剔透,清静雅致。上文治被誉为淡墨探花。<br> 其实,墨的浓淡各领风韵,关键在如何恰当掌握,用墨过淡易伤神采,墨色太浓又往往弊于无锋。正如周星莲所说: “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活与华,非墨宽不可。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奄奄无生气矣”。<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铎涨墨作品)</h5> 还有一种涨墨很有特色。它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涨墨在墨不旁出的正统墨法观念上是不成立的。然而,涨墨的妙处正在于它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产生了朦胧的墨趣,达到了线面交融的特殊效果。王铎就擅用涨墨,他用涨墨扩大了线条的表现层次,作品中干淡浓湿结合,墨色丰富,一扫前人的呆板墨法,形成了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黄宾虹对墨法研究更有独到之处,提出了五笔L墨理论。他偶尔将涨墨法应用于篆书创作中,表现出了另一种奇趣。<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经宿帖》局部)</h5> 还有渴笔和枯笔用法。它们分别指运笔中墨水所含的水分或墨大多失去后在纸上行笔的效果。渴笔苍中见润泽,枯笔苍中见老辣。在书写中,渴笔、枯笔对控制墨量非常讲究,掌握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宋代米芾的手札《经宿帖》中“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几个字堪称渴笔、枯笔的典范,其涩笔力行、苍健雄劲、回味无穷。<br> 书画的墨法表现技巧十分丰富,其中除了用水是表现墨法的关键,用墨的技巧还与笔法的提按轻重,纸质的优劣密切相关。一幅书法作品的墨色变化,会增强作品的韵律美。墨法的运用贵有自然,切不可盲目为追求某种墨法效果而堕入俗境。古人论画时讲究的用墨活、鲜、变幻和笔墨一致四要素应是基本的遵循。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随取随用的墨汁已经成为当代书画家的最爱,大家如今已经很少磨墨了,但如何用墨仍然是创作的技术关键。<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著名的八宝五胆药墨)</h5> 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墨还可以入药,所以墨还被称为墨药。墨药有清热解毒作用,一般外用于热性疾病的治疗,比如带状疱疹、丹毒、皮肤疖肿、毛囊炎和蜂窝组织炎等。但是这种墨必须是由松树皮、松树枝、松脂等制作的松烟墨,其他的墨是不可以入药的。墨药还有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作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和月经过多等的治疗,一般要与阿胶、生地等同用。<br> 我的墨缘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墨)</h5> “好的徽墨比黄金还贵,一点都不要浪费。”这是我母亲在我小时候第一次拿起墨块开始磨墨时,不厌其烦的教诲。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也多次了解到,自古就有一两黄金一两墨的说法。想起小时候随父母下放农村时,家里穷得连木桌都用不起,一家人多年都是趴在一个用碎砖头搭成的土台子上写字的经历,我便自然养成了珍惜每一滴墨汁的好习惯。<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人民服务(摘录)》大楷字帖)</h5> 记得当年我用的第一块墨是母亲从县城买的,那块墨长不到两寸、宽不过半寸,上面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还有一方三寸见方的砚台,一本薄薄的比杂志窄一点的红封面、黑底色、内容同样是《为人民服务》文章摘录的字帖,加上写得一手好字的父亲不知道从哪里搜集来的一沓旧报纸,这些在我眼里的新鲜玩意,便成了我少年时代开始习毛笔字的基础。<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4年在学校办公室信手涂抹的我)</h5> 可惜我日后很不成才,很快失学、频繁受挫和下田劳动的经历,以及心烦气躁的性格,使我并没有在习字方面坚持多久。在回到北京上学时,虽然又捡起过笔墨纸砚,工作后还经常代表学校不自量力地写几张“光荣榜”或“喜报”,贴在单位的广告栏内,引起来来往往的人们注目观看,但我知道,那是写的内容吸引眼球,至于那几点墨色,实在是羞煞人了。<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的故乡山东日照涛雒镇)</h5> 我的母亲出生在胶东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书香门第,家族出过不少有知识的文化人,其中有几位还名扬海外。她从小就在家庭的影响下与文房四宝打交道。可惜在她十几岁的时候赶上了战乱,这个大家族的青年人几乎全都走出大门,投笔从戎,为国效力去了。家里只剩下原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和未成年的孩子,我母亲就是其中的一个。家境的迅速败落使得最后只能分家各自生活。由于我外祖父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只留下裹着小脚的我外祖母和年少的母亲母女二人,于是分家的时候吃了大亏,除了得到几亩谁都清楚、根本要不回来的水田地契和几间已经被别人占有的临街破房子,娘俩几乎是空手出门。唯有几块平时放在我母亲手里的徽墨,随着她离开了那个已经名存实亡、破落不堪的大宅门。她们住在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庄,靠给别人缝补衣服和做布鞋艰难度日。<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小时候亲手绣的首饰包)</h5><p class="ql-block"> 后来日本鬼子占领了山东全境,她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母亲说服了自己的老娘,一狠心一个人跟着那位远房叔叔闯了关东。临走时,外祖母把那几块徽墨裹上一团丝线,塞进一个硬木首饰盒里,交给了远行的女儿,告诉她这是那个大家族给她们留下的唯一值点钱的东西,希望她遇到难处的时候可以救急。</p><p class="ql-block"> 于是,不满十八岁的母亲与孤苦伶仃的老娘洒泪而别,冒着生命危险,带着这几块徽墨,从山东老家来到了当时的中朝边界城市安东。后来,随着东北全境和华北大部分地区的解放,母亲又拎着藏有那只小木盒的简单行李进北京当了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年早春母亲在北京)</h5>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那应该是母亲感到心情最舒畅、生活最幸福的几年,因为她终于能自食其力,再也不受人欺负,还能像当年那几位哥哥一样报效国家,为建设新中国出一把力了。<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年母亲与同事合影,前排右二为母亲)</h5> 没想到有一天,下了夜班的母亲回到集体宿舍,刚要准备休息时,她发现压在床头下面的那个由于多年颠簸流离、盖子已经开裂硬木首饰盒的小锁被撬了,里面好不容易攒下准备过年寄给老娘的十几元钱和那团五颜六色的丝线不翼而飞了。经过工厂保卫科多日搜查,仍然没有任何线索。但这时候聪明的母亲细心观察,心里已经猜出是谁做的案了,原来这个人就是那位生活同样困难的同事。为了息事宁人,不让同事因此丢了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母亲恳请领导不要再查了。十分幸运的是,那个小偷没有文化,不知道那几块黑黢黢的墨块非常值钱,放过了它们,才让母亲没遭受更大的损失。从此,母亲加了小心,再也不敢把这些墨放在明处了。因为藏得严密,“文革”时抄家都没被发现。<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刚进入中年的母亲)</h5> 被下放河北劳动改造时,母亲把这些墨贴身放着,带到了那个生活了整整十二年的村庄。那些年又屡遭抄家,都没被发现。在那段日子里,母亲宁可挨饿,也没敢拿出来,更不敢对任何人说。<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7年,母亲在天安门广场与同伴合影留念)</h5> 1977年,母亲要到北京跑落实政策的事,那时候我们生活还很困难,几乎连饭都吃不饱,根本没钱买车票,于是,母亲又一次冒着危险,把这几块墨带到了北京,托自己当部委干部的堂哥,以较便宜的价格通过信托商店卖给了同仁堂。这时候母亲才了解,那些墨原来还是很珍贵的中药材,连多年做过药铺伙计的父亲也如梦初醒,第一次知道家里竟然还有这样的珍贵藏品。从那以后,母亲手里才暂时有了几个钱,保证了几年中能频繁往来老家和京城,父母才得到平反昭雪,全家才揣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回到首都。要知道,当年私自卖家传的徽墨是不允许的,重的会判刑坐牢,轻的也要因藏匿“四旧”,受到批斗。<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亲留给我的珍贵碎墨)</h5><p class="ql-block"> 墨迹淡然留岁月,香韵如烟记真情。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几块历尽艰险的徽墨,忠实记录了我家不堪回首的往事,使我与徽墨结下了一段浸透心酸却内涵美好的不解之缘。我手里至今还珍藏着两小块过去研磨过多次,现在却无论如何舍不得触碰的碎墨。因为它不仅是母亲的遗物,还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更是我人生最珍贵的纪念。</p><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月11日 西山脚下)</h5><p class="ql-block"><br></p><h5><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注】部分照片和视频在网络图片基础上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span></h5><p class="ql-block"><br></p> 视频《徽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