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农历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书画社团及书法老师主办:“泾河二校 翰墨飘香 ”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正式在本周二拉开帷幕。</p> 关于春联你了解多少 <p class="ql-block">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喜庆元素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p> 春联的起源 <p class="ql-block">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p> <p class="ql-block">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丅,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p> <p class="ql-block">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p> 春联的上下联怎么贴以及忌讳 <p class="ql-block">贴上下联,要看横批的书写顺序,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的,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下联居左。反之,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顺序书写的,上联则要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p><p class="ql-block">上下联的区分方法:</p><p class="ql-block">1、平仄读音区分法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即人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即平声(分阴平、阳平)。</p><p class="ql-block">2、含义递进区分法: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p><p class="ql-block">3、时间承接区分法:依据“辞旧迎新”的传承,过去的时间在前面是上联,即将到来的时间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以及迎新春之类的。</p><p class="ql-block">4、涵盖范围区分法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家是上联国是下联。</p> <p class="ql-block">禁忌一:左右联勿贴错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p><p class="ql-block">禁忌二:贴春联的时间表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朕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是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p><p class="ql-block">禁忌三:单数才吉利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征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招财进宝等,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禁忌四:福字不可随意贴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p> 精彩瞬间 <p class="ql-block">本期美篇到这里就结束了,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的一年 钱多多多多多多 福旺旺旺旺旺旺 工作顺顺顺顺顺顺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文:张毅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仇兆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