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诗人钟德浙(六)

lydia皖晴的秋天

在1967年那个特殊年代,周恩来总理顶着压力批准钟期光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五一”观礼。 <h1><b> 钟德浙指着上面的那张照片说,这是1967年父亲钟期光参加“五一”观礼时拍下的,当时父亲已被“靠边站”了,他在天安门城楼上遇见了陈毅老首长,陈老总笑着对他说了一番话:“......我了解你,我保你!”那天回到家,钟期光的心情特别好,他把陈老总的话记在了日记里。<br></b><b> 钟德浙的父亲钟期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历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红五军秘书长、湘鄂赣省委秘书长、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委。<br></b><b> 1951年1月,钟期光参与创建了解放军的最高学府南京军事学院,后就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和政委一职,专门负责学院的政治建设工作,先后撰写了多篇有关政治工作的论文和文章,为我军的政治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br></b><b> 1967年文革初期,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钟德浙为父亲写了一首诗。</b></h1> <h1></h1><h1><b>《军魂——赠爸爸同志》</b></h1> 一九六七年<br><b>主席井冈盘营扎,<br>农友梭镖打天下。<br>辗转帷幄入年轮,<br>征程硝烟染鬓发。<br>忍痛斗私换新骨,<br>含笑批修当活靶</b>。<br><p><b>四海尽扬斧镰旗,<br></b><b>甘将老血沃红花。</b></p><b></b> 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第一排左六)1957年调离南京,部下们与他合影留念。接任政委的钟期光(二排右五)身后紧挨着的是我父亲。 <h1><b> 钟德浙在父亲百年诞辰时为他立传,用凝练的文字记叙了父亲非凡的一生。<br></b><b> 在传记中,钟德浙提到了父亲对儿女的嘱咐:“勿从政”。这让我想起了自己那位大半辈子从事政治工作的父亲,在那个特殊年代被迫害时也是如此嘱咐我们的。我的父亲在钟期光任政委的的南京军事学院任系政委,调到北京后遭遇文革,近十年的迫害让我父亲说出了与他曾经的老领导钟期光政委同样的话,这是那个特殊年代政工干部的悲哀。然而在恢复工作后,他跟钟德浙的父亲那样,听党的话,依然在政治工作的岗位上勤奋地工作着。</b></h1> <h1><b> 《期老传》<br></b><b>名讳期光钟姓字昱明,乡尊期老。一九零九年一月生于湖南平江三眼桥肥田村。世代农耕。家贫,兄氏共嗣一子为继。嫁女积聘,饲豚以补,倾业供读。自幼聪慧,四岁入塾,遍四书五经,历诸子百家,十八岁成于天岳书院。执教乡里,热血『三民』。廿四年投国民党。友邱维达问:远黄埔,从农运,何取其下?对曰:以民为上。革命折夭,廿六年入共产党。又问:弃正统,伙匪流,何取其惑?嗤:不与为谋。平江暴动,任红五军秘书长。再问:执梭矛,对枪屠,何取其灾?答:不计生死。邱无语。翌年羁囚,托同族豪绅禀保,斯鸟反诬加害。月余得脱,集赤卫数等,毙其于深宅。『逼成叛国的红巾,做了背主的黄巢』【昆曲林冲夜奔】立誓救国方归,然此一诀达世纪平生也。呜呼,汨罗血泪,屈嶂鄂赣,韬晦而西;沃岳阳、困洞庭、狂长江、吞东海,挟巨浪方安,壮浩瀚以酬。<br></b><b>敌后三年,白军重剿,野居深山。缺衣少被无屋,风冷雨湿雪寒;缺粮少盐无炊,腿软脸肿病难。敌如蚊多,奸比蛇毒。有家丈咫数里,不得顾;妻室捆卖远乡,无觅处;续妻苦刑自首,遂与绝;株连父母双亡,孝熬煎;师主任降文书,而不馁。更左倾猛于外患,动辄以『AB』『托派』诛之。月翘北斗兮不应,晴望南雁兮无讯。人枪千余坚持根据地。诗:血染湘鄂赣,蹉跎铅华斑,朝朝群山在,秋晚叶自灿。<br></b><b>熄大江南北狼烟,汇八省儿女铁流。卅七年组新四军一师一团东进抗日。钟佐粟裕,主簿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一支队、一师、苏浙军区政工。政工往有整人之陋,钟力行:有过无罪、将功补过,罪小功大、新功赎罪。恤重伤之榻,补烈属于釜,解部属有难;鼓人困马乏,激久攻不克。仁理军、聚人心、凝主力。功册虽无序,战史自有心。<br> </b><b>四零年倡文艺植根连队。四三年携新四军服务团民运股凌奔完婚,育四子四女。<br></b><b>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钟深解其髓。从陈毅主华野政事,立『评定伤亡』『即俘即补即战』『立功』三大运动,为以政辅战首创,后广尔至全军。非增师添旅可敌,得军心者为王,王师者得天下。是以淮海大捷,华野百万悍居吾军之雄。书斋儒生战火涅磐,有誉『政工大师』之称谓。渡长江占上海,任沪军管会政工组长,仁义之师秋毫无犯,尽收民意。 </b></h1><h1><b>五零年刘伯承弃兵办学,院长兼政委建军事学院。钟为政治部主任,以『三更灯火五更鸡』为律,沥血而为。五二年倡学主席之著,段摘手书册发。纳四大军区之才,聚仙过海之贤。砍头刀下叫留人于悬刻,判官笔中字千金费斟酌。干部凡白区、敌工、学者档案少则尺余。钟拂尘封解积卷,纠偏颇弃前嫌,视德才以重置。同乡学友邱维达,黄埔四期蒋嫡七十四军中将军长,抗战远征缅甸、血拼长沙、拉锯湘桂,徐州战俘。兵团作战经验丰厚。钟约面谈,再续少年救国之辩。邀高级系任教,长八年久。<br></b><b>五五年授上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接任学院政委。军院之盛,漫盖全军。五六年彭总班师回京,五七年二月即赴宁伐『教条大本营』。将军抽车,当庭喝钟立,斥骂以鼻。然大丈夫唯攻城夺隘、砍头碗疤尔?钟不推不诿,于批判革职降级不顾,大会送刘,出言肺腑,掌声经久。五九年彭上万言书为民请命,举国反右,大势弥天。六四年军委任钟为专案副组长,择办关彭一案,数月钟复:经查无证。主事帅拍案成怒,叶帅斡旋方化。嗟呼,党性有久远,原则无恩怨也。<br></b><b>叶剑英院长兼政委筹军事科学院,六二年钟任副政委兼战史部长。此乃三出辅帅。多主常务,无嗜免好,夜以继日,恐负重托。军科初难,钟盘出国管局配其城内宅院,换置军科幼园。趣轶:后钟外孙非直系不得托,城内无房,地处郊远,二老病肓,置仔于何?历史之健忘,钟一笑置之。<br></b><b>文革骤起,倒钟之巨幅 墨于天安门华表。批斗高帽游街可便为之,铁丝挂牌『彭黄漏网』于项。凌奔集子女夹道为夫壮。堂堂上将之衔,弗如厕纸,匡乎厮民?『应比长生殿里泪更多』。不足十载,关彭案一波三折。钟反因平江起义罪定彭黄漏网,路线无纲,可窥一斑。六八年林彪手令,荷枪铐捕。狱刻记日,渡四春秋。年高牢长失医,终残而未能复立,久治不愈。有道:亲朋砒霜、兄弟暗箭、忠君赐绢,哀莫大于此。<br></b><b>九一年五月廿二日心脏猝停,享年八十三岁。辞:康寿兮无常,宦海兮叵测,拜信兮自欺,期老兮永垂。党军依最高规格追悼:为党与军共历沧桑之功臣,政工之先驱,下属之慈父,民族之赤子。期老卧于事业之抱,葬同英烈之丛。【江苏溧阳烈士陵园凌奔合此】 教条主义平反后,八二年曾任中顾委员,钟对反教条降级往事缄口不提,八七年辞中顾委。有道:高也行,低也就,生平化青烟,凭烟化青简;功也它,过也罢,未来续新梦,留梦托后人。众云,期老死而无憾。差亦,查地图叹息,老区之恩难泯;读来信无奈,家乡之贫未解。期盼改革,光照普济。其后终生得益于:凌奔家训『切戒烟』,期老嘱子『勿从政』。无以回报,是故撰文,兼祭百年。</b></h1><h1><br></h1><h1> 次子德浙撰 公元二零零九年元月</h1> 1978年8月,钟期光与夫人凌奔在北京军事科学院寓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