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字/芬芳如兰</p><p class="ql-block">图片/芬芳如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江行第三天早晨,游轮在南京五马渡靠岸。南京底蕴深厚,冠名如诗。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东吴、东晋、宋、齐、粱、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 在“虎踞龙盘今胜昔”的地方,蜻蜓点水似的一掠而过,绝不能感受其博大精深。我们的行程短促,一天时间,只能游览牛首山与达摩古洞两个地方,恰逢周末,景点人流如织,数位导游比肩,讲解声此起彼伏,我们机械的跟着人流龟行,眼睛狼吞虎咽,耳朵狂轰乱炸,知识填鸭灌进,少了悠然,没有自得,大脑一片喧嚣,不知如何下笔。因此,我沉淀了两个月,回过头仔细复盘,内心最深的感受,才慢慢的清晰的聚集笔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佛教牛头禅宗的发源地,因山顶南北双峰似牛角而得名,这里是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场,有别于其他以自然风光为主的佛教名山。清朝乾隆年间,“牛首烟岚”就列入金陵四十八景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12日,装有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的铁函,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长干寺地宫出土,旁边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长干寺藏佛顶骨舍利字样。这是1011年,一位叫施护的北印度高僧,来中国学习时进献的佛顶舍利,安放在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内,金棺银椁底部刻有施护字样。</p><p class="ql-block">2011年9月,江宁区政府确定佛顶骨舍利安放地点与方式,2012年开始建造,2015年完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顶宫工程投资40亿人民币,属于深坑建筑,整体造型酷似莲花,直径超200米,高达89.3米,地上3层,地下6层,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竣工后,该建筑分别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项,詹天佑奖,鲁班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选用一张网上全景图片和说明,显示佛顶宫的全貌。</p><p class="ql-block">大穹顶外形酷似佛教袈裟,包裹着小穹顶,象征佛教的加持,小穹顶如佛祖的发髻,莲花宝座由56根门柱组成云门如意柱,象征56座飞天菩提门。</p><p class="ql-block">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顶骨舍利供奉大典在牛首山隆重举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弘觉寺塔位于牛首山东峰南坡,建于唐大历九年,唐代风格,后被毁。现在的塔身为明代初期重建,(牛首山为当时皇家园林)塔高约40米,砖制仿木结构,七层八面,每面有小窗两扇,风格古朴,造型典雅。牛首山双峰双塔堪称完美绝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41.2米,空间面积约6000m²,涵盖地上三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穹顶有灯光照耀,蓝色苍穹,繁星闪烁,置身其中,如入静谧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佛80岁涅槃侧卧像,长7.5米,由不锈钢与汉白玉材质制成,设计灵感源自敦煌莫高窟第158号窟卧佛,宝相庄严,仪容端庄,还能360度旋转,让各个不同角度的参拜者,都能感受到佛祖涅槃时的宁静安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30分钟的佛禅典礼表演,雾气升腾中,禅乐轻柔,演员们冉冉上升,舒袖飘飞,舞姿轻漫,人们凝神静气,不觉进入禅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厅里有一幅精美的丝毯,全部由手工制作,耗时一年半,全长28.8米,高3.4米,亭台楼阁,诗词歌赋,烟街柳巷,呈现了那个时期的繁华盛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传,历史上第一个发现南京适合建都的是秦始皇,当时他命令方士看天象,发现这里最具王气,但是已经定都,不能迁移,又不能让这个地方王气集聚,扰乱大秦,因此决定以水断其龙脉,引长江水进来,形成了秦淮河。然后修筑城墙,墙外是外河长江,墙内是内河秦淮河,断龙脉成功了,却催生了这里商贾云集,繁荣昌盛。后来,满清政府的60%财政收入都来源这里,以至开启了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旅游模式,他应该是官方旅游广告的创始人,但是所到之处官员噤若寒蝉,绝没有现代砂糖橘们北上的经历热闹红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全国最大的贡院在南京,类似现在的高考中心,天下学子云集,弘扬四书五经,诗书礼乐;最好的妓院在南京,天下美女云集,尽享风花雪夜,莺巢燕垒。两地相隔20米,却是礼乐森严与花街柳巷两重天。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有微词却各行其是,有冲突却互不相扰,一边正襟危坐,一边娱乐至死,走在各自边缘,催生了市场繁荣,社会万象。雅与俗,尺与度,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各安其道。这不仅是当时的中庸之道,当时的人性使然,还是当时的边际效应,一地两治,使秦淮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殿,万佛廊由地下3.4.5层构成,庄严静穆,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殿呈现佛教密宗金刚界曼荼罗第四供养场的神圣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下四层展现的是印度佛教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尊佛像都形象各异,表达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美穹顶,典雅不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佛殿水晶、鎏金、玻璃,金碧辉煌,奢华非凡。千佛殿中心是供奉佛祖顶骨舍利塔,高21.8米,造型与大报恩寺淦金七宝阿育王塔相似,庄严清净,华藏世界,天人合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舍利宫位于地下六层,距离地面44米。为了更好的保护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每年只有20天时间开放,其余时间均为观看影像图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摩古洞位于五马渡广场以东,是在金陵四十八景中的“达摩古洞”遗址上恢复重建的,百余尊达摩雕塑,耸立陡崖之上,洞中辅以声光色,魔幻出达摩一苇渡江,梁武帝追踪的景象,将建筑,文化,禅宗,电子巧妙融合一体,打造了一个气势恢宏,轻盈灵动的禅宗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达摩是南印度香至王的三太子,种姓刹帝利,后来去北印度师从第27代禅宗般若多罗大师。大师让他在大师去世后5至7年去震旦国(古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当时南北朝混乱)弘扬佛法,得到心灵上的平静。他来中国上岸的地方是南海,也就是广州。当时南朝梁王肖衍痴迷佛教,数次进出寺庙当和尚。他请达摩到南京,对他说,南朝四百八十寺都是我盖的,供养佛与和尚,是否功德无量。达摩如实说,无有功德。于是达摩离开,想去北方地区。但是南京在长江边上,没有船,无法渡江,就在山洞打坐。梁帝又派人来请他,他不想见,两边山峰突然并紧,又名加驼峰,就是现在达摩洞所在地。达摩无奈,折断一枝芦苇,踩着过江,来到洛阳弘扬禅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禅宗是从佛教发展出来的一个分支,达摩的老师是印度第27代禅宗祖师,达摩是第28代禅宗祖师,是中国禅宗分支的创始人。佛教和禅宗有所不同。佛教主张大慈大悲,大智,布施,持戒;禅宗主张心灵平静,静坐冥想,定中生智。达摩大师在广州,洛阳,南京等地,与皇帝,高僧,学者广泛交流,研学禅经,追求内心平静,为弘扬发展中国的禅宗,奉献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夕阳不经意的小酌,却在黄昏的时候悄悄上头,染红了一江瑟瑟。微风拂过,漾起了心中涟漪,记忆的帆在绯红中慢慢升起,漫游脑海寻找久远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日去雨花台,霏霏细雨中祭奠烈士,我们今天的美好,是他们用鲜血染成,临走,买了几颗雨花石,厚重古朴的样子,像烈士纯洁的心;中山陵392级台阶,步步登高,两旁青松翠绿,将中山先生紧紧拥抱。从上面俯瞰苍茫大地,天下为公,把3亿9千万同胞装在心里;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当地人说只要记住1至9,一座桥就是心中的一道彩虹: 一座桥、两个桥头堡、三面红旗飘扬,4500米公路桥、6700米铁路桥、八个桥墩、九个桥洞,真是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年前漫游玄武湖时,有感于它玲珑小巧,有西湖之雅致,无西湖之浩渺。当地人不服气,于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令我感慨颇多。玄武湖和西湖其实差不多大,但是两任不同的官员,不同的思维,让两个湖泊一个名扬天下,一个闺中深藏。</p><p class="ql-block">王安石曾任三届江宁知府,66年岁月,在南京度过20年。他父亲希望他润泽于天下,为百姓谋福祉。他看到玄武湖空置,觉得可惜,于是号召填土造田,给百姓分田分地,增产增收。大量的肥沃良田填出来,这在当时深得人心,真是造福于人民,这样玄武湖的面积就变成了现在的3.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苏轼分别在30岁和50岁两次任杭州知州,第一次来时,西湖已经被堵塞四分之三,第二次来时,西湖被堵了一半。他在每一任期内,都积极清淤。他觉得西湖应该明眸皓齿,水天一色,于是上奏朝廷,申请款项,清湖挖泥,然后将淤泥堆建成跨湖长堤,在堤上修建6座石桥,于是有了千古一绝的苏堤,美轮美奂,西湖的面积达到了6.39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处风景,一个故事,一处人文,一段历史,旅行就是新鲜视觉,感悟人文,每一段旅程,都是镌刻在我人生道路上的烫金文字,我要把游记当成一篇散文来写,慢慢斟酌,细细品味,把内心的感受送给自己,把获得的美好分享他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新年伊始,回看去岁匆匆金陵,真的是古、今、文、俗皆南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朋友来访!问好冬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