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

澜岚儿

<p class="ql-block">  一个周末,带着孩子在河边散步,看到一丛丛茂密葱茏的竹林,联想到竹经冬不凋、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的高贵品质。于是和儿子聊起了竹,联想到人生。</p><p class="ql-block"> 竹既是人们心目中不可触及的月亮,也是触手可及的六便士。宋代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传颂至今;“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高尚品质一直为中华儿女几千年来所学习和传颂;而在艰苦年代,竹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编点背篓等农用工具变卖养家糊口......由此可见,从古至今竹都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上至文人墨客,下至市井小民。殊不知,这些高尚品质和用途都得益于它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角——笋壳。</p> <p class="ql-block">  看似没什么用途的笋壳,长相也极不好看,除了包裹竹子的一面光滑如玉以外,外面长满了黑乎乎的毛刺,所以让人们避之不及。其实,笋壳的用途挺多的,做鞋底、包豆豉、包黄糕粑等等。</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家老屋旁有一丛茂密的竹林,奶奶和妈妈总是在夏天捡一些笋壳来擦干净外面的毛,晒干压平,纳成千层底,在那个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哪怕全身带刺也是相当受欢迎的,它也为我们全家上下八口人“行千里路”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保障。到了年底,豆豉成了过年的标配,几乎家家都会煮上一锅豆豉,作为来年的调味品或配菜用,为了能够很好的保存,笋壳就派上了用场。把它包成一个个粽子大小的,挂在通风处,来年要吃的时候一打开,不但可以保存完好,还竹香扑鼻。</p><p class="ql-block"> 可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无限需求。千层底似乎也早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豆豉也随时都可以吃到,大可不必等到过年。那抢手的笋壳随处可见,却再也不受待见,落在竹林里,躺在大路边,成了路人脚下的硌脚石、环卫工人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其实,当竹笋从地里冒出来的时候,笋壳也很鲜嫩,也很脆弱,吃起来也鲜嫩可口,但是为了让竹笋能顺利长大,它不断把自己变得坚硬和强大,甚至苍老,浑身长满了刺,以抵御外界的侵袭。当它护送自己的孩子茂竹成林,似乎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高空随风飘落下来,化作春泥,继续呵护着子子孙孙的成长,其实它的使命根本就没有完成,永远也无法完成......</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女子本柔,为母则刚”就是这个道理吧,手无缚鸡之力的青春少女,一旦有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无比坚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健康成长,哪怕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当成功将子女抚养成人,本以为完成了使命,可以享享清福了,殊不知,这样的使命根本就无法完成,永远无法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