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话庐山––蔡教授国宝大讲堂第六讲九江文化系列之第五讲

💧燕霞

<p class="ql-block">  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时,我们齐聚一堂,聆听蔡厚淳教授2023年的最后一次讲座,亦是国宝大讲堂第六讲之九江文化系列第五讲 ––别开生面话庐山。</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个月九江文化系列讲座第五讲结束的时候,蔡教授说下一次讲庐山。或许是看穿了我们的心事:哦,庐山,九江人耳熟能详。蔡教授以他一贯的幽默风趣卖了个关子:“我这次又换了个角度,以前从没讲过,不过错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反正是成功的吊起了我的胃口。今天终于等来了“别开生面话庐山”,教授这次的切入点也随之揭晓,那就是从庐山会议旧址延伸民国三大建筑和庐山别墅群讲起。简言之,这次讲的是政治庐山人文庐山。</p>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旧址始建于1935年,1937年竣工。(原名“庐山大礼堂”)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传习学舍、图书馆、庐山大礼堂),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这里现更名为“庐山会议旧址”,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会议旧址完好的保存了开会时的场景,从座位的设置到茶杯的摆放,放影机重复的播放着会议的背景和开会的情况。几十年过去了,时代的风起云涌,大浪淘沙,许多事已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真理是由实践和时间来检验的,讲真话、实事求是是于党于国于家都是非常重要,做到这点却并非易事。正如会议旧址前面的铭牌所说,庐山会议期间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深刻总结和铭记。</p> <p class="ql-block">  会议旧址是庐山民国三大建筑之一,另两所是庐山传习学舍和庐山图书馆。蔡教授很贴心的找到了三大建筑的新旧对比图。</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当时的庐山图书馆发表“抗日声明”。号召:“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不管是在庐山工作陪客人参观读到这段话还是今天在讲座上听到这段话,都有热血沸腾之感,在民族危亡之际,即使兄弟阋墙,也惟有团结抗争,抱定牺牲的决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的精魂,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庐山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就不得不提其开埠之人李德立,李德立开发庐山的初衷和得到开发权的方式我们不去讨论,其建筑理念和超前的视野值得永远尊敬和借鉴,李德立在出售地块时约法三章:一、不论何人,所建别墅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二、不论何人,所建别墅面积只能为所购土地的十分之一,其余必须建花园种植物;三、不论何人,所建别墅必须具有自己国家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庐山主要的名人别墅,就别墅历史和其蕴含的政治意义,美庐应该是最为人所熟知的。</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的所有风景点,我心中最美的是“月照松林”,还有万松林中的李德立别墅和陈三立别墅。在庐山工作的几年,我无数次的从这里经过,也数次倘佯其中。</p> <p class="ql-block">  100多年过去了,庐山现有老别墅636幢,这些别墅风格各异,相映生辉。与近现代名人有关的别墅300余幢,历经世事更叠,沧海桑田,时代的风云曾在这激荡,又悄然退去,只有一栋栋老别墅静默无言,厚重的墙上爬着枯滕,石阶上的苔藓绿了一年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  蔡教授的这堂“别开生面话庐山“,带领我们了解了风景背后的文化,思索着人文圣山与政治名山的内涵,以翔实的资料和“点到即止”的方式结束了这堂讲座。但留给我们思索的东西却很多很多。庐山的魅力确实不只是夏天的度假避暑,庐山的风景优美,文化博大精深,任何季节到庐山都会有满满的收获,从任何一个角度走进庐山,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心境,领悟不一样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下期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