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篇,纪念平凡六十载,从教四十年的岁月。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迎来了我的60岁生日,我也幸福地从工作了40年的教师岗位上荣退,从此开始进入闲适的退休生活。不会再有梦境中上课铃声响了而找不到教室的焦虑;亦或是眼睁睁看着督导已到教室而我还在为找不到备查的教学文件而沮丧......</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职场,放下了工作,没有了少年成长之烦恼;没有了青年求学之艰辛;没有了中年生活之压力;没有了人事升迁之纷争。可以去高山看日出;可以去海岸观波涛;可以去名山访大川;可以和老友常相聚。</p> 工作是一种修行 <p class="ql-block"> 说起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也属偶然。1980年参加高考,因为恐惧医院和不愿当孩子王,坚决放弃报考医学院和师范院校,心中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穿着风衣画设计图纸的场景总在脑海中闪现......阴差阳错,1984年从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20岁的我选择来到了“湖南省交通学校”成为了一名老师。也正是这一年,这所省级中专学校几经变迁,在长沙市韶山南路另立新址正式招生,迎来了它的第一届学生(汽车、路桥、财会三个专业各2个班,近300人),而我有幸参与了首届学生在韶山的高招工作,也算得上学校的“元老”。</p><p class="ql-block"> 从这一年开始,我与三尺讲台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站就是四十年,青丝变白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p>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大学时期的班主任陈楚屏老师一直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引。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中,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由茫然,到欣喜,到热爱。 陈幼平老师是我大学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也是我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的引路人。2001年3月,我成为了学校当年第一位民主党派人士。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是毕业留言本上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这八个字,未敢忘,不能忘。 1984年7月,我正式到湖南省交通学校报到上班。我有了工作证,领到了人生的第一份薪水——月工资45元,第二年转正后增加到每月50元。<br> 学校校门不大,长长的坡道向上延伸,一眼望不到头。校道旁的小树还不足一人高,遇到下雨还沾一脚泥;一栋教学楼、一栋学生宿舍、一栋家属宿舍外加一个不足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和小食堂构成了学校的全貌。<br> 教职员工不足百人,很多是和我一样毕业分配来校的大学毕业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在这栋教学楼里,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汽运教研组的办公室里有了我的一方领土,从此我将在这里缔造我的职业生涯。 学校第一届招收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入学,学制二年取得中专文凭,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第一年学生们还在学习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于是学校派我们年轻的专业课老师到对口的厂矿和学校去学习进修。<br> 1984年9~12月,我在湘运汽车保养厂学习锻炼。<br> 1985年2~8月,在云南省交通学校跟随杨思钊老师学习,得到了校方和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和帮助,收获很大,还结识了一帮好朋友。<br> 1985年,初见石林。 时隔35年,石林依旧。 我的第一堂课:<br> 清晰的记得那是1985年9月的开学季,我给汽车1班(汽车8401班)的学生上《汽车电器设备》课程,那时候学习的是国产解放、东风、跃进、黄河等载重汽车,电路还是正极搭铁。对于我这个非师范出身的老师而言,上课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准备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到半小时就讲完了,眼睛也不敢直视学生,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好在学生和我是同龄人,有个别的还稍大一点,都是省内各地市的优秀学子,勤学好问,也很包容,促使我将压力变动力,不断学习和提升,慢慢找到了当老师的感觉和乐趣。<br> 1986年6月,汽车1班的学生毕业了。这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也是学校选址重建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从此以后,学校每年都招收汽车专业的学生,中专时期高中生学制二年,初中生学制四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后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我也不断尝试着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承担着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br> 校园里的园丁正当年(1986年6月)。 从1985年9月开始授课,就好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永不停歇。每学期承担的教学任务都超额圆满完成,然后不知疲倦地开足马力,年复一年......<br> 这是一张1986年签发的教学任务书。遗憾的是我的第一张教学任务书已无从找到。(1985年给汽车1班上课) 四十年的教学生涯,时光在流淌,教学任务书的格式一直在沿袭。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张教学任务书承载着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这么多年垒起来都有一本书的厚度。我也真佩服自己的收藏习惯,这里保存着从1986年开始至2023年底,每学期签发的教学任务书。</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圈圈年轮,记载了一段段岁月。</p> 我带的第一个班:<br> 汽车14班(1990~1994)。我有幸成为了这群孩子的班主任,看着他们从十四五岁进校,和他们共同学习和生活,四年中见证了他们的团结、友爱、进取、顽皮和成长......我倾注了心血,收获了感恩,这是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骄傲。 这是1992年9月,汽车14班学生郊游活动时的留影。当年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生们身穿校服精神抖擞。<br> 青春飞扬在少年,<br> 纯真美好留心间。 分别十年重相聚,<br> 再见依然如昨天。 摸爬滚打二十年,<br> 归来依旧是少年。 在教与学及日常的生活管理和班级活动中,我和这班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四年中创造了一次次校园神话,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br> 师者的欢欣和快乐<br> 溢于言表 我主编的第一本书籍:<br> 《交通安全工程》由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7月出版。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脑,交给出版社的书稿全靠一笔一划爬格子......<br> 从那以后,陆续跟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合作,主编出版教材、书籍、专著。其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与设备》、《汽车电气》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获“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殊荣,并获得电子工业出版社颁发的“优秀作译者”证书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颁发的“优秀图书”证书。<br> 特别感谢徐巍、程超群、赵海青等编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教学竞赛:</p><p class="ql-block"> 1997年12月,由学校选派参加全国交通中专首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33岁,参赛的主题是《发动机与汽车理论》课程中的一个小单元——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就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突发奇想用家里的一个玩具小汽车作为教具,将小汽车的前轮和后轮分別用医用胶布粘住来模拟汽车制动时前轮、后轮依次抱死拖滑所呈现出的方向跑偏现象,形象生动,获得了肯定。</p><p class="ql-block"> 感谢学校培养。</p> 第一次公开课:<br> 2003、2004、2005年,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学校相继招聘了一大批教师充实教学一线。同年教务处会对新进教师组织岗前培训,在培训期间安排我给老师们上教学示范课。<br> 谢谢领导信任。 2006年5月,省级精品课程《汽车发动机》讲课录课现场激情满怀。 2006年9月,学校授予首届“教学名师”称号,鞭策我前进。 2007年12月,全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现场,作为主讲老师为来自全省各职业院校的同行们和学校中层及以上的领导们展示教学观摩课。<br> 感谢大家支持。 第一次学术研究:<br>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逐步积累了教学的心得和体会。<br> 1995年5月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从此开始不断探索。<br> 2002年开始涉足课题研究。从校级、厅级到省级;从学习、参与到主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前迈进。<br>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0年10月,主持的研究课题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br> 感恩所有帮助。 学校跨越式发展:<br> 2007年8月学校成功获得省级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资格。经过三年的建设,举全校之力,于2010年7月通过了教育部和财政部对项目的验收。<br> 借着“示范建设”的东风,和学校同发展、共进步,为学校上台阶尽了绵薄之力。<br> 这是2008年7月,创示范团队的老师们在香港理工大学学习时的留影。 第一次深化教改:<br> 2011年,“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在全国遴选5所高职院校作为首批试点,实行德国“双元制”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相融合。我校经过层层考察和评估成功入选,我也很荣幸地成为一名实践者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实施。 2012年3~4月,SGAVE项目师资培训,赴德国埃尔福特手工业协会学习考察一月有余,感触收获很大。<br> 更新了职业教育理念,<br> 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br> 开拓了课程设计思路,<br> 丰富了教育教学方法,<br> 结识了兄弟院校同行,<br> 饱览了异域他乡风情。<br> 受益匪浅,学以致用。 德国埃尔福特手工业协会(HWK)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源地和欧洲职业培训最高标准的制定者。至今已有来自欧洲及欧洲之外的其他国家的众多学员在该中心参加职业教育学和技术能力方面的进修课程。<br> 我们在德国埃尔福特手工业协会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汽车技术。 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场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得以完美诠释。 参观汽车4S店。<div> 身后的这座大厦被形象地称为“四缸大厦”,是位于德国幕尼黑的宝马汽车总部。旁边的BMW汽车博物馆正如汽缸盖的外形设计。</div> 第一届中德合作SGAVE项目班——中德1101班(2011~2014),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按照德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精心培养,不负众望。 作为项目团队的老师,三年来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 中德1101班的同学们破茧成蝶,成为行业的精英。 第一次社会服务:<br> 依稀记得那是从1997年开始,也正是《交通安全工程》一书刚刚出版不久,本书由湖南省交警总队作为驾驶员培训读物推广,我跟随陈楚屏老师一起,对驾驶员进行了相关内容的理论培训。<br> 这一次走出去之后,陆续为白沙烟厂驾驶员、兰天集团汽车维修人员、复员军人、湖南省人社厅组织的省直机关驾驶员、汽车维修人员考级定级等进行培训,并得到了认可。 <p class="ql-block"> 回首四十年,在优秀的团队中,在开明的领导和友善的队友营造的和谐氛围里,历任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同事朋友诚挚热心的帮助,让我伴随学校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发展壮大,也在一点一滴逐渐成长和进步。学校给我一个平台,我为学校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是学校重要的教学环节,教研组是学校的基本单元。汽运教研组就像一个大家庭,岁月更替、人员变迁,老师们始终团结互助,温馨和谐。</p><p class="ql-block"> 八、九十年代通讯设备还不太发达,汽运教研室的老前辈们没有留存工作照片,但他们的精神一直在传承,他们的功绩不会被遗忘。</p> <p class="ql-block"> 学校追根溯源,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后更名为湖南交通学校、长沙交通学院;1982年从长沙交通学院剥离,在韶山南路井坡子开始筹建成立湖南省交通学校并于1984年招生;2001年升格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搬迁至长沙县黄兴镇干杉乡新校区。</p> <p class="ql-block"> 我在韶山南路老校区工作和生活了28年,由起初的稚嫩到逐渐成熟,摸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记忆和成长的足迹。</p> 2008年3月,四位老朋友在韶山南路老校区留影。 校园搬迁后面积扩大了,环境变美了,层次提升了,目标更高了...... 在新校区工作的12年中,不忘初心,也成就了更好的自我。 每年3月是校园最美的季节,树枝吐出嫩芽,桃花、李花、樱花、梨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就连草籽也不甘落后,破土而出,蓬勃生长。<br> 到了秋冬,耀着金色的银杏树给校园平添了一抹金黄。 秋季运动会更是弘扬体育之精神、展示师生之风采的舞台,每年老师们都会着统一服装参加竞技。 2016年10月,迎来了学校60周年校庆(从1956年学校前身起)。在干杉新校区多年的师生重聚一堂,共庆学校60华诞。 为了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国务院于1985年正式确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我很幸运地从第1个教师节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分享节日的喜悦。 2005年9月10日,正值第21个教师节,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来学校视察,这个教师节印象深刻。 2015年迎来了第31个教师节,依然工作在岗位。 2019年的教师节如期而至,仍然忙碌在课堂。 同行是“冤家”。 2023年9月10日,第39个教师节,也是我职业生涯中度过的第39个教师节,一个也没有落下。 我也扪心自问,是什么力量让我在讲台上一站就是40年不离不弃? <br> 初为人师时,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激励我不敢懈怠; <br> 步入中年后,得心应手的教学和研究让我乐在其中; <br> 年岁逐大了,多年教学留下的职业病和繁重的教学工作量让身体不堪重负。严重的咽喉炎造成7次失音和无数次带病讲课的苦楚;长时间站立和伏案形成的静脉曲张和腰肌劳损的酸痛;让我曾一度产生了想转岗的念头,但仍然坚持了下来。 <br> 缘于热爱,所以坚守。 学校从最初的3个专业约300学生,发展到目前设有9个二级学院,共开设34个专业,全日制在籍学生1.5万余人。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班级的编排也悄悄发生着变化。<br> 汽车工程学院从最初的中专时期汽车1班、2班、3班......35班,到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的汽运0101、0201、0301......2301;从单一的汽车运用专业拓展到检测维修、营销服务、制造装配、电子技术、汽车智能、新型能源的汽车专业群,服务于汽车行业及后市场。<br> 每年6月,一批批学子满怀豪情,告别母校,开启新的征程;同年9月又有一批批青年怀揣梦想,求学于此,掀开新的篇章......就这么迎来送往,一晃四十年。 学生们离别母校,都会拍下一组组照片,纪念学习生涯。受邀入镜的我总免不了有份小小的满足。 与学生们在一起,此刻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豪。 祝愿你们一直灿烂,勇往直前。 作为老师,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 多年以后学生们重返母校,师生再聚不由感慨万千。<br> 汽车8班毕业二十周年纪念。(2012年9月) 汽车14班毕业20周年师生欢聚。(2014年10月) 汽运0203、0204班毕业10周年回母校。(2015年) 汽车23班毕业20周年重返校园。(2019年6月) 我的最后一课:<br> 这是我任教的最后一个学期:2023-2024-1。这个学期结束也到了我退休的年龄,真正是在讲台上站到了最后一班岗,给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汽检2203、2204班是我教的最后一届学生,时间定格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初。<br> 课间休息时在汽车实训西楼A405教室和走廊拍下了这组合影留作纪念。<br> 和学生们在一起,我感到青春的活力与欢笑。 ...... <br> 这些瞬间让我时常感到作为老师的成就和荣耀。<br> 从教四十年,<br> 亲历了八任校长的建树,<br> 见证了学校的升格变迁。<br> 从一支粉笔唧唧喳喳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基本功,到鼠标键盘敲敲打打设计PPT翻转的现代化课堂,时代在前进;<br> 从老师们因地制宜自制教具从事教学,到学生们理实一体设施齐备进行学习,学校在发展;<br> 从二十岁入行朝气蓬勃激情满怀的青春年华,到六十岁退休执念未改却力不从心,弹指一挥间。<br> 学校给我一个平台,我与学校共同成长,校兴我荣。<br> 挚友伴我一路同行,让我温暖如沐春风,相得益彰。<br> 学生给予一份肯定,激励着我不断进取,劳有所获。<br> 激情挥洒三尺讲台,站得优雅教得幸福,简单快乐。 <p class="ql-block"> 再见,我的工作岗位。</p><p class="ql-block"> 悄然落幕,华丽转身。</p> 1984~2001:湖南省交通学校<br>2001~2024: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入行汽车专业,入职教师岗位,从茫然,到欣喜,到热爱,一路走来,无怨无悔......<br> 在校四十年,乐为园丁。 生活是一曲欢歌 <p class="ql-block"> 有首歌中唱道:</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根线,也有解不开的小疙痞;</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p><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杯酒,饱含人生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的生活和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常日子,向往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惬意时光。</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工人阶级,他们的故事都写在了生活里,给我们姐弟俩树立了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虽然处于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但有父母一路呵护,没有升学的压力和就业的艰难,无忧无虑。</p><p class="ql-block"> 1980年结束了我的中学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幸运地走进了象牙塔。</p> <p class="ql-block"> 大学四年,怀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信念努力学习,增长了才干,丰富了阅历,磨炼了意志,赢得了友情。</p> 十六岁的秋天,在大学校园结识了我的另一半——发哥。<br> 幸得那年初相识,<br> 四年同窗在交通。<br> 毕业相知又相恋,<br> 一句承诺定终身。<br> 这是1986年8月旅行结婚在西子湖畔的留影。 婚后申请住房等待了一年多后,学校安排我们暂时先在校内实习工厂旁边的一间小平房过渡。虽然原来是办公场所,仅有二间房,没有厨房和卫生间,但对于我们来说这里就是天堂,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25岁初为人母的喜悦、养育孩子的甜蜜和辛劳,伴随着女儿的出生和一天天成长,生活的喜怒哀乐在锅碗瓢盆奏鸣曲中滑过。 每到雪花飞舞的时节,学生们都放寒假了,老校区的足球场就成了我们一家三口堆雪人、打雪仗、尽情嬉戏的天堂......在这岁月更替中,我们和孩子都在成长。 在培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们属于比较“佛系”的父母,基本尊重女儿的意愿完成学习。当年小孩的学业还没有现在这么内卷,女儿得以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家在校内几栋家属宿舍间搬迁了多次,住房条件逐步改善。每次搬家都会买来涂料,我和发哥俩人自己动手将房间粉刷一新。日子虽然俭朴,脸上却藏不住笑靥。 2002年春节,阖家欢乐中国年。女儿慢慢长大,父母渐渐变老,我们成了中流砥柱。 2005年暑假,女儿即将进入高二,我们专程带女儿到北京参观游览,感受清华北大的人文气氛和古城京都的历史底蕴。<br> 天下父母皆有心——望子成龙。 教书育人、相夫教子,二点一线、按步就班的简单生活直到女儿上了大学,我和发哥重回二人世界,才又重新审视自己,规划未来的生活,不觉已人到中年...... 2006年开始,工作之余,汽车学院的我们在“快乐协会”里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 <p class="ql-block"> 工作中我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生活里我们相互关心,尽情欢笑。</p> 2007年,志趣相投的好姐妹相约每月一歌,并在一起庆祝生日。这个约定一直坚持了十几年,直至2020年疫情暴发才放慢了节奏。 2011年国庆,在女儿的怂恿下,拍下了一组银婚纪念照,了却了一个多年的心愿。 转眼到了2011年底,应邀赴英国参加女儿的硕士毕业典礼。看到女儿的成长,感到无比的欣慰。 借此机会在英国利物浦、伦敦、牛津等城市走马观花,匆匆十天,所见所闻,开阔了眼界。 2012~2022十年间,高中同学一起相伴旅行。崇山峻岭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碧水蓝天回荡着我们的笑声,我们享受了旅行的欢乐,更难舍同学的情谊。 2014年,大学毕业30周年,我俩结婚28年。穿着印有学校和班级名称的统一服装,仿佛重回学生时代。 50岁生日,一大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我和发哥开始计划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自驾旅行,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礼。第一次去了贵州的黔东南,从此一发不可收。西北、西南、山东、山西、新疆、海南、广东、广西......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旅行中真正体会到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意义非凡。 在我54岁那年的春节,女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妈妈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快乐。 2020年,56岁的我们又过了一把瘾,在中国照像馆拍摄了一组照片,纪念我们的琥珀婚。 2021年我们升级当外公外婆啦,从此每天都有个开心果陪我们天天乐呵呵。 祝愿小宝贝茁壮成长,青出于蓝胜于蓝。 <p class="ql-block"> 晚霞灿烂落红美,</p><p class="ql-block"> 人到花甲正金秋。</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我们拍下了这组照片纪念即将到来的60岁。</p><p class="ql-block"> 和发哥相互扶持,携手共进,似燕子衔泥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小家,携手迈入了花甲之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日子不经意间从指缝中溜走,</p><p class="ql-block">岁月打磨的痕迹爬上了额头。</p><p class="ql-block">缅怀过去大概是人类的通病,</p><p class="ql-block">再回首时时光荏苒岁月如梭。</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二十芳华,朝气蓬勃</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三十而立,斗志昂扬</p><p class="ql-block">零零年代,四十不惑,成熟稳重</p><p class="ql-block">一零年代,五十知命,宠辱不惊</p><p class="ql-block">二零年代,六十耳顺,修身养性</p><p class="ql-block"> 我也年轻过,</p><p class="ql-block"> 努力奋斗过。</p><p class="ql-block"> 日子虽平淡倒也顺心顺意,</p><p class="ql-block"> 工作虽平凡却也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60岁的蜡烛燃起新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人生下半场依然满怀憧憬。</p><p class="ql-block"> 把快乐放飞,</p><p class="ql-block"> 让幸福永恒。</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的生日,是我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感谢六十岁带给我的从容与淡定,愿未来的日子,快乐与健康相随。</p> <p class="ql-block"> 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Happy birthday!</p> <p class="ql-block"> 福如东海</p><p class="ql-block"> 寿比南山</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总能带给我们无限惊喜。</p> 心语心愿 老照片拥有回忆,<br> 人生才得以丰润,<br> 岁月才满溢诗情。<br> 珍藏回忆,<br> 不负韶华,<br> 不惧光阴。<br> 只要阳光照进心里,<br> 未来依然风华正茂。<br> ……<br> 感恩所有遇见! <p class="ql-block"> 二十青春,三十阳光,四十沉稳,五十豁达,六十洒脱......人总会慢慢长大并渐渐老去,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是生活的馈赠,欣然接受,常怀感恩。</p><p class="ql-block"> 在不忙不闲的工作中完善自我,</p><p class="ql-block"> 在不咸不淡的生活里找寻快乐。</p><p class="ql-block"> 平凡六十载,从教四十年。</p><p class="ql-block"> 生活多滋味,桃李有芬芳。</p><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余生须尽欢。</p><p class="ql-block"> 世界那么大,我也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向往的退休生活既有亲人陪伴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还有饱览山川说走就走的自由自在......</p><p class="ql-block"> 仇仇</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6日于长沙</p> <p class="ql-block"> 祝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顺遂无虞,</p><p class="ql-block"> 皆得所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