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连日阴雨,突然放晴的那天是我们到波士顿的第一个白天,第一站拜访哈佛大学——久仰,久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听说波士顿地铁有一站就叫“哈佛”——红得杠杠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是从市中心的民宿出来乘1号公交,上了车发现不少年轻书生的脸,想象坐在哈佛教室里的他们应该是世界最强大脑之一二三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请耐心看,本文有三只肓盒给惊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二十几站下车,没有围墙、开放式校园,各个入口自由进出,完全免费——哈罗,哈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拜见哈佛第一地标——哈佛先生铜像。约翰-哈佛铜像位于哈佛旧园东侧的大学厅外,没有例外,初次来访者都要在老先生的脚面上打卡,他的脚油光锃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里,让我联想相关名言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海无涯苦作舟”……,智慧之光红艳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打开肓盒1:哈佛铜像的三大谎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多访者不知道的是,哈佛铜像包括哈佛底座上的文字有三个错误。是的,它是被称为“三个谎言雕像”。第一个错误是雕像雕刻的不是约翰-哈佛本人的样子,因为约翰-哈佛生前没留下任何照片;第二个错误是约翰-哈佛并不是哈佛大学的创始人;第三个错误是哈佛大学的建校年份,正确年份是1639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历史又不是神仙,这点失误完全可以忽略。因为每个来访者目光仰视,心生敬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美国是盛产世界顶尖名校的国家。在世界大学排行搒上,仅美国的大学就占了半壁江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佛大学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建于1636年,最早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创建。初名为新市民学院,为了纪念在成立初期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牧师,学校于1639年3月更名为哈佛学院,而于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什么说是“哈佛红”呢?首先,整个校园的建筑以枣红色为主,那种不艳丽、不张扬却自有格调与文化自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老的砖瓦墙,雄伟的尖塔,繁复而典雅的每栋建筑,铺陈出一幅知识与梦想的画卷,仔细感受每一座建筑都散发着智慧与谦卑的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次,校徽标识也以这种哈佛红为主色,强调的是哈佛精神,即,哈佛大学校训:</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红色砖石,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着哈佛大学的价值观——在保持传统的同时,积极面对现代社会的挑战。无论风云变幻,科学精神始终不变。自由思想坚定不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佛大学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荣居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一。常青藤盟校,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成员的哈佛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位于旧园西侧的约翰斯顿门被认为是哈佛大学的官方主校门,因此也是很受欢迎的拍照打卡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马萨诸塞大厅位于旧园的西侧,是哈佛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20年,现在的马萨诸塞大厅低矮层是办公室,高楼层是学生宿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瓦兹沃斯门,道路右侧的建筑就是瓦兹沃夫尔斯屋,是哈佛大学现存的第二古老的建筑,由哈佛大学校长本杰明-瓦兹沃夫尔斯建于1726年,现存在瓦兹沃夫屋里面是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佛大学的另一处地标是这座圣保罗教堂。它古老的历史底蕴让人肃然起敬,平和安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佛大学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之一。与此同时,该校还负责管理运行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麻省总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截至2022年,哈佛大学共培养了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在内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哈佛的校友、教师及研究人员总共产生了160位诺贝尔奖得主、18位菲尔兹奖得主,这两组数字均排名世界第一。还有14位图灵奖得主,世界第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阳光,自信,青春飞扬,如果不在哈佛,他们就是路遇的小后生,可这是在哈佛,哪怕背影也帅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上午到午后,在哈佛待了几个小时。在波士顿陪公子读书的大哥特地赶来一起共进午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几天我大哥趁学生上课“溜”进一间教学楼,录了一段视频。难得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打开育盒2——进教室看一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朴典雅的教学楼与朝气蓬勃的现代气象的双重感染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楼道里居然有椅子可以坐下温课或看书,打开教室门,学生坐位错落不齐……,和我们想象的太不一样——这是在哈佛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饭后我们一起参观了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大哥说他十进哈佛,还没认真看博物馆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镇馆之宝、绘画、雕塑……,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珍品、藏品多多,拍了一堆照片,来不及细看与品味,但是它与众不同的学院气息令人印象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两幅壁画是艺术家John Singer Sargent于1922年左右受委托而创作,目的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哈佛校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分别叫“Death and Victory”和“Entering the War”。</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学术风,艺术精神,高级感——这是顶极大学的天花板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校园超大的草坪上很多彩色椅子。还有不少这样的“虚席以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里的学子内卷不内卷,我没有发言权,但显然他们绝不可能“躺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佛大学更像一个小镇或者公园,漫步其中,欣赏百年老建筑,感受书香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逛进一间书店,买几样纪念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寻到哈佛商学院,在学院地标前合影留念。这时孩子已经换上刚买了那件带有哈佛Lou的运动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也忍不住来一张与哈佛红同框,如古人所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辈子跟哈佛的缘分仅限到此一游~值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参观哈佛大学后,大哥又发来他十进哈佛的视频,天哪!这第3只肓盒最惊艳。</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打开肓盒3——走进霍顿图书馆</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图书馆不对外开放,他是由曾经的学生、如今在哈佛读研的同学引领才得以“窥斑见豹”。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佛大学由十所学院以及一个高等研究所构成,坐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系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span style="font-size: 22px;">霍顿图书馆建于1942年,是哈佛大学的稀有书籍图书和手稿的主要存储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册册藏书仿佛一阶阶通往智慧之门的天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座座密集的书架就是哈佛学海森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哈里·埃尔金斯·维德纳是1907年的哈佛毕业生,就读期间和毕业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藏书,计划在将来的某一天把藏书捐献给母校。不幸的是,Harry于1912年泰坦尼克号事故中身亡,他的母亲为了纪念儿子,花重金建立Widener图书馆并将家中约350万册藏书及350万美元(原定200万美元,后来追加到约350万美元)捐助给哈佛大学,实现儿子的夙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b><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哈佛教育学院秉持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哈佛,举目无死角的背景是查尔斯河,水之灵动应该是哈佛大学生生不息的母亲河。</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知识乾坤大,智慧岁月长,哈佛精神代代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