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行程安排:</p><p class="ql-block">第一天:5点半出发至长临河古镇游玩2小时,晚6点半左右到达安徽绩溪,(午餐服务区自带)统一住宿就餐(当地餐标40一人)</p><p class="ql-block">第二天:6点统一早餐,6点半出发开始桐坑源峡谷~竹岭古道~徽杭古道(穿越路线18公里,路线经过徽派建筑村庄,可以补给水及食物(午餐自带,也可以路途中农家乐吃饭)晚上统一聚餐。</p><p class="ql-block">第三天:6点统一早餐,6点半开始攀爬中国龙脉 水竹坑古村落~乾隆古道~七姑尖~神鱼石~龙须山~龙川油菜花海(路线山顶沙漠穿越攀爬全程15公里。午餐自理)晚上统一住宿就餐。可以夜游龙川景区。</p><p class="ql-block">第四天:6点起来游玩龙川景区,8点30左右统一早餐,9点去响水涧油菜花海或套北油菜花花海游玩1小时。(午餐自理),返程回家。</p> <p class="ql-block"> 青砖小瓦马头墙,木雕门窗冬瓜梁。小桥流水环村绕,百米长街古色香。都说合肥是古庐州,殊不知八百里巢湖还藏着一座古韵悠长的小镇——长临河古镇。</p><p class="ql-block">长临河古镇素有“环湖首镇”之称,是安徽省第一侨乡。长临河古镇源于于三国赤乌年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彼时,因此地滨临巢湖,故得名“长临河”。古镇呈“丁”字形状分布,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房屋,是典型的江淮人家建筑。</p> <p class="ql-block">长临河古街是长临河古镇的核心景点,也是游客们最喜爱的景点之一。这条古老的街道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街道两旁的店铺林立,各种传统手工艺品、特色小吃应有尽有。走在古街上,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长临河老街是长临河古镇的另一条著名街道。这条街道保存了大量的民国建筑,街道两旁的店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合肥小吃,如臭豆腐、糍粑等。同时,这里还有许多手工艺品店,可以购买到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长临河古镇有一座著名的古塔——长临河古塔。这座塔建于明朝,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塔身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登上古塔,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的风光,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条千年古道,蜿蜒绵延75公里,它从皖南绩溪县临溪镇湖里村起,经仁里,汪村,瀛洲、龙川、到伏岭镇的湖村,经江南村“江南第一关”、遥遥岭、马头岭、雪堂岭到达浙江西部的临安市马啸乡止,贯通了古徽州和浙江。古往今来,这里走出了无数的徽州人,胡宗宪胡雪岩胡适等,他们或求官或经商或求学,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做出来了影响中国的大事情。</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有个古道叫徽杭,</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徽杭古道的旅行</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是一种全新的旅行概念——行山。</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个用简单的装备,</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积极健康的心态,</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纯粹安静的在山中行走的活动,</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它不需要你背负很多装备自虐上山,</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你只需带个小包,</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装上最简单的生活用品和部分食物,</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带着一颗轻松的心出发就行。。。。。</h3><p><br></p> <p>关于徽杭</p><p>徽杭古道是继我国“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始于唐代,西起安徽省绩溪县渔川村,东至浙江省临安市浙基田村,全长约二十二公里。被誉为“华东第一徒步道”徽杭古道是古时徽商为去浙江做生意而踏出的一条近路,也是一条十分崎岖险阻的翻山道路。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道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青石板小道,长度大约五华里,这一段石板路和后面的蓝天凹景区是整个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途径的著名景点永来村、</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天门、蓝天凹、下雪堂岭、</h3><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黄茅培、江南第一关等。</h3><p><br></p> <p>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绩溪县伏岭镇,东至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位于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北靠黄山,南依天目山,全长25千米,曾经是徽州人尤其是绩溪人通往沪、杭繁华地区的捷径,保存最完整的一段是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的精华所在。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徽杭古道以它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p> <p>整条古道连接安徽和浙江的两个省。青石板路铺就而成,途中穿越大山峡谷,最后带领你到山脉的最高点,在那里你可以呼吸新鲜空气,眺望远处的村落。健行的途中要经过竹林,小村,高山草甸群,整个过程不仅风景美丽,同时也非常安静,活动的中途会安排在山中安静的农家休息一下,补给水及食物。安排所有的这一切都希望你将自己投入其中。旅途中倾听自己呼吸的声音,与自己的身体对话,最后在毅力的考验和体力的释放下,收获内心的平静和那份久违的纯粹感。</p> <p>这里是徽杭古道最壮观的地段,江南第一关附近</p> <p>徽杭古道--古道盘旋清凉峰而过,有非常好的徒步感受!</p> <p>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一句充满浪漫情怀的诗句,道出了千余年来每一个从徽杭古道走出来的人心声,在古徽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简单的十六个字,道尽了古徽州人以前的生活现状,由于地窄人稠的生存缺陷,注定了徽州人要向外部世界拓展生机,早在遥远的东晋时代,徽州人就已远赴异乡,奋迹商场,故自古有“无徽不成市、无绩不成街”的说法。而走出去的徽州人,也在天南海北的各个角落顽强的生活着,有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徽骆驼精神”。</p>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徽州人为生存,或读书入仕,或经商为贾,走出大山,向外求得生存空间成了他们唯一选 择。在徽州绩溪传唱着这样一首歌谣: “雨伞挑冷饭,背着甩溜鳅。 过山又过岭,一脚到杭州。 有生意就停留,没生意到苏州。 转来转去到上海,寻亲求友寻路头”。形象的描述了一代代徽州人的生活现状, 自古以来,神奇秀美的徽杭古道是经商、从政、求学者的崇尚之地。有经古道“吸取天地精华灵气”而成龙成凤之说。</h3><p><br></p> <p>无数徽州人在徽杭古道上风雨兼程,走出了属于自己人生的辉煌。好多徽州人都是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从这条古道走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开始自己人生的求学经商之路的,十三岁的胡雪岩,十三岁的胡适,他们两个一个经商一个求学,都成为中国顶天立地的人物。</p> <p>一路蜿蜒行来,走过1400多个台阶后,就来到了海拔四百多米处,是著名的江南第一关,也是徽杭古道重要关隘。关口刻有“径通江浙”的魏体大字。 这条全长75公里的古道,也是绩溪的风水龙脉,更是很多徒步爱好者喜欢来的入门级徒步线路。</p> <p>至今徽杭古道上,依然有精明勤勉的徽商在这蜿蜒的小道上求生活,他每天挑着胆子,里面放着矿泉水面包零食等,在古道上售卖,旺季的时候一天走两个来回,淡季的时候走一个来回,说起来,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同行的小伙伴拍照的时候,他会很热心的告诉我们,在那个角度拍摄会更完美的呈现古道的曲折蜿蜒,他一年三百多天在这条古道上行走,对这里熟悉的好像自己身体的一个脉络。</p> <p>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条曲折蜿蜒的徽杭古道,成就了源远流长的徽文化,还有绩溪徽商故里的种种传说。</p> <p class="ql-block">竹岭古道西起伏岭镇桐坑村,翻越竹岭至荆州乡金冢村附近。往北翻跨饭甑尖至家朋乡,往东过荆州,越浪广岭,在浙江临安马啸乡浙基田村与逍遥岭古道交汇后,沿峡谷至临安颊口镇(现清凉峰镇)并入徽杭官道。古道现存约10公里,由桐坑源峡谷和盘山蹬道两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竹岭古道虽然平静却不寂寞,多情的花陪着你,欢快的鸟陪着你。很一个人,走一条不长不短的路,一路上热情的对花鸟打招呼,哈喽,花儿好!哈喽,鸟儿好!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里,去体验别样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活动亮点】</p><p class="ql-block">1、徽杭古道为华东十大户外线路之首,集人文、历史和风景于一体,不可不去。此路线难度不大,安全性高,徒步感觉好,为户外爱好者入门级的经典徒步线路,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景,还能锻炼意志力,在户外界素有新驴的毕业线路之称。</p><p class="ql-block">2、一条条碧玉般的小河,自深黛色的崇山峻岭中奔腾而出,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点缀在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掩映着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构成浑然天成的自然画卷。</p><p class="ql-block">3、绩溪全县境内森林覆盖率75%以上,负离子含量和瞬间峰值均比国家的最高标准要高出上百倍。这里的历史文化厚重,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重走徽杭古道,感受徽商精神!</p> <p class="ql-block">龙须山位于绩溪龙村登源河东岸,东连七姑山,主峰龙峰,海拔1048.6米,顶有龙池,四时不枯。山有龙须草,制作佳笺,古称龙须纸,南唐后主李珍爱有佳,储之于"澄心堂",故龙须纸名噪天下倍价巴蜀,山因草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特殊的地貌,山上是风化的岩石沙砾,与周围青葱的群山有着鲜明的对比。真是很有个性的一座山,与附近其他的山群相比,龙须山非常显目矗立在那里,带着沧桑岁月中风化的苍凉和孤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53, 0); background-color:rgb(214, 220, 54);">龙须山有诗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53, 0); background-color:rgb(214, 220, 54);">大峰小峰如削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53, 0); background-color:rgb(214, 220, 54);">绝顶摩空更奇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53, 0); background-color:rgb(214, 220, 54);">道人何处架飞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53, 0); background-color:rgb(214, 220, 54);">直上峰头看龙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53, 0); background-color:rgb(214, 220, 54);">有高山沙漠、十里龙脊之称的龙须山。</span></p> <p class="ql-block">龙须山神奇神鱼石</p> <p>山顶空中沙漠</p> <p class="ql-block">七姑尖是一座七峰并列的高山,海拔约千米.山崖陡峭俊美,山峰云蔼飘绕.远望七峰如一座大佛仰天而卧.传说这七座秀美的山峰是七位美丽仙女的化身, 依次是二姑尖、四姑尖、小姑尖、大姑尖、五姑尖、六姑尖和三姑尖,故名七姑尖.山上有不少名胜古迹:深山古刹、仙人垒桥、石刻棋盘……绩溪龙须山、七姑山穿越为安徽十大徒步登山路线之一。 </p><p class="ql-block">七姑山位于大障山和龙须山之间。它由龙须岭、玉球峰、文昌峰、地哑峰、指日峰、乞巧峰等七个山峰排列组成,姿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七姑尖:府志载有:“七峰如栉,石阁参差,常有云雾封护”。与清凉峰、大障山(绩溪)一脉相承,其下为龙川对面之龙须山,同为歙绩界山,绩溪称之为七姑山。</p> <p class="ql-block">主峰大姑尖(四姑尖)高约1000米,从芜湖至歙县,再从歙县经霞坑.齐武左转至古村落水竹坑,就到了七姑尖山下。七姑,是指传说中的七仙女,七姑尖,依次是一姑尖,二姑尖,三姑尖,四姑尖(主峰大姑尖),五姑尖,六姑尖,小姑尖。</p> <p class="ql-block">“再不疯狂,我们就要老了!”</p><p class="ql-block">梦想的人生,就是不断的旅行,遇到困难勇于挑战自我,认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己的阅历,踏实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无怨无悔。</p> <p class="ql-block">竹溪村,土名水竹坑,因多水竹而得名,始建于宋,盛于明、清,有近800年历史。历代以来,英才辈出,望著新安。是徽州古村落之一,已被载入新版《歙县志》。</p> <p class="ql-block">绩溪乾隆古道是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南部的一条千年古道,它与黄山市歙县的交界处。古道不仅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官道,而且因为传说中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途经此地,并在绩溪县七姑山上留下碑刻“从吾、行馀”,因此被民间称为乾隆古道。古道的历史悠久,至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曾是徽州东进的主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岭南客商前往苏杭地区的必经之道。古道沿线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古驿道和多处的关隘,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天下徽商第一关”的华源关。此外,古道还串联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村庄和水系,水竹坑(又名竹溪村),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华源河和七姑山。</p> <p class="ql-block">绩溪乾隆古道可以从绩溪县南部伏岭镇的水竹坑村开始,一路向北穿过山区到达歙县的地界。古道沿途有一些标志性的古建筑和桥梁,如单拱古桥、古牌坊和古祠堂。这些古迹不仅见证了古道的沧桑岁月,也成为了当地文化传承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竹溪村地处歙县杞梓里镇,徽杭公路齐武段北侧8公里的山谷中,东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西靠绩溪龙川,北有鄣山大峡谷,南有王茂荫故里,古时,此地水竹肥美,多溪流,亦名水竹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鄣山华源水自北向南缓缓流淌,在村外一里处与蔡水河交汇,竹溪村居于二水之间,形成“二水夹龙”的风水宝地。村东北的湖田山(蔡水林)、村北的七姑山、村西北的吴楚山、村南的香炉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挡住了南来北往的寒风酷暑,这里僻静祥和。据《新安柯氏宗谱》记载,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柯姓先祖因避乱世结庐徙居此地,“栽枫松以塞水口,建花桥以壮山川”,浚河铺路,始建村庄。自此,柯姓族人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了近80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奇峰俊秀、碧水蓝天、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胜景与故事皆在丹青水墨画中。</p> <p class="ql-block">村北的七姑尖海拔994米,巍峨高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诸多山里奇景,有将军盔、尼姑背和尚、仙人锯石等;在山外,自西南向东远眺,七姑尖似巨人躺卧的侧脸,祷告苍穹,众人皆呼“伟人像”,自南北望则如笔架置案,疑是神仙泼墨挥毫后留给凡尘士子的激励文宝,时刻提醒着人们崇文重教,兴国安邦。</p> <p class="ql-block">村外,沉稳厚重的城墙绿藤蔓蔓,河卵石垒就的拦河坝,蓄住了一汪碧水,春天里,夹岸桃花,群鱼戏水,一幅"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风情画面浑然天成;重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单孔石拱桥(得月廊桥),如半轮明月骑跨华源河上;</p> <p class="ql-block">桥头古道上的三座石牌坊,造型简洁大方,两根花岗岩石柱托着圣上旨意,旌表着清代竹溪女人矢志守节、殉难、殉夫的气节名声,远去的岁月留下了一个个故事,让后人慢慢品判。</p><p class="ql-block">沿村口石板路次第排列的三座石牌坊(2006年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石坊为表彰华国公妻吴氏,华辅公妻王氏和鈵公妻周氏的“贞节”和“烈行”而立。系由曾国藩和安徽巡抚裕禄奏请旌表,(宗谱有记载)分别建于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p> <p class="ql-block">溯蔡水而上,进村的石板古道悠长,后山古木葱茏,小河流水潺潺,低吟浅唱;村头,题着“秀迎仙掌”“山高水长”大字的古亭,在巨樟虬柏掩映下,显得古朴雅致,东西通透的徽式石拱门,在悠悠岁月里,不知迎来送往了多少商旅士子、贩夫走卒,昔日的繁华与尘嚣,已随着骡马远去的蹄声,淹没在徽杭古道的苍茫之中;与之相邻的廊桥(永昌桥),带着风情万种的美人靠,卷着风尘从明代款款走来,如今的容颜,透着历经风雨后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村中古巷幽幽,巷路纵横,赭色花岗石铺就的路面遍布村庄。遗址古迹,名人故居,散布其间,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柯氏支祠余庆堂,气势恢宏,历经200多年风霜,保存依旧完好;</p> <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似水流年。七百多年的金丝楠木,五六百年的银杏、红豆杉、香樟树,大片红枫林,还有威猛的狮子头树默默地守护着村庄。新时代里的竹溪村,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省级美丽乡村入选2020年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p> <p>龙川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东耸龙峰,西峙凤山,天马南旋。龙川溪穿村而过,汇入登源河,村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高耸,一派古徽意蕴。</p> <p>进入正街,典型的徽式建筑白墙黑瓦,街道分列两边,中间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缓缓的向远方流去。河面上横跨一座石拱小桥,成为整个龙川水街最瞩目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胡氏三十四世,胡宗宪。前任主席胡锦涛是胡氏四十二世,和胡宗宪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胡宗宪府(少保府)。胡宗宪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因为严党失势而下狱并且最终自缢而死,但他忠义的形象依然深入民间,故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p> <p>绩溪桐坑源峡谷,位于伏岭镇与家朋乡交界处。走进桐坑源,无不为这里奇石、奇峰所陶醉。沿古道进山,可见河中巨石,石间长一小松。峡谷间多瀑布,有名马撒尿、还有仙人床、仙人屋、仙人棺、仙人垒石、石狗熊、仙人床下一石酷似夜壶。狮像把水口、驼峰守财源、观音送子石、冷水碗、 狮嘴啸天、熊猫石、 马头石,惟妙惟肖的景观争奇斗巧,令人眼花缭乱。有独立成形,自成一体的,有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应有尽有。</p> <p>走进桐坑源,如同走进一座森林公园,走进一石雕盆景陈列馆,走进一处天然的避暑胜地,走进一幅山水画图,走进了梦幻和仙境。</p> <p>在桐坑源行走,只见河谷深邃,两岸夹峙,山间绿树成荫,藤萝摇戈。一路赏景,流水连声。桐坑源之水,清澈见底,甘冽清凉,时而至柔,潺潺入潭,时而至劲,瀑流而下。如诗、如画、如梦。。。。</p> <p class="ql-block"> 芜湖市峨桥镇浮山的东麓有一条山涧,下雨天水声与众不同,发出“咚咚锵锵”的声音,像金锣金鼓在一齐敲打,响声清亮,山鸣谷应;在近处听到的锣鼓声不大,但远在南陵的黄墓、奎湖等地,都能听到非常清脆的声音,故名响水涧。</p> <p class="ql-block">响水涧成片成片油菜花地,有万亩之多。有人说它是安徽的婺源。铺天盖地、汹涌澎湃,叹为观止。沟渠纵横、河网密布、田舍井然,自有一派水乡田园风光。</p> <p>【友情提示】</p><p><br></p><p>1、外出旅游请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务必注意个人人身安全;</p><p><br></p><p>2、旅游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听从领队安排,度过愉快的旅程;</p><p><br></p><p>3、建议穿轻便的运动鞋,休闲一点的衣服,女士出游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带上防晒霜;</p><p><br></p><p>4、若有晕车的病史,出游前不应吃得太饱,应预先服用并随身携带晕车药和晕车贴。</p><p><br></p><p>5、出门需要带的物品:相关证件,雨伞等。</p><p><br></p><p>【特别提醒】:</p><p><br></p><p>1、户外出行活动为自助游,不是旅行社,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服务”别人的义务!</p><p><br></p><p>2、有事情协商合理解决,个人主义,冒险主义、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员请勿参加!</p><p><br></p><p>3、座位安排,按照报名预交款先后顺序;如遇天气原因活动有所变动,将提前通知。</p><p><br></p><p>4、合理情况下,为团队着想,领队有权临时改变行车路线和游玩线路。</p><p><br></p><p>5、遇到堵车、人多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行程等,请勿抱怨。约伴人保留最终解释权。</p><p><br></p><p>【报名条件】:</p><p><br></p><p>1、身心健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p><p><br></p><p>2、有疾病的人不适于参加本次活动。</p><p><br></p><p>3、报名即认同此计划,以此计划为主,如遇特殊情况,民主讨论、统一决策。</p><p><br></p><p>4、心理素质良好,旅途遇到困难,能积极对待,互相帮助。</p><p><br></p><p>5、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冒险。</p><p><br></p><p>6、旅途守时,有时间观念!</p><p><br></p><p>【免责声明】:</p><p><br></p><p>1、本活动为自助游活动,不承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责任。</p><p><br></p><p>2、鉴于活动都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无法预计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请参与者正确评估活动存在的危险性,购买保险和自负风险,审慎选择参加。</p><p><br></p><p>3、凡报名人员视同默认本活动规则,并完全同意本召集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的约定。</p><p><br></p><p>4、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声明。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约伴人同样不承担,特此声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