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看到几段在公交车上,各别老年人因为年轻人不肯为给自己让座而相互大打出手的视频。看看评论区,什么“为老不尊”,“道德绑架”,“坏人变老”,“老人乘车不花钱,理应让年轻坐”,“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等等,舆论几乎全都是在谴责老年人。</p><p class="ql-block">我做为“数七奔八”的老年人,不想就该不该为老人让坐这一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而说三道四,也不想遣责任何人或为任何人做辩解。我只想说说我年轻时的旧事。</p><p class="ql-block">我年轻时,也就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坐公共汽车,或无轨电车,那时还没有“公交车”这个词,如果我坐着,而我旁边站着位白发老人或抱孩子的妇女,我会感到浑身不自在,如果我不起身让座我会感到脸红。</p><p class="ql-block">有时车上人多,刚上车的老人或抱孩子的妇女,坐着的人一时看不到,一般乘务员在招呼卖票的同时,会顺便声喊一句:“哪位同志给老人(抱小孩的)让个座!”当有起身让座时,乘务员还会向让座的人道声谢谢。</p><p class="ql-block">当然,俗话说“五个手指不一般齐”,那时也有不情愿让座的中年人,当他们看到有老人或抱小孩儿的妇女上车时,他们或立刻闭上眼睛装瞌睡,或把脸转向窗外装做看风景,直到有人起身让座他们才恢复常态。他们虽未起身让座,但他们的眼睛是不敢直视站在他们旁边的老年人,这说明他们多少还有些羞耻之心,多少还受到些良心的遣责。</p><p class="ql-block">象现在这样,哪怕是坐在爱心专座上,仍心安理得地坐在那里,全然不顾摇摇晃晃站在旁边老年人而不肯让座的,或为座位而大打出手的,在我年轻时,可以说基本没有,或者说根本不存在!</p> <p class="ql-block">这是那时的宣传画。那时还没有什么“能量”之类的词,但人们起码懂得羞耻。</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台湾旅游时,在地铁上拍到的一张照片。那两个空着座位是“博爱座”。我当时曾问那位在旁边站着的年轻人,明明旁边有空位为什么不坐。他回答:“要是我真的坐在那里,万一被拍下来传到网上,那我的麻烦可就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