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面积约20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八公里的山坡上。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和避暑胜地。该藏寨于2016年9月正式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居”在藏语中是百户人家(实际早已超过百户)之意。这儿居民主要是“嘉绒藏族”为主,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攀缘向上,一直延伸到“卡珀玛”群峰脚下,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绵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房屋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的洒落在绿树丛中。这些建在高山悬崖和河坝绿茵间的藏寨房屋,在炊烟袅袅和云雾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间,与皑皑白雪和清澈的溪流一起,展现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水墨画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十五个民族,全县共有人口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和“邛崃山脉”等山脉的汇聚之地,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地和流经之处,素有“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巴的“甲居藏寨”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这里壮丽多彩的风光和恬静神秘的乡土民居,独具特色的古堡碉楼,多姿多彩的藏区风情,抅成了这“甲居藏寨”特有的神奇和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于10月11日上午游览完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后,下午就坐大巴车赶到这大渡河上游的甘孜丹巴县城住宿。丹巴县是四川最狭窄的县城,誉称“千碉之国”,大渡河穿城而过。这里有“中路藏寨”(免费)和“甲居藏寨”,我们次日上午游览要收费的“甲居藏寨”!</p> <p class="ql-block">县城在大渡河上建有一座别具特色的铁索桥——诺米章谷桥(类似泸定铁索桥)。丹巴,藏语称为“诺米章谷”。故丹巴县城的这座桥在这嘉绒藏区就称其“诺米章谷桥”。</p> <p class="ql-block">12日上午早餐后,旅行大巴车将我们送到“甲居藏寨”。导游办好购票手续后,然后依次排队乘坐景交车盘山向上到达“三号观景点”下车开始游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三号观景点旁的一幢单独建造的藏式小楼。丹巴的山寨民居,旧称碉楼寨房,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碉楼寨房一般分为三层,也有四层的,一侧还配有厢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碉楼寨房,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这是嘉绒藏寨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甲居嘉绒藏寨的聚居群落。甲居藏寨位于金川河河谷西侧的山坡上,海抜2000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三号观景台,可用望远镜和相机中长焦镜头在此观看拍摄“亚肖神山”!</p> <p class="ql-block">亚肖神山的介绍。“亚肖”神山,与“四姑娘山”齐名,都是嘉绒墨尔多神山的“侍从”。墨尔多神山主峰海抜5105米。墨尔多山是藏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的神山和嘉绒藏族的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丹巴美女塑像</p> <p class="ql-block">丹巴碉楼,丹巴古碉具有千年历史,丹巴藏族先民的建筑杰作,主要用于祭祀,如藏家重大节日,重要庆典和祈福等,早前也曾作为“哨楼”用于防卫。丹巴古碉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藏式民居的大门口装饰得十分艳丽!</p> <p class="ql-block">山道民居旁的苹果长得非常好!没人去顺手牵羊摘苹果!</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的民居,基本上它的木质结抅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原始本色。</p> <p class="ql-block">嘉绒藏寨楼顶四角都有形如牛角的四座白色小石塔,其意分别代表四方神祗——山、水、地、树。</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的房主人,在每年春节前,依照传统习俗,以当地的配方的“白泥巴”为主要原料,精心涂染屋楼墙面,使藏寨披上洁白的盛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户藏族红军烈属人家。在这里算是富裕人家了,据房主人介绍,其祖父是这里藏族红军独立师的老战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时,曾经过这里并驻防丹巴,为适应丹巴地区革命发展的需要,在共产党的领导和红军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支正规建制的藏族红军武装——藏民独立团,后于1936年被扩编为“丹巴藏民独立师”。</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户红军后裔的烈属人家,在这甲居藏寨也和其他藏寨人家一样接待外地游客入住,靠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借用网上截图),甲居藏寨三号观景台右前方(因时间限制,导游没建议前往)有一“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6月和10月中旬,红军曾两次到过并占领丹巴县,1936年7月离开丹巴北上,前后留驻近一年时间。其间,建立了一支藏族红军队伍——“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长为当地藏族头人马骏(藏名为:麻孜·阿布),李中权为政委,金世柏(后为成都军区后勤部政委)为副师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四方面军于1936年6月下旬,主力红军陆续翻越党岭雪山西进康北时,极左的张国涛怀疑“马骏是少数民族上层知识分子,红军北上时…,定会叛变”,遂两次电令驻防丹巴的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将马骏秘密处决。马骏受害时年仅31岁。后在马骏的战友,丹巴藏民独立师政委李中权(开国少将)的努力下,丹巴县人民政府于1989年1月31日召开了为马骏同志公开平反昭雪大会,马骏师长和“丹巴独立师”的英雄事迹终于为世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好多藏寨人家因旅游经济的发展,很多藏民富裕后也都买上私家车,开始进入现代的文明生活!</p> <p class="ql-block">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p> <p class="ql-block">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借用网络图片)。在这聂呷乡甲居一村与“藏民独立师师部”相呼应,有一个原红五军团政治部的遗址,里面保留有军团政委李卓然的办公住处,这是以前巴旺土司头人的碉楼。这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碉楼建筑,内部有三层空间,一二楼展出当年红军留下的物品和遗迹介绍,三楼现设为开放式观景平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据网友介绍,观景效果很好,可以直接观赏亚肖山金川河大峡谷和对岸的山峰云海,也是一个拍照打卡的绝佳取景地。只可惜我们跟团游受时间局限,只能到达三号观景台后,逐级观赏并沿原路往回。两个红军遗址景点都没能实地到场瞻仰观赏!</p> <p class="ql-block">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就在这片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丹巴是个可以到此游览和夏天避暑的好地方,嘉绒藏民非常热情好客。四川民间流传:“康定的汉子,丹巴的美女”。甲居藏寨所在的金川河谷,也叫“美人谷”,美人谷里美女如云。据传,古西夏王国被蒙古骑兵灭国后,西夏皇族携带妃子、公主逃到了这里避难定居,遂传下了许多美女基因。与扬州出美女的传说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空气洁净,环境保护很好。夏天若能自驾游到此海抜2000米左右的甲居藏寨来休闲避暑住上个把月,确实是很舒适惬意的,并能细细的浏览和探访这里秀美风景、人文故事和历史遗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