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什么样的诗是好诗?</b></p><p class="ql-block">——由xx诗歌网选发出来的一首“好诗”想到的</p> 文/胡云琦<br><br> 今天中午整理完昨晚的草稿,在给xx诗歌网站投稿时,无意间看到一首被该网站编辑收录到好诗中的“好诗”。读后颇感疑惑,该首五言排律平仄字使用错误频出,喻雪为押韵挤韵不惜搜肠刮肚,罗列同义近义措辞反反复复;不知好在何处?<br> 先看首联第一句:又是天仙醉,这明显是一个“仄仄平平仄”的句式,第二句的正确接法自然是“平平仄仄平”;一、三字不论;第二字必须发“平”声,结果作者却硬生生地使用了一个“醒”字,属仄声,这就导致了一二句的开头仄仄对仄仄,明显错了。开篇就错,乃诗家大忌;更何况这一对最富开拓意旨和表现力的首选句子,又是整首排律诗中被编辑看好的亮点依据。其实,喜欢读格律诗、喜欢写近体诗的人不难看出,作者“单木子”的这两句五言开篇排律,是从唐代李白(另一说法为北宋袁绹)的《清平乐·画堂晨起》中“淘登”来的,请看原文:<br><br>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捲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br> 盛气光引炉烟,素影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br><br> 原文是一首词的后两句十二个字,被借用后变成了十个字;又没安排好,真是可惜先人留下的作料了。<br><br> 《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这首排律诗的第三、第四句的开头二字与第一、第二句比较有了很大改进,“六边蝶”对“七寸玉”发挥的很好,特别是第三句将形容雪花的词组写成“六边”;极灵动地突破了古人造句的“六出”与生活中约定成俗的“六角”。雪,别名银粟、玉尘、玉龙等,是水蒸汽遇冷在空中凝成的白色不透明冰晶和聚合物落下的固态水。以六角形多见,但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六边形的雪花也是存在的。我有一幅亲手使用鼠标在屏幕上绘制的六边形雪花图,足以证实作者别用“六边形”譬喻雪花是毋庸置疑的。第三、第四句中的“絮”与“玟”的对应也看好。美中不足的是第三句“花絮”中的“花”字“出辙”了。近体诗创作,虽然不是选题填空;但也不能信马由缰,骈文之骈如驷马并驾一车。道路如文体,是古人既定的,悖逆则会翻车。写近体诗不但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对文字的铺陈“链接”具备轻车熟路的把控能力,能使自己的成文观点在相应程度上达到一定的理论层次。 <p class="ql-block"> 其次,无论是写新诗还是写格律诗,作为山名或者地名的词组亦如人名一样,是不可随意拆分的。</p> 《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其律中的第五、第六句“完达烟笼透,三江易水沉。”直观感觉很费解,“完达”是什么?三江在哪里?作者原意应该是以完达山对应三江平原的,完达山属长白山山脉,主峰老秃顶子,海拔854米,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西南。富藏林、矿资源。过去为东北虎种群主要栖息地。完达又作万达——有梯子之意。完达山三个字作为地名使用被作者拆解属强拆,属断章取义而丢失了本意。把完达山的“山”字去掉,写成“完达烟笼透”;这是什么意思?是说像梯子、像笼子似的烟很通透吗?第六句“三江易水沉。”三江既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此处之“易水”非彼“易水”,仔细阅读,其奔流更替之意是不难理解的。读诗、品诗、诗歌评论的基本出发点首先是遵守文法规律,尊重原作者。客观公正地分析一首诗的成败所在,不但能帮助读者加深对诗歌理想的确切理解,还能让诗作者看到自身不足,巩固修养;扬长弃短,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少走弯路。<br> <br> 我评单木子的这首《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多半是批评。抛去平仄韵,只看内容而言,首先感觉就是“太平”。没有起伏转折,读后令人拍案叫绝的轰动效应。诗应生境,读之令人感觉仿佛身在其中。反之,《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这首诗带给人的感觉就是立意形象模糊,言辞所指过于笼统;词组意向违背自然规律,稚拙生硬。例如“千禽鸣笛喑”这句,用鸣笛形容鸟语显然是个败笔。鸣笛一词通常用于车辆预警。另外,“千禽鸣笛喑”的喑字解释不清,雪下得再大,鸟该鸣还是要鸣的;我小时候经常身背滚笼在大雪天去山中拍鸟,成群成群的白腰朱顶雀落下来时,都是不停地呼朋引伴地鸣叫的。<br> 《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 》这首排律诗,于2023年12月4日被xx诗歌网收录到【诗词周选】2023年第45期中。2024年1月9日中午我看到后指出该律第八、第十句不但平仄句式混乱而且三平尾,第十句甚至出现了五连平。这种低级错误,在编辑审稿时是应该及时发现并促其纠正的。<br><br>下附全诗:<br><br> 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br> 单木子<br><br> 又是天仙醉,未醒揉碎云。<br> 六边蝶花絮,七寸玉鸾玟。<br> 完达烟笼透,三江易水沉。<br> 阡阡淹盛皓,岗岗出新琨。<br> 万木琼柯镂,千禽鸣笛喑。<br> 随风蟒欢野,和啸虎悠林。<br> 素草菇头琲,涧溪凌坠琛。<br> 方圆肖生俏,远近见人亲。<br> 最是雪中耍,摸云撩那神。 <p class="ql-block"> 作者单木子的这首五言排律《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第十一句使用了一个自救的拗救方式,第十一、第十二句,显然是受到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影响,虽仿而无气势。形似神不似, 何必苦为之?《清平乐·画堂晨起》这首词的另一个抄本将“素影寒生玉佩”中的“素影”写成“素草”了,单木子的第十三,第十四句“素草菇头琲,涧溪凌坠琛”二句,仍不排除由“素草寒生玉佩”和“皓色远迷庭砌”演变之嫌;此后四句纯属无病呻吟。</p><br> 李白为何被称为诗仙而不被尊为诗圣?因为就近体诗而言,他的作品缺少杜甫方轨前秀,垂范后昆的登峰造极之作。<br> 什么样的诗是好诗?有人说写近体诗就是戴着镣铐跳舞。<br> 依我看,能驾驭一首好诗的作者,更应该具备艺人擅走钢丝的高超绝技。《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br> 不能够感动自己,并非发自内心的泛泛之谈是算不上好诗的。 <br> 一首好诗给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读之眼前一亮。韵律和谐而个性飞扬,内容深刻与时代俱进。<div><br>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r> 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讲话中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br> 国家正式宣布拉开第二次5年反腐运动的序幕已经很久了,贪官越查越多,为什么反贪反腐的诗却越来越少? <br><p class="ql-block"> 在反腐败斗争形势非常严峻的今天,诗人更应该积极热切地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以笔为利器,勇于戳穿腐败分子的画皮。而《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 》了这首诗,通篇都是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为了形容而形容,为了比喻而比喻。一味地效仿小资情调、沉迷风花雪月的诗能算是好诗吗?</p></div>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的杂文,一向被誉为刺向封建统治阶级的匕首和投枪。那是因为他把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 害怕担责,逃避现实,被贪官收卖的宠物狗只能适合跪舔,那就不要指望他们去检举揭发了。<br> 当前,有很多网刊,文友群在组稿中都要加上“勿论政治”字样。什么是政治?<br>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br>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br> 我想问一句 “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包不包括反腐败运动?你连政治的真正含义都不懂,你就要求别人“勿论政治”,由此可见你写的诗歌能有什么生命力?<br> 当然,离开政治,以人为本的古诗也举不胜数,比如《锄禾》,比如《江上渔者》;少小学习,一生受益。<br> 读《东北这嘎达又下大雪了》这首排律诗,总体感觉是所用通韵中的凑韵还勉强可以,如果按平水韵解析;真的就啥也不是了。希望作者在日后创作中删繁就简,在平仄韵用字方面多多推敲,胸有成竹,无懈可击。草草地写了很多;与编者与作者共同商榷,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