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葫芦岛港天然良港</b></div>葫芦岛港位于渤海辽东湾西北岸,辽西走廊北部,西南距秦皇岛港90海里,东距营口港66海里,归属葫芦岛市。因所在半岛形似葫芦而得名。明代称葫芦套,清代称壶芦岛。1910年在此开始筑港,至1945年方具规模。1952年属锦西县,后撤消,曾两度划属锦州市,1990年再归属锦西市,1994年锦西市更名葫芦岛市。<div>葫芦岛是中国东北一个重要港口。它背靠京哈铁路和公路,有铁路专用线直达港口,四季通航,东北西三面环山,港阔水深,是天然避风港,也是中外著名的不淤不冻良港。</div> 葫芦岛港的筑港历程坎坷而波折,在很长时间被人们尘封在记忆之中。 <b>葫芦岛港的三次筑港经历一波三折</b> <div>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日本两国从南北两面瓜分东北,东三省有彻底沦亡的危险。“名为我国领土,实则几无我国容足之地”,“开拓展布有进无退,不数年间,而西则蔓延蒙古,南则逼处京畿”。</div><div>当时东北地区的经济动脉是一段成“丁”字交叉的铁路干线,名为中东铁路。“丁”字的一横,西起满洲里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东至绥芬河直达海参崴。“丁”字的一竖北起哈尔滨,经长春,通向大连。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北路段为沙俄控制,长春以南路权归属日本。日俄两国战时可以通过铁路迅速集结兵力,平时可以通过铁路将掠夺来中国的资源运至海参崴和大连出海,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div><div>当时的清政府决心要修建自己的铁路,令中东铁路货运“分道入我轨辙”,则必须要让铁路联通一个同海参崴、大连一样的大型港口,实现陆海联运。当时,东北处于中国控制下的海港只有营口一个。但营口港通航条件较差,每年11月就结冰封冻,次年2月才解封,一年有近4个月不能正常运营,港口平均水深也只有3米左右,不能停泊大船。因此必须要另外开辟一个合适的港口作为铁路的终点。<br><div>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聘请英国工程师修斯在辽西勘测找港。修斯走访探查了天桥厂、葫芦岛、宁远、通姚庄等处,经过测量比较之后,选定葫芦岛为最适合的筑港位置。<br></div></div> 原是一个荒凉渔村的葫芦岛,经过这位洋专家的考察,它的命运开始改变。 1909年,锡良任东三省总督后,三次上书朝廷,极力主张速下决心建葫芦岛港。宣统二年(1910年),奉天劝业道黄开文被任命为葫芦岛开埠总办,筑港工程于当年10月开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瓦解,北洋政府无暇他顾。1913年筑港工程中止。 1918年,孙中山在上海完成了《建国方略》。在这部著作里,他提及了尚未建成的葫芦岛港。孙中山认为,葫芦岛名列9个三等港首位,提出了在葫芦岛修建北方甲级良港的设想。欧美资本家也屡次表示愿意投资开辟葫芦岛港。为防止外资介入,北京政府交通部倡议,与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合办,最终达成协议。1920年任命周肇祥为葫芦岛商埠督办,进行第二次筑港。<br>第二次筑港,又因直奉战争爆发再次中断。 中国人热切关注葫芦岛筑港,日本人也在暗中紧盯着葫芦岛筑港情况。1924年,日本“满铁”的一份报告书说:“……连山港(葫芦岛港)不只是辽西唯一的吞吐港,而且东蒙古的物资,也将有如高山流水那样汇集到此港。连山港(葫芦岛港)不仅可一举取代营口的势力范围,而且将不失其为我(指日本)大连港之一大敌手。就连东蒙及奉天以北,南满铁路沿线的物资,也将全部归于该港势力范围之内。” 据《走近张作霖》一书记载,1928年6月2日,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在北京拜访张作霖,提出,日本愿意出兵助力奉系迫退南方的国民革命军,但日本提出的条件是在修建打通铁路线和葫芦岛港方面享有特权,这一提法遭到了张作霖断然拒绝。两天后,日本人制造皇姑屯炸车案,张作霖身亡。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继承大统,继续他父亲的遗志,上台后计划续建葫芦岛港。1929年3月亲自到葫芦岛视察。<br>张学良修筑葫芦岛港的计划,得到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支持。1929年秋,孙中山的儿子,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孙科来到沈阳,同张学良进行磋商,表示愿意和张学良合作,共同修筑葫芦岛港。双方决定以北宁铁路局盈余作为项目经费,计划投资640万美元。项目由北宁铁路局长高纪毅负责,荷兰治港公司承办施工。 1930年,第三次修筑葫芦岛港,和前两次一样,寄托着东北振兴的希望,寄托着一个民族的感情,不仅是内政经济发展之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抵御列强侵略的重要举措。 被誉为“中国复兴之曙光”的葫芦岛筑港工程,始终是张学良心中一件关乎民族命运的大事。1930年,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张学良主持的第三次筑港工程正式开工。此次开工,张学良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筑港典礼,在码头西山树立起高大的“筑港开工纪念碑”,碑文由张学良亲自撰写。 此碑由张学良将军撰文,并在开工典礼上亲自揭幕。<br> 汉白玉石碑呈扁长方体,两侧有双肩,并以双道圆条纹装饰,立在长方座上。碑身高1.35米,宽0.66米,厚0.25米,碑座高0.45米,长0.73米,宽0.36米。石碑通高1.8米,造型整洁严肃,美观大方。碑身正面阳刻隶书“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9个大字。 碑座正面阴刻12个正楷字,右起竖排两字一行“中华民国十九年七月二日立”。 背面阴刻张学良将军撰稿的8行正楷碑文,共219字。碑座背面刻粗体“1930”的年代字码,两侧雕刻盾形云纹。碑文如下:<br>“葫芦岛者形势天然,海口不冻北方之良港也。自有清末叶迄乎今兹,倡议兴筑者屡矣。顾以费巨工坚,事弗克举。民国十八年夏,国民政府铁道部孙部长科,以北宁铁路无良港为之吞吐也,乃赓续前议。移北宁之羡余,资斯港之完成。于是命北宁铁路管理局高局长纪毅董其役,复于路局附设港务处以专其责,属荷兰治港公司以承其工,期以五年又半港工告竣。同时规划市井,辟为商埠,崎屿盛哉!二十载经营未就之伟业,行将观厥成功,其于中国北部海陆联系之利,顾不重且大欤?爰于肇基之日,泐石记其涯略,以示方来,且为程功之左券焉。张学良撰。”<br> 由张学良筹划的葫芦岛港建设,在当时民国最大的工程,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从7月2日起,全国各地邮局往来信件加盖“葫芦岛港开工纪念”戳记3天,以资纪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葫芦岛沦陷,筑港工程被迫停止,但筑港开工纪念碑至今仍矗立在西山上;1934年,日本为掠夺中国资源,陆续对葫芦岛港进行建设;日本投降后,葫芦岛成为国民党在东北的唯一港口,因只用不建,葫芦岛港日益衰败。新中国成立后,葫芦岛港成为军港。1960年渤海造船厂建成投产,这里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基地;1984年12月6日,葫芦岛港转为军民合用,开展内贸运输;2000年5月7日,葫芦岛海关正式挂牌成立,葫芦岛港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 文革期间,这块历尽沧桑满身斑驳的石碑被推倒抛入大海,1985年10月由龙港区政府从海底捞出。经海水侵蚀,棱角秃圆, 碑文模糊不清。幸运的是, 碑文拓片保存完好。经过修整, 并建碑亭一座, 让饱经尽百年风霜的纪念碑, 再一次面临着波涛汹涌的大海, 屹立在峻峭的悬崖之上, 供人们观赏、缅怀。 重见天日的纪念碑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1932年8月,日本占领葫芦岛,第二年,满洲株式会社联合关东军对葫芦岛进行了一年半的勘测和调查。1934年,南满株式会社形成了《葫芦岛筑港方案》。在这份方案中,日本人已经毫不隐讳其掠夺意图:“当满洲国海军缺乏必要支援时,由日本国海军派遣部队,拟定的敌人不仅是支那方面,也可能是苏俄和美国。这时候的葫芦岛可以成为中间的补给站,兵舰修理厂。水路交通方便,利于军队集结,军用物资集散。因是内海,利于保密,离大都市近,水泥、煤炭和石油补给方便,是理想的军事港口。但是,为了独立国(满洲国)的体面,可暂时称为商港……” 1934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更加疯狂地掠夺中国资源,开始重新修建葫芦岛港。1937年5月,葫芦岛港正式开港通航。 1937年后,日本一小撮战争狂人,采取了就地开发、就地生产的策略。日伪当局在抚顺生产页岩油取得经验后,积极寻找炼油基地。阜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葫芦岛有不冻港码头,日本陆军部就选中在锦西(现在为葫芦岛市)修建炼油厂。1939年,强征五里河土地建厂,定名为日本陆军省燃料处四平燃料厂锦西制作所。 与此同时,日本围绕葫芦岛港,开始了布局军事工业。1937年5月,在马杖房设置满洲铅矿株式会社葫芦岛制炼锌厂。(即葫芦岛锌厂前身 )。;1939年,在葫芦岛开办大同洋灰株式会社锦州工厂;在南票矿区开设了三大株式会社,疯狂掠夺中国的煤炭;1941年12月,在葫芦岛建硫酸厂。 1940年,日本政府为了准备侵略苏联和强化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开始着手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决定以煤做原料提炼人造石油和炼制从中国掠夺的天然原油。葫芦岛是辽西走廊上最大的半岛,也是最重要的咽喉要道,短短5年时间,日本人借助葫芦岛得天独厚的港口地理优势,在葫芦岛建起了立体的工业体系。 辽宁省人民政府1988年12月20日公布,锦西市人民政府立。 新建的纪念碑碑亭。碑亭基台正圆形,直径72米,边缘设三步阶道。亭盖四面陡坡飞檐上翘,顶上有圆楔尖。碑亭通高5米,占地43平方米。 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政府的修建纪念碑碑址的说明亭 又是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葫芦岛港已经完全走出了历史阴霾,焕发了勃勃生机。 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将港口建设与港口经济摆在了事关全局的突出位置,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突破口来抓。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经省发改委批准,葫芦岛港一期工程移址柳条沟港区,并于2003年7月开工建设。港口移址成为葫芦岛港口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不仅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也为地方港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为扩大开放提供了条件。2006年5月,宏运集团投资控股成立葫芦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葫芦岛港成为政企分开由民营资本控股的港口企业,从而确定了柳条沟港区建设的投资主体,为实现港口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渤海造船厂 开放后的葫芦岛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和国家一类口岸,是连接东北与世界的窗口。 葫芦岛港 作为百年港口,葫芦岛港几经沉浮。汉白玉的筑港纪念碑矗立近百年,其上斑驳的创痕浓缩着这片海港的辛酸岁月和走向繁荣开放的动人篇章。 在碑亭西侧矗立的采用“1:1等比例”复制的纪念碑。 今天的葫芦岛港,商业上,货运繁忙,年货物吞吐量达到三千万吨;国防上,建有渤海造船厂,是重要的潜艇生产基地。军民两用,极具价值,不愧为北中国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鸟瞰整个葫芦岛港区,让人不禁感叹:葫芦岛港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座港口的未来,更是一座城市的未来。 2023年12月30日,一场大雪染白了葫芦岛这座美丽的城市。几位同学相约于此 ,追溯那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在碑亭东侧步道处建有一座“望港亭”。 <b>西山贮油库</b> 目前在"张学良筑港开工纪念碑"附近遗存着三座大型的“贮油库”。一座在滨海路的南边是一号"贮油库",二号和三号"贮油库"在路北。这是当年日本在侵华时修建的,目的就是掠夺我国石油资源。 一号贮油库 日本侵占东北初期,将东北的工业原料掠回日本加工生产。1937年以后,随着日本侵华战争规模的扩大,为迅速发展战争所配套的产业,日本人采取了就地开发、就地生产的策略。日本国内石油奇缺,而石油是当时日本对外侵略必不可少的工业原料。 二号贮油库 1935年,日伪当局在抚顺生产页岩油取得经验后,在东北继续寻找炼油基地。葫芦岛有不冻深水港码头,于是,日本陆军部选中在锦西县(现为葫芦岛市)兴建炼油厂。1939年,日军在地方伪政府的配合下,强征锦西县连山五里河子村的土地建厂,定厂名为“日本陆军省燃料处四平染料厂锦西制炼所”,并开始研制炼油,进行炼油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号贮油库 三号贮油库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陆军部催促工厂尽快投入生产。1943年开工炼油,同时日军在葫芦岛港附近的西山修建了三座贮油库。这三座贮油库的规格相当巨大 , 完全是水泥结构 , 据相关专家介绍 , 三座贮油库最初并不是这样子 , 原来的外表是钢筋混凝土 , 并用沥青做了防水 , 顶端没有盖子,内壁是铁皮用于储存原油。经过测量贮油库的上口直径60米,深9.8米,地面用沥青防水处理。距顶部2米处内侧有平台,内部向下逐渐内收,成陡坡状。因年久荒废,库底淤土,杂草丛生。这就是当年日本人用来向其海上“动脉”输油的贮油库,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又一铁证。<div>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节节败退,炼油厂处于停顿状态,贮油库还没等安装管道,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因此,这三座贮油库并没有真正为日本发挥作用。</div><div>1947年内战爆后,国民党政府也想利用此油库储存由中东地区运来的石油用来打内战,并铺设了1.7万米的输油管线直通锦西炼油厂,但也没有用上。<br></div><div>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贮油库中的铁皮被拆卸拿去炼钢铁,自此,贮油库便成了现在这样了。<br></div> 据说这罐体缝叫构造缝,防止热胀冷缩对库体造成损害。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发现了西山贮油库的历史价值。于2011年5月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升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每一个单体贮油库旁边,都树立了一块保护碑,提醒人们,这里的水泥砌成的大罐池,已成文物。在历经69年的风风雨雨后,葫芦岛西山贮油库,让人们更加铭记那段历史。 <div><b>葫芦岛 百万日侨俘大遣返</b><br></div>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日本侵略者修建成的葫芦岛港口,最后成为日本侨俘回国的遣返地 。 1946年3、4月间,张治中、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双方与美方代表马歇尔将军多次就东北日侨遣返问题进行磋商,一致认为日侨遣返也应参照《波茨坦公告》的精神进行,并确定于年底前全部完成。当时,他们拟定从葫芦岛、营口与大连三港进行遣返,但营口与大连当时在苏军管控之下。苏军进入东北、陆续解除日本关东军武装并占领东北全境后,将59万关东军战俘秘密押往西伯利亚,而对数量更为厐大的日侨却不管不顾,也不允许使用营口、大连两个港口。这样,遣返工作只能集中在葫芦岛进行。5月5日,遣返日侨俘的第一艘船自葫芦岛港起航。在当时极端紧迫又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为保障日侨俘按期遣返,1946年6月,蒋介石和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两党,发表关于东北停战声明,最终为遣返扫清了障碍。在其后的3年里,从 葫芦岛 港遣返的日侨俘总数达1051047人,史称“ 葫芦岛 百万日侨俘大遣返”。<div>如此巨大规模,在世界尚无先例。中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了巨大支持,特别是刚刚摆脱日本侵略者长期残酷奴役、压榨,自己还缺衣少食、遍体鳞伤的东北及葫芦岛人民,却以德报怨,无私地接纳潮水般一批批不断涌来的敌对国战俘与侨民,让他们平安地踏上归国之路。</div> 为纪念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2006年6月25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回顾暨中日关系展望论坛”在葫芦岛召开。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等贵宾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上中日友人共同签署了《和平宣言》。论坛举办前夕,葫芦岛市政府在龙港区的西山上重新修建了一座百万日本侨俘大遣返纪念碑。纪念碑设计精巧,采用渡轮的造型,纪念碑正面写有“日本侨俘遣返之地”八个大字。大字上方刻有“1051047人”和“1946—1948”。大字下方刻有“葫芦岛市人民政府 立”。碑的一侧有一组日本侨俘浮雕,他们站在甲板上,回望葫芦岛港, 这里是他们终生难忘的地方,是他们的"再生之地"。 如今这座"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的纪念碑仿佛在向我们讲述那段悲惨的历史,也在告诉世人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br>纪念碑后面是用中日二种文字刻的碑文。“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当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滞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六百六十万人,其中军人三百多万人,非军人三百三十万人,仅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侨俘就有一百三十多万人。一九四五年底,美、苏、中共、国民党三国四方就遣返日本侨俘问题进行磋商,原则上确定将所有在华日本侨俘一律有组织地遣返日本,翌年四月中旬,大遣返开始,在东北各地居住羁留的日本侨俘陆续集中到葫芦岛港,从这里登船启航,开始了他们归国还乡的第一步,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的三年中,约有一百零五万日本侨俘从葫芦岛港遣返回国。在此期间,中国人民以德报怨,对被遣返的日本侨俘给予了无私的帮助,特别是葫芦岛人民为遣返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完成作出了巨大努力。历史在这里为日本侵略中国以失败而告终画上了一个句号,也在这里为中国人民的宽容和善良留下了一座人道主义的丰碑。许多日本侨俘把这里视为他们的再生之地。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场罪恶的战争带给中日两国人民的伤害仍然令人记忆犹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向未来,以史为鉴,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再战。”<br> <h5>张学良葫芦岛筑港纪念碑 坐落在葫芦岛港西山坡顶,历经百年的“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山顶立纪念碑亭,半山腰为修建纪念碑亭说明亭。</h5> 这座日本侨浮大遣返纪念碑,位于葫芦岛市龙港区望海寺街道西山上,毗邻日本侵华时期修建的贮油库。站在纪念碑碑前可仰望张学良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 如今,“日本侨俘遣返之地”纪念碑与日本佐世保港、博德港矗立的“引扬纪念碑”隔海相望。那一页厚重的历史,无论现在的日本当权者如何掩饰、抹杀、篡改,都是不会消失的。它早已深深地镌刻在史书上,镌刻在愿中日两国世代友好、和平的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