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南长沙的宁乡沩山有一座密印禅寺,始建于唐代,开山祖师为灵佑禅师,是佛教沩仰宗的祖庭。古剎屡遭兵火、几经兴废,现有建筑乃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步修复。</p> <p class="ql-block"> 密印寺山门庄严肃穆,走进山门,广场宽阔,两旁有钟、鼓楼和文殊殿、普贤殿,正中为大殿即万佛殿。</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高大巍峨,三十八根粗大挺直的白色花岗岩石柱支撑起重檐歇山顶,翘角飞檐,更显气势如虹。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宝相庄严。四周墙壁上镶嵌着12988尊砖模贴金佛像,据说其中还有一尊纯金打造的佛像,在全国寺庙中堪称大观。</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正面门楣上分别悬挂着唐宣宗御赐的“密印禅寺”匾额、宋神宗御赐的“报恩寺”匾额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万佛殿”匾额。万佛殿背面门楣上悬挂着蒋介石题写的“万佛殿”匾额。</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后是警策殿,殿内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裴休送子到密印寺出家时,曾写《警策箴》以示告诫。</p> <p class="ql-block"> 后面是依山而建的一个大坪台,中间有石质弥勒佛坐像,大肚突敞、笑口常开,十分可爱。背景墙是描绘著名佛教故事的大型青石雕刻壁画,从初祖达摩一苇渡江开篇,当然少不了慧能和神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再后是沿山势铺设的几百级石阶直至山顶。山顶矗立着千手千眼的观音圣像,金碧辉煌,高达99.19米,直耸云天。</p> <p class="ql-block"> 来到密印寺,自然会缅怀两位名人,一是唐代名相裴休,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裴休,河南济源人,出身河东裴氏家族,为唐朝一代名相。他改革漕运、制约藩镇,后贬职潭州,发展茶马贸易,颇有政绩。</p><p class="ql-block">裴休笃信佛教,时称“宰相沙门”。裴休在贬职潭州(今长沙)时,于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捐田千亩,奏建密印寺。后将自己的儿子裴文德送至密印寺代皇子出家,拜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为师,“灵佑禅师为文德赐号“法海”。“法海”后赴镇江禅修,重修金山寺,成为金山寺开山祖师。</p> <p class="ql-block"> 密印寺内有据说是裴休手植的银杏树,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古树虽树干中空、树皮爆裂,尽显出历尽人世沧桑。但当春风吹拂,古树仍绿芽怒绽,继而枝繁叶茂,尽显勃勃生机。古树边竖着裴休石像,似乎在看看自己创建的古寺重获新生。</p> <p class="ql-block">1917年暑期,毛泽东和萧子昇曾身无分文,靠行乞度曰,历经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行程近千里。他们广泛接触各个阶层的人物,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探索自己今后应走的道路。萧瑜(即萧子昇)曾写过一本《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的回忆录,详细记述了他们这一次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他们到宁乡时,曾在密印寺驻足三天两晚,和方丈相谈甚欢。这次谈话似乎使毛泽东顿悟了“救国救民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的深刻道理。</p> <p class="ql-block"> 1956年6月,毛泽东接见宁乡县委书记张鹤亭时还说:“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可见这次与密印寺方丈的晤谈应该是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句话也保证了密印寺在文革 中未遭大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 密印寺现在警策殿辟出几间房间,作为毛、萧驻足密印寺的纪念室,开辟了与方丈的谈话室,毛、萧的卧室等,还辟有一间毛写《归国谣》词的餐室。不过《归国谣》一词是有争议的,有的说是1918年与蔡和森春游时所作,有的说是写韶山清溪的,还有的说不是毛泽东写的。</p> <p class="ql-block"> 斯人已逝,钟鼓长鸣!暮鼓晨钟仍记得他们在这里的音容笑貌,钟鼓声中还飘荡着他们不朽的灵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