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乎 吾 生 . 乐 乎 吾 心 锻炼“持之以恒”有感

扬 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2024年了,退休一晃,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十八个春夏秋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退休那年,感觉从此可以“不再为谋生而劳碌;不再因工作有压力;不再有名利之诱惑;不再会违心去交际”了,欣喜中带有几分茫然失措,如何打发接下来的“空闲”时光?居然成了退休生活必须面对的话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刚开始,早晨在小区的体育锻练器材区域搞些支撑拉伸活动,也结识了几个同样退休的老哥。我们活动场地旁的小学操场上,孩子们轮滑训练时飞驰的样子感染了我们。当年,苏州是全国著名的轮滑城市,轮滑运动在全市开展得很红火,我们中有人“起哄”说也要学习轮滑。这是个既刺激,又有“风险”的运动。我被他们“鼓动”,勉强答应参与了学练。其实轮滑并不难学,掌握技巧,做好防护,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那段时光,我们在飞一样的滑行中享受了快乐,锻炼了身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8年6月16日,牵头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616老年轮滑队,队名又谐音“溜一溜”、“乐一乐”(吴语),我还尝试着设计了“队标”,后又制作了队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老年轮滑队成立后,一度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一群老年朋友脚踩“风火轮”,风驰电掣,十分拉风。成为金鸡湖畔湖滨大道上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9年5月7日,扬子经济时报苏州新闻中刊登:《足蹬“风火轮”,健康度晚年》的文章,披露了苏州金鸡湖畔我们老年轮滑队的活动信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9年7月31日,我在苏州日报上撰文《老年轮滑队很拉风》,宣传我们的老年轮滑队,在锻炼中“体验时尚运动,重温年轻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9年8月9日,苏州日报头版刊登园区616老年轮滑队《我运动,我快乐》的图文。为“首个全民健身日和首届苏州体育节”造势宣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09年10月22日,时尚视角再次刊登园区616老年轮滑队的图片。当时,我们的老年轮滑队在苏州工业园区可谓“名噪一方”,湖畔晨练的人们纷纷投来惊慕的眼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老年轮滑队锻炼的部分花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金鸡湖畔和在苏的外国轮滑爱好者交流切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那段时光,在轮滑运动中体验了快乐、强健了体魄、收获了友情,我们还组织老年轮滑队汽车自驾、郊游登山、自行车骑游、农家乐采摘等活动。还远赴海宁、无锡,和当地的老年轮滑队交流学习、互访互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期间,我们还尝试着学习“抖空竹”、“甩钢鞭”(响鞭)等运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断探索,寻找最佳的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锻炼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许多老年人的运动组织都有其不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变化、成员的搬迁离队和不可抗力的减员等因素影响,加上对运动风险的考量,好友的善意规劝和儿女们的反对,“轮滑运动”渐渐淡出我们的活动主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那是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是一段美好的岁月曾经,是让我很快适应退休生活,非常快乐的八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们“轮滑运动”的后期,一直在探索寻找适合老年人运动的项目,“不同年龄段,干不同的事”,才是行稳致远的选择。实践中我们一致体会到晨练“健步”是老年朋友最佳的锻炼项目,既力所能及,又安全可操作,也能快乐持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此,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友,每天清晨,相约健步在金鸡湖畔,不畏酷暑严寒,风雨无阻。一路上“谈天说地侃大山,东西南北聊趣闻,调侃打趣寻开心,国际国内说天下”。用手机摄录金鸡湖的日出晨景和春夏秋冬。从初一到年三十,走过四季,从未间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晒晒我的2023年的健步成绩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自2016年11月31日开始有华为运动记录以来,2627天,我居然走了51466625步,约36639公里。平均每天步行19500步左右,着实被自己的执着和毅力所感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十八年来,我从没睡“懒觉”,坚持每天5:00起床,5:30(夏)或6:00(冬)出门,步行至金鸡湖畔约定路段打卡(前期轮滑,后期健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即便是最严重的“疫情”期间也从未缺席(仅两天小区封闭,在小区内坚持晨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样的习惯也许是受十多年军旅生涯的影响,感谢部队生活,让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记得1968年刚入伍,就分配到炮团广播室,每天部队起床、操练、就餐、熄灯,都由我统一放号。有一次出了差错,部队都起床操练了,自己却睡过头了,未放号,十分自责。从此,严格要求自己,练就了强烈的时间概念,尤其是早起的习惯从未改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组手机拍摄的金鸡湖畔晨景的照片,见证了我们清晨健步运动的“轨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早在1917年4月,我们伟大的导师毛泽东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的文章,文中阐述</b><b style="font-size: 22px;"> “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b><b style="font-size: 20px;">的观点,至今影响深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强体乐活”,才能让“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为了对自己和家人负责,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项目,持之以恒,久必生趣,“我运动,我快乐”。如《体育之研究》中所述</b><b style="font-size: 22px;">“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b><b style="font-size: 20px;">。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努力在运动中收获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健康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