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是个镇又是个村,地处太行山腹地,属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行政区。紫荆关,是个关口又是座古城,乃明长城内三关之一,也是九边十一重镇之真保镇之紫荆关路路城。笨人于2017年4月9日和2023年12月30日两度紫荆关,走的看的都是针对关与城而言。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俯瞰紫荆关(航拍),队友提供</h3> <b>1、紫荆关的特定地位与军事价值</b><br> 紫荆关位于易县紫荆岭上,这道岭大概是紫荆关的名之由来。据史料,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西汉时称“上谷关”,东汉称“五阮关”,宋金时称“金坡关”,后来因山上多紫荆树而易名“紫荆关”。此关位于著名的“太行八陉”第七陉的“蒲阴陉”上,其东面万仞山,西有犀牛山,南是黄土岭,北为拒马河;前抵涞源城与明长城主线,后通易州城与保定,是晋察冀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更是华北平原乃至京师的重要门户。古人云,紫荆关“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以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据于中,群隘翼庇乎外,规模壮丽,屹然畿辅保障。”在这种依山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中,紫荆关四周都是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故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br> 不过,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笨人以为夸张。关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四周确有天然屏障,但山多为低山丘陵,并无断崖绝壁;河也可冬季结冰,化作坦途。作为内三关之一,这里相比居庸关明显地利不足。所以,有专家认为“一旦敌人攻不破居庸关,相对易于攻取的紫荆关就是主攻对象。”英宗帝被俘后,指挥打赢京城保卫战的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意思是说,攻取居庸关只三成概率,而攻紫荆关则有七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紫荆与居庸二关的地利之比为三七开。因此,笨人反对一强调某地重要,就搬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br> 事实上,这里历史上屡有破关之痛。比如,金宣宗初年(1213年),蒙古成吉思汗久攻居庸关不下,后分兵南下,攻下紫荆关,再取涿易二州,然后内外夹击,居庸关天险即失。另,明“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也是攻破紫荆关,再逼京师。后败于于谦的京城保卫战,瓦剌部再经紫荆关返回。可以说,紫荆关一战两番破口。据不完全统计,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斗,仅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就有上百次之多。甚至,明末李自成挥师北京、清代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浴血,这里也曾是战场。<br> 太行要陉上的锁钥地位、近距京畿的便利条件和兵家必争的残酷现实,决定了紫荆关与居庸关并重的特殊历史地位。明清思想家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正是认识到了紫荆关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军事价值,所以明朝才大修特建宽正面、大纵深、系统丰富、工程浩大的紫荆关城防体系。据说,这个工程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可见明朝对紫荆关的重视程度之高。<br> 紫荆关“正统元年建,旧连环城、夹城、稍城、圈城二十七丈。河北迤西,堡城、正城、夹城、稍城、稍墙一带,共九百三十丈。”此为《四镇三关志》给出的基本数据,说明紫荆关不止正城、堡城,还有夹城、圈城、稍城及稍墙等参与构成。但“二十七丈”数字存疑,有关部门提供的紫荆关的关墙总长为18160.5米,远非《四镇三关志》所记旧城之制。<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四镇三关志》(局部)</h3> <b>2、北门的石匾与聊城傅光宅其人</b><br> 除堡城、正城外,笨人对夹城、稍城、稍墙没有概念,请教长城前辈未果。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整个紫荆关,主要由五座城池组成,包括关城和卫星小城。其中,关城有正城有瓮城,还分内城与外城。笨人怀疑,外城即《四镇三关志》里的圈城,而夹城会指瓮城吗?除关城外,紫荆关还包括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和沿拒马河南岸的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此四小城,疑为《四镇三关志》里的稍城,而稍墙则为连结稍城之墙。<br> 行前功课,知关城外城现只4座残台,而内城已修、古韵散淡,倒是北门西侧延展的翼墙上连着3座尚有形象的敌台。于是,小分队决定,先观北门,再去翼墙,回来逛内城,重点是翼墙三敌楼。其实,此为无奈之举。因为天气原因,高速封路,车进河北地界只能走国道或省道,还经过了几个村庄。112国道在大峡谷里绕来转去,我怀疑这就是古易州城到紫荆关进而前往涞源的“蒲阴径”。这一折腾,耽误了两个多小时,待紫荆关桥头下车,已近12点钟。<br> 在“六十六渡”地标石跟前,大部队向东沿外城圈走了,五人小分队则西向跨路,下坡去往紫荆关北门。看到这块巨石,不禁联想到六渡、七渡乃至十渡。心想,这六十六渡不会是北京房山一渡一个地数过来的吧? <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桥头地标石(南向)</h3> 由于天气寒冷,城下尚有积雪,北门前的小广场上一旧一新两块文保碑在雪的映衬下更加扎眼。旧的是河北省级的“万里长城”碑,为一九五六年所立,看上去已有些文物的味道;新的二零一七年立,国家重点文物,大理石材质,够高级。旧碑南侧,有水门露出券脸,疑后修时人为抬高北门广场掩埋了水门大部。水门东侧,新修硕大马面,但在“长城分布图”上并无编号。不知是当年长城资源调查失察,还是关城修缮时新加?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北门外老文保碑(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北门外新文保碑(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北门东侧水门(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北门东侧墙体(东向)</h3> 相比矮小的文保碑,已修缮过的北门及两侧翼墙高大宏伟,外立面是宽厚的大条石直砌到顶,只垛墙为青砖材质,且垛口严整,一看就是景区形象。据史料,紫荆关秦汉时仅是一座土石混筑的小城,后来历代虽有修建,但基本沿袭旧制。洪武初年(1369年),在对旧城改筑的同时,建紫荆关新城一座,“新、旧两城墙体皆为花岗岩条石砌筑,用青砖封顶并砌筑垛口。”城门坐西朝东,乃纯石口,无门槛石与立柱石,而见三层大条石相叠直抵券脸,券脸石竟有11块,居中的龙口石略窄。券脸之上,嵌有石匾两重。其中,下重石匾由三块方石组成,双线阴刻“紫荆关”三个行楷大字。上隔一层条石有上重石匾,共八块长方形石面组成,双线阴刻“河山带砺”四个楷书大字,上款“万历丁亥夏”,下款“聊城傅光宅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关城北门(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北门匾额(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关城北门老照片,源于网络</h3> 问度娘知,“聊城傅光宅”即史上以“大人治”而名的“东昌傅光宅”。一生各地为官的傅老先生,为民请命,多有谏言,曾因举荐戚继光而受罚。他一生多有墨宝,文与字皆浑厚、苍劲,极富正道与禅意,如“翠壁千重尽,沧溟万里开”、“龙宫吞日月,唇气拥楼台”、“板依持半偶,甘露洒尘埃”,还有“地疑人境外,身似梵天回”都是令人回味的绝妙句子。除此处的题字外,据说济南长清灵岩寺的“大悲菩萨赞碑”也是他的手书。由此,傅老先生的才学功底与人格魅力可见一斑。<br> 读萧艾老师《真保镇紫荆关北門之“河山带砺”释义》一文,知“河山带砺”,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河山带砺”,作为古代帝王分封功臣时的誓辞,“河”特指黄河;山特指泰山。带,指衣带;砺,砥石。辞意为“即使黃河干涸细如衣带,泰山磨损小如砥石,国家都将永远宁固不变,你们的福祚亦将延及后世子孙以至无穷。“河山带砺”也作“砺山带河”,表示即使“河枯石烂,矢志不变。”<br> 此门门洞为高大的砖砌筒拱,门栓孔石于两侧近门口。门口内起拱处,两侧各有门上槛插入墙壁的孔洞,但木门已失。西门口也纯石口,但较东门口高,券下六层大条石,券脸石也较东门口多2块。有资料称,“北门里券上有‘表里山河’匾额”,但现无存。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北门筒拱及上门槛插孔(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北门西门口(东向)</h3> 门口北侧,有宽大的上楼蹬道。拾阶踏步,马道上满是积雪。过门洞上方,城墙转东向至112国道边打住。不知,当年的这段城墙与东城上的断头墙如何相连?也不知,这城门之上会有飞檐翘角的城楼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北门上城蹬道(西向)</h3> 城门西侧也有修缮部分,也是“高大全”模样,但更长的墙体,沿拒马河南岸一直向西。马道虽有宽度,但其上灌木簇拥,枝杈纵横,且墙体时有坍塌。于是,下城来到南侧的112国道上。<br><br><b>3、北门西侧翼墙及三敌台三马面</b><br> 顺国道西行,穿紫荆关镇主街,已有西坡上的敌楼在望。一个,又一个。低的是紫荆关7号敌台,高的是8号,以下简称“紫7”、“紫8”。依轨迹,出村过公路,顺南侧的小河西行,过石桥后本该“先7后8”的,但眼见“紫8”近在眼前,遂统一意见,按预定轨迹反向上山。其实,这“紫8”的近在眼前却是远在山巅。小分队西向绕行孙家沟,时已过午,不免感觉时间紧张。大家决定,这次只捡精华,放弃孙家沟以西地段,遂东向爬坡上山。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山下小河(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开始攀登(东向)</h3> 一上山钻进了树林,再仰脖就不见了“紫8”的踪影。积雪覆盖了原本不明显的小路,只能凭感觉生切,肯定一步一滑,还有荆棘生扎。还好,高差不算太大,没多久就接上了石墙。这是毛石砌垒、灰浆勾缝的墙体,所以才坚挺了六百年时光。顺石墙上山也不容易,坍塌导致石墙局部解体,有时只能在垛墙上爬行。霍哥逗趣,“找到单边墙的感觉啦!”可是,生硬的灌木枝杈遮蔽着本就很窄的马道,要不时下墙去绕。可墙下的树棵子里藏着些酸枣刺,一不小心就挨扎,真疼!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发现石墙(东向)</h3> 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紫8”,行前功课知这是此行的两座称得上“楼子”的敌台之一。所称其楼,主要是指敌台立面尚存,并且空心。但空的只一孔台门,是谓“独眼楼”。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紫荆关8号敌台(南向)</h3> 此台海拔622米,门口朝南,高高在上,疑当年有梯上楼。其券脸单券单伏,门口有规整的门栓石。登上南侧坡顶,基本平视“紫8”楼顶,但顶部不见箭窗遗迹,遂疑实心台体,顶部砖砌垛墙,通过垛口及垛墙上的射孔进行防御。原资料中的“顶部铺房、垛口墙、望孔损毁”属实,但“西墙残存一个石吐水”未见。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紫荆关8号敌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紫荆关8号敌台台门(北向)</h3> 此为制高点,东望紫荆关,数道防线纵横。最显眼的那道,该在“紫7”脚下的谷道东坡上,我们计划在那跟前下撤。另有明显的,是近方位的一座马面往南引出墙体,并钻入密林。不知此墙何去何从,也不知此墙与谁合龙?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紫荆关8号敌台东望长城(东向)</h3> 如果将前面的关城北门作为此行第一台的话,“紫8”该是第二台。东向有石墙下行,第三台该是紫荆关西3号马面,已在眼前。不过百米距离,下降30米。此马面为实心台体,以毛石砌垒,白灰抹缝;顶部及西墙部分坍塌,南墙底部为碎石渣土掩盖;周围长有灌木及杂草,南侧可绕行。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回望紫荆关8号敌台(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紫荆关西3号马面(东向)</h3> 顺墙继续东向,山梁相对平坦。约50米有紫荆关西2号马面,海拔593米,为此行第四台。也是毛石砌筑的实心台体,也有白灰抹缝痕迹。其顶部及南部坍塌,东侧有石墙接续,但附近几棵松树高大,枝杈遮盖了马道,只好墙下去绕。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紫荆关西2号马面(东向)</h3> 密林里小幅下降,约80米即到此行第五台的紫荆关西1号马面,海拔587米。还是前两台的标配,实心台体,毛石砌筑,白灰抹缝。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紫荆关西1号马面(东向)</h3> 过此台,墙体一度断续,笨人于林中也一度偏航,还好及时自纠斜切,遂回到残墙边继续下降,开阔地带便是此行第六台的“紫7”。此台海拔560米,典型的空心敌台,顶部坍塌,铺房、垛墙、射孔、水嘴无存,但立面还好,门窗分明,筒拱也在,是此行的“最完美楼”。其南北立面各3孔箭窗,东西立面1门2窗,窗两侧,门居中。其中,西门砖口,但下有过门石;东门石口,为“券脸3+压肩2+立柱2+过门1”的“八块石组合”。内部为三纵三横结构,南北向三券室,东西向三通道。通道券脸双券双伏,但西门及各箭窗单券单伏。另,东券室南端设上楼蹬道,东向西上。 楼顶积雪竟然没有丝毫破坏,大家遂开心得瑟、拍照留念。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紫荆关7号敌台(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紫荆关7号敌台(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紫荆关7号敌台西券室(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紫荆关7号敌台中通道及台门(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紫荆关7号敌台上楼蹬道(东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紫荆关7号敌台箭窗(北向)</h3> “紫7”东侧坡度加大,墙体坍塌,对面却有墙体顺下。记得上次走过一段颇具规格的抹灰石墙,不知是否眼前这段。有资料称此段墙体“向东南沿山岭至内城墙南端,但并没有和内城墙连接,被公路和各种建筑截断毁灭。”还有遗憾,这般好的一大段墙体在长城分布图上也未标示。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上次的墙外墙,2017-4-9</h3> 下到垭口分析,此处应有水关或者水口。记得上次在此遇到一位老乡,给我们指路如何绕河回村。不知是否也是顺北侧小道环形绕回小桥过河,从而返回紫荆关镇。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偶遇老乡,2017-4-9</h3> 途中一直惦念“紫9”,但记得它在河对岸不便去找。谁知,无意北向扭头,竟发现它就在路北河边。注意,是南岸,还有长城分布图上未标的一段石墙相牵。此为第七台,海拔527米,基础条石及外墙包砖损毁,仅剩部分毛石、灰泥砌筑的台芯,但其体量硕大,可见当年规模。笨人怀疑,此“紫9”立于河边,是否充作“拒河墩”?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紫荆关9号敌台(西北向)</h3> 笨人偷懒,远处拉过来就是,但其他队友本着尊敬每一座台子的原则,还是踏雪去了“紫9”跟前。其实,笨人也未闲着,趁机拍几张路边老建筑,都是喜爱的形制与色调,自得其乐。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路边老屋(东北向)</h3> 在此东望,一道条石大墙横亘,笨人以为关城西向翼墙,并连通“紫7”、 “紫8” 、“紫9”,进而联络河北的小金城和西翼的小盘石城。来至大墙南侧一看,竟也包砖立面,相当可观。此时已过下午两点,早该午餐。既然来到镇上,找饭馆不难,何必再泡方便面呢。于是,“收官之战,应当改善!”、“要过年了,来碗拉面!”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北门西侧老墙(东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北门西侧老墙里面(北向)</h3> <b>4、内外套城与“四重九门”的防御体系</b><br> 饭后顺街进关城,这次先找南门。据说,紫荆关内城分东西两部分,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到门前,先找匾,那“紫塞金城”在内城南门西面。与北门相反,此门坐东朝西。但规模及制式与北门相似,只是外面的西门口11梯形石块组券脸,里面为13块。外面门口上方嵌入四块白玉石,每块一字,组成“紫塞金城”,双线阴刻的楷书,笔力遒劲,极富古韵。两侧落款为竖长的石条,上款题“钦差总理紫荆关兵备按察使刘秉星直隶保定府管官通判宋应试”,下款为“钦差分守紫荆关参将韩光万历十七年岁次乙丑孟秋吉旦立”。笨人以为,此上下款应通读为宜。如此分列,不知是否说明这四字为参将韩光所题?要知道真保镇四路之一的紫荆关路,路城主将可是妥妥的“一把”。不论官职,只看这字,现代书法家有几人能敌?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南门筒拱(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南门门栓孔(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9 南门上槛插孔(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关城南门(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南门匾额(东向)</h3> 南门也配水门,规模与工艺也相当不低。据相关资料,作为“蒲阴陉”第一要塞的紫荆关,关城两重,内外结合,共用北墙,整个关墙总长18公里,但关门有4座之说,也有9座之说。无论如何,我们才走访2城门2水门了,继续找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南门水门(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南门外长城标桩(东南向)</h3> 如果把城门也作台子数,南门当为此行第八台。内城南门南侧,不远处又一城门,该为第九台。此门也如前一样的规格与制式,只是外面无匾,顶部无垛。此门新修,只部分老料石能彰示一定的历史成色,再就是门洞的标语很有年代感,令笨人亲切。由此门,城墙东西延展,然后北折,分别与内城东南角、西南角相接,形成连环。笨人乱猜,这是否就是《四镇三关志》所述紫荆关的“连环城”呢?其实,南门外多出一层的城域也可认作瓮城,只是规模超大而已。不过,一般瓮城乃先期制敌的城防工事,而此瓮城则是内城失守后再度围歼入侵之敌、“瓮中捉鳖”的极好战场。据史料,此为紫荆关四重城门之第二重门。这是从里向外,从纵深的易州城通过“蒲阴陉”的十八盘的算法。笨人愚见,关城为防御建筑,若论几道防线,当从北门起算。不过,眼下还是尊重史料,二道门就二道门吧。那么,匾为“紫塞金城”的南门便是第三重门。不用说,北门便是第四重门了,那第一重门呢?据说,远在十八盘上的坡下村西山峡谷里。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二道门(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二道门门洞标语(西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二道门西侧水门(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7 航拍连环城,队友提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8 二道门老照片,源于网络</h3> 据说坡下村的第一重关原有城门一座,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且门前有营房及庙宇,但都已毁无存。过此处,就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古道。<br> 史料记述,“在盘道顶端两山相间的谷地建有南天门” ,“门券上嵌‘畿辅第一雄关’石匾。门之东壁镶嵌石碑两块,一为荆坡道人所作‘重修紫荆关盘道记’,二为明参将韩光所作的七律诗”。另,“南天门西侧有通向黄土岭军营的关门一座,关门东南侧额题‘阳和门’,东北侧为‘草场门’。” “门外西坡上还有清康熙御笔‘天子阅武处’碑碣一通。” 这些已作历史烟云,徒留遗憾,但据队友游鱼讲,“天子阅武处”碑有存,笨人计划下次寻觅。<br> 说到黄土岭,总有资料大谈阿部规秀,“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坐镇张家口的蒙疆驻屯总司令阿部规秀中将,在紫荆关南黄土岭被八路军击毙。”笨人记得“黄土岭战斗”中,还有雁宿崖、银坊、上庄子等地名,但在紫荆关附近找不见,扩大范围终于找到这几个名字簇拥着的“黄土岭”,已是涞源地界。没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确死于黄土岭的八路军炮火,但笨人以为是今涞源县银坊镇黄土岭,而非易县紫荆关镇黄土岭。从图上看,此黄土岭到彼黄土岭隔着若干座山呢。看来,读资料哪怕是权威性史料也有必要画问号。<br><br><b>5、修缮过度的内城墙体及三座敌台</b><br> 时间很紧,遂掉头回“紫塞金城”的三重门,从门口里侧的蹬道上城,接续覆着冰雪的大坡度马道,有杖在手,也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时扶墙。可这新修的垛墙极低,更无垛口,扶便要蹲,会是个什么形象呢?于是想起关于紫荆关城的修缮热议,真是伤情绪。<br> 不可否认,眼前这焕然一新的关城,工程质量应该不差,远胜“豆腐渣”。但正是过于整齐、威武、壮观甚至是新颖,使原有的沧桑、自然、年轮与古韵难觅,正如资深长城前辈所言,“这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长城”、“这重修的紫荆关,没有了文物价值,没有了观赏价值,没有旅游价值。” 这话也许有些过,但古韵散淡却是不争的现实。<br> 有队友调侃,“这还好意思搞景区,难怪没游客呢。”有人接茬“也挺好,不收费。”“修成这个怪样,哪好意思收呢?”不管谁的责任,但修缮带来的破坏之痛恐怕会长久存在。要知道,这可是投入巨资的成果呀,而且不可逆了。七年前来,对长城的认识与情感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关注点在墙体的雄壮与花朵的灿烂,而今天则在于长城文化的体验与传承,各有收获吧。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9 平坦马道,2017-4-9</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0 城墙纵横,2017-4-9</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1 林中墙体,2017-4-9</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2 古墙杏花,2017-4-9</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3 花丛人影,2017-4-9</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4 城里耕田,2017-4-9</h3> 沿极窄的马道,西北向上到城墙三岔处,新修缮的“紫6”南向突出,以虎皮石墙至顶,上叠三层青砖,可以说棱角分明、威武有加,南侧以蹬道连接连环城西墙,西北向为内城西墙,东南向通南门,既是内城西南角楼,也是连环城西北角楼。此台海拔567米,地势较高,视野良好。西向可见“紫7”、 “紫8”,北向可见内城东西墙上均有几座内突马面,但均无编号。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5 紫荆关6号敌台(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6 紫荆关6号敌台(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7 紫荆关6号敌台修缮前,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8 内城西墙了望7号敌台(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9 远眺8号敌台,2017-4-9</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0 内城新修马面(西北向)</h3> 此算第十台,编号相邻的紫荆关5号敌台为第十一台,在内城大对角。为节省时间,先下墙,经内城主街,转东向豁口。出豁口后,路北侧发现须弥座一个。为安全计,我们经前面人家外侧绕行上东墙。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1 内城东墙外碑座(北向)</h3> 沿东墙往北,内城东北角见“紫5”,海拔560米。此台也是新修,虎皮墙从底到顶,马道两侧有几层青砖示意垛墙。与“紫6”相仿,此为三岔处,西向为内城北墙,大坡度下行,不远便是一座马面。有趣的是,马面一分为二,中间为狭窄蹬道,看似脚趾。台体内向大幅突出,可见是按马面修的,但长城分布图无编号。这种无编号内突马面,在内城圈上有好几座,看来非修错。此处南向,是内城东墙。由此东北向,通过十来阶踏步连外城北墙,可见此为内城与外城又一交叉点。外城北墙扎向河边,然后兜头东向上山,现遗存紫荆关2-4号敌台。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2 紫荆关5号敌台(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3 紫荆关5号敌台修缮前,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4 紫荆关5号敌台西侧无名马面(西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5 紫荆关5号敌台北侧墙体(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6 内城东侧外城墙体(东向)</h3> 外墙上的积雪较深,几乎没过鞋口。越下坡度越大,已望见了此行第十二台的“紫4”那方方正正的影子,但实在太滑,不敢贸然下坡。于是,拍照走人。这样以来,更前方的第十三台的“紫3”只能放弃。从网上找到“紫3”修缮前的图片,不知现在长得什么样?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7 紫荆关4号敌台(东北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8 紫荆关4号敌台修缮前,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9 紫荆关3号敌台修缮前,源于网络</h3> <b>6、内城东墙上,俯瞰紫荆关,厘城圈脉络</b><br> 由紫荆关4号敌台返回5号敌台,夕阳渐落西山,谷道里的紫荆关庄严、静寂。可见对面关城西墙北端突然陡降,那是被国道截断的断头墙。而脚下的“紫5”西向的北墙也在国道拐弯处打住,与西断头形成呼应,两断头貌若由国道相牵。于是乱想“这北门不会有瓮城吧?”或许, 112国道的穿城地段才是关城北墙。而这道北墙上,还可能有城门与水门。此墙若有,此墙城门才是真正的紫荆关北门。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0 俯瞰北门(西向)</h3> 一天走访了紫荆关6敌台、3马面和3组关门,这都属于关城内城及连环城的组成,以及部分小城的联络线。不少资料提到,紫荆关五座城池为“梅花”形防御体系,但从“中国长城遗产”网提供的长城分布图上看,其梅花形态不足。<br> 笨人以为,是否更接近“伞”形呢?其中,小金城居中突前,状若伞帽,从小金城城堡往北引出长长的伞尖;紫荆关两侧拉出长长的横向防线,似伞面撑起,并串起西侧的小盘石城和东侧的官座岭城、奇峰口城。从长城分布图提供的遗存情况看,小金城位于拒马河北岸,其北侧分布有小金城1-5号马面,属预警及先期迟滞力量;紫荆关北门往西,有长长的翼墙联结小盘石城,现紫萝卜沟以东地段以紫荆关村编号,有紫荆关7-9号敌台、1-8号马面、1-2号烽火台,过紫萝卜沟后有小盘石1-2号马面;再往东,无城墙连续,却有“双翅”形的官座岭城和环形的奇峰口城,分别遗存君玉1-2号马面与奇峰口1号马面。这里的“双翅”与环形,令笨人联想起夹城与圈城。虽是联想,也为梦想。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1 紫荆关城防体系遗存,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2 小金城长城遗存,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3 小盘石城长城遗存,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4 官座岭城长城遗存,源于网络</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5 奇峰口城长城遗存,源于网络</h3> 另外,沿伞柄,依次分布着第四重的北门、第三重的南门和第二重的套城城门,最里面的第一道门,现有坡下村1号敌台,这说明当年的第一重关门也并非吃素的。于是,沿蒲阴径,由北往南的十八盘谷道里,属紫荆关体系的防线多达四重以上。这种纵深上的多重关门部署有利于节节抗击,大量迟滞和消耗敌有生力量。而在内外城的套城基础上,沿拒马河还有以关城为核心的四座稍城。这种弧形的卫星城体系则有利于多路合围与向心突击,彻底消灭来犯之敌。如此看来,紫荆关不是单纯关城的防御作用,而是全面、立体的防御体系,其正面防御及驻军屯兵作用明显,但纵深歼敌才是筑城的第一要义。可以说,这种大城套小城、前后连环城以及两翼卫星城的结构形式,在全国长城关隘中独树一帜,这也奠定了紫荆关在明长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价值。从队友航拍的相片看,内城、外城、连环城及其联络线清楚。遗憾的是外城大部坍毁,甚至石垅不清。<br> 史料有紫荆关“四重九门”之说,现已踏勘三重六门,余下上坡下村的第一重关门与南天门及黄土岭关门,数目正好。只是,南天门及黄土岭并无防线之说。或许,北门真有瓮城,那自该又有一城门一水门的,加来也是九门。此为妄议,不足为据。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6 坡下长城遗存,源于网络</h3> 史料还有紫荆关“九关九门”之说,除已踏勘的三关三城门,加上四稍城的四关四城门,再加南天门与黄土岭的一关一门,最后的空缺可能就是北瓮城里侧内城北墙的一关一门了。只是,这九门不包括水门在内。<br> 综上所述,笨人眼中形成的紫荆关城防体系:以关城内城为核心,南有连环城;外城作圈城,一圈套一圈,也可视套城;前沿四座稍城(小盘石城、小金城、官座岭城、奇峰口城)为翼,扩大正面支撑力;纵深一座稍城(黄土岭),作预备队。其中,黄土岭无城之说,但有关及军营。其实,驻军非城即寨,性质一样,只是城防能力差些。<br> 如此,敌前来破关,必像入了迷魂阵。正如古人所描述的“紫塞金城”,“万里蜿蜒壁,千峰拥塞门。风雄秦上谷,气压赵楼烦。”即便如此,这里也屡有战事,甚至关破。所以,山水天险也好,军事工程也罢,都只是作战的助力。不可不重视,也不必夸大。再说一句:上述防线并非明长城主线,但显然是浮图峪、乌龙沟的背后支撑。<br> 至此,此行共踏勘关城3座、敌台6座、马面3座,且提前十分钟集合上车。2023年收官之战,顺利完成。2024年长城文化体验,约起!<br>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7 内城东墙留影(西向)</h3> <div><br></div><div> 注:相片除标明时间的,其它均为2023年12月30日拍摄。<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