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语”你同行

邓翠丽

文小语文研修组工作总结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以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为中心,以集体教研为依托,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夯实常规教学,创新工作思路,抓住教联体建设实施这一契机,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理论学习,引领有效课堂</p><p class="ql-block">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本学期,语文组利用每周集体研修时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新课改的方向,精准了解年段教学目标和要求。之后又通过个人业余自学、组内再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p> <p class="ql-block">  二、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每个月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常规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包括学期初的计划撰写,每周课件上传到校本资源库,听课记载,希沃信鸽评课,公开课教案的撰写及课后反思,各类课堂作业的评改,参与校本研修等。本学期不断完善教研组建设,加强语文教研组管理,做到了教研有计划,活动有安排,落实重过程,检查有记录,结果有总结。课件检查、作业批改检查定期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周二教研活动有主题,研修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三、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1.落实校级素养课堂公开课</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语文组共上公开课10节。执教者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积极撰写教后反思。老师们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实践性、生成性、创造性、发展性为特征;抓住“设定教学目标、把准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过程、变革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普遍运用“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学习、高度参与”等教学策略,构建与新课标相适应的课堂,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黄汉林老师的《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巧设导入,拍摄真实场景“寻人启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了课堂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赵媛老师的《繁星》一课,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星空的语句,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品味语言,朗读感悟,学以致用,模仿练笔。</p> <p class="ql-block">  覃颖淑老师的《正确运用“的地得”》一课,选取学生模糊难辨的知识点设置专题教学内容,教师的答疑解惑和多样化的练习,促使学生举一反三,真正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p> <p class="ql-block">  邓翠丽老师的《古诗二首》一课,对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整合,建构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映衬、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让学生在对比、互文参读中,明晰诗歌间的内在关联,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  王仁芝老师的《小小的船》一课,根据文本特点,突出以读文本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得到张扬,童真童趣在自然状态下表露。</p> <p class="ql-block">  王双凤老师的《大小多少》一课,扎扎实实进行生字词的教学,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反复再现生字词,落实了低段字词教学这一重点。</p> <p class="ql-block">  秦雨欣老师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教师点拨引导,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将鲜明的对比融入朗读中,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p> <p class="ql-block">  田梦老师的《精卫填海》一课,教师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span>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桂琼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以任务为导向驱动学生探究课文内容,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无私和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强调情感教育和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覃梦老师的《司马光》一课,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采用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启发、探究、讨论、参与等方式,引导学生初学文言文。两位老师分工明确,真正做到“学”和“习”的完美结合,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整个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2.观摩网络专递课堂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实小教联体为我们提供了三节示范课例,通过观摩学习,对比我们自己的课堂,促进自我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田瑶老师执教的《葡萄沟》,不仅为我们在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这一课改路上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更是让我们懂得语文教学要以读文本,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刘玉泉老师的《意见不同怎么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和创新是新时期教育的主题,给学生一定的情景设身处地地联想,然后进行口语交际,既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刘芳老师的《延安,我把你追寻》,让我们懂得课堂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p><p class="ql-block"> 3.教联体集体备课,资源共享</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在实小教联体的组织下,我们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资料整理,共享实验小学优质教学资源,助力我们更快成长。这不仅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了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克服了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确实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4.专家引领,涤荡思想</p><p class="ql-block"> 本学期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培训,观摩了很多精彩课例,聆听了许多专题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最新理念。老师们十分珍惜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参与活动研讨,在研中学,教中研,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p> <p class="ql-block">  四、活动开展,提升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本学期我们以统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为载体,深化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展了“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点亮童星”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打开了阅读视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以“享受亲子阅读时光”为主题,开展读背经典童谣和儿歌的读书分享活动。以分班开展童谣、儿歌诵读或是家长与孩子合作诵读等方式,展示亲子阅读成果。</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以“搭上童话王国的列车”为主题,开展童话故事分享会。分班指导学生阅读《小鲤鱼跳龙门》《“歪脑袋”木头桩》《孤独的小螃蟹》《小狗的小房子》《一只想飞的猫》,组织学生能说会道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以“漫游奇妙的童话王国”为主题,主读《安徒生童话》。分班开展童话故事分享会,体会童话王国中的爱与美。</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以“感受神话永恒的魅力”为主题,主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分班开展神话故事分享会,发挥想象讲故事,感受神话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以“口耳相传民间故事”为主题,主读《中国民间故事》。分班开展民间故事会,领略故事中动人的情节,认识故事中精彩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以“踏上成长之旅,笑对未来”为主题,主读《童年》。分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读书交流会,交流阅读方法、品味有趣语言、分享精彩故事情节、评析人物形象等。</p> <p class="ql-block">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我们文小语文教师匆匆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回望语文教研这块绿地,闪烁的是全体语文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漫漫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开拓进取,才能书写文小语文教育更加美好的篇章。</p>

语文

学生

本学期

学习

老师

教学

一课

教师

课堂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