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学堂笔记(75)

范 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榕树植物的独木成林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前天我们学习了榕属植物的“绞杀”现象,今天一起学习榕属植物的“独木成林”现象,说这个特征之前,让我们回到从前,打开五年级的课本,读一读巴金老人家写的《鸟的天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鸟的天堂” 又名 “小鸟天堂”,是一个以独特的鸟类生态风景为主题,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1933年,作家巴金到此游览,写下了散文名篇《鸟的天堂》,又于1984年亲笔题写小鸟天堂四个字,小鸟天堂从此得名。小鸟天堂在广东的江门市新会区,离深圳不远,再过不久深中通道开通,过去也就一小时左右车程,之前曾经旅游去过那里,喜欢植物的朋友,可以跑去那里留意那里的榕树。小鸟天堂提到的就是典型的“独木成林”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榕树为什么会“独木成林”?这就要从热带雨林说起了,雨林地区常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土壤中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但氧气的含量又比较少,榕树为了满足自身呼吸的需求,会在茎和枝条上长出气生根。成熟的气生根根尖是由多层死细胞组成的鞘状结构,被称作根被,能够起到机械保护作用,还能避免气生根皮层中水分过多地散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气生根可以在空气中获取养分(包括氧气)和水分,当气生根接触土壤后就会变得粗壮,成为榕树的支柱根,而支柱根又可以支撑树枝不断地往外生长,最终形成“独木成林”的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照片是小区楼下一株印度榕,大家看看它的一根气生根怎么变成“树干”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也是树友在他小区楼下拍的,可以看看只要不去修剪气生根,气生根就形成了树干。深圳莲花山公园门口树友们也见过榕树独木成林。</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华南植物园棕榈园一株环纹榕,大家可以看看它的气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资料显示,独木成林的榕树的周围似乎生物多样性不高,尤其林下。可与之前分享的红树林做个对比。且榕树根系发达,作为行道树常钻墙缝,翘地面,撑破花坛,破坏公共设施,常绿又遮蔽低层住宅的采光,从这点来看确实“凶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榕树植物的板根和网根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个月我们学习的主要是有关榕属植物的知识,上周学习了榕属植物榕树的绞杀现场与独木成林现象,书友陈少平周末没有分享,倒是去了一趟新会的小鸟天堂,亲自感受了下次榕树的独木成林。这是他坐着游船围绕巴金当年走过的路边拍摄的一小段视频,巴金当年走小鸟天堂时是1933年,如今过去了90年,整个岛上的榕树更加枝繁叶茂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小岛上他感受到了榕属植物的强大,还拍了不少小鸟天堂景区到处都是的独木成林的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榕树不仅拥有树枝上的气根,在主干生长在地表面的根还能演化出板根。板根,亦称 “板状根” “支柱基板根”,热带雨林植物支柱根存在的一种形式。植物一般是把根系扎进土壤,执行吸收水分、养分、供应地上部分茎干、枝叶生长的功能,也起着承受地上部分重力的支撑和加固作用。为了更好地执行防倒伏的功能,根系总是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发展,并与附近的植物展开了空间与资源的激烈竞争。板根是乔木主干的侧根外向异常的次生生长所形成(其实就是侧根的变态),是高大乔木的一种附加的支撑和加固结构,树干与沿地面走向的侧根之间构成一个至数个多少扁平的三角形的板状根,有时可高达3~4米。通常呈辐射状生出,以3—5条为多,并以最为负重的一侧发达,在土壤浅薄的地方板根更易形成。区别于其他的根,板根是一部分裸露在外的,而且成板块状,似火箭的尾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三张照片主要是枕果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浙江和四川的书友说,他们那里的桂花树也有一点板根,深圳这边的火焰花树也发现有板根现象。许多书友说构树也有板根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榕树的气根还是抢夺地盘、争夺资源的有力武器。在生长过程中,其气根一旦触碰到外界物体,会立刻改变生长方向。如触碰到左边的物体,就会向左边弯曲,若触碰到右边的物体,则会向右边弯曲。这种特性让榕树的气根天生就有一种缠绕住所触碰到物体的本能,加之其寿命够长,气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对其它植物形成了绞杀作用,将盘绕并生长在内里的植物慢慢窒息并杀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榕属植物的支柱根和气根接触地面后,在地面上形成网状根, 主要原因是抢夺地盘、争夺资源,加固有力武器防止倒伏,根类似这种现象在南方的城市随处可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也正因为榕树强大的根系,近年来对于榕树用作行道树颇有争议。由于它生长速度快,形成的板根容易造成对周边人行道和路面的破坏,不仅横向发展会将人行道地砖拱起,甚至还能穿透建筑物料,向下破坏到地下管道设施,而且老树的树根凸起,遍地都有,很容易让人崴到脚或者被绊倒,增加了公共安全隐患。它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就看如何去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我们生活中的附近只要留心一下,都可能随时发现树的气根的板状和网状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不仅是榕属植物,有板根的植物都对道路的路面容易有破坏,所以行道树的选择还是要有更好的选择。中山大学东门口有一棵特别夸张的榕树的根长;就是因为把人行道破坏了,去年8月校园就对部分榕树的根进行了切割处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关于城市绿化特别是行道树的树根突起,算板根类型的一种?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根裸?是为了透气?还是加强支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天有绍兴的树友观察到墙上构树的根,有榕树的一点点特征,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构树不能做行道树,估计和榕树不做行道树的忌讳是一样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来思考一下,榕属植物的这么多气生根到底是算树干还是树根呢?还有哪些地面上裸露在空气中的树根呢?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红树林植物支柱根,板根,呼吸根。气生根到树干的逆变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么问题发出来的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对根和树干组织结构的区别不是很清晰,让我们来补充一下有关根的知识,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这方面的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从结构上来看,两者会有一些相同的点。做个猜想:所以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压条方式繁殖。榕树的气生根确实也是像这样的分布尖端很嫩的根冠。皮层最内侧排列紧密的细胞称为内皮层,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有一条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拓展一下树的主干知识。树干的边缘部分是近几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浅且具有活性的能储藏作用的木薄壁组织,导管能够负担输导作用,称为边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较老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深,其导管由于侵填体的堵塞而失去了输导作用,木薄壁细胞也由于单宁,树脂等有机物的积累而死亡失去储藏作用,这部分木材称为心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少数木本植物在生长后期新材被菌类侵入而腐蚀形成空心树干,但仍然生活只是由于机械及力量减弱,易容易为外力所折断。年轮的宽窄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历年的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年轮的分析,可以知道植物每年生活的历程,别人还可以反映古气候的情况,当时的土壤物质情况,水湿情况,污染情况均能在年轮上反映,根据污染情况还可以了解到过去工业的发展程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心一言这么蠢吗?植物的茎没有环髓带吗?那么到底是树干还是树根呢?是不是还没着地之前是气生根,着地后是树干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好奇榕属植物最北能生活到哪?是什么榕属植物呢?是无花果吗?看来那榕树的生长范围还挺广的。这个暂时没资料,黄葛树是重庆的市树,最北起码到重庆,如果说连乔本的榕属植物也算进去,无花果也算是最北的榕属植物(可以说是广义上的榕树吧),那就北多了去。无花果没有气生根,很多榕属植物都没有气生根,气生根不是判断榕属的标准(我忘记说这个知识点了),其它榕被鄙视表示:我虽然没有气生根,但是从根本上说很生气。有个很优雅的榕叫雅榕(其实也长,就是不从横枝上挂下来),人家就不长气生根,因为它没有气生根,所以长得非常优雅。人们就叫雅榕。雅榕这个名字好好听又好记,一听就是中国老祖宗起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人问不长气生根是因为生长环境还是不论什么情况就是不长?我觉得和气候、物种都有关系,中亚热带地区很少有植物有气生根,空气太干燥,太冷都限制气生根生长。当然主要还是物种不同引起的,你看无花果种作为榕属植物种到哪里都不长气根。小叶榕和细叶榕区别也是后者有明显气生根。环境和物种,这是两个概念,气候决定了物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榕属植物的老茎生果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前几节课堂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榕属植物的几大特征,有绞杀现象,独木成林现象,板根现象,今天来一起学习榕树植物的老茎生果现象。榕属植物的其他特征,比如老茎生花,这虽然不是榕属植物独有,也并非榕树都有这个特征,可是也算是很多热带雨林里榕树的特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家都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老茎生花的现象,不过很少人把这个特征跟榕属植物联系一起,毕竟榕属植物没有大家看得见的花,而且老茎生花的现象并非榕属植物所独有,反而是热带雨林很多植物都具有的现象,比如桃金娘科的树葡萄(又叫嘉宝果)。其实我们城市里的很多榕属植物就有老茎生花现象,比如聚果榕,对叶榕,大果榕,杂色榕等等,如果跟小朋友很难解释的时候,你也不妨说成“老茎生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热带雨林里的植物有几个特有现象:附生、板根、独木成林、老茎生果。​“老茎生花”主要体现在热带雨林下层乔木或藤本,成束的花和果生长老树干或大枝桠上。“老茎生果”的现象与植物生长的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热带雨林的树木,根据它们树冠所占据的垂直空间一般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上层乔木通常高三十米以上,竞争较小,树冠可以自由伸展;中层乔木一般较多,二三十米高,树冠密集且深厚;而下层乔木一般在十米以下,它们的树冠往往紧靠着中层乔木树冠的下面。几乎所有热带植物都需要昆虫为其授粉才能结成种子,完成繁衍的任务。如果它们的花朵开在一二年生的枝条上,就容易被叶子遮挡,吸引不到昆虫传粉(如蚂蚁),因为在下层的树冠层不方便昆虫的活动。于是这些“聪明”的植物把花朵开在老枝和树干上,那里离地面的草本、灌木层有较大的距离,比较空旷,花朵容易被在此空间活动的昆虫发现和光顾,获得授粉的机会就较多。&nbsp;“老茎生花”是一些树木或藤本植物在热带雨林环境条件下的一种优秀的适应对策,是大自然的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其实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榕树都老茎生花,我们常见有如下几种。第一张照片是笔管榕,第二张照片是这是黄毛榕,这张是叶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张照片是大果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青果榕,也叫杂色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是聚果榕,大家还知道哪些榕属植物有老茎生花现象的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榕属植物的长寿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榕属植物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特别长寿,最近有树友在南山区的北头村发现有600年多年的榕树,图片上是同一棵623岁,还有位于南山区科技园的大涌(大冲)村有一棵150多岁的榕树。南山确实有好多棵呢,其中最老的就是623那一棵。不过由于城市建设,建楼,地面铺砖打水泥,有的树砌了围子,都不是特别壮观,唯独那棵623年的老榕树,真是很大,很茂盛,当地人把它作为神树来祭拜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蛇口那边的左炮台城墙上有两棵上百年的,修剪得不像样子了,以前那个树根爬了一面城墙,现在全砍了。树还是在的,就是被修剪得一点古树的样子都没有了,但至少树还活着。位于南山区茶光路的古榕树有170多年的年龄了,南山村有好多百年榕树,都是一些家族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珠海的树友说他那里的古榕树也是到处可见,可见榕树植物的寿命还是比较长的。据听有人说,家里院落一般不种榕树,有容树不容人之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榕树在民间既是招阴气的阴暗之树,又是树神,在榕城福州有榕树树神,包括榕城第一榕,还多有树神庙,供香火,成了道教圣地,和裴仙宫在一起,又叫裴仙宫榕树王,但榕树可遮阴,阴气太重,故民间又不让小孩靠近,在民间榕树又叫松树,有人考证,最早的榕树就是叫松树,还有一个异体字上容下木,就是松的意思,榕树之名是后来之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福州森林公园的那棵榕树王是张伯玉编户植榕时种下的,但在朱紫坊附近的河堤上还有另一棵传说唐天复年间的唐榕,名龙墙榕。图片上的这个堤岸下据说还有宋砖,唐天复年间王审知建罗城时的护城河,现在成为内河,从这一点上看是有可能的,曾经的福州河堤、官廨、驿道上种植的都是榕树,至今也还有,千年以上的古榕树有八棵,百年的更是不计其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还有不少榕树王,上图是盆景王,一棵小盆栽,破盆而出,成了巨树,还有笔管榕王,曾经绞杀了一棵两三百的流苏树,现在还有遗迹。还有天竺榕王,围绕着老城的三坊七巷就有不少榕树王,几乎每一棵古树背后都有故事,福州最早的榕树于道光年间枯灭,传说是汉代之物,还有许多关于福州榕树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柳树树干的扭曲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仔细观察发现柳树的扭曲有左旋,也有右旋,找不到规律。柳树扭曲的样子,像极了我小时候洗衣服拧干的动作,每每看到它,就想任何事物的存在一定会有它存在的理由,在观察的同时,不时会翻阅渥雷本的《树的秘密语言》。当看到树木的螺旋状生长时,我眼前一亮, 瞬间被击中,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渥雷本对树皮的螺旋状描述更专业,书中说木质纤维环绕树干螺旋往上生长,树皮会出现螺旋纹理。这个纹理在老一点的树木身上才看得出来,因为年轮增长,会使木质纤维偏离旋转的角度更明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柳树皮为什么会螺旋生长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们知道,柳树一般都长在水边,生长在地下水脉上面,那么是不是生境的原因呢?可是作者首先就否定了树干螺旋状生长与地气或者水脉有关联。作者说森林里这种螺旋纹理树干比较少见,其实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显示,树干螺旋状生长的原因与地气或水脉有任何关联,这纯粹只是树木与生俱来的另一种生长方式,树干上螺旋生长的木质纤维有些类似弹簧的功能,有这种纹理的树木韧度较高也耐强风,不会因劲风吹袭而倒下。树木的木质纤维若呈垂直走势,从下往上笔直地生长,在暴风来临时,这类树种通常最先遭殃,会被强风拦腰折断。具有螺旋纹理的树干可以站得更好、更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这样,我们对于柳树的扭曲就释然了,再一次认识到植物的生存智慧。这也难怪历经几百万年的演化后,具有螺旋纹理树干的树木仍然亘古长存。有柳友说在西藏也看到有左旋柳,也许旋转是柳树家族的一个优秀基因特征,《树的秘密语言》这本书的作者以德国的红花马栗树为例说:因过去这个树种从未被木材工业经过人工选择,淘汰具有螺旋纹理的个体,所以它们大部分都还保存着螺旋纹理的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5px;">柳树是不是和广州塔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的设计可以说都来自自然设计,这正是现代植物仿生学最好的案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