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的天性,都会更喜欢先有了方法,再去做,人皆求安。可在力行中发现方法并不行时则很容易退缩、放弃。</p><p class="ql-block"> 《大学》有言:<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实每一个成功都始于“知止”及至善。当确定一个至善的志向后,心才会跟随静与安,所谓静中生慧,只有在静心、安心的力行中,才会思虑周祥,才会找到越来越好或越来越适合的方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很幸运,以前有听过一次钟老师的课程,当时课上也有请教过:怎样让孩子更相爱,更和睦。其实当时钟老师有为我讲解了首先得“立长”,可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就错误的觉得不适合现代孩子,因为现在的孩子太“皮”了,那有以前古代孩子的乖巧,于是就不了了之了。昨天再次经过廖老师的评论教导,结合前天学习的孝亲,我对“立长”终于悟出了一丢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思路决定出路,首先在孝亲与立长前,我舍去了,分数最重要的思想。以前孩子考差点时,表面总是会灌输孩子:没关系,人生还有几千几万次的考试呢!可是再回想一下:当时讲的是有多假,就像儿子考差回来后,都直接跟我说,妈妈,你肯定会说:没关系,人生还有几千几万次考试呢!但儿子会不开心的加句,你现在是这么说,可到时又会给我加习题……是的,现在想想,其实是自己的想法不纯粹,一方面看到孩子考差了想安慰他,可又担心他真正落后,所以行为出卖自己。以使孩子在消极时,没能得到真正的安慰,而且还会认为妈妈在说谎,甚至会失去对我的信任。要是以前的思想,仍然会找借口,是因为现在社会学习氛围太卷而造成的,可现在想想以前自己的想法太自欺欺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思维一变时,发现不仅孩子拥有更多空闲时间,而且自己也轻松了很多,以前可能就因为追求多5分,在不断的使劲,结果让孩子失去了很多自由空间,失去了更多课外知识,失去了自己的爱好,更失去了习劳的机会,从而丢失了他孩童的快乐。这样,怎么会去爱上学习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孩子一直都很爱劳动,愿意帮忙,只要稍微一引导,他们就抢着去干,以前只是被我们大人限制了。昨天打扫卫生前,我像平常一样,问孩子想选什么,孩子挑选了洗衣服,要是以前我肯定会想办法,让她选一个比较简单的,可是昨天我爽快的同意了孩子的选择。 当然洗衣服对于一个9岁孩子,而且还是第一次,肯定会有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开始,我不去理会他,自顾自己去干活,假装不知道他的困难,结果他一遍遍的问,经过指导,他开始动工了,可是后面还是会碰到些问题。但我都视而不见,等她开口问了,才进一步教,结果洗的很干净。我问他:你怎么洗那么干净,儿子说:你教我的呀,我说:那我为什么要教你,儿子又说:因为我问你了呗,我说:儿子,是的,正因为你一遍遍的问我,我才教的你,学习中也是一样的,你不会就要勇敢的请教别人,否则别人不会主动来教你。所谓</span>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span style="font-size:18px;">洗完后,我抓住好处就不断长善他,虽然有点做戏,但我感受到这个戏取了一丝效果,只要日后变换的去使用,一定会收获好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所以我们要多尊重孩子选择,静心的去观察,去引导,去长善孩子,让孩子在力行中悟出方法,收获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昨天老师说到“立长”,当大儿子与小儿子再次有争执时,我淡定了很多。昨天上午小儿子要去画画,出门前,大儿子戏弄小儿子说:弟弟,你去画画,我就在家看电视,你就不能看了。一向好胜的弟弟,马上哇哇大哭,要是以前,马上都要迟到了,我肯定会赶快假式的去骂哥哥两句,以安慰弟弟赶快走了。想起“立长”,我对弟弟说:弟弟,难到你哥哥去上学时,你自己没看过一次?你哥哥比你多看一下,你就会少一块肉了?说完我不在看弟弟,也不在看哥哥。可我内心却盘算着,等会得好好引导哥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送完弟弟去画画,我说:哥,等会妈妈请你去吃你最爱的粉干吧,一路上哥哥很开心,一心想着他的爱粉,可我故意把车子骑的特慢,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引导他刚才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途因为咳,我实在忍不住,吐了一点痰在地上,哥哥说:妈妈,我感觉你这样吐痰很不卫生,万一吐到别人了,怎么办?诶,高兴,引导方法来了。于是我说:哥,我这样确实不对,谢谢你帮我指出不足,我一定改,以后我感冒时就带纸巾,你要监督我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吃粉时我问儿子:如果你去上课,弟弟跟你说,要去吃你最爱吃的粉,你上课会有精神吗?儿子不好意思的说:不会。接着我说:是的,弟弟现在肯定还想着香粉呢。所以如果我们跟弟弟说:弟弟,你去学画画,认真听哦,到时画的很好看,来教哥哥画哦,弟弟是不是很开心呢?哥哥说:是。我再接着说:所以我们要说好听的话,让别人听着舒服,你和弟弟是不是都很开心呢!哥哥说:是。最后我说:我们都知道戏弄别人不对,那是不是要像刚才妈妈一样改掉错误呢?就这样愉快尊重了哥哥,却分析了不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实同样的话,但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说,结果是天差地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我们静下心来,纯粹的去力行时,发现方法就会自然而然的现身。所以不用太纠结行不行,只要确定正确的事,就勇敢的迈出去,把正确的事,做正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