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本的记忆

静雅斋主人@俊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粮本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赋闲回家,便想着将拿回家的证件放进床头柜的收纳袋里,顺便整理一下床头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里总会有一些老物件,以前觉得碍事就都扔了。这几年不知道是因为老物件稀罕了,还是上了岁数的缘故,反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老物件再也不舍得扔了,哪怕是个小本子都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对老物件的迷恋陷入了沉迷的地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不,这次就从收纳袋里翻出了一本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同市粮食局发的《大同市居民粮食供应证》,也就是俗称的《粮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粮本封面、封底是浅蓝色的硬纸壳做的,因为使用的少,所以看起来还算新,字迹也很清晰:左上角写着:上年粮本贰号,右上角写着:粮本3565号, 红色的“3565”是盖上去;居中分两排:上排写着大同市,下排写着:居民粮食供应证,上面盖的是“大同市粮食局”的红色大印;再往下一排是有效期:一九九二年四月至一九九三年三月底,最下面一排写着:户主姓名 王俊生 住址 大庆路45号 ;内页分别是注意事项和说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里边夹着十五张扉页:首页正反两面分别是是户主信息及定量标准,第3、4页是核定的人口及定量登记栏,第5—16页是购粮登记栏,第17—23页是供应食油节约粮食登记栏(就是这个月没买可以登记上,以后还可以补买,但如果不登记上就作废了),第24—26页是供应食油登记栏,第27—29页是凭粮票购粮登记栏(这就是村里人换上粮票能托人买上白面的原因),第30页是市镇粮食供应电脑编码(有标粉、精粉、玉米面、莜面、黄豆、豌豆、梅豆、蚕豆、大米、小米、江米、黄米、精粉挂面、标粉挂面、粳米等十五种分类,说明九十年代初粮食供应已经很丰富了,这一页应该是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有了电脑后加上的),第31—32页是商务部门发放票证登记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见这物件,出生在八十年代之前的城里人估计都有印象,九零后们估计就没见过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城里人吃粮都是定量供应的(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第十七次全体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正式实施,粮本和粮票正式诞生):满十八周岁的机关干部、教师、医师、居民28斤,乡干部33斤,其余的满八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27斤、满六周岁不满八周岁的22斤、满五周岁不满六周岁的21斤,满三周岁不满五周岁的18斤,满二周岁不满三周岁的13斤,一周岁以上不满二周岁的11斤,不满一周岁的9斤;工人按工种:特殊工种45斤,重体力劳动工37斤,一般体力劳动工30到33斤,轻体力劳动工28斤;食用油按人头发放,每人每月半斤,逢年过节可能多给点香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且分粗细粮,当然细粮很少,以粗粮为主。定量和比例在《粮本》上写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粮本》和《城镇戶口本》一样重要,是经济匮乏时代的产物,是城镇市民的标志,是为了确保那时候每一位市民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发行的。所谓的商品户口(非农业人口)就是凭粮本购买粮食,没有粮本花钱也买不到粮食。所以,有粮本的人就是所谓“吃商品粮”的(我们这些农村出身的人,当时上学最大的动力就是变成城市户口、吃商品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没有《粮本》和《城镇戶口本》是寸步难行的。你如果想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工作或生活,在迁移户口的同时,还要迁移一种特殊关系叫'粮食关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没有饭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很多,少的两三个、多的七八个。所谓“半大小子、吃死老子”,都是能吃的年龄。所以一到月底大多数家庭的粮袋子就空了,到了月初就得赶紧到粮店买粮。那个年代,城里的粮店是个非常热闹的场所,一到月底月初,家里断粮的市民就早早拿着《粮本》、粮票、面口袋到粮店门前排队。轮到自己了,先到开票窗口排队等待粮店会计核验《粮本》,然后交钱、开《出粮单》。开好《出粮单》后就过盛放粮食的一个大间等候售粮员喊号盛粮。这样的场景没经历过的,估计在看反映八十年代以前的电影和电视剧里面也看到过,比如《人世间》里周秉昆买粮的镜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每月供应的细粮很少,粗粮比例多,花样也多,有玉米面、高粱面、小米、黄豆。一般人吃不惯高粱面、因为不好消化,粗粮就以买玉米面为主,赶上有小米供应的就买些小米。玉米面窝头、小米干饭通常是那时候家庭的主食。到了秋天粮店还会供应点红薯,一斤粗粮票可以换5斤红薯(因为只要有红薯供应,买粮的人几乎都要拿粗粮票换红薯,要是不早早去排队,很可能就买不上了。粮店为了尽量让大家都能买上,就规定每人只能换5斤粗粮票的红薯)。因为大人小孩都爱吃红薯,烤红薯、蒸红薯、稀饭里煮红薯,就没个吃腻的时候,虽说吃多了反胃烧心、也确实是不耐饥。细粮一般都是尽着过节或有客人的时候才吃,只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饺子和馒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粮食定量,没有富余,就怕家里来亲戚。因为多个人就意味着从别的人碗里抢食,一家人都的少吃。所以会持家的女人为了不让家里人挨饿,就想方设法多买点菜,白菜、茴子白、土豆当饭吃,常常烩一大锅菜,再把窝头切成薄片烩到菜里吃,不管耐不耐饥,吃饱肚子为原则。</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粮本》的功能除了买粮,还是每月到粮店领粮票的凭证。粮店工作人员会根据《粮本》上人口的记载发给粮票,粮票又分全国粮票、省粮票、细粮票和粗粮票。有《粮本》和粮票才能买到粮食。还有油票、糖票、烟票、酒票、煤票、豆票、布票、肉票等等,都需要拉着粮本和户口本去领。这些票与钱有一样大的购买力,甚至比钱更实用。那时候我还在村里的时候,因为不生产小麦,所以想吃白面的话除了村里过年分的几斤,就得想法去买。所以一般年前的时候,爹爹就拿着攒下的鸡蛋偷偷进城(怕被抓住当成投机倒把分子处理)换粮票,再托市里的亲戚换成白面,这样才能吃顿饺子或馒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改革开放,因为粮食产量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从89年起,粮食就逐步放开了。到了93年5月1日,粮食购销政策正式放开,取消了粮食定量供应。所以粮本已经没有了购粮功能,但还可以根据国家粮食津贴补贴政策,带上户口本、粮本到政府指定的地点,领取一定数额的津贴(我记得我是在原蛋厂那领过几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津贴也没了,粮本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说起当年勤奋学习就是为了奔着吃“商品粮”去,其实没吃上几年商品粮。91年学校毕业分配到果品公司后,不知道因为啥原因单位集体户不能上,搁置了近一年后才找关系把户口落到428,所以真正吃上“商品粮”实际上是在92年4月,也就是一年多点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算吃了个尾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如今,物资极大丰富,已经是在挑着吃了:返璞归真,细粮吃腻了,粗粮才稀罕。用粮票,已经成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而粮本,作为一种记忆,也可作为历史的遗物,只能永远收藏在我们的收纳袋里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也算是当年奋斗过的见证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