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掠影

梅湖读者

<p class="ql-block">  初识庐山,是在四十年前的电影《庐山恋》中,懵懂的少年不懂爱情,却在银幕上领略了庐山的秀美风景。伴随岁月成长,后来我知道庐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神奇的传说故事,也有迷幻的历史烟云,更有悠长的文化旅程。于是,我开始梦想登上庐山。那年暮春,我终于如愿走进了梦寐已久的名山胜境。</p><p class="ql-block"> 满目山林皆绿意,一湖碧水最怡情。循着儿时电影场景中的印象,我来到了如琴湖。远远望去,湖岸曲线玲珑,丽水花岸,绿树层层,山岭逶迤,景致美极了!如琴湖十分雅致,湖面形似一把提琴,想必湖名是因此而得。走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浓浓的绿意。放眼湖山,由湖岸向周围的山岭延绵开去,植被层层铺展,绿意叠叠葱茏,由近及远,自低而高,湖边的翠绿,渐变为嫩绿,再延展成麦绿,直伸到山顶,化作黛绿。山岭相依环抱,远近高低的花草竹木与楼台亭桥都倒影在水光闪烁的湖水里,湖山相映,绿意垫衬,呈现出立体而浓郁的美。湖中静水微澜,碧色怡人,如怀春的少女,文静中微露羞涩,清秀中略透风情。少年时代看过的电影《庐山恋》依然藏在记忆深处,我自然地想起男女主角在湖中游泳嬉戏的一幕。此刻忆起,情因景愈浓,景因情更美。《庐山恋》遗落的爱情与如琴湖美景构成的梦幻意境,为这里增添了浪漫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代诗人白居易吟咏《大林寺桃花》之地花径,就在如琴湖畔。被贬任江洲司马时,白居易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一个山中公园,园中遍植桃花和其他各种名花,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园内还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此刻,想象着千余年前白居易在此漫步,赏花吟诗的情景,该有多么诗意,我赶紧以“花径”刻石为背景留影存念。</p> <p class="ql-block">  庐山之美,美在风景天成,其实结缘历史文化更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庐山著名风景点──锦绣谷便是一例。锦绣谷据传为晋代佛学宗师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此地四时花开,犹如锦绣,锦绣谷因此得名。谷中岩崖竞秀,峰壑多姿,如狮啸空谷、虎跃山涧,似猿攀峭壁、仙坐平地,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画,令人陶醉,锦绣谷一名真可谓名副其实。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游览到此,兴之所至,即作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p><p class="ql-block"> 位于锦绣谷中的天桥虚无缥缈,其实是有天无桥,也堪称庐山一奇。关于天桥,坊间流传一个动人的传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战败后率兵逃上庐山,慌不择路逃到此地,却见眼前悬崖峭壁,深不可测,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在万分危急之时,刹那间金光闪耀,一条金龙从天而降,化作虹桥横跨悬崖两端,朱元璋绝处逢生,立即扬鞭跃马而过。待朱的兵马过桥脱险后,陈友谅尾追至桥头时,忽闻霹雳巨响,龙飞桥断,无影无踪,只好鸣金收兵。这当然是民间虚构的一个故事,但眼前的风景提醒着我们,庐山上造化的鬼斧神工给人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自然风光与历史故事经想象力的粘合,常常演绎成神奇的历史传说与动人的人间佳话。流连间,不断有云雾从谷底涌起,恰似银浪翻滚,我感觉如入仙境,顿生飘然之感。</p> <p class="ql-block">&nbsp;&nbsp;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沿锦绣谷直走到南端,悬崖上有一个岩石洞,这便是仙人洞。洞顶覆盖着参差如手指的岩石,形似佛手,洞外石上镌刻着“佛手岩”三字。洞中有清泉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形成泉池,池周由石柱围成石栏,柱上刻有对联:“山高水滴千年不断,石上清泉万石长流”。仙人洞自清代起成为了道家的洞天福地。传说吕洞宾正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洞内有他的一尊塑像,只见“吕洞宾”斜跨青牛、身背宝剑、银发皓首、气宇轩昂,传说中的道仙跃然眼前。出到洞外,望着远处云雾飘飞,我记起了毛主席的著名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959年夏,毛主席在庐山仙人洞右侧拐弯处留影,两年后才在照片的背面题写了这几句诗。1961年,正是中苏关系破裂、三年自然灾害之时,毛主席此时在旧照上题诗,显然是借景发挥,直抒胸臆。诗句中“暮色苍茫”、“乱云飞渡”、既实写仙人洞的景象,又寓意当时国内外政治情境。“仍从容”展现了直面困难的定力,末尾“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则表达了伟人坚强奋斗的精神意志。仙人洞触动了毛主席的复杂心绪与壮志豪情,他的留影与诗句赋予了仙人洞仙道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使其更为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  午后,天下起了毛毛细雨。穿上雨衣,沿着芦林大桥西端的石径小道下行,我来到了黄龙谷。谷中古木参天,树枝蔽日。这片密林之中,有许多溪涧瀑潭,其中“黄龙潭”最为著名。黄龙潭也得名于传说:黄龙危害百姓,观音菩萨施法降伏,将其锁在深水潭中。黄龙潭藏于古木森森的峡谷之间,潭周峭壁矗立,瀑布从正面悬崖飞落,如龙俯首坠潭。潭水深不可测,色呈暗绿,给人幽深阴冷的感觉,似有真龙暗藏其中。自幼受神话故事影响,我一直相信危害人间的孽龙一旦被降服,便会幻化为造福百姓的吉祥灵物。所以在听说喝黄龙潭的水还能带来吉利之时,我迫不及待地喝了几口,祈愿心想事成。潭旁崖上有“龙泉”和“静听”字样的石刻。蒙蒙细雨中,我伫立潭边,看水珠抛落,听林鸟鸣涧,心中油然而生超然尘外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来,不知不觉中天色微暗下来,山里的夜要来得早些。我来到庐山最繁华的地方——牯岭街。这条依山而建的街道,自东向西略成半月形,蜿蜒于牯牛岭西麓,傍日照峰,面对剪刀峡,背靠牯牛岭,是庐山景区的中心。这里称得上山城:牯岭街上的邮局、银行、电影院、会堂、旅社、餐厅、书店、酒楼、车站、商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均掩映在绿荫花丛之中。夜幕下,华灯映亮了牯岭街 ,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呈现出山城独特的夜色美景。牯岭街高居山顶,云雾环绕,灯光闪烁,繁华热闹,确如郭沫若笔下的天上街市。暮春的夜晚,山里的风阵阵吹过,夹着丝丝凉意。迎着风,沿着街道,我徜徉在山城的夜景中,尽享身临仙境般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次日一早,我赶往了含鄱口,为观看日出,也为远眺鄱阳湖。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鄱岭中央,山势高峻,怪石嶙峋,凹形如口,正对鄱阳湖,有“千里鄱湖一口含”之势。岭上中央有含鄱亭,再后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方形石亭,为望鄱亭。据说这里是庐山观日出的绝佳胜地,也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之所在。我登上望鄱亭,极目远眺,因为天阴,虽不见光芒耀眼的太阳,也没看到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只见云海茫茫、远山苍莽,倒也别有一番情趣。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前摆放着一把藤椅,说是毛主席曾经留影之处,旁有主席坐在椅中微笑的巨幅照片为证。我在想,在这个景色如画的地方,登高远眺的主席当时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于是,我也坐上藤椅,学着主席的神情与姿势,体验了一回“君临天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而庐山之奇秀,首推瀑布。到庐山不观瀑布,则没有见到庐山最为引人之处。在庐山悠长的文化旅程中,瀑布早已被诗情画意所美化,历代文人多有题咏。最著名的自然是李白赞颂其壮观雄伟的旷古绝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张九龄歌咏其秀丽多姿的千年佳句:“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我纳闷:那千尺飞流,那万丈红泉,究竟是庐山瀑布流水的气势还是千古华章佳句的修辞?庐山上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说法。我自然也要去一睹被称作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瀑布的真容。坐上缆车,我先到了一个坡顶,得知要到深山谷底去仰视,才能目睹三叠泉壮观的全貌。于是,我跟随游人往下走了数千个台阶,感觉辛苦疲累难以为继之时,终于听到瀑布之水飞泻而下的声音。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近百米的飞瀑由悬崖口纵身一跃奔泄于大岩石之上,又腾空冲泻到第二级大岩石,来不及停歇,便再一次溅洒到第三级大岩石上。白练悬空,三叠分明,蔚为壮观。三叠泉之名真是形象贴切。我爬到崖壁上抬头仰望,三叠泉飞珠溅玉,水气氤氲,声震空谷,水落潭中,撼人心魄,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行程匆匆,庐山之行在陶醉与不舍中结束。欣喜之余,我还是带回了遗憾:弥漫过墨香书声的白鹿洞、见证了政治风云的美庐、回荡着千年暮鼓晨钟的东林寺等名胜古迹都来不及游览感受。融合山水文化,汇聚政治历史,庐山如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著作,值得我去久久倾心品读。我在仰望中期待着下一次与她的对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