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原始部落

南来北往客

<p class="ql-block">  我五进非洲,去过几个土著人部落,他们的社会结构以家庭、部落为单位,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令人惊诧。于是把此话题的新旧照片整理成本美篇。</p> <p class="ql-block">  在纳米比亚从鲸湾市前往埃托沙的途中遇到一个原生状态的辛巴族部落。他们在路边搭建的小棚,向路人兜售手工饰品。</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向部落首领提出有偿拍摄照片的申请得到许可。</p> <p class="ql-block">  辛巴族的女人将红色石块碾粉掺牛脂抹在发辨和皮肤上,以此为美,并可防晒防蝇防虫咬,俗称“红泥人”。她们赤裸上身一生不洗澡。</p> <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种神秘的遗传基因,致使辛巴族男子寿命短暂,造成女多男少(11:1),故一夫多妻,男女关系较隨意。</p> <p class="ql-block">  房屋以树枝掺牛粪、泥巴搭建,面积仅三、四平方米,丈夫的各个妻子与自己生育的孩子住在同一篱笆房内。</p> <p class="ql-block">  部落首领的一个妻子。</p> <p class="ql-block">  这等装束,走在首都温德科克的闹市上,他们也十分坦然。</p> <p class="ql-block">  辛巴族以畜牧种植为业,男子狩猎女子留守,一个家族结成一个部落,各部落都较小相距较远。</p> <p class="ql-block">  部落首领与他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  梳牛角辨子的是女孩。</p> <p class="ql-block">  这才是男孩!</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向游客讨要零食。</p> <p class="ql-block">  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附近有一马赛人部落。</p> <p class="ql-block">  部落酋长。</p> <p class="ql-block">  马赛人列队以蹦跳方式欢迎客人。</p> <p class="ql-block">  房舍由泥土茅草搭建成,围成一圈,圈外用带刺的灌木做篱笆,中间空旷之地为日常活动场所,没有什么活动设施。房子低矮、狹小、昏暗,屋内极少家俱。</p> <p class="ql-block">  马赛族也实行一夫多妻,以牲畜为聘礼。妻子负责自己生养的孩子。据说男人之间可以借妻。</p> <p class="ql-block">  马赛男子非常骁勇,手持长木棍防身,身披“米卡”,一块遮羞一块披肩。几个男子用原始长矛就可猎杀一头雄狮。</p> <p class="ql-block">  女人穿“坎噶”,颈上套一大圆披肩,年青女性多剃光头,大耳垂肩(割拉成形)。</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演示古老的钻木取火。</p> <p class="ql-block">  宾馆穿工作服的马赛族保安和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放牧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埃塞俄比亚在奥莫山谷的马戈国家公园内,有一个古老的原始部落种族—一莫西族,现人口约五、六千人。</p> <p class="ql-block">  在当地导游和武装人员保护下,我们进入了这个神秘的部落。</p> <p class="ql-block">  族人的橢圆茅舍以草为顶,牛粪和泥为墙,树枝为栏,以地为席,十分简陋矮小。</p> <p class="ql-block">  这个民族的女人赤裸上身,很小就拔掉下牙,将下唇割开一个口子,并拉长装入泥燒的小盘子,以此装饰。随着年龄增大逐渐更换大的盘子,故称“唇盘族”。</p> <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已开始有了商品意识,给他们拍照是要收费的。年轻的女孩也不再割唇装盘了,但还保持着割耳垂扩孔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  莫西族有语言无文字,以畜植为业,以黍为食,以生牛血为饮。</p><p class="ql-block"> 莫西族男子十分彪悍,身高腿长。族群有男子长棍械斗比赛,以彰显英武。他们塗纹为饰,以布为裳。</p><p class="ql-block"> 图中左一男子扛的是AK枪呀!据说取亲的聘礼就是牛羊及枪支。</p> <p class="ql-block">  途中遇到一絲不掛,满身塗纹饰的牧童。给他们钱才让拍照,看来商品意识己植入心。</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他们是哈马尔族,女子以被鞭打后的血痕为美。我等真不可理解!</p> <p class="ql-block">  走进奥莫河谷中阿巴门奇的多尔茨(DORZE)部落。</p> <p class="ql-block">  他们居住的“象屋”以竹篦为筋,用芭蕉叶编织墙体及屋顶而成。屋高十米,屋内昏暗,人畜同住,保暖性好。</p><p class="ql-block"> 这象屋底部腐烂后可割剪再搬走,可用百年之久,无惧风吹雨打。</p> <p class="ql-block">  这个部落家家户户的女孩们都会纺织。</p> <p class="ql-block">  看她们编织的花布、帽子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他们表演非洲歌舞,也邀请游客参与一起快乐。</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主食之一是将香蕉树茎叶刮浆,再发酵沥干后燒烤成薄饼,要蘸着蜂蜜吃,否则酸。</p> <p class="ql-block">  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还有一个孔索原始部落,其首领称之为国王。据说部落已有3000年历史,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部落寨子有三圈石垒的高墙,巷道崎岖、交错纵横。</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见外人进入或羞涩、或胆怯、或好奇、或观望……。</p> <p class="ql-block">  居住的房屋主要用茅草、泥巴、杂木搭建,院门又窄又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们固守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当房子不能住了,就在原址上造同样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  男子成年时,要将约三十斤的圆石举过头顶向后抛出一定距离,达标后才能获得认可。</p> <p class="ql-block">  年青人也会接受一点现代文明,看这个少年头戴耳麦,悠闲地走在古老的村道上。</p> <p class="ql-block">  说他们有野浴的习俗,但男女不混浴,可也不避讳外人观望。</p> <p class="ql-block">  展售的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非洲的原始部落大多在边远贫瘠的地区,生活在其中的民族显得平静坦然。</p><p class="ql-block"> 是他们源于对历史文化的坚守,对古老习俗的沿袭,对自然生态的崇敬,或许也是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使然。</p><p class="ql-block"> 我们尊重他们对文化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