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过风雨和沧桑,淌过远古和现代,踩着深浅不一的马蹄印,感叹着承载了岁月的古道,古韵穿越千年见证着历史,终于功成身退似乎在向来访者讲述这一段段刻进年轮里的故事,表达着厚重历史与人文情怀。这里就是“川滇门户”——盐津豆沙关。</p> <p class="ql-block">盐津豆沙镇风景区,距县城23公里,位于云南省滇东北滇川交界处,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抬升地带。</p> <p class="ql-block">豆沙古镇,是在2006年“7·22”地震之后重新修建的,2008年正式开放旅游。重建后的豆沙古镇别有一番风味,保留了古老的建筑和文化气息,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化的设施和生活方式。豆沙古镇已经成为了一座充满烟火味,整洁干净且美食遍地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豆沙古镇是一方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交融之地。青石板铺就的小街,青瓦白墙的民居,各族人民聚居于此,水乳交融,宁静祥和,沧桑悠远。</p> <p class="ql-block">豆沙古镇的雏型是先民村寨和古道驿站,自古以来就是出川入滇的咽喉重镇,公元前四世纪南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时光流转,夜晚华灯初上,一个个高挂的红灯笼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的明珠,带你走进时光隧道,畅享在古道前世今生的时空里。如今,这座小镇以重建之后不失古韵的面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p> <p class="ql-block">【盐津豆沙关】古名石门关,是古时由蜀入滇的一道险关。豆沙关因历史而生,由震撼而传。豆沙关是一方古老文明、俊美神奇、久富盛名的风景名胜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滇的要冲。从公元前四世纪南方丝之路途经这里开始,先秦开僰道、秦开五尺道、汉武开南夷道、隋唐开石门道,豆沙关以及现今保存完好的石门关隘都是必经要塞。</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古道,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古滇文化、夜郎文化、僰人文化和荆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川半”文化,成为云南古代文化的一部分。石门关前一览无余的秦开五尺道、关河水道、内昆铁路、昆水公路、昆渝高速公路古今五道交通风景线,正是从南方丝绸之路开通至今的豆沙关2400多年发展历程的历史见证。在这里,石头能看见时间的深度,峡谷中能听见永恒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五道并行交通奇观</p><p class="ql-block">五道并行交通奇观指的是从古至今在石门关先后修建的五条道路,分别为秦五尺道、关河水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和水麻高速公路。这五条动脉各自互动,相互共振,组成石门关奇景,成就了"脚踩五尺道,一目三千年"的美誉,被誉为人类交通发展的活化石,体现了人类交通发展的智慧结晶。秦五尺道开凿于秦代,经历代续修,成为古代中原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坚硬的石阶磨得乌黑发亮,马蹄印迹突出,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风雨,绵延至今。而关河水道在乾隆年间通航,东川的京铜、昭通的朱提银从石门关起航,沿关下朱提( shushi )江运往北京。解放后,50年代末修筑的昭(通)---﹣筠(连)公路、70年代中期修筑的昆(明)---﹣水(富)公路,都经石门关下,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2003年10月竣工的内昆铁路,以及2008年7月通车的水麻高速公路都经石门关下飞奔而去。至此,五条交通动脉跨越时空千载在此聚集、共振,形成了石门关古今五道并行的交通奇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尽头藏着一条秦朝古道,五尺道,峭壁高耸,道路险峻。据传,秦始皇在南巡时,在此开辟五尺道,使通往南方的道路更加通畅。随着岁月流逝,五尺道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幸好在重建后,五尺道再次受到重视,被安排成为了当地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五尺道景区位于古镇一街尽头,汇聚了唐·袁滋摩崖石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尺道、石门关、僰人悬棺、观音阁等多处文旅景点,是豆沙古镇历经2000多年历史的灵魂所在闲步古镇,不难发现,建筑纵横交错,实际上这些建筑都屹立在山顶,与古时候的质朴面貌毫不抵触。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是历史的见证。"不到石门非好汉,英雄要过石门关"的英豪之气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石门关</p><p class="ql-block">石门关始建于隋朝,是利用五尺道雄奇险峻的自然地势所建成的一座军事性城堡。古城堡在50年代毁后,于1982年仿原状修复,通高15米,宽约5米。登上城堡,关河两岸峭壁对峙,深深的峡谷,远望似石门,故古称"石门关"。其城堡门头上,书写着"石门关"三个古朴雄浑的大字,系当代书法家楚图南所书。石门关以当时彝族头领名号为名,故又称豆沙关。石门关两岩壁高约600米,最窄处相距约100米。关口正雄跨古"五尺道"上,宽约3米,唐贞观四年(630年)起,历代曾在此建有军事城堡,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中原入滇要道上的雄关险隘,为兵家首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楚人悬棺、秦五尺道、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等天造奇观。同时,你也可以领略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感受古朴独特的楚人舞蹈,欣赏别具一格的牛灯艺术,还有一座座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古建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p> <p class="ql-block">五尺道景,不到石门非好汉英。早在公元前220年,这里就成为中原入滇的交通要隘,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誉。景区内五尺道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记最多(243个)的古驿道遗迹。五尺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秦国占据巴蜀后,秦蜀守李冰采用了积薪烧岩之法,修筑了从赞道县(今天宜宾)经石门关,到千倾池(昭通)的第一条内地入滇通道﹣-"焚道"。秦朝建立后,常頰在焚道的基础上,将路又修道了建宁(曲靖),道宽五尺,故称"五尺道"。景区内还包含:闻名遐迩的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明末清初如意斗拱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观音阁、石门关前的古今五道交通风景线、古老神秘赞人悬棺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追逐着古时遗迹,感受着每一处人文和自然的异彩纷呈。这里有着那些我们曾经听过、想象过的壮阔和辽阔,确切地说,盐津豆沙关是一个代表着人类灵魂的摇篮,在这里,领略到的将是千年岁月中,独特而美丽的文化和地理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带着向往之心踏上五尺道,去追寻梦想吧,“脚踏五尺道,追梦三千年”!去盐津豆沙关,寻找属于你们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