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黄河在我市境内全长194公里,被誉为“徐州人民的母亲河”。故黄河是历史上的黄河故道,故黄河徐州段从丰县二坝向下经过徐州市市区至徐洪河长194km,流域面积885km2;下游从徐洪河往下经宿迁市南,淮安市北,过涟水县南,由滨海入渤海。</p> <p class="ql-block">从三环西路苏山头古黄河桥出发,沿古黄河景观路,一路向东、向南,经过显红岛,终点是汉桥。</p><p class="ql-block">流经徐州市区的9.6公里古黄河河道上,共有15座桥:分别是西环路桥、民馨桥、水漫桥、古黄河公园景观桥、合群桥、西安路桥、庆云桥、坝子街桥、大马路桥、弘济桥、青年路桥、利济桥、和平桥、显红桥、汉桥。</p> <p class="ql-block">看到的是苏山头古黄河桥</p><p class="ql-block">黄河水由西向东流经徐州通过的第一座桥,位于西三环路,于1992年6月建成,又名三环路桥。</p> <p class="ql-block">民馨桥</p><p class="ql-block">西苑一带的住宅小区多是九十年代末到两千年初市政府为了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现在已经形成一块人口密集、配套设施完善的居民区。而位于西苑民馨园小区的民馨桥,是沟通故黄河两岸居民小区的主要通道。使河北面一些尚未改造完成的城中村居民,也可享受到河南岸便捷的生活设施。</p> <p class="ql-block">水漫桥位于二环西路、黄河水上公园东,与新建的平山路相连,沟通了市区与九里山风景区。桥北清幽秀丽,桥南繁华匆忙,一座桥串起了两种不同的气质,完整了城市的整体风格。</p> <p class="ql-block">水漫桥桥下</p> <p class="ql-block">站在水漫桥下向东遥望,可以看到一座廊桥 古黄河公园景观桥</p> <p class="ql-block">古黄河公园廊桥是连接沈场和南岸最便捷的通道,也是古黄河公园的一处景观。一座廊桥横跨两岸,一侧市井烟火,一侧花园幽静,沈场人枕河而居,享受城市最柔软轻松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入口处即为合群桥</p> <p class="ql-block">合群桥在苏堤路上,桥南为我市建设较早的居民小区——合群新村,市井气息浓厚。街坊巷弄里的小吃摊、梧桐树下打牌的老人,都在静静诉说着这个城市的烟火气。合群桥在这种烟火气的包围下,不十分美丽,但分外亲切。</p> <p class="ql-block">合群桥下</p> <p class="ql-block">庆云桥是市区最重要的跨故黄河桥梁之一,连通徐州南北主城区。五省通衢的牌坊矗立桥边,道尽了徐州重要的交通位置。</p> <p class="ql-block">庆云桥是徐州市区最重要的沟通南北主城区的跨古黄河桥,始建于日占时期。桥梁竣工时恰逢当时徐州市伪市长张云生六十大寿,为表庆祝取名庆云桥。虽有人提出应该改掉这个有些耻辱的名字,但最终不了了之。人们记住的是庆云桥这座桥,哪有人还知道几十年前的日伪市长呢。</p> <p class="ql-block">黄楼</p><p class="ql-block">徐州五大名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问月坊</p> <p class="ql-block">镇河铁牛,是徐州人民惨遭水患后不屈不挠治水历史的见证。《同治·徐州府志》说:“徐州城形如卧牛,昔人以河善汛溢,故铸铁牛镇之。”在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教中,土能克水,丑属土。早在明嘉靖年间,徐州就曾铸铁牛以镇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徐州又铸铁牛,但这两件早已佚失。清嘉庆四年(1799年)铸造的铁牛直至“文革”中才被砸碎。1985年,共青团徐州市委号召全市青年义务劳动,筹建资金重铸了铁牛,并于同年12月置于黄河故道新牌楼一侧。</p> <p class="ql-block">五省通衢</p><p class="ql-block">古黄河南岸的老牌楼,指清代徐州府城北门外是通向北方五省的大道。老牌楼立于徐州北门武宁门外、故黄河南岸,是河道总督黎世序在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所建,为庆祝治理黄河成功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楼北面一侧有黎世序所书“大河前横”四字匾额,“大河前横”意为黄河横在徐州北门之前,运河从来都不流经牌楼那个位置,经过那里的是汴水和黄河。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水少难以行船故多走海运,徐州段京杭大运河南北断流。光绪九年(1883年),徐州道台赵椿平重修黄河牌坊时,在匾额南面又书写了“五省通衢”四个大字,所以说“五省通衢”和水运是没有联系的。</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马路桥西侧的镇河铜牛。</p> <p class="ql-block">坝子街桥相传是两个热心善良的夫妇多年在黄河上摆渡行人,一日摆渡了一位自称没钱的男子,第二天发现这人在船舱中变成了银制雕像,原来这人是财神。夫妻俩拿了银子,就想帮助河两边的人们过河,于是出钱修建了这座桥。因为此处被称作河坝,于是桥也取名为坝子街桥。</p> <p class="ql-block">大马路桥,位于济众桥和坝子街桥之间,又叫迎春桥,于1905年兴建于黄河渡口之上。因位于大马路中段,常被徐州百姓称为大马路桥。</p> <p class="ql-block">弘济桥</p><p class="ql-block">弘济桥也叫济众桥,1941年日伪为新辟启明路(淮海路)配套建成三跨1米,桥宽15米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1978年改建过济众桥,2004年济众桥重建,改回原名:“弘济桥”,所连接的淮海路是徐州最繁华的商业地带。</p> <p class="ql-block">弘济桥</p> <p class="ql-block">青年桥,连接青年路,下部两跨钢筋砼结构梁式桥,上部钢拱成抛物线状,斜拉钢索。侧面看起来有种特别的力量美,就像朝气蓬勃的青年一样,真是桥如其名。</p> <p class="ql-block">利济桥的前身是一座1937年修筑的五孔桥,是座石桥,正式名字是利济桥。因为桥有五个大且圆的桥孔,便以五孔桥取而代之,以至淡忘了本名。现在的利济桥是一座普通的梁式桥,其貌不扬,但连通了建国路、铜山路,再往东是城东大道,去往徐州东高速公路入口;前往高铁站一般也经过这里。交通压力非常之大。</p> <p class="ql-block">和平桥</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53年,连接和平路和复兴南路。和平桥原桥为三孔石拱桥,2003年重建,新桥宽36米,长166米,桥体采用花岗岩材质,护栏为汉白玉,桥形庄重古朴</p> <p class="ql-block">汉桥横跨故黄河,北连复兴路、南接淮塔路,总长400米,远望如汉家宫阙的桥梁,也成为了沟通城市的枢纽,撑起了城市发展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显红桥</p><p class="ql-block">通往显红岛的一座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故黄河里,</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座小岛,</p><p class="ql-block">它是位于和平桥南的显红岛,</p><p class="ql-block">原为故泗水流水沉积效应形成的沙洲,</p><p class="ql-block">相传熙宁十年黄河决口入泗,</p><p class="ql-block">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带领州民抗洪,</p><p class="ql-block">其幼女苏姑为救满城百姓献身黄河,</p><p class="ql-block">百姓在沙洲上捞得苏姑红袍,</p><p class="ql-block">因此后人将此沙洲命名为显红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