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内蒙东与漠河环线游:38.游览鄂温克博物馆

一凡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离开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我们又驱车来到了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博物馆”。鄂温克族自治旗所在的巴彦托海镇距离呼伦贝尔市区只有9公里,目前两座城市已基本连在一起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大兴安岭的西侧、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东南部,自治旗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蒙古、汉、达斡尔等20多个民族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自治旗土地面积19111平方公里,人口约13.5万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博物馆位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中央路的北段,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介绍和展现鄂温克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发展的历史博物馆,馆占面积4600平方米,始建于1996年,开馆于1998年8月1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博物馆的门前,高高矗立着鄂温克清代名将海兰察的巨大骑马雕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博物馆浓缩了鄂温克族的历史发展、生产经济、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基本状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的陈展内容中已经有了鄂温克族的一席之地,但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博物馆,更加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的鄂温克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旧称通古斯或索伦、雅库特,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在蒙古国境内也有少量的分布,其在俄罗斯被称为埃文基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之意。他们的祖先,原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的山林中,从事着渔猎生产和饲养驯鹿的生活。他们多与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大兴安岭西侧的缓坡和草原地区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据国家2021年的统计,我国境内的鄂温克族人口数量为3.46万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步入博物馆大厅,序厅中有用蒙、汉、英3种文字书写介绍的鄂温克族的历史、分布与概况,还有着具有深刻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心雕塑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博物馆设置了民族历史展厅、民族风情展厅、自然展厅和成就展厅,虽然规模远不如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大,但排序紧凑,内容丰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虽然人口不是很多,但在历史上却经历了5次大的迁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人的第一次迁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第一次迁徙后,鄂温克语族打开了与阿尔泰语系即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高句丽语族、突厥语族等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的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人的第二次迁徙,大约是在唐朝贞观年间。通过迁徙,他们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进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次迁徙,是在公元668年高句丽国灭亡之后。当时鄂温克人分为南北两路,南路的一部分迁徙到了拉林河口和松花江北岸地区;一部分迁徙到了西拉木林河附近;还有一部分迁徙到了呼伦贝尔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北路的则迁徙到了嫩江上游的甘河流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四次迁徙,是逐步强盛起来的鄂温克人迁徙到吉林松花湖流域一带,而后他们参与了渤海国的开创和巩固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五次迁徙,是在辽军攻陷渤海国都城忽汗城之后。他们中的一路迁徙到了图们江下游流域;一部分迁徙到了呼伦贝尔地区。</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国历史上,鄂温克人还多次参与了朝廷组织的戍边卫国行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是在17世纪中叶时,清政府将鄂温克人(当时为索伦人)纳入到了“八旗制”的轨道中,实行了“佐领制”。他们平时猎貂纳贡,战时出征为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二是从1763年起(乾隆28年),朝廷征索伦(鄂温克)兵丁500余人,抵达新疆伊犁进行戍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前往新疆戍边的索伦和锡伯两个营,后因生活艰苦、瘟疫流行(天花),人口开始锐减,但他们还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赤心报国的壮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为朝廷的卫国戍边中,鄂温克人还涌现出了海兰察、博尔本察、穆图善等多位朝廷名将和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特别是海兰察(博物馆前的雕像者),在乾隆年间曾出征准噶尔、勇敢善战、屡立奇功,最后官至领侍卫内大臣、一等超勇公,被誉为清乾隆年间的“武臣之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再就是被誉为“走出济沁河流域的鄂温克民族英雄”博尔本察了。他在清代雍正和乾隆年间驻防边关,才华出众,治军有方,成绩显著,由总管直接提升为都统(将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位,就是协助左宗棠击败法军于长门、两次出任清朝钦差大臣的穆图善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清朝几代人的卫国戍边中,鄂温克人骁勇善战,赤胆忠勇,为保卫祖国立下了累累战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几位著名的清代将领,都是杰出的鄂温克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人的名称曾经几经变换,直到1957年才有了自己固定的名称。索伦人,通古斯人、雅库特人在历史中一度称呼了很长的时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目前我国的鄂温克族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分布在广阔的国土上。就是在呼伦贝尔,也有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和根河的使鹿部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以渔猎为主的鄂温克人已基本成为历史,大部分的鄂温克人都已从事农牧业生产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人之所以绵延几个世纪而依然存在,可见这个民族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1736年远去新疆戍边的鄂温克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已与当年同去新疆的锡伯族人合并在一起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形成了鄂温克人顽强的生存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了解了鄂温克族悠久的历史,才知道鄂温克人能延续到现在,是多么的不容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接着我俩便开始游览博物馆内的民族风情展块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人大多数信奉“萨满教”,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过,鄂温克人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在鄂温克族地区,通用的语言一般都是汉语和当地的语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人走出山林,逐步开始农耕生活后,虽然传统的狩猎生活慢慢被抛弃,但使鹿的传统却没有被丢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身居根河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们一部分人将驯鹿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开办了驯鹿文化园;而另一部分仍身居满归附近的密林中,过着早已习惯的密林中的狩猎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生活习惯上,鄂温克人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就连一些生活用品,也都还是用兽皮缝制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宗教信仰上,许多人仍保持了信奉萨满教,一些“脸谱”和祭祀活动,也都属于“萨满教”的习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萨满教被称作是“巫”的起源,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宗教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母系社会”的传统残留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在根河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仍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一些管理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与其他民族混居在一起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许多传统民族习惯已慢慢趋于同一化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民族的一些传统习俗,慢慢与蒙古族在许多方面也都相似或者相同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我国北方的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的语系相近,虽然他们生活的地区不同,但却有许多相似的习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鄂温克人主要是以驯鹿和狩猎生活为主,而鄂伦春人主要是以游猎生活为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人因为居住地相对分散,所以目前存在有三种语言,即:海拉尔语言、陈巴尔虎语言和敖鲁古雅语言,现在讲海拉尔语言的鄂温克人为最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在保持本民族传统习俗最完整的,当属敖鲁古雅部落的鄂温克人了。目前生活在密林中鄂温克人,许多仍居住在“撮罗子”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他们在进行渔猎生产时,使用的仍然是两头尖尖的“桦皮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些鄂温克人,他(她)们的服饰及生活用品,仍然是以皮毛缝制的为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鄂温克人走出深山密林,随着越来越多的鄂温克年轻人走出家乡,鄂温克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牢固结实耐用的砖瓦房,也越来越多取代了鄂温克传统的撮罗子和移动的蒙古包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许多的鄂温克人,现在平时的穿戴已与汉人无异,只有在重大节日和特殊日子时,他(她)们才会又穿上自己民族的服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在我国新疆的鄂温克人已经不多,他们都是1736年(乾隆28年)从布特哈调至新疆戍边的鄂温克官兵们的后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据统计,新疆现在的鄂温克人仅剩36人。还有资料说,他们在新疆已与锡伯族合并,不再算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了。但他们确实是历史遗留下来并现实存在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已农耕化的鄂温克人,由于职业的改变,已与当地的各民族逐渐融合,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不是非常明显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在衣着、习俗和一些传统的领域内,他们依然保持着鄂温克人的传统习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当重大节日或值得纪念的日子时,他(她)们仍会穿上自己的民族盛装,显示着鄂温克族强盛的生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国的黑龙江省也有一部分鄂温克人,主要分布在讷河和嫩江等地,多与当地的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人的氏族组织叫做“哈拉”。同一哈拉的人,都有着血缘关系,具有共同的祖先和姓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是一个跨境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民族。在俄罗斯境内,目前被称为埃文基族,约有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而我国的鄂温克人,除了相对集中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外,还在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扎兰屯市、根河市、讷河市分别建有鄂温克族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通过参观博物馆,对于我国这个过去知之甚少的少数民族,总算比较详细地了解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博物馆中,还陈列了生长栖息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标本。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有森林面积112万公顷,野生动物种类繁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自治旗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据不完全的统计,有4个目14科49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就有12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还有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千里松涛、婀娜多姿的白桦林、出没的獐狍熊鹿、朵朵白云掩映下的鹰击长空、千山万壑间飘来的潺潺流水,还有那碧波万顷的大美湿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还有维纳河矿泉疗养胜地、巴彦呼硕敖包祭祀民俗活动、鄂温克族传统节日“瑟宾”节、那达慕暨赛牛大会、神秘的西博山和莫河尔图国家湿地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还有一个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碧波荡漾、鱼翔浅底、苇草连天、群鸟云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的春夏秋冬,这里都会有不同的美丽景色出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目前已有5个各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鄂温克旗境内受保护的地区面积,已经达到了64.36万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34.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白雪皑皑的冬季,来到鄂温克旗,还可以领略到冬季那达慕暨冰雪旅游节的风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旗由于草原和湿地众多,因此鸟类资源比较丰富。据调查,伊敏河流域就有鸟类16个目、34个科140余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样一个县级博物馆,不仅能了解到鄂温克人的许多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到鄂温克旗的许多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看完鄂温克博物馆后,给我的感觉是这里好像还是一块未充分开发的“处女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虽然博物馆内展出的内容不错,但外界对这片土地及优势还是“知之甚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往往“千篇一律”的展出并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特色明显”的宣传却往往使人难以忘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根河使鹿部落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文化园,看了一遍就已经难以忘掉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一个县级的民族历史博物馆,鄂温克族自治旗已经是非常尽力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整个呼伦贝尔就像一座美丽的大公园,这里内容丰富,特色明显,给人的感觉是耳目一新。而鄂温克族自治旗必须要在这座大公园中,争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地形,是由大兴安岭中低山地貌组合、低山与丘陵地貌组合、残丘与高平原地貌组合而构成的,因此地貌形态非常多样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自治旗境内,有河流263条,河流总长度达5397.97公里,河道水面面积108.8平方公里,这就是他们生态多样化的优势所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片土地上,有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湿地;还有独特的多民族文化,如果开发利用好,真是潜力非常巨大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看了这两座博物馆,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呼伦贝尔,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鄂温克族自治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参观完两座博物馆,就像此次环线游一次完美的总结和概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希望这里的明天更好!希望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不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