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渐渐露出了“颇好放纵”的苗头。被他誉为“可以明得失”的魏征专门上了一本《十渐不克终疏》奏疏,指出唐太宗的志业与贞观初年相比,在十个方面都出现今不如昔的变化,求治之心锐减而骄逸之心渐萌。唐太宗李世明“反复研导,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这写有魏征奏疏全文的“戒奢屏”,唐太宗朝夕瞻仰,时时提醒自己,“闻过则改,庶几克终善事”,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善于自省才有威信。再举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历史典故。三国时蜀国与魏国在街亭作战,诸葛亮派马谡为先锋。没料到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暑,致使蜀军大败,痛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明军纪。并上书君王,引咎自责,说:“我以弱小的才能,受到君王的信任,得以统帅三军,由于我治军法度不严明,做事不够谨慎,出现街亭失守的败局。这个责任,在我用人不当,知人不够,所以我情愿自降三级以记住这个教训。”诸葛亮自降三级,深刻反省,使他在蜀国军民中获得了空前的威信。</p><p class="ql-block">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与恭敬,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恭和谨慎。数千年的须白老者,便以“三省”辨明孰为真君子。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需要这样!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我们同样需要自省自爱,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征途中不迷失方向。 </p><p class="ql-block"> 自省是中国人德行修养的标准之一,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种使人走上幸福的能力。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我们自省的真诚过程,自省的高尚精神。</p><p class="ql-block">(奔马2024年1月8月写于北景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