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现代的百年历史里,大连被沙俄殖民、被日本侵略统治的。 留下的百年老建筑,是这所城市历史的书写者,这一所所,一座座百年老建筑是我们和前辈沟通的载体,让我们感知他们的生活,感受这座城市的发展,了解它过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旅居大连,我所居住的地方是日式住房的聚居地,志趣相投的发小带我去看看周围的百年建筑。</p> <p class="ql-block"> 安阳街15号 大连市中山区安阳街15号建于1923年至1927年间简约古典主义风格,两层,砖木结构为日本侵占时期为应对住房困难问题修建的市营住宅。</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哈尔滨街38号建于1920至1930年代,简约古典主义风格,1层,砖木结构,该建筑为双联式住宅,正面使用三个三角形山花呈“山”字形排列,中轴对称,两端分设入口,建筑装饰线条简洁,明显受到了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哈尔滨街42到48号建于1920~1930年代,简约古典主义风格,两层砖木结构,该建筑为联排式住宅,双坡屋顶,一层门窗使用直线装饰,二层窗口使用拱券式主拱圈装饰,使整个建筑具有向上挺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安阳街80~84号,建于1920~1930年代,简约古典主义风格,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入口顶部做装饰性女儿墙,二层设露台以突出入口位置,一层门窗口以直线装饰,二层门窗口以拱券装饰,并突出券心石,使整个建筑显得高耸挺拔</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七十七街86号,建于1928年前,简约古典主义风格,两层,砖混结构,为林宪祖旧居,林宪祖,字稚芗,山东掖县人,1928年3月任山东省省长,不久因国民革命军沿津浦路北上,于1928年4月携一家七口逃往大连,居于此处。</p> <p class="ql-block">日本陆军奉天特务机关</p><p class="ql-block">大连派出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统一巷2号、3号建于1923年至1927年间,简约古典主义风格,2层,砖木结构,为日本侵占时期为应对住房困难问题修建的市营住宅。</p> <p class="ql-block"> 关东馆(南、北寮)旧址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清爽街2号和杏林街1号,1919竣工,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南寮北寮的建筑样式体量几乎一致,为南北两座楼,均为“山”字型,对成一个“日”字型。砖石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南北寮的地下室大部分呈现在地面上。50年代,两楼上都加建一层。南寮北寮为俗称,30年代称南寮为南山寮,北寮为关东馆,是日本在大连海港工作的日本高级职员的宿舍。大连解放后,成为大连海港的职工宿舍。对于研究大连市史有一定价值。</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还居住着许多当地人,昏暗的楼里,狭窄的楼道中挂满了衣服,走廊里堆满了杂物,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味道,孩子们在楼上楼下玩耍,老人们茶余饭后在楼道口聊天。虽已历经百年,人间烟火依旧。</p> <p class="ql-block">南山路161号</p><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南山路161号,建于1940~1950年代,简约古典主义风格。三层砖混结构,该建筑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间内大连公寓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大连中山区南山街181号</p><p class="ql-block"> 建于1928年前,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2层,砖混结构。为祝祥本旧居。祝祥本,山东省掖县人,北洋军阀之一,曾任北洋军阀直鲁联军胶东防守司令兼青岛市长。北洋军阀倒台后,于1928年9月携全家8口迁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五五路97号,建于1920至1930年代,简约古典主义风格,两层,砖木结构该建筑整体经过抗震和抗震加固。</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中山区三八广场2号,建于1936年,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原为大型贸易公司成发东旧址。</p> <p class="ql-block"> 大连铁路医院,该建筑建于1926年,日本侵占时期为“满铁”大连医院,西洋古典手法欧式近代建筑,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这里现在是大连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是一所开放的医院,欧式的建筑,修剪整齐的花园,医院里还有漂亮的咖啡馆和书店,充满了艺术气息,是我见过最美的的医院。</p> <p class="ql-block">上下提拉关闭式木窗</p> <p class="ql-block">国家开发银行</p> <p class="ql-block"> 大连市役所旧址位于大连市中山区中山广场5号,始建于1915年,1919年竣工,建筑面积9870平方米,占地面积3118.5平方米,地上四层,半地下室,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建筑立面对称,中心突出,顶部中间有方形尖顶塔楼,由日本松室重光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共大连市委旧址 该建筑建于1936年,日本侵占时期为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大连支店,西洋古典手法欧式建筑。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大清银行大连支行</p> <p class="ql-block">人民路6号 中共大连工委旧址</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建于1910年,日本侵占时期为台湾银行。和丰国际式建筑风格。1945年10月,为中共大连市工作委员会办公楼。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旧址,该建筑建于1909年,日本侵占时期的中国银行,近代欧美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p> <p class="ql-block">人民文化俱乐部</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1950年,由俄罗斯纳耶夫设计,采用了简约式对称的外观设计风格,其大跨度圆形穹顶及欧式雕花式舞台拱形台口,堪称当时国内先进剧场建筑设计。</p> <p class="ql-block"> 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该建筑建于1909年,日本侵占时期为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行,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建筑风格。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交通银行大连分行旧址,建于1930年,欧式建筑风格中国第一代建筑始庄俊设计,1952年至1995年为大连市工商联办公场所。</p> <p class="ql-block"> 大连邮政局办公楼,该建筑建于1925年,日本侵占时期大连递信局(关东都督府邮便电信局旧址),和风欧美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关东银行旧址,该建筑建于1922年,日本侵占时期为日本朝鲜银行大连支店,欧美近代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外经贸合作厅办公楼,该建筑建于1908年,日本侵占时期为大连民政署和警察署,具有哥特风格饰趣的欧式建筑,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保护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旧址</p><p class="ql-block"> 基督教圣公会礼拜堂旧址位于大连市中山区玉光街2号,现为大连市中山区玉光街基督教礼拜堂,建于1928年,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占地面积960.78平方米,二层砖木结构。是一座具有哥特饰趣的罗曼风格建筑,由主厅、圣坛和钟楼组成,塔楼二层外墙面饰有半圆形连列券,由德国建筑师威廉姆斯设计。</p> <p class="ql-block"> 9月6日来到俄罗斯风情街,街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沙俄通过《中俄密约》取得旅顺、大连,在此进行市政建设,留下许多历史建筑。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夺得大连、旅顺后,将这里改名为日式地名露西亚町(“町”是日本人爱用的古汉字,表示“街道、城镇”)。1945年大连光复后改名团结街。2000年1月起,大连市政府开始对街区进行改造,开发旅游,大连·俄罗斯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 大连美术馆原建筑始建于1902年,由波兰建筑师斯克里莫夫斯基设计,立面三层,呈暗红色,外墙运用格式结构装饰,是具有中东欧民居风格的欧式建筑。前身是沙俄成立的中东铁路轮船公司。1996年按原型重建,并辟为大连艺术展览馆。2014年9月正式更名为大连美术馆。 </p> <p class="ql-block"> 装修中的普希金文化咖啡馆,老板热情地让我们进去参观,室内装饰充满异域风情,以后有机会来喝杯咖啡,感受一下俄罗斯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中东铁路建筑群 达鲁尼市政厅长官官邸旧址。该建筑建于1900年沙俄侵占时期的市长官邸。日本侵占时期为满铁总裁公馆,被列为大连市第一批重点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18号楼,此楼始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为319.28㎡。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布拉里诺夫斯基设计。此建筑为欧式风格,此楼建造完成后,俄国土木工程专家盖尔贝茨也曾在此居住过,他也曾是达里尼城的城建设计师之一。任东省铁路公司副总裁兼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 19号楼,此楼是建筑于1903年,建筑面积为150.48㎡。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布拉里诺夫斯基设计它集欧洲建筑风格于一体,不仅具有俄式风格的基调,也显示出俄式民居色彩。这栋别墅虽然面积不大,但具有独特的味道,被毛泽东赞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教育革命第一人,他是达里尼的常客。1913年5月,蔡元培来到大连,正赶上洋槐绽放的美丽季节,曾在此小住过。</p> <p class="ql-block"> 8号楼,此楼始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为142㎡,是由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延恒德尔设计建筑风格以欧式风格为主,外形简约中不失高雅,韵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32号楼 此楼又名一荻佳苑,始建立于1903年,建筑面积为344.95㎡,是由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布拉里诺夫斯基设计,此建筑为欧式风格,1926年7月。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时,张学良就任东北海军总司令,任职期间携赵一荻曾到此小住。后将此楼称之为一荻佳苑。</p> <p class="ql-block"> 天福茶楼旧址(宏济大舞台旧址)位于大连市中山区民生街59号,建于1908年,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占地面积883平方米。茶园或戏院多是中国式的亭榭楼阁,它却是三层钢混结构,前楼有一圆形穹顶、欧洲中世纪古典建筑风格。日本统治时期为天福茶楼,又名天福大戏院,1911年8月改名保善茶园,后又改称永善茶园,1934年改建定名为宏济大舞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乘坐一下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9月25日开通运营的有轨电车,复古的老式有轨电车,木饰的厢体,铁制的拉环,黄铜的操作台,一路之上叮叮当当慢慢前行,恍惚之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旅顺口的百年建筑,都在修缮和封闭管理中,不能进入,期待有机会能一睹芳容。</p> <p class="ql-block"> 肃亲王府位于旅顺新华大街9号,为砖石结构俄式二层楼房建筑,围墙内占地面积为27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70平方米,这栋楼房原是俄国人的别墅,日俄战争后归日本人所有,1912年2月,清肃亲王在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清王朝覆灭后由北京逃亡到旅顺。日本军方将这栋楼房辟为肃亲王府。</p><p class="ql-block"> 这里并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旅顺工科大学校长旧居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太阳沟五四街11号。该建筑始建于沙俄占领时期,后来经历了多次更名和改建。历史上,有多位工科大学的校长在此居住,包括日本工科大学校长井上禧之助(1927年)、野田清一郎和安达祯。</p> <p class="ql-block"> 五四街19号俄式建筑旧址为沙俄、日本时期的社区医院。</p> <p class="ql-block"> 华俄道胜银行旧址,据说现在是钱币博物馆,不做什么原因,我来时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位于旅顺口区太阳沟万乐街10号,是一座历经百年的欧式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日本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殖民部队关东军的指挥机关驻地,也是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馆”所在地。</span>1931年9月18日,先后有9任关东军司令官入主该楼,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是在此密谋策划的。</p> <p class="ql-block"> 旅顺中学校旧址位于旅顺太阳沟斯大林路58号的旅顺中学校旧址,建于1900年。兴建时一楼是德国人开的百货商店,二楼是德国人商会会所。1905年后日本商人在此开设西洋食品商店。1909年日本当局针对居住在旅顺的不少日本小学生已需上中学,日本人又在这里创办了“关东都督府中学校”,这是日本人在关东州创办的第一所日本男子中学,学制5年,后更名为“旅顺中学”。这里是日本进行殖民奴化教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旅顺师范学堂旧址建于1898年,俄罗斯古典风格建筑。最初为美国人创建的徳泰号杂货商店(另一说法是俄国人开办的珠宝首饰店)。</p> <p class="ql-block">太阳沟绣楼</p><p class="ql-block"> 最初,它是美国人“德泰号”杂货店店员宿舍,红色尖顶,米色墙体,配以凸起的深黄色修饰,及圆形、拱形、长方形的窗户,显得精巧且典雅。传说张作霖的妹妹曾被囚于此,川岛芳子的住处之一,婉容也曾在此住过。</p> <p class="ql-block"> 解放街18、 20、 24 、26号。建于1905~1945年间,新古典主义风格,该建筑原为昭和楼,为日本侵占时期的餐饮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 大和旅馆旧址坐落在今旅顺口区文化街30号,建于1903年,这座建筑原是沙俄统治时期中国巨商纪凤台的一所私宅。1906年,日本人将该楼改为“大和旅馆”,归日本“满铁”所属。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行宫”,而且是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产房”。1931年11月20日晨,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日本关东军由营口挟持到旅顺,在大和旅馆的二楼住了约一个月。关东军不许溥仪及其随从下楼,也不许楼下的人上楼,将溥仪置于被封锁、隔离的状态。1932年1月28日,郑孝胥同日本关东军大佐参谋板垣征四郎,在大和旅馆把伪满洲国的政体“定了盘子”。1932年2月23日下午,板垣奉日本关东军本庄繁司令官之命,与溥仪谈关于建立“新国家”的问题。会谈确定这个“新国家”名号叫满洲国,“国都”设在长春,将长春改名为新京,“新国家”的元首就是“执政”。当天晚上,溥仪在大和旅馆的一楼专为板垣举行了宴会。</p> <p class="ql-block">光荣街5、7、9号俄式建筑旧址</p> <p class="ql-block"> 旅顺胜利塔是苏军撤离旅顺之前,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0周年而建,于1955年9月3日落成。塔高45米,寓意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p> <p class="ql-block"> 9月13日即将要告别大连,我们去发小家附近的酒吧听歌,驻唱的歌手唱着当下的流行歌曲,我们坐在幽暗的一角,聊着共同的爱好,吃着零食,喝着饮料。当那娓娓动听,唤起从前记忆的那些老歌传来,《漂洋过海来看你》、《在他乡》、《爱如潮水》、《有没有一首歌会让你想起我》……,我们不约而同和着节拍与歌手轻轻吟唱着,往事一帧帧浮现在眼前,童年的我们假期时的快乐时光,少年的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城市,过年时的贺卡是联系我们的纽带;大学时期的我们相聚在沈阳,一起转故宫,逛北陵;此后工作、成家,生儿育女,偶遇联系,从未相忘,2年前我们一起去大山里采蘑菇、看古迹、去沙漠骑骆驼,仿佛就是昨天;如今退休的我第一站来到这里,吃住在她的家里,发小和老公带病陪我看展、看海,去吃当地特色美食,一帧帧画面不禁让我泪目,转眼四十年,岁月就是一首老歌,绵延至今;岁月是陈酿,将友情酿成亲情。愿我们友谊地久天长,期待着下次相聚在草原最美的季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想起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