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读书会210期活动

快乐生活

<p class="ql-block">  在奔腾的黄河和崇山峻岭之间,有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雄关要塞,因其关在峡谷之中,深险如函,故被称为“函谷关”。这里不仅曾是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古战场,还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写下《道德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函谷关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所建,是当时东至洛阳西至长安的咽喉要塞,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当年六国伐秦大军曾在这里伏尸百万流血漂橹。</p><p class="ql-block"> 传说,春秋时期天下大乱,函谷关守将令尹喜看见一位老人倒骑青牛缓缓而来,这位老人就是老子。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追求真理,甚至有人声称已经掌握了宇宙的真理,但是老子却说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不断的接近真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  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后西行不知所踪。他留下的《道德经》仅仅五千字,却涵盖着深厚的哲学思想,被称为“玄而又玄”的学问,影响了无数人。两千五百多年过去了,其智慧、光芒依然熠熠生辉,照耀古今。</p><p class="ql-block"> 大道生生不息,天地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活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为什么痛苦却越来越多?智者无忧,如何才能做到惟道是从不忘初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安然,悦智、悦心、悦神。今天,就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讨论、分享《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二十六章、二十七章的内容,也许在这里可以解开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迷茫、困惑,愿今晚你我学有所得。</p> <p class="ql-block"><b>《道德经》二十五章</b></p><p class="ql-block"><b>原文:</b><i>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i></p><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它静而无声、空而无形,不依靠外力而独立运行,循环往复而永不停止,是万物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无边无际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深邃遥远,深邃遥远又能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之中有四种最大的东西,而王也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所以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取法于自然。</p><p class="ql-block"><b>感悟:</b></p><p class="ql-block"> 1.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道产生于天地之前,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它无内无外,无始无终,运动变化,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p><p class="ql-block"> 2.道的运动轨迹是圆周运动,世界是圆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返回本原,起点就是终点,此岸就是彼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反之道之动也。曲成万物而不遗,委婉迂回是谋略,山路十八弯,只要目标不变,曲成万物是大道。</p><p class="ql-block"> 3.十个人中推选一个出来为大家做事,为大众谋福利,这个被选出来的人称为“士”。“士”中的首领为“王”,“王”无我无私,一心为民,唯有无我,方能合乎天道,能够连通天、地、人三者。所以宇宙之中有四种最大的东西,王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4.人的生存规则要取法于大地的运行规律;地的运行规律要遵循天的运行法则;天的法则受制于道的规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道的运行规律是道常无为而不为。人上有人,天外有天,致虚极守静笃,遵循自然规律,道法合一,才能和天地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b>《道德经》二十六章</b></p><p class="ql-block"><b>原文:</b><i style="font-size:18px;">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i></p><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 稳重是轻率的制衡,安静是急躁的掌控。圣人终日行事保持稳重,如同军队行军打仗离不开辎重。虽有奢华舒适的场所,却能像燕子一样搭窝而居安然处之,不为所动。可为什么这些大国的君主,却以轻率躁动来治理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丧失了掌控。</p><p class="ql-block"><b>感悟:</b></p><p class="ql-block"> 1.一国之主不可轻率躁动,对天下人民和世间事物不可轻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人立身行事同样不可轻率急躁,冲动是魔鬼,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或初心。</p><p class="ql-block">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面对各种外在的诱惑要泰然自若、超凡脱俗,保持内心的一份淡然、安然,一份宁静和自由,像燕子一样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 3.春秋时期战争频发,有些战争的起因过于轻率,轻率就失去了制衡,浮躁就失去了主导权。下文故事中的蔡侯、息侯就是因为以身轻天下,才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p><p class="ql-block"><b>小故事</b></p><p class="ql-block"> <b>《<i>息夫人》</i></b></p><p class="ql-block"> 息夫人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生于陈国宛丘,因嫁给息国国君,故称为息夫人。</p><p class="ql-block"> 息夫人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知道此事后大怒,于是派人对楚国国君楚文王说:“请您假装进攻我国,我向蔡国求援,蔡哀侯一定会派军队来,到时您再乘机攻击蔡国,我们里应外合可以建立战功。”楚文王听从息侯的计策,同年九月,楚军击败蔡军,俘虏蔡哀侯。</p><p class="ql-block"> 蔡哀侯因战败被俘心怀怨恨,便设计报复息侯,他在楚文王面前称赞息夫人的容貌极美。楚文王听到蔡哀侯之言,便以巡游为名来到息国。息侯款待楚文王,楚文王见息夫人果然容貌极美,便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胆识嫁入楚国,成了楚夫人。楚文王倍加宠爱,在楚国国都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凿修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庙宇楼榭,山旁泉水潺孱,为之绝胜。</p><p class="ql-block"> 息夫人进入楚宫三年,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楚堵敖和楚成王。息夫人从未主动说过话,楚王问她是什么缘故,息夫人回答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p> <p class="ql-block"><b>《道德经》二十七章</b></p><p class="ql-block"><b>原文:</b><i>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i></p><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人,不必借助筹策一类的运算工具;善于关闭门户的人,不用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绑缚的人,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因此,圣人总是善于使人尽其才,因而没有无用之人;总是善于物尽其用,因而也就没有无用之物。这叫做藏而不露的智慧。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则是善人的借鉴。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自己的借鉴,虽然看起来很有智慧,其实是进入迷途,这是道的精微玄妙之处。</p><p class="ql-block"><b>感悟:</b></p><p class="ql-block"> 1.善行无辙迹,善于做事是指尊重自然规律、冥冥之中暗合天道,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化繁为简,直接高效,轻松愉快。如朱熹在《观书有感.其二》中所言: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p><p class="ql-block"> 2.善言无瑕谪,谨慎说话的人因为说的话发乎真心,合乎天理,所以没有瑕疵。</p><p class="ql-block"> 3.善数无筹策,不过份依赖工具,要向内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厚道是最高的聪明,人算不如天算。</p><p class="ql-block"> 4.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人和事,不善人也有他的意义和价值,下文故事中的周处值得我们去思考。其实善恶一念,动态变化,我们要会辩识善与不善,激发人性中的善意,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p><p class="ql-block"><b><i>小故事</i></b></p><p class="ql-block"><b><i> 《周处除三害》</i></b></p><p class="ql-block"> 吴鄱阳太守周鲂的儿子周处,字子隐,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p><p class="ql-block"> 由于周鲂去世早,周处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都以他为祸患。</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周处询问乡里的老人说:“如今四时谐调,又是丰收之年,而人们却不欢喜,这是为什么?”老人叹气说:“三害没有除掉,哪里会有什么快乐。”</p><p class="ql-block"> 周处问:“三害是什么?”老人直白地回答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龙,再加上你,就是三害了。”周处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自己在乡亲眼里这么坏,就说:“如果大家所忧的只限于这三害,那我就能把它除了。”老人说:“你能除掉三害,那就不只是除害而已,而是全郡的大庆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周处进山搜寻老虎,把老虎射死,又跳进河里,与蛟龙搏斗,时沉时浮,一直交手打了几十里,三天三夜竟然还不见露出水面。乡亲们以为周处和蛟龙两败俱伤都死了,欢天喜地地四处告知,互相庆贺。</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早上周处杀了蛟龙回来,见此情景,更深刻的体验到大家是如此地厌恶自己,便到吴国寻找陆机、陆云。周处见到陆云,具以实情相告,说:“我想修养操行,但年纪已大,恐怕来不及了。”陆云说:“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p><p class="ql-block"> 于是周处磨砺意志,发奋好学,改过自新,后来既有文才,又有讲仁义刚烈的志气,说话讲忠信,并注意克制自己,成了远近有名的忠孝之臣。</p> <p class="ql-block">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道德经》强调: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观察人的精神境界、思想境界、理想信念。人的精神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体会领悟,才能够明白做人做事应遵循自然规律暗合天道,面对名利等各种诱惑泰然自若。</p><p class="ql-block"> 德不孤,必有邻!感谢大家的一路同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世界繁华三千,不如一隅清欢。往后余生愿我们能海纳百川、壁立千仞。</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2日活动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