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电影院

宁静致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8年,和静县电影院被彻底拆除了,从此电影院在人们的视线中永远消失了。可电影院带给人们的美好记忆,却被和静人永远珍藏在心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和静县电影院是1961年建成的,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砖木结构,观众大厅设有长木椅(后改成铁腿活座椅),上下楼共有1200个座位。电影院外观为白墙蓝顶,带有显著的俄式风格。一楼门厅前有四根并排的水泥柱子,二楼也有四根。门前台阶下,左右各放一尊石狮子。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和静县电影院是全城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院与县一校对望,在学校西边。我进城上小学时,才第一次见到她的真容。由于离学校近,放学后我经常跑去电影院门前玩,仰望电影院,电影院仿佛高耸云天,由于不曾进去,更感神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小学二年级时,一次周六下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看电影,我和激动万分的同学们排队才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电影院里面高大、宽敞,没有一根柱子,前面是舞台和荧幕,身后二楼的墙面上有两个小窗口,是专门用来放电影的,两边墙面上镶嵌着带有无数小孔的隔音壁。当关灯放电影时,一束光亮从二楼的小窗口射出,伴随背景音乐,荧幕上立刻出现画面和人影。这时,观众席的师生们鸦雀无声,黑暗中,都睁大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电影。印象中,学校第一次组织我们看的是阿尔巴尼亚电影《广阔的地平线》。看完电影后,我兴奋了好几天,小脑瓜里时不时浮现出电影里的画面,并期盼着下一次看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之后,学校组织我们看了许多电影,有国产电影《苦菜花》《春苗》《鸡毛信》《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有样板戏电影《红灯记》《白毛女》《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还有外国电影《列宁在十月》《卖花姑娘》《第八个是铜像》等。记得看电影《苦菜花》和《卖花姑娘》时,全场师生都哭得泪流满面,从心里为电影主人公遭受的悲惨命运而难过。每次看电影,全校师生仿佛跟过节一般激动和高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初中时,除学校组织我们看电影外,自己偶尔也去看电影。不过,那时胆小,晚上一个人不敢去,只能逢星期日白天放电影时去看。那时电影票一角两角钱。没钱买电影票时,我就捡废铜烂铁换钱买票去看。为记住自己看过的电影,每看一部,我就用铅笔将电影名字写在屋后一棵粗壮的白杨树树杆上。三年下来,我看过近百部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精神渴望,全县人民掀起了看电影的热潮。电影院每放一部电影,电影院门口都是人山人海。那时我家住城郊农村,一演好电影,大家争相告知,队上的社员收工后有时顾不上吃晚饭,丢下手中的农具,就往城中的电影院跑,生怕买不上票,或去晚了开演。而通往电影院的各条街道上,天一黑就涌满了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群群浩浩荡荡、喜气洋洋地赶往电影院看电影,那阵势就跟年节赶大集似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电影人多,抢购电影票的激烈程度就跟打仗一样。那时人们没有排队意识,也无人管,在售票窗买票全凭挤。电影院左右两个售票窗,一打开卖票,窗口处就形成人挤人、人摞人的购票场景。为了买票,有人帽子挤掉了,有人鞋子挤掉了,有人连裤子都挤掉了;你拉我拽,撕烂衣袖、挤破头是经常发生的事。有时抢购不上票,我们不甘心回家,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弯着腰,睁大眼睛在地上仔细寻捡别人不小心丢掉的票;有时拿着废票,趁人多时,蒙混过关;有时钻到大人的皮大衣底下,混进电影院看电影,被当场抓住的尴尬事时有发生。实在进不去,就站在门外附耳“听”电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大批外国电影引进国门时,像刮起一股飓风,又掀起人们看外国电影的浪潮。电影院曾放过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等,日本电影《望乡》《追捕》等,印度电影《流浪者》《大篷车》等,南斯拉夫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还有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法国和意大利合拍电影《佐罗》等。每放一部外国电影,都会在小城引起一场轰动,并出现万人空巷看电影的盛况。为了满足各族群众看电影的愿望,有的电影甚至白天黑夜连演四五场,若依然满足不了观众,第二天再演一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电影院门口每晚都有七八个卖瓜子的人。一杯瓜子一角钱,半杯瓜子五分钱。卖瓜子的人收钱后,将杯子里的瓜子快速倒入一个报纸折叠的三角袋,便递到你手上。看电影时,一边看电影,一边嗑瓜子,真是一种享受。电影散场后,地下铺满一层瓜子皮,给电影院工作人员打扫卫生造成了很大的工作量。为了制止观众在看电影时磕瓜子,电影院工作人员手拿电筒,在观众席过道上来回巡视,发现有嗑瓜子的人,当场照射、呵斥,嗑瓜子的人立即收起瓜子不敢磕了,等巡视人员走过,又在偷偷地磕瓜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电影院设定的座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看电影的需求,后来在电影院南侧,又建起了2528平方米,水泥板地面,水泥条凳,定员4083个座位的露天电影院。遇到放映好电影时,露天电影院观众爆满,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家家户户买有电视机,看电影的人少了,电影院逐渐萧条走向关门。关门的日子,电影院仿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伫立于残阳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电影院被拆除那天,许多人驻足观望,心里更为难舍。因为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十分贫瘠的年代,电影院成为人们娱乐的精神高地,陪伴和静人走过了四十七个春秋,并在每个人心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转眼,电影院拆除已十五年了,可每每想起电影院陪伴的岁月,令人十分怀念,仿佛一坛老酒,散发着幽幽浓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