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年在杭州时,去富阳旅游,在地铁上看到黄公望村的地名。黄公望,这不就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吗?我虽对绘画无知,但这画却是如雷贯耳!其传奇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决意去看看。</p><p class="ql-block">7月7日,我和老伴来到黄公望村。</p> <p class="ql-block">村口黄公望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村内旅游中心。没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有个标志。</p> <p class="ql-block">穿过村子,这里是黄公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原籍江苏常熟,幼年父母双亡,后有浙江永嘉黄姓者,年九十而无子,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少年黄公望,见其容貌清秀,故收为嗣,云:“公望子久矣”,自此正式改名公望,字子久。后自号一峰,又号净墅、大痴、井西道人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公望在晚年时期,隐居在浙江富春江一带,用了7年时间,创作了一幅煌煌巨制《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属于纸本,水墨画作,纵33厘米,横636.9厘米。</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此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峰峦坡石随势起伏,山涧深处清泉飞泻。在群山环抱中,茅屋村舍参差其间,渔舟小桥错落有致,真可谓人随景迁、景随人移。此画集中体现了作者勾勒、皴擦、点染的高超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清初吴其贞推崇为“亘古第一画″。</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2011年6月,《富春山居图》全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度合璧展出。</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p> <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全真教同门师弟郑樗。</p><p class="ql-block">郑樗,字无用,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郑樗敏锐地看到《富春山居图》的价值,忧心忡忡地表示这幅画可能会有“巧取豪夺”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郑樗一语成谶!</p><p class="ql-block">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p> <p class="ql-block">明代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书画家沈周手里。当沈周把画交给一位朋友请他题跋时,没想到那位朋友的儿子,心生歹念,把画偷偷卖掉,还狡辩说画是被人偷了。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可是后悔已经晚矣。千辛万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图》,如今只剩下留在头脑中的记忆了。</p> <p class="ql-block">后来,沈周硬是凭着记忆,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图》。</p> <p class="ql-block">沈周失真迹后,犹如石沉大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消息。嘉靖年间,安绍芳成了《富春山居图》的新主人。隆庆四年,无锡画家谈志伊将其收入囊中。万历二十四年,《富春山居图》被董其昌(晚明最杰出的书画家)所购得。董其昌晚年又把它卖给了宜兴收藏家吴正志,到清朝顺治年间,传到了孙子吴洪裕手里。吴洪裕珍爱之极,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p> <p class="ql-block">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焚以为殉”,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人群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吴静庵(字子文)。</p> <p class="ql-block">画虽得救了,中间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起首一段已烧去,幸存部分也是火痕斑斑。从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因尚留一山一水一丘一壑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因有黄公望题识上款为“无用师”被称为“无用师卷”。</p> <p class="ql-block">1745年,乾隆皇帝花了两千两银子,买得《富春山居图》后半段《无用师卷》,至为欣喜。他写道:“偶得子久《山居图》,笔墨苍古,的系真迹。”</p><p class="ql-block">可是,一年后,乾隆皇帝又发现了一本“无用师卷”。这下,就有了两本一模一样的“无用师卷”摆在乾隆皇帝面前。</p> <p class="ql-block">他剪烛粗观,思虑再三,最后决定,“旧为真,新为伪”,确认先买的《山居图》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山居图》(后世称为子明卷)其实是明末文人临摹《无用师卷》的摹本,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把乾隆帝蒙骗了。</p> <p class="ql-block">但乾隆毕竟是一个很好的鉴赏家,虽然断言《富春山居图》是假的,但因为这幅作品“有古香清韵”,“非近日俗工所能为”,也心存疑虑,一时难断,等待“他日之辨”。这样真假两幅山居图就在清宫一直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乾清宫里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1933年,故宫重要文物南迁,包括《富春山居图》在内的万余箱珍贵文物,先运抵上海,再运至南京。1949年,又随国民党败退,辗转迁台。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剩山图》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吴湖帆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剩山图》来到浙江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提出“能否促成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的创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3月,凤凰卫视与浙江省文化厅接触,提出有关《富春山居图》两岸联展的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8年9月,经台湾文化名人陈文茜牵线,刘长乐先生与现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初次见面,周院长做出积极正面回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0年6月,凤凰卫视居中联络,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明确表示,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部分,可以先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至此合璧展终于定局。</p> <p class="ql-block">2011年6月1日上午10时,“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式在台北故宫晶华三楼宴会厅举行,分隔360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重相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有个池塘,风景不错。</p> <p class="ql-block">黄公望纪念馆去黄公望隐居地约2.5公里,须乘电瓶车。但须等人满了才发车。因不确定时间,我们决定步行以达。</p> <p class="ql-block">行约一公里,这里有个观音像。</p> <p class="ql-block">元代时富春江水位在这里!黄公望当年乘船的码头就在此。他在此下船,然后到他的居住地小洞天。</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黄公望当年隐居处。富春山居图诞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