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流行“尿素”裤

清雅竹韵

<h1>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国家为了把农业生产搞上去,从日本进口了一种名叫“尿素”的化肥。当时化肥这样的生产资料是由国家统一控制和分配的,到了农村则由“供销社”经营,负责分配到生产大队,大队再分到生产小队。日本产的尿素下拨到供销社,工作人员立刻发现这种化肥外包装很特别。</h1> <h1>  那时候中国的化肥只有“碳酸氢铵”,是用塑料袋子包装的。而日本产的尿素,里边是用一层防潮的牛皮纸袋包装的,外面还包着一层质地柔软白色的化学纤维布料的袋子,人称“尼龙”。有个工作人员看了,马上就意识到“这不是可以用来做衣服吗?”于是就把空的尿素袋子拿回家交给了妻子。聪明的妻子把尿素袋子拆开,用染料染成黑色或者蓝色,缝成裤子让丈夫穿在身上。岂料这个发明创作竟然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农村传开了。</h1><h1> 很快“尿素”袋子就成了农村的宝物,染一染,正好做一条裤子。就是“日本”“尿素”这几个黑色的汉字任凭你怎样染,总是盖不住,所以老百姓给这种裤子取名“尿素裤”。你看我们那时多么的贫穷,老百姓不得不用日本的尿素袋子来做衣服穿。</h1><h1> “尿素裤”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怪,但却是人见人爱。因为这种从来都没有听过见过的尼龙料子布,做成裤子穿在身上,像丝绸那样的薄而柔软,手感光滑特别舒服,下垂感也蛮好,还结实耐磨,久穿不破,比硬硬棒棒皱皱楞楞的土布裤子时髦多了。走在街上增加了不少回头率,赢得了很多羡慕的眼光。社员们夸“日本尿素袋,做成裤子乐陶陶;不串亲友不舍穿,一提笑得把腰弯。”</h1><p class="ql-block"><br></p> <h1>  起初国家进口的尿素少,尿素袋子自然也少。日本尿素口袋可以做裤子的消息被农村的基层干部得知后,立刻被他们控制起来。公社书记下一道命令到供销社,所有尿素口袋一律扒下来,由公社统一分配。这样一来,只有社队干部和供销社的职工才能分到,一般社员还抢不上。</h1><h1> 干部有权把尿素袋子争到了,做衣服穿了。农民没有权争不到,就用民歌的形式唱出来,表示他们的不满:“社干部,队干部,一人一条尿素裤;有黑的,有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村里来干部,穿的化肥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哪个是干部?先看穿啥裤。前头‘日本产’,后头是‘尿素’,不是干部也干部!”</h1><h1> 好在国家不断增加进口尿素的数量,生产队购买使用尿素也越来越多。社员们也能轻易地搞到一个尿素袋,回家给自己做条“尿素裤”穿上时髦一番。没过多久,穿日本尿素口袋做成的衣服竟然成了一种时尚流行全国。</h1><h1> “尿素裤”能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要原因是绵布供应的严重不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布是要布票的,国家给每人每年发的布票,少则六七尺两人合起来才够买一条裤子的布,最多也就是十一二尺,能买缝一身衣服的布。因而老百姓穿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特别是广大乡村农民更是衣衫褴褛,有些家庭困难的都没有裤子穿。你说这个时候能穿上一条用尿素袋子染色做成的新裤子,谁不高兴啊!</h1><p class="ql-block"><br></p> <h1>  我七二年高中毕业后的一天,爸爸回家的时候带回了两个白色的口袋,比当时装面粉的布口袋要大一些。他问妈妈:“你看看这布料做衣服好不好?”妈妈接过来一看,惊喜地说“这是什么布啊,这么软?”爸爸说是公社发的,每人两个,是日本进口的东西。妈妈把口袋平摊到桌之上,发现上面的印有黑色的“日本尿素,XX株式会社”等黑字。</h1><h1> 妈妈把尿素袋子拆开,让我到供销社买了两包黑色的染料,放到锅里的开水中熔化后,把两条白色的尿素袋子放到锅里煮染。可惜的是日本的印刷技术太厉害了,妈妈用尽了一切办法,只是把白色的尿素袋子染成了黑色,但袋子上的“日本”、“尿素” 等字样还是依稀可见。妈妈用这两条尿素袋,给我和爸爸各缝了一条裤子,还精心的把尿素等字样逢到裤裆里,就不容易被人看见。</h1><h1> 再后来,爸爸给我们家自留地买过好多袋尿素,妈妈把用过的袋子染成蓝色、草绿色等颜色,给我们家里每个人都做了一条裤子,还给我做了衬衫穿。</h1><p class="ql-block"><br></p> <h1>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的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店的柜台上出现了的确良,的确卡等化纤布,尽管比棉布贵,但做出的衣服结实耐穿,一件能抵几件,而且不会缩水,既时尚又合算,有工资收入者勒紧裤带也要缝一件,从此后“尿素裤”这种可笑的服装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事已过去几十年了,至今想起,心中仍然一阵酸楚。</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来自 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感谢来访点赞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