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共识者·前 言》</p><p class="ql-block">—— 撰文于 “共识网”十周年之际 </p><p class="ql-block">作者:陈世和</p><p class="ql-block">华夏九州, 改开以降,商海巨浪每每扑腾呼啸,殊不知, 一股融合中西淹贯历史的学术清流已悄然源出。这介乎于庙 堂与江湖之间,让学人取菁去芜、探赜释惑的文化通道,便是互联网中自媒体网站灼照的学术自由路径。</p><p class="ql-block">一批感怀同旨的文人卸却了纸质刊物固有的涂脂残红。 以深切的感时伤情,抒写着寄寓相同、旨深意远的民情感慨。</p><p class="ql-block">浩浩然之气概催生了这一批掞辞飚起的知性硕学。</p><p class="ql-block">平心而论,这些在自媒体上耕作墨田的文化拾荒人, 无论随笔散文,抑或宏篇论著,其笔法的优美,遣词的妙用, 文字的犀利,思想的深邃, 境界的阔远,均越过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多数学者。与民国时期的前辈大家相比, 从整体 层面看,虽没有那么深厚的旧学功底, 但贯通西学、洞幽时 政、通古接往,必然比之视野开阔。加之遭际磨难的多重性, 也必然贴近草根。以做工务农从军及求学的历练观察先辈深 陷运动式泥淖之挣扎与苦难。前车为鉴,使之摆脱了谦谦君子任人宰割的迂腐。文风流变, 自成俊朗之风神,让人耳目</p><p class="ql-block">一新!</p><p class="ql-block">从《共识网》《博客中国》《律师文摘》《爱思想》等文 化学术网及一些自媒体、网上刊物与公众号登载的文章看, 当代学者以时尚的睿思, 在历史的现场演绎了学术语境中的 逻辑快感。这之间, 以宏丽的文藻、老妙的高词、深邃的哲 思, 盘桓于互联网上的佼佼者非李劫莫属。李劫放任不羁的 文字, 唯美精雅,在自媒体上自在潇洒, 于经史子集、音乐 艺术、时政要闻之间纵横捭阖,可谓独步当时。其美文之高风萦绕自媒体, 让人思其高志, 为之旷神。</p><p class="ql-block">另一位在《共识网》上崭露头角的是刘仲敬。此子博览 群籍,学贯中西。记忆力超强不输尤善显摆的钱锺书先生,</p><p class="ql-block">甚至在史学论著的隐喻讽谏方面还略胜一筹。在其史著中,因有了西方语言及思想的时髦与润色, 点染墨香的《民国纪 事本末》显然比始创纪事本末体的袁枢更有特色。可以说刘 仲敬撇开了啸傲史坛且一心为刘汉江山张目的班固, 直接与史圣司马迁对话了。他们聊古今之变,相谈甚欢呐!</p><p class="ql-block">民主话语闪耀自媒体网站穿越历史的长空, 使局限于纸 质的学人,看到了影响渊远的浪漫。自媒体网站据此迎来了 美丽女神刘瑜的美文,“观念的水位”从纸上漂移至互联网 的场域,荡起的涟漪, 激起“适彼乐土”的向往与忧虑。美 神在自媒体上的款款放歌,让沉重的民主话题举重若轻。高 标的价值取向居然在轻松、幽默、俏皮、精致的词句中透出 敏学多思与睿智妙趣的内蕴, 刘瑜于清谈中的神态心志,玄远而有凤仪!</p><p class="ql-block">言午教授的语词半文半白, 显然这是融贯古今穿透千年 历史的深刻。锋利如刀的文字在清华园的草坪上徘徊, 飞扬 在互联网的自媒体上愈加激烈。以法学兼容史学的笔力强劲 而苍郁,承袭了接竹引泉的振衰起敝。其内在的刚猛德性自 然不屑与时弊同流, 沛胸的道义升绕在美奂的文墨中, 映显 出的元气淋漓之象, 诠释了高蹈的人格。可以预见, 即使退隐柴扉、孤灯如豆,也能青史刻字,不会拥抱太久的寂寥。</p><p class="ql-block">法学家卫方教授在互联网上的视频讲座, 其纵论古今中 外法史的超一流演讲, 给人以法哲学的理性思考与启迪。那 被幽默语调包裹着的有趣叙事和经典案例透映出的深刻洞 见, 以及潜藏在嬉笑调侃中的丝丝悲凉,都折射出笑比哭更有力度!</p><p class="ql-block">荣剑魁梧且相貌堂堂, 行文大气,字如其人。他驰骋于 政治思想的精神牧场, 在互联网上大开大合, 笔耕之处,挖 掘出的玄奥义理令人击节。他是思想理论界的大力神,打扫左边的奥吉亚斯牛圈不遗余力(赵士林教授语),让人感佩。</p><p class="ql-block">秦晖教授在互联网上的短帖, 寥寥几笔便将其传世巨著 的精髓与奥义画龙点睛。他傲然地置身于学海,以不嫌重复 的温和之语发肃杀之气。其思想的厚重,在不显山不露水之间,已标定自己炉启丹成、霞光泻地的学术地位。</p><p class="ql-block">经济学家张维迎在楚歌四起的波澜中一苇渡航。他的规 箴劝言,在于劫富非法且不能济贫。他认为,循道法度的市 场经济才是共同富裕的不二法门。他没有在时运不济时躬身 潜行,而是在互联网上振臂一呼,心怀黎元,声声嘶哑, 竟穿透高压砭骨的云层。那些粉饰谄媚的案牍文稿,如何抵得上他为心植绿的永恒声名?</p><p class="ql-block">著名宪法学家千帆教授对宪政的追求一以贯之,在互联 网的学术刊物、微博及演讲平台上,其论证周全的学术文章 与掷地有声的不懈呼号,扬义天下, 给渐次衰微的宪法学植 入一股显法于世的绵绵力道。温文尔雅的他内存不屈的劲健风骨。</p><p class="ql-block">《律师文摘》在其主编孙国栋呕心沥血之打造下,正由 纸质媒体向互联网学术网站与刊物进军,《律师文摘》率先</p><p class="ql-block">举起“独立精神”的旗帜, 十年生聚, 于财色功利的红尘之外, 让忧患律师觅得了一席栖息之地。无庸讳言,这里, 盛 放着多少学人的精品文章和法律人悲悯情怀的智识关爱。 可 以说,《律师文摘》跻身一流,在于底版上弥漫着法治的浩然正气及其深沉的发力!</p><p class="ql-block">不一一赘述,互联网自媒体上英才多多。自媒体完全可 以打造出一批学术努力中的硕学群体肖像。这些坐拥书城、 潜心书斋的学者,长期蛰伏在纸质出版物的困窘之中, 其精 义霞开的文字一旦从官媒羁绊中脱身, 遂成政经文史的时尚 文化生态。可以想象, 当代文人在自媒体上的放纵一回是怎 样的大雅传诵?此种植绿吾土的担当与禀赋,必能承古通今、 融汇中西。无须南渡或北归,互联网有足够大的空间, 让饱 学之士在这里辗转腾挪、展卷飞扬。不会因文化场域的逼仄而让菩萨太大庙门狭小。</p><p class="ql-block">回顾历史, 当代文人毕竟在自媒体上享受过未经审读审 稿的美梦。“六经皆史”,文字已经飞扬, 既然新时代文人们 身怀绝技,能看透千年历史, 又何必急切地寻找现世的慰藉? 也没有必要一个个捶胸顿足地哀叹自我运气的不济。三十年 河东, 三十年河西, 互联网不会亡, 互联网上的自媒体是新 文化的产房, 新思想已经临盆,诞下的精神火种,早晚会春风吹又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