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学缺失带给人们的启迪

lingyun699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行为学缺失带给人们的启迪</p><p class="ql-block">《社会行为学》,研究社会群体行为的规律和后果,以及控制和监测的方法,为决策提供抉择依据。</p><p class="ql-block">《社会行为学》按所研究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部类。《宏观行为学》研究的内容有两大部分:其一是《基础行为学》,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它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其二是《社会行为学》,研究社会群体行为的规律和后果,以及控制和监测的方法,为决策者提供抉择依据。《微观行为学》的研究范围则十分广泛,研究社会单位和组织行为规律的可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消费者行为规律的可称为《营销行为学》;研究罪犯者行为规律的可称为《犯罪行为学》。</p><p class="ql-block">社会行为是一种人类行为,指由社会刺激而引起的行为。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是:(一)社会行为是属于社会性刺激而产生行为,这是社会行为同其他由非社会性刺激而导致的人类行为的区别。(二)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与另外一个人的行为发生关系,其中包括对他人行为的控制、影响和制约。人们在交互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人们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时的行为表现,均属于社会行为。古典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首次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归为社会行动,因为他认为社会行动最终都是由具有主观意感的个人行动组成的。研究的方式就是去“理解”这些行动背后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而犯罪行为则是人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因此,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犯罪行为,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犯罪的成因、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首先,犯罪行为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其中,社会因素是犯罪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个人因素也是犯罪成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性格、思想倾向、交友圈等。例如,某些人可能具有侵略性、易怒、没有控制力等性格特点,从而导致他们更容易采取暴力行为。再如,某些人在朋友圈子中会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参与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与朱令家属的一次正式会面中,确认了以下事实:确认朱令是铊盐中毒;确认清华大学实验室购买过铊盐,对铊盐的使用未经严格管理和登记;排除朱令本人及其亲属接触过铊盐。(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1997年4月初,北京市公安局一名退休老公安王补专门找到朱明新夫妇,提醒他们作案人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在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间,能接触到朱令的饮食、起居,能不使朱令察觉投毒;熟知朱令活动规律、生活习惯,掌握投毒的时机和场合;懂得铊盐毒性、毒理;可接触到铊盐;有作案动机;有异常表现。</p><p class="ql-block">“在王补的提醒下,我们的怀疑范围迅速缩小了。”朱明新说。她后来想起女儿在出事前曾在谈话中向她介绍过几次好朋友苏荟,朱令和苏荟因为都是北京人,关系不错,在朱令的介绍下,苏荟也参加了清华大学民乐队。</p><p class="ql-block">朱令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好到特别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有一次,民乐队的活动临时取消,朱令就去北太平庄的古琴老师处上课,练完后回学校上自习,谁知苏荟告诉班上同学,‘今天乐队没活动’。本来朱令在民乐队的活动多,很少参加班级的活动,她自己心里也有压力,这样一来,同学更会认为‘就是乐队没活动,朱令也不愿意参加班里的活动’,朱令感觉很别扭。”朱明新回忆,这样的“别扭”还有好多次。在另一次,民乐队请了音乐学院的老师开课,朱令回家后告诉母亲,苏荟跟老师说朱令的音乐水平已经很高、不用点拨太多了,将朱令挤到后排,朱令因此很不高兴。(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更有说法是孙维、朱令、黄开胜三人此前有过交集,那就是在乐团,朱令加入乐团后,将舍友孙维也拉入了乐团,所以不少人猜测是不是三人之间存在感情问题,或者其他问题,这背后的隐情才是最关键的点。(网易新聞2023‘12‘27.05‘57)</p><p class="ql-block">朱令中毒后,清华派出所公安对朱明新表示:“可以大胆怀疑。”</p><p class="ql-block">在近日公布的声明中,苏荟对外表示,“想不到1997年4月2日,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我突然被公安局14处以‘简单了解情况,只是换个地方’为由从实验室带走讯问,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求我在印有‘犯罪嫌疑人’字样的纸上签名。”“1998年8月,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p><p class="ql-block">这份声明也强调,“1997年6月30日毕业典礼之前,系领导通知我,由于我被公安调查不能发我毕业证书,并让我家人来校谈话。”(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第五条,动机问题了。</p><p class="ql-block">朱令和孙维关系有过蜜月期,但是进入乐队之后,两个人的关系有了裂痕。</p><p class="ql-block">朱令曾经很困惑,对妈妈说为什么两个人关系很好了,还会有矛盾。</p><p class="ql-block">你可以说这只是朱令家的一家之言,但是同学们证实,孙没少给朱令下绊子。(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3月9日,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给朱令看病,李舜伟告诉朱明新,朱令的症状“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他建议朱明新赶紧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与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专家张寿林处做鉴定。张寿林其后与李舜伟会诊,高度怀疑朱令是“铊中毒”。但因条件限制,朱令没有做铊中毒鉴定,而是在协和医院急诊室一边观察一边等待住院床位。(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在这之前,我们的心思都放在拯救女儿身上,鉴定结果出来以后,我们马上报案。”吴承之说。</p><p class="ql-block">朱明新告诉记者,4月28日当晚,朱令父母通过朱令舅妈找到时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薛方渝教授,朱令舅妈在薛方渝家提出报案的要求。薛方渝教授当即请示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贺美英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请示后薛方渝立即打电话向兼任清华大学派出所副所长的保卫部长报案。</p><p class="ql-block">次日早晨,朱令的舅妈又与薛方渝教授联系,要求立即迁出同宿舍的同学以保护现场,查封朱令在学校的物品,进一步化验。薛方渝教授表示,迁出同学有些困难。</p><p class="ql-block">一些蹊跷的事情在发生。</p><p class="ql-block">在朱令住院不久的1995年3月底,朱令的一名女同学给吴承之打电话,告诉他“朱令还剩下的面包,我们几个分了吃了”。“很明显,有人在销毁证据。”吴承之向记者回忆这个细节时强调。</p><p class="ql-block">而在4月28日至5月7日期间,朱令宿舍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失窃案”。当天来查看的民警事后告诉朱明新夫妇,钱散落在地上;与朱令联络过的清华一位老师告诉他们,朱令的杯子后来在同学打扫卫生时,在宿舍床底下被发现。</p><p class="ql-block">朱明新由此怀疑,“投毒凶手想毁灭作案现场”。(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从社会行为学角度: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在客观上可能都是合理的,但在主观上却都是非理性的:前者对行动的目的和手段缺乏有意识的思考而盲从于习惯,后者则受行动者的情感甚至冲动支配。因此这两类社会行动的理性成分都较低。</p><p class="ql-block">2000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协和医院不作为的行为导致被鉴定人朱令病情被诊断延误”为由,判决协和医院补偿朱令医疗等费用10万元人民币。(新民周刊2023年12月23日15.27)</p><p class="ql-block">从此案中可以得到证明:被害者及父母由于社会行为学的缺失,导致侵害者目的达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