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沙一天地,一水一世界。沙水是自然界中最易获取的廉价资源。孩子是大自然的宠儿,也是大自然的追随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风一沙都能引起孩子们的驻足。活动的前一周我通知孩子们把家里的沙水服带到幼儿园来,接下来总有孩子在早操结束后问我:“老师,今天可以玩沙了吗?”看着孩子们期待的小眼神,我不忍心地回答道:“再耐心等上两天,等所有的小朋友都把沙水服带来了我们就一起去玩,好吗?”本周终于等来了孩子们心心念念的沙水区,追随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始了沙水游戏课程的探索与生成。</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了,孩子们各自从材料架选择了不同的玩沙工具,迫不及待的冲到沙池里开始了玩沙游戏,有的挖、有的捏、有的刨、有的在接水、有的在往模具里装沙子,场面十分热闹。在沙池的一角,滔滔小朋友把一根PVC管放在水龙头的卡槽里,然后在PVC管上又叠加了一片竹板,接着他又抱来两根完整的PVC管,他把其中一根与之前的水管连接,接着把第二根水管卡在后面。但是滔滔试了好久也没有将两根水管卡在一起,最终在我的帮助下完成连接,滔滔把水管重新拼回去,并迫不及待地打开水龙头开关,并对着对面的刘志明喊:“快看看水管出水了没有!”刘志明一直盯着水管的尾部说:“还没有、还没有……”滔滔发现竹板与水管的连接处一直在漏水,他用一旁的玩具车放在下面做支撑。然后再次打开水龙头,亲自跑到水管的尾部等待水的到来,结果一直没有出水。</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的水管连接并不是很成功,首先孩子们在材料的选择上就有些欠考虑,因为竹板与完整的PVC管的接口并不十分吻合,其次水管上卡扣是固定的,所以随意连接后,导致与竹板连接的一端的口部朝下,因此水流很难流进管道。但是在游戏中,滔滔小朋友能够认真思考,不断地探索水管不出水的原因,当发现是连接口朝下的原因后,他立马用玩具车撑起竹板,本以为能解决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水流出来。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缺乏对沙子和水的认识,比如滔滔尝试许久都无法把两根水管连起来,是因为在连接口上都是沙子,所以才会有阻力,而水不仅具有流动性和连续性,它还遵循着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p> <p class="ql-block"><b>【小结】</b></p><p class="ql-block"> 通过和孩子的交流,我发现孩子们也有认识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能够开动脑经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我用简单的实物操作让孩子们明白,水流是有连续性的,如果想让水从一个管道流进另一个管道,就需要两个管道无缝衔接。孩子们也明白了水是往低的地方流,管道的首部要高,尾部要矮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基于前一次的不熟悉,带着用小脑袋想出来的办法,开始进行第二次水道之旅!辰辰小朋友找来昨天的没有拆卸的两根水管按照昨天的样子拼搭好。接着又抱来一根水管放在沙池里,然后起身找个水桶接来水,对着水管的连接口冲水,再把水管连接起来。他对一旁的杨子煜说:“小阳阳,你可以帮我从积木筐拿一块短的木头积木吗?”他用小阳阳拿来的积木用力撞击连接口三次。随后他走到水龙头的地方打开水龙头,发现水从切面PVC管底部流走了,他拉起沙池里连接好的水管放在水龙头的下面。他赶忙跑去水管的尾部查看,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组建的整个水道。然后他用连接口旁边的水桶反扣支撑起连接口,又找来短积木立在水管下面做支撑,然后水流哗哗而来,小朋友们大喊“出水了!出水了!”金智恩等人开心地拿来牛奶壶轮流在出水口接水。</p> <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搭建过程中,孩子们已经产生了有目的、有步骤的连接,不断的将水道进行加长。在搭建水道的过程中幼儿使用了连接、架空、撞击加固等建构方法,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意识;此外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也有所提升,辰辰负责本次水管连接的主要工作,其他的小朋友则负责帮忙看看有没有出水、帮辰辰拿取所需要的材料等,最终一个完整的水管道完美收工,看着孩子们脸上兴奋的表情,不得不赞叹“游戏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探索、思考、交流、合作、体验成功、分享喜悦等,这是一个多么振奋的体验啊!</p> <p class="ql-block"> 1.游戏分享记录,梳理提升教师以讨论分享、引导幼儿回顾游戏、抛出问题等方式帮助幼儿寻找暂未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下一步游戏计划:</p><p class="ql-block"> (1)管道衔接处仍然存在细小的漏水的现象,思考更好的连接方法。</p><p class="ql-block"> (2)长时间托举圆水管费时费力,探讨更方便、更省力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3)引导幼儿制定下一步游戏计划,利用同伴互助,寻找更多方式,推进游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2.合理投放新材料,助推幼儿游戏发展游戏活动的实施与开展基于活动材料的投放,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得到发展,根据幼儿的下一步的游戏计划,及时提供材料助推幼儿合作、探索能力、游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p><p class="ql-block"> 3.经验迁移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困惑,找准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抓住教育契机,开展《沙与水》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满足幼儿对沙与水活动的探究兴趣,进一步推进游戏。</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孩子在对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游戏时间,鼓励孩子们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在前面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合作行为,所以在此次问题中孩子们更明确地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也为发展孩子们的分工合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孩子们专注、持续的探索已经明显发现了沙和水的特性,及湿的沙子更便于塑造性等。</p><p class="ql-block"> 本次的水道探索之旅,孩子们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践验证,不断地发展着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开始自发的具有分工合作的行为,这也为后期发展孩子们分工合作能力奠定基础。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只是倾听者、观察者、支持者,孩子们是游戏的主人,在挖沙的过程中通过同伴互相制定规则,以促使孩子们形成更好的规则意识,活动中孩子们建构了关于材料、沙水特性、高矮、比较高矮方法的经验。在后期教师还可以持续关注孩子们游戏中新的游戏情节发展,持续推进游戏。</p> <p class="ql-block">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粒沙也能点亮一个梦想,智慧,在手指尖上,创造,在心灵流淌。我们与沙子的故事,还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