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广东云浮新兴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县城,却孕育了改变世界的禅宗大师——六祖惠能。曾经目不识丁的山野樵夫,却能顿悟成佛,这正是惠能所言的"下下人有上上智"的最好体现。</p><p class="ql-block"> 新兴县一带,历史上曾为越族统辖与生息之地,又称百越。区别于中原的农业文化,虽有稻作,却也以采集、狩猎为生。</p><p class="ql-block"> 自唐以来,百越又作为官员的贬谪所在,张柬之、杜位皆莅其地。无论汉人南下,瑶人南下,都很好的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六祖慧能的出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出生于新兴县,并在此以劳作历练成长,则是上天给予六祖惠能的馈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云浮新兴合作社</p> <p class="ql-block"> 水东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新兴江畔,有一条鲜为人知的明清古村落——水东村,这里的村民都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的后裔。程氏家族最早居于安徽,后迁于河南。至程颢嫡孙时,为避战乱又从河南迁至岭南珠玑,称为岭南一世,辗转延至程氏岭南八世程绍明,于新兴江畔肥沃的土地上建村、繁衍生息。虽然历经600多年的风雨,但水东村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在这里,无论是建筑还是民风,都充分体现出程氏家族独特的理学精神。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称其为“岭南理学第一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村落程氏后裔一直秉承始祖家风,历史曾出现多位文、武举人。</p><p class="ql-block"> 村民勤劳朴实、民风淳厚,整个古村落生态文明、自然和谐、环境优美。</p> <p class="ql-block"> 理学学派的教育理念与其学说本身密切相关,紧紧融合。程颢认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培养人明理从善——“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弃也”。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人们遵循天理,仁民而爱物。</p><p class="ql-block"> 程颢还提出,读书以期“讲明义理”,注重读书方法,“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不可“滞心于章句之末”,为此者乃“学者之大患”。</p><p class="ql-block"> 理学教育始终贯彻道德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以德行先”的教育原则,要求学生把伦理道德的完善当作终身的追求。同理学学说一样,理学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水东村古村落建筑风格呈现多元文化互相融合的特征。珠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理事长、文化学家洪三泰教授把这一多元文化的内涵概括为五个“合一”:</p><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古村落选址在新兴江畔,村内规划以寿庵祠为中心,民居建筑依次向外发展建造,并且按 "八卦”的布局,民居座向四面八方,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目录现了天人合一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理佛合一”。村民是开辟了"洛学”和“程朱理学”的北宋理学家“二程夫子”之一程颢的后裔,并且村民对祖先的传统文化一直流传至今;而屋檐下则有佛家的“字形图案,整个古村落体现了理佛合一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粤皖合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美学谭元亨教授说,整个古村落建筑的核心元素是徽派,但是外墙糅合了许多广府的建筑特征。</p><p class="ql-block"> “耕读合一”。村民受程朱理学传统的熏陶,既重农业生产,又注重文化修养,历代出现了多位的文、武举人。</p><p class="ql-block"> “根枝合一”。在只有一”姓”的古村中,以最早的古祠堂为中心,出现了8座各不相同的宗祠,这是非常罕有的。民居也是以一处为中心,四面分开出去的各房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古怪村落的这五个合一,又暗合了新兴六祖“花开五叶”的理念,而且村落的整个建筑布局又暗合莲花外形,非常独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祖镇国恩寺</p><p class="ql-block"> 国恩寺,原名报恩寺,是六祖惠能圆寂之地。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是中国禅宗创始人六祖惠能大师的弘法道场和圆寂之所,也是《六祖法宝坛经》的辑录地。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赐名为“国恩寺”。国恩寺被誉为“岭南第一禅宗圣域”,与大祖剃度受戒的广州光孝寺、弘法36年的韶关南华寺并被称为禅宗六祖三大祖庭。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国恩寺处于龙山之龙头位置,故名“第一地”。此牌坊建于明万历年间(1618年),牌坊上镶嵌的“龙虎汇”陶塑为明代石湾古瓷,其工艺精湛,形态逼真,是珍贵的文物。牌坊朝南开,成“阳门”,为“向阳门第”之意。牌坊有对联:“进步方知山第一,入门始觉地无双”,描述国恩寺为独特胜之地。</p> <p class="ql-block"> 报恩 塔</p><p class="ql-block"> 报恩指报“父母、国土、众生、三宝”之四重恩。报恩塔始建于唐太极元年(712年),是六祖晚年命门人所建,其目的为埋藏舍利子。千年以来,塔体先后多次崩塌、修复、移建。现塔于原塔之东南侧,高28.88米,七层,呈八角形。塔身有禅宗历代祖师石刻像,每层立有汉白玉佛。</p> <p class="ql-block"> 龙潭湖湿地公园</p><p class="ql-block"> 龙塘湖后面有一座龙潭寺,龙潭寺是六祖旧居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禅域小镇</p><p class="ql-block"> 禅域小镇是为传承佛教禅宗文化而打造的一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 六祖故居</p><p class="ql-block"> 集成镇夏卢村,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出生地,也是古代新州辖下索卢县县治所在地。唐武德(620年),禅宗六祖惠能之父卢行蹈(祖籍范阳 “即如今河北涿小”)本是朝廷命官因得罪权贵被贬流至岭南的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辖下的索卢县落籍为民,他与夏姓人一起开村,因此村庄以两姓氏“夏”、“卢〞而得名夏卢村并延续至今。卢行蹈落籍后,娶了附近的(郎)村女子李氏为妻。</p><p class="ql-block"> 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子时,六祖惠能诞生于夏卢村。惠能出生时,正好是佛祖释伽牟尼出家的圣日。相传当时紫气腾升,豪光万丈,香气芬芳。天刚亮有两位僧人进门求见。当一见到卢行蹈时立即说:“恭喜施主昨晚添丁,贫僧是专门为其安名而来的。”卢行瑠即觉惊异地说:“你怎么会知道我昨晚添丁?”僧人说:“不凡之子必其异生。贫僧见你家上空紫气腾升,豪光万丈,故而知之。请施主抱来给我一看吧!”当时李氏在房内听得清彻,即将孩子抱出,僧人接过孩子赞不绝口地说:“看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准头红润,天灵发光,将来必成大器,造化异常。就叫上惠下能吧,惠者以法惠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说完告别出门。</p><p class="ql-block">夏卢村作为六祖惠能的诞生圣地,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和八月初三日六祖惠能大师的诞生日和圆寂日,不少信众会远道而来,参湯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和圣迹,礼佛悟禅。六祖故居已经成为信众、旅游者朝圣、参拜六祖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六祖惠能大师简介</p><p class="ql-block">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出生于索卢县(今夏卢村),身世不幸,父亲早亡,艰辛贫乏,以卖柴为生。24岁于新州卖柴偶闻《金刚经》开悟,遂北上湖北黄梅参礼五祖弘忍,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五祖认可,夜授禅宗衣钵信物,为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六祖惠能用通俗易懂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抽象的义学,将印度的佛教中国化、通俗化、大众化。六祖惠能创新的“中国禅法”,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并影响东南亚等海外地区,惠能与老子、孔子被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其心理学说和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此经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的典籍之一,更是汉传佛教中唯一被尊称为“经"的祖师著名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藏佛坑</p><p class="ql-block"> 藏佛坑位于新兴县城南面的六祖镇寺田村东侧,距龙山国恩寺3.5公里。</p><p class="ql-block"> "藏佛坑"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因担心六祖的真身圆寂后被人抢夺,故在惠能坐化圆寂后,趁众弟子打瞌睡抱走送到了寺田坑,原本想藏在坑中一个瀑布下的石洞中,但由于洞口被沙石堵塞,便把六祖安放在瀑布顶上的大石上。天一亮,很快就被四处找寻六祖的和尚发现。果然,六祖圆寂的消息很快传开,光孝寺°、南华寺°、东山寺°都派寺僧前来要求迎请六祖的真身,相争之下,有人提出以点香为准,烟飘何方,旨为六祖灵示真身安放之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