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这是形容仇人往往容易相逢相斗,无休无止,好似前世结下的冤孽。类似的说法还有:冤有头,债有主,宿世冤家,同行冤家等。</p> <p class="ql-block"> 凡是个人之间成为冤家的,大抵因矛盾、利害或误会而生忿,再由忿结怨,因怨生恨,因恨成仇,因仇而相恶,这可以说是冤家对头的一般成因和演化过程。</p><p class="ql-block"> 与“有仇才成冤家”的观点相反,还有“空头冤家”(指没有来由的对头)、“无名仇恨”“不明仇家”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对他人泄愤报复,乍一看确实好似相互间无仇无冤,无缘无故,甚至两人从未谋面,素无瓜葛,却突如其来地将灾祸施加到对方头上,轻者恶语相加,重则上全武行,个别的甚至还夺取对方的生存权利。正如《恶意》一书所说:“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真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野兽拦路,必有缘故,不是报恩,就是报复。同理,仇恨也不会无根而生,无由而发。凡是恨有因,仇有缘,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所不同的只有直接与间接、直击与曲射之分。</p><p class="ql-block"> 那么,有些人的看似无名之恨、无仇之冤的症结到底在何处?又是如何在不经意时瞬间暴发,错将无辜无涉者当作冤家对头的呢?</p><p class="ql-block">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感上的病症,那就是恨由心生,仇由心结,恶从心起,心病还须用心药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病因”:由嫉生恨,弃亲成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医方”:心地阳光,见贤思齐</b></p><p class="ql-block"> 羡慕,嫉妒,恨,是人类具有的三种情感和心态。自北京女作家赵赵的小说《动什么,别动感情》将三者并提后,这一用法很快在人们的口头和行文中广泛流行起来。其实,十七世纪伟大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早就直言:“嫉妒是一种恨,这种恨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殃感到快乐。”嫉妒的实质和严重危害性,真值得人们深思。</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羡慕他人的优长和成就等,如果虚心向学,就会化为进步的动力。反之,由羡慕变为排斥,就成了嫉妒。假如任其嫉妒心发展,就会恶变为仇视和敌视心理。</p><p class="ql-block"> 嫉妒心可谓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世代病加世界病。古人就有“士无贤愚,入朝见嫉;女无美丑,入宫见嫉”的说法。宋代李昌龄早就这样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嫉妒者的丑态恶形:“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p><p class="ql-block"> 且不说鬼谷子的同窗门生庞涓嫉害孙膑,旬子的同窗门生李斯嫉杀韩非,曹丕嫉害同胞曹植,更证实了“妒前无亲”,证实了嫉恨的卑劣性和残酷性。一母同胞的二曹,孩童时代手足情深,长大以后两人为了争得父亲的欢心以谋取世子之位,开始勾心斗角。曹丕继位后很快找了个借口想处死曹植,幸被他们的母亲卞太后以死劝阻住。后来,曹丕又先后借“死牛诗”(百步诗)和“七步诗”,企图除掉曹植,也未能得逞。然而,据正史记载,曹植在胞兄步步迫害下过得确实挺凄惨,先是自己的幕僚被杀死,之后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强令他迁徙三次封地,一次比一次的生活条件更艰苦,最后郁闷而亡。这充分印证了这样的谚语:“炎凉之态,富贵甚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甚于外人。”</p><p class="ql-block"> 嫉妒是一种阴暗的心理,愚蠢的表征,也是一种破坏性的因子,任其发展会成为仇恨心的温床,行凶作恶的前奏。嫉妒犹如瘟疫和恶魔一样,毁掉人间真善美的东西,恶化人际关系,影响集体团结,以至殃及社会和谐。</p><p class="ql-block"> “红眼病”是自卑症,也是自害症,是自寻烦恼,自我折磨,“自我树敌”。嫉妒,不仅对自己的进步丝毫无补,反倒成了一种变相的自我惩罚,将别人的进步变成了阻挡自己前进的绊脚石。</p><p class="ql-block"> 要防止由羡到嫉到恨的恶性发展,关键要有向善向上的阳光心态,乐见别人尤其是熟人比自己好,对胜出者和超越者抱有欢喜心、钦仰心,羡而思齐,慕而向学,奋力跟进,迎头赶上。</p><p class="ql-block"> 选用正确的比较法和换位法,也是防止由嫉恶变为恨的有效方法。搞比较,要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才能比出服气,假如拿自身优长和他人缺陷比,那必定比出怨气。运用正确的换位法,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也能以共情心取代嫉恨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病因”:嫁祸卖恶,殃及无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医方”:反求诸己,引咎自责</b></p><p class="ql-block"> 透过滥伤无辜的个例,可以看出,无故寻仇泄恨,嫁祸于人,是一个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嫁祸于人,文曰迁怒,俗称甩锅,心理学又名“猫踢效应”。嫁祸于人者,或为了栽赃陷害,或为了推卸罪责,或为了寻仇泄恨,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无辜者。无论其动机如何,都属于阴暗心理和龌龊品性。古人曾用“嫁祸卖恶”四个字,一针见血地痛斥了这种人性的丑恶。</p><p class="ql-block"> 在现实生活中,个别人由于生活、工作的压力大,特别是受到过欺骗、挫折或打击,产生了郁闷不平之气,对这些负面情绪如不及时疏导排解,就会在心结中形成一种“仇结”,寻机发泄报复,并且还会随意甩锅,嫁祸于人,滥伤无辜。</p><p class="ql-block"> 从《今日头条》看到过这样两件荒诞不经的奇葩事:</p><p class="ql-block">在杭州某商场,一青年男子无故殴打路人,当民警到场制止时,还辱骂攻击民警。当民警在审讯他为何要殴打不认识的人时,他的回答令人震惊:“我只是想教训一下那个路人,他长得特别像我以前讨厌的人。”该男子因涉嫌妨碍公务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p><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16日,华宁县的马某某、李某某一伙人酒后在街道上见对面走过来三名行人,便出手扇了路人几个巴掌,还狠狠踹了几脚。经派出所询问两人得知,他们不认识对方,只因看对方不顺眼。两人因寻衅滋事,分别被依法给以行政拘留的处罚。</p><p class="ql-block"> 这些荒唐的动机,暴露了个别社会渣滓何等的蛮横和无耻。</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的“仇恨转移效应”说明,一旦将仇恨转嫁于人,怨恨不会因转嫁而减弱或消失,反而会使仇恨扩大好多倍,随之也使对他人的伤害扩大好多倍。况且,为了个人一时痛快,不仅无端给他人造成痛苦,到头来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p><p class="ql-block"> 防止嫁祸于人,除了秉持与人为善的态度,还要有自省自讼自纠的精神,克服认知上的内外归因的偏差。这是一些人无故生恨和嫁祸于人的一个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对产生对立对抗情绪的原因,要坚持正确的内归因法,而不能搞片面的外归因法。这就是说,在分析自己和他人发生矛盾形成冤仇的原因时,要首先且着重从自身找原因,多做自我批评,主动承担责任,及时消气解恨,化解矛盾,消除冤仇情结。如果片面地搞外归因,完全归罪于他人,归罪于社会,甚至归罪迁怒于同自己无牵无扯者。这只能使自己的冤恨情绪更加激化,在寻仇嫁祸问题上越陷越深,同时会使矛盾和冲突叠加,也更加复杂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病因”:宿怨潜恶,撞机触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医方”:内省自咎,力除恶念</b></p><p class="ql-block"> 《菜根谭》指出:恶忌阴,“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这里所说的阴和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个人出于恶念做了坏事,百般掩饰,难以被人发现,这比显恶危害更大;更可怕的是后一种,就是有些恶念阴生暗长,潜藏较深,平时甚至连本人也不易察觉,但说不定何时因何事激醒心底的“恶魔”,跳出来作祟行恶,让人猝不及防。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实际上是因为心底有魔鬼,才会发生残暴的破坏性冲动。</p><p class="ql-block"> “人心蛇蝎藏深处,恶意隐匿诡谲间。” 特别应该警惕的是,长期潜藏在心底,连本人也似知非知的阴恶和隐恶,不会自动消退,反会不断滋长,在心底隐藏的时间越长,积累的毒性就会越大,小恶念会繁衍生长为大恶念,大恶念终究会转化成更大的恶行,而且往往会以暴发性的形式出现,以至连本人也始料未及,难以自禁。真令人细思极恐!</p><p class="ql-block"> 正由于如此,大凡历史上有成就的志士仁人,无一例外地在消除自己头脑里阴恶和隐恶方面用足了功夫,做到早察觉,早反省,早改过。孔夫子终生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王阳明时常用两句警言自诫:“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即一有邪恶念头立即遏制,一有悖于事理的举动马上改掉,克服了“五溺”即他曾沉溺在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老的不良习好;曾国藩奉行“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的修养法,被世人誉为“半个圣人”。</p><p class="ql-block"> 一些古人使用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坚持每天“自察潜丑,自纠隐恶”,至今仍有借鉴意义。</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将每日自省作为成功之基。他将记日记作为自省最好的方式,坚持“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他不但能直面自己的恶念和过错,每天提醒自己改正,还将日记送给师长友人阅看,以取得批评监督。</p><p class="ql-block"> 北宋名臣赵概,用投豆的办法,检查自己每天的妄念与正念、进步和过失。如果做了件好事或有善念,就取一粒黄豆投进空盒;如果做了件坏事或产生过恶念,就取一粒黑豆投进空盒,终将使黄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他的道德修养水平随之越来越高。</p><p class="ql-block"> 明朝思想家袁黄,字了凡,使用功过格,即用加号代表功,用减号代表过,来检点自己的言行,“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坚持改过迁善,颇有效用。</p><p class="ql-block"> 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古今无数正反事例证明,要想在明处不出差错,必须勇于自省、自咎和自律,从自己思想暗处和灵魂深处清除“心贼”“心魔”,并且经久坚持,从不懈怠。这样方能修养心性,成就大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病因”:盲从裹挟,助纣为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医方”:坚守正见,保持本我</b></p><p class="ql-block"> 盲目从众,随波逐流,追风赶浪,被不良群体的恶劣情绪熏染和裹挟,这是无仇结冤的一个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哲学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最早提出“群体无意识”这个概念。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群体中,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群体情绪盲目行动,即无意识行为。《乌合之众》一书作者进而指出,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个体的智慧,会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当然,这里所说的群体,限于没有正确理念指导和纪律约束的鱼龙混杂的平庸之辈。</p><p class="ql-block"> “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在网络世界,这种“群体无意识”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人误以为“多数”最省心、最正确、最安全,不怕追责任,不怕担风险,因而自主意识淡薄,从众心理突出。还有人将多数与正义画上等号,将参与其中的“乌合之众”错当成“正义之师”,以道德师爷的身份讨伐无辜者或正义者。</p><p class="ql-block"> 个别社会叛逆者和图谋不轨者,利用年幼无知网民的这个心理特征,捏造耸人听闻的奇闻,刻意渲染社会消极面,散布仇视对立言论,煽动网上怨愤情绪,使有些无知无畏又爱冲动的青少年,无端产生了诸多不满之气和不平之气,恣意泄愤寻仇 ,平白滋生了仇富、仇官、仇名人的仇结。凡是涉及上述几类人员,不分青红皂白,恣意往最坏处揣测,甚至造谣污蔑,欲致其落败而后快。更残忍的是,网氓们竟然对一些弱者、欲寻短见者实施“软暴力”,从被肆虐者的悲情和悲剧中求取快感。</p><p class="ql-block"> 国学大师章太炎说:“人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又有人说,无端的仇恨来自愚昧无知。无数事实证明,人数的多寡并非衡量是非的标准,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不一定真对,大多数人认为错的也不一定都错。无论处于什么场合,都要守本持正,保持良善心地和理智头脑,坚持依据良心良知判定是非,切不可人云亦云,随风漂摇。</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网络技术具有神速的传输功能,宏大的轰动效应,有些事情经个别图谋不轨者稍一操弄,谣言就会不胫而走,网凌、网暴就会一哄而起。一些善意的旁观者稍不注意,也会被裹挟到“施暴者”阵营之中,充当碾压无辜者的帮手,干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当赶到醒悟之时已悔之晚矣。这就更需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向善的道德良心,审慎的取舍态度,努力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尽好责任和义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增广贤文》)</b></p><p class="ql-block"> 非正义及非理性的仇恨心,是一种强烈的征服性和破坏性的欲望,可以使人变得冷酷和残忍,其实质是通过施虐对方(包括个体、群体或其他客体)获得乐趣和成就感。这种仇恨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侵害性,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当人们被仇恨和歧视所支配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最丑陋的一面,侵犯他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这样的行为是对人类最宝贵的价值观的亵渎和背离。</p><p class="ql-block"> 一日结成冤,三世报不歇。无端的仇恨,还具有延续性和递增性,冤冤相报,愈演愈烈,没完没了,难以收场。</p><p class="ql-block"> 恨自心生,恶由胆起。要消除无端仇恨,从根本上说来还是要修心改观,自觉进行“灵魂烤问”,及时清除思想深处的恶念,用阳光的心态和真善美的境界看人处世。同时,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人我的生命,敬畏道德,敬畏法纪,并按高尚的精神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p><p class="ql-block"> 消仇解冤,既要讲正观修德的大道理,也要讲“人之初”的小道理,还要讲有教益的传统老道理。诸如,孔夫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夫子所说的要有“不忍人之心”,主要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朱熹所说的“用爱解仇,仇可立解,以恨止怨,怨必更深”;还有俗语“冤仇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宽恕祥和是化解冤仇的妙方”等。类似这些讲人性讲人情讲常理的吉言佳语,不失为消仇解冤的有效良药,也是人们应当坚守的道德底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