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李白

一波

<p class="ql-block">  最早知道李白是小学的时候读过的一个传说故事,李白应召入宫,却受到高力士和杨国忠的难为,在吟诗作对时他们给李白出了个上联,“两猿截木山中,看猴儿如何对锯(句)”,李白应答“匹马陷入泥内,看畜生怎样出蹄(题)”。后来更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那时,在心高气傲的李白心中,迎来的即将是人生之中的高光时刻,只想到了自己心中“我靠,真爽”的倏忽快意,完全没有想到高力士和杨国忠们心底暗藏的“呵呵”给他带来的至暗时光。这是一个真实而不同寻常的李白,孤傲的灵魂也许注定走不出寂寞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中学以后,越来越多地读诵了李白的诗歌,那颗大唐璀璨星空里的耀眼明星,连同杜甫、王维、刘禹锡、孟浩然等等,让人们对诗歌生发了无限的热爱和感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那时心中的李白是多情的、浪漫的、豪放的、洒脱的,像极了一个放浪不羁、仗剑行侠的少年,后来读的多了,经历多了,心中便有了一种莫名的空寂情绪萌生,对于李白的诗,初读是诗美,再读是人生,如“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人生感悟中便融汇了岁月的经年沧桑味道。</p><p class="ql-block">“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p><p class="ql-block"> 2021年,在疫情有所缓解期间的假日,为释放封控已久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我和好友一起自驾去了一趟安徽宣城、马鞍山等地。途经当涂专门去了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春夏之交,年轻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初出巴蜀,留下千古名篇《望天门山》的天门山,登临山顶,望长江浩浩汤汤、帆影点点,不由感怀时年二十五岁的李白豁达壮阔的心境。那时的他心无羁绊,直抒胸臆,以乐观豪迈的情怀赞美了大自然的雄奇壮丽,“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李白何等奔放洒脱、意气盎然,全然是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才俊,壮阔江流边,两岸青山掩映下的一片“孤帆”仿佛是诗人一次拉满理想弓弦的壮美远航,只是他未曾想过那片承载孤帆的“碧水”,会在诗人的行旅中涌动那么汹涌的命运波涛。</p><p class="ql-block"> 在采石矶,参观完李白纪念馆后,我们拜谒了位于翠螺山南麓的李白衣冠冢,汉白玉大理石碑上镌刻的隶书“唐诗人李白衣冠冢”,为书法家林散之手书。五代的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讲述了李白富于传奇色彩的逝去:“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传说也好,事实也罢,人们赋予了李白诗酒、朗月、江流最美好寓意的生命归宿,李白也完成了漂泊生命的最后一次追逐,这也是独属于诗仙的浪漫感伤。虽然游人往来不绝,但伫立在墓前还是感觉到诗仙的孤寂,一如他生命的行旅,不由心生感慨。“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我也作了一首《谒太白衣冠冢》,算是对这位灵魂诗人的追思和敬意:“孤茔连草对江眠,衣冠安魂逾千年。苍松未改旧时色,诗酒酹月慰谪仙。采石矶头涌江流,天门碧水映孤帆。朗月对酒成画影,栖心还坐敬亭山。”</p><p class="ql-block">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北郊的敬亭山被誉为“中华诗山”。成就这种盛名的是因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歌《独坐敬亭山》。我们到达景区内的“独坐楼”参观时,最有代表性的诗作还是李白的这首传世名篇:“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显然,借物抒怀是这首诗的本意,表面是写游览敬亭山的情景,真意还是因为自己怀才不遇而生发的孤独,更是一幅诗人精神世界的镜像。</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这种孤寂是意象还是宿命。</p> <p class="ql-block"><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b></p><p class="ql-block"> 就像所有的大唐文人一样,李白也无时不在满怀理想追求政治上的进步,济世报国的人生追索伴随了他的生命历程。但穷其一生,他诗歌的意气飞扬和命运的沉郁顿挫却形成了鲜明的比照。</p><p class="ql-block"> 李白跌宕起伏的人生充满了诗意的传奇,李白的族叔、唐代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记载了李白非凡的出生:“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生而非凡也许是李白华美诗章的开篇,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十五岁学习剑术,二十岁左右在匡山读书,学习纵横之术。那个翩翩少年早已在心中升腾起一股凌云壮志,终究要开启他“有梦不觉天涯远”的寻梦步履。</p><p class="ql-block"> 李白一生都满怀一个济世报国的理想,每时都力图用他的旷世才情圆梦。因为出身商贾之家,他不得不走一条科举及第之外的干谒之路,他甚至不想放弃任何一次能出人头地的机会,总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足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p><p class="ql-block"> 二十岁李白游历成都,时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的苏頲认为李白将来必成大器,可以和汉代司马相如齐名,但终归止于赏识,并没有成为李白的人生伯乐。</p><p class="ql-block"> 开元7年,身处巴蜀的李白拜谒大名鼎鼎的文坛前辈、渝州刺史李邕,无奈擅长辞赋的李邕认为年轻气盛的李白不拘俗礼,虽然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愿却不适合做官,李白失望之余写下《上李邕》,“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发泄心中的激愤。</p><p class="ql-block"> 游历江陵期间,李白依然不忘寻仙访道,拜访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在被赞许“仙风道骨,神游八极”的鼓舞下写下了《大鹏赋》,充分表达了摆脱羁绊、追求自由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心灰意冷的李白在开元十二年的春天离开长安,开始了归家的旅程。虽“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但依然坚信“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p><p class="ql-block"> 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初游安陆,写了《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隐喻自己怀才不遇,申述了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起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高远理想。</p><p class="ql-block"> 开元十八年秋,从不轻言放弃的李白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的见闻和经历深深地打击了他,《行路难》三首可以说是他复杂心曲的真情流露。</p><p class="ql-block"> “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隐居安陆的李白心中从未熄灭求仕的火焰。个性狂傲的李白特立独行,不仅没有得到韩荆州的赏识,而且因为他的不拘礼节受到冷淡。为了实现政治抱负,《与韩荆州书》不惜拍马逢迎,那个才情横溢、壮志凌云的倚剑少年卑微地让人心疼。</p><p class="ql-block"> 年过而立之年“遍谒诸侯”。但在政治上仍无所建树的李白,心中升腾起的是壮志难酬的忧闷。</p><p class="ql-block"> 李白经历了干谒失意的痛苦,又中年丧妻,他开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从频繁的政治干谒活动转向道隐求仙之中,</p><p class="ql-block"> 天宝元年,隐居在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四处干谒无门的李白终于遇到了生命当中的贵人,写下名篇《回乡偶书》、《咏柳》,并誉他为“谪仙人”的贺知章以及玉真公主,四十二岁的李白即兴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抒发了挣脱了郁郁不得志藩篱的豪情。然而,“供奉翰林,随时待诏”的李白虽然深得唐玄宗的赏识,获得了“幸陪鸾辇”、“身骑天马”的荣耀,但他却感到这种御用的荣耀背离了他的政治追求,对尔虞我诈的官场倾轧也有了新的认识,加上高力士、杨贵妃等人的中伤,锦衣玉食也再难安放心中的去意,李白和唐玄宗双向背离的君臣关系终究归于“赐金放还”的运命,但这次离开皇宫深院也是李白一次自我取舍的解脱。</p><p class="ql-block"> 天宝三年十月,李白入道,真正成为了一名道士。</p><p class="ql-block"> 天宝十二载,即公元753年,李白通过《上安州裴长史书》希望裴长史能够重视、任用自己。</p><p class="ql-block"> 至德二载(757年),五十七岁时,“欲济苍生未应晚”的李白在永王李璘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李白平生第一次从永王那里得到了未谒先请的待遇,虽然身感荣耀进入了永王的幕府,终了却陷身王室争权夺利的漩涡,被冠以“辅逆作乱”的罪名判处流放夜郎,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大赦。</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人也到了自己的薄暮之年。</p> <p class="ql-block"><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p><p class="ql-block"> 友情可以抚慰寂寞和思乡。</p><p class="ql-block"> 以文会友自古是文人的浪漫情怀和才情的诗意洋溢。一生行万里路和“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在追求政治理想和求仕立名的生命历程中也有自己的友情天地,而这些生命的遇见也给予了失意中的李白心灵的呵护,也许更是他生命中的快乐时光。但他对友情执拗的疏离也滋生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寂寞感慨。</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受安徽朋友邀约游览了查济古镇,因为李白的一首赠别诗《赠汪伦》,我们专门去游览了泾县桃花潭。清澈奔流的桃花潭一轮皓月当空,耳边仿佛响起汪伦踏岸的歌声,在清澈的江流旁流连,不为“十里桃花”的灼灼其华和“万家酒店”的觥筹交错,只为那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别情。那一次李白和汪伦一别就是永远。</p><p class="ql-block">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这是李白对真挚友情的期待,也是他“贵贱结交心不移”心曲的表白。</p><p class="ql-block"> 因为干谒的屡次受挫和政治理想的逐渐破灭,李白心中锦袍大梦的火焰也没有了往日的浓烈,往往和好友相见的快乐不仅没有平复他的愁绪,反而更触发了他酒入愁肠的真情流露。</p><p class="ql-block"> 天宝三年夏日,44岁的李白游历到了东都洛阳,在那里结识了当时33岁的杜甫。两人一见倾心,共同踏上了一起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的旅程。不久,李白和杜甫再游梁宋时,当时时运不济的诗人高适也加入了他们的行程。临别之际,李白给杜甫写了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后来身为李白粉丝的小迷弟杜甫竟然在大概十五首诗篇里提到了李白,表达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的怜爱之情。李白虽然只有三、四首诗写给杜甫,却深切表达了“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后来杜甫一直打探李白的消息,又为他写了《梦李白》诗二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而意气高远的高适此次同游后和李白歧路各别,再未谋面,而且造物弄人,以后又陷入政治对立,从此一别两宽。</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李白与孟浩然有过两次谋面,在江夏遇见,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共同登楼,分手之际李白写下大家耳熟能详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十年后李白再访孟浩然,又心怀敬佩地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浩然与李白终究也会相忘于江湖,此后一生没有入仕的孟浩然再也没有与李白再会。在诗人之间,见和不见,都会是一种默契的心灵之约,御风而行,各自两便,这也是盛唐诗人开阔境界和精神包容的人文气象。</p><p class="ql-block"> 当然还有年长李白40多岁,称之为“谪仙人”的忘年之交贺知章,金龟换酒已成佳话。天宝六载,也就是公元747年,李白来到浙江想拜会知己也是伯乐贺知章时,却听到了老友已经离世的噩耗。“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泣泪成诗也成为了李白心中对故知的感怀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多次出现在李白诗歌里的岑夫子,丹丘生更是“故交深情,出处无间”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当得知好友王昌龄被贬时,李白满怀义愤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了心中无限的惋惜。</p><p class="ql-block"> 李白还有一个不太为人们所知的好友魏万,据说是大臣魏征之后,作为李白的超粉,他从家乡一路追随李白3000里,历时半年终在扬州相见,时年54岁的李白闻知后感动不已,专门为他做了一首60余句长诗《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将自己全部诗歌手稿悉数交给魏万,后几经颠沛编订了两卷《李翰林集》。</p><p class="ql-block"> 这是诗仙的有情天地,清风朗月般的疏离和两望也许是朋友之间最好的关系和寂寞的相守。</p> <p class="ql-block"><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p><p class="ql-block"> 思念是最长情的告白,家始终是李白漂泊孤旅的情感归宿。</p><p class="ql-block"> 酒入愁肠化作的是思乡的清泪。思乡是李白慰藉心灵的良药,美酒则是李白解愁息心的良方。</p><p class="ql-block"> 在李白的诗篇里,仿佛只有美酒能安抚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才能抚平平生求仕不得的心灵伤痛,才能抒发壮志难酬的惆怅悲切。李白诗行里的酒香离不开抱负,离不开友情,离不开愁绪,离不开思乡,它们一同构筑了李白华美诗卷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人生韵味。</p><p class="ql-block">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式的思乡。</p><p class="ql-block">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式的孤独。</p><p class="ql-block"> “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是李白式的忧伤。</p><p class="ql-block">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是李白式的豪饮。</p><p class="ql-block">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式的浪漫。</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日散发弄扁舟。”是李白式的旷达。</p><p class="ql-block"> 诚如李白生命最后时光投奔的族叔李阳冰所说,李白诗篇“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思乡、愁苦、纵酒,是他生命中诗意的交响。这些来自他对时光流逝感叹,来自求而不得的不甘,来自大志难酬的失落,来自无以释怀的放纵。</p><p class="ql-block"> 因为“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的失意,所以就有了“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的忧苦,有了愁苦,所以就有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思乡,因为愁苦和思乡的交织,所以就有了“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的开怀畅饮。</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思乡肯定都是从离乡开始的。724年(开元十二年),23岁的李白离开自己的家乡,踏上远游的征途,那时,自我感觉“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的他一定是带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大理想出发的。</p><p class="ql-block"> 屡次干谒不成特别是“赐金放还”之后,李白的愁绪是可想可知的,但他笔下的愁苦绝非是辛弃疾所称“为赋新诗强说愁”般的忧愁哀怨。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就写了《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公元746年,放还两年后李白再到金陵写下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李白的诗歌长廊中,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有“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有“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有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有“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更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p><p class="ql-block"> 有了愁绪就有了思乡,李白的思乡在愁苦的浸润下绽放了凄然而深情的诗美。他的思乡是对别妻离子的亏欠,是没能衣锦还乡的遗憾。是“西望长安不见家”,“三春三月忆三巴”;是“思归多苦颜”,“长亭连短亭;”是“西望长安不见家”,“何人不起故园情”;是“白雪关山远”,“何年是归日”……</p><p class="ql-block"> 李白的生命里不能没有酒,否则就辜负了杜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美誉。岁月从来不辜负那些充满热爱的才情,李白笔下的酒犹当如此。</p><p class="ql-block"> “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的李白,《将进酒》是他的代表作,一首淋漓酣畅的酒兴诗,有悲有欢,有酒有愁,有醉有醒,“天生我材必有用”,“古来圣贤皆寂寞”似乎是他生命的宣言。</p><p class="ql-block"> 开元年间,李白移家任城,漫游东鲁,放情纵酒,作诗《客中行/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里有纵酒,这里有思乡,这里有酒香包裹的乡愁,这应当是诗仙人生行旅中的快意时光。只是诗人的酒太多的滋味:有“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有“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有“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会有生命的孤寂,当顺达成为一种常态,所有的不如意都会成为逆旅,但面对生命的坎坷和捶打,李白也会在思乡、愁咏和纵酒之外,用浪漫排遣一个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浪迹孤苦。可能这也正是我们心中那个“谪仙人”飘逸、达观的情怀。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了“燕山雪花大如席”,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也许就荡涤了他失意行旅酿就的人生寂寞。</p> <p class="ql-block"><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b></p><p class="ql-block"> 关于李白的辞世史上有三种说法,一是病死,二是醉死,三是醉酒捉月坠江而亡。但不管是哪一种死法,悲情李白最终还是把自己遗忘在了他乡。</p><p class="ql-block"> 假如时空能够穿越,我想在1260多年前的长江水岸,李白最后的生命时光一定是独自一个人把酒临风,面对着粼粼波光中的月影,满怀惆怅和不甘地对我们吟唱一曲《西楼儿女》:“陌生的朋友你请听我讲,许多年前我也曾有梦想,想过满载荣誉回到家乡,这肆意的风压弯了海棠。……偶尔想你为我披件衣裳,别留我一人在风中摇晃。”在伤情的吟唱中,最后还是“热烈的酒”凌迟了诗仙的悲伤,他醉倒在思乡的举头明月下,纵身于友情的桃花潭水;他醉倒在剡溪的月影里,纵身闲来垂钓的碧溪;他醉倒在兰陵美酒的玉碗旁,纵身千里江陵的彩云间。</p><p class="ql-block">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轮明月曾经和诗仙无数次地相遇,无论是玉轮还是弦月,都曾在他的诗韵中熠熠生辉,引发了多少人的仰望,又温润了无数人的孤寂,但最后终成为了诗仙生命的别殇。也许,只有醉酒捞月的传说才配得上诗人的浪漫,才能给那个伟大而寂寞的灵魂最深情的慰藉。</p><p class="ql-block">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过往中,生命的篝火有过多高的火焰,余温下就会留存多深的灰烬,当一切归于沉寂的时候,只有记忆中的亮光能继续照亮前行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当所有人都折服李白的旷世才情和诗意浪漫时,又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他光亮人生背后独自承受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孤寂和苦难。</p><p class="ql-block">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族叔李阳冰,赋《临路歌》后去世。这是李白生命的绝笔:“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虽然少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冲天气势,但也掩盖不了诗仙精神高山升腾的万丈光芒。</p><p class="ql-block"> 唐代宗广德二年,朝廷下诏,命天下诸州推举人才,李白受到推崇,官拜左拾遗,但此时李白已经不在人世了。</p><p class="ql-block"> 对于李白来说,寂寞是什么?是“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日散发弄扁舟”的超脱释然;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豁达;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自我抚慰;是“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的超然旷达;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怀执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孤傲秉直。</p><p class="ql-block"> 失意落魄从不怨天尤人,愁苦不堪也不自怨自艾,这是心有大志、身有奇才、胸有万象的李白生命的豁达与通透。人们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锦绣诗文,更有他在愁苦中自娱的豪放洒脱,在失意中恣意放歌的飘逸旷达,在忘情中醉酒当歌的超脱随性。这样的寂寞也是李白精神世界的一片净土。</p><p class="ql-block"> 余光中先生赞誉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p><p class="ql-block"> 我们庆幸,李白这样一个秉性孤直、心高气傲的人没有淹没在政治的暗流和漩涡中,可以肯定的是,入了名利场,实现了政治抱负,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那个卓然于世的李白。</p><p class="ql-block"> 我们庆幸,中华文化的根脉和诗词源流里驻守了这样一个伟大而孤寂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