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莞可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可园路32号,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与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合称清代“岭南四大园林”。2024元旦,去东莞迎宾馆度假顺道参观东莞可园,今天来可园真热闹,来参观的人很多,需预约排队购票!</p><p class="ql-block">走进可园,被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的岭南建筑所吸引,将住宅、庭院、书斋等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是岭南园林之珍品。东莞可园是保存较完整的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具有岭南园林的代表性,是东莞宝贵的文化资源。</p><p class="ql-block">今天时间关系,加上人多,没有去参加如博物馆等免费部分。</p> <p class="ql-block">可园导航图!</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左侧入可园门厅,草草草堂等古建筑区,右侧通向可湖等!</p> <p class="ql-block">草草草堂原为园主人张敬修作画和休息之所,如今这里存放着张敬修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张敬修(1824年-1864年),字德圃,亦作德父。广东东莞县莞城镇博厦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园主。张敬修因在东莞修炮台有功,被派往广西做官。后因抓获了计谋叛乱的首领,升为县同知。后任知县,知库。1853年,因平叛农民起义有功,升为广西按察使。随后为江西布政使。</p> <p class="ql-block">张散修生平</p> <p class="ql-block">擘红小榭。擘红小榭是介于亭、屋、台之间的奇特建筑。这里是主人邀客人小憩的地方。“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据记载,当年榭旁植有荔枝树,每当荔枝成熟季节,伸手便可摘下新鲜荔枝品尝。</p> <p class="ql-block">问花小院出自“云解有情花解语”之句,内种月牙花。院前有临水船厅,名雏月池馆,为夜赏初升雏月之处,内有海底藤木雕,名百乌归巢,有园主题联“大可浮家泛宅,岂肯随波逐流”。</p> <p class="ql-block">绿绮楼。张敬修为了珍藏绿绮台琴,特意建此楼,并命名为绿绮楼。绿绮台琴是岭南四大名琴之首,也是最历尽沧桑和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张古琴。绿绮台琴制于武德二年(61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1858年,张敬修购得。他得到绿绮台琴后,其惊喜无以形容,作诗予以纪念,还专门在可园中辟“绿绮楼”以珍藏之。辛亥革命后,可园张家逐渐没落,1914年,琴以残破不堪修复而出售于同邑邓尔雅</p> <p class="ql-block">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p> <p class="ql-block">可楼。</p><p class="ql-block">可园占地面积不大,因布局紧凑,虚实得体,建筑压边摆布,留出中间空地作庭园,故视线开阔、畅朗,扩大了观赏间距,有小中见大的效果。因为主庭面积宽广,为控制空间,设高耸的邀山阁,形成全庭的构图重心。它高约17.5米,共四层,是当年主人休闲娱乐赏风景的地方。阁楼上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东江之景色。这幢高楼,也算是清代时期,东莞地区的地标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邀山阁需要排队等候上楼,楼梯比较狭小</p> <p class="ql-block">邀山阁顶层四面都是窗户,可以看到整个可园,上面最多容纳20人,要排队上楼!</p> <p class="ql-block">邀山阁上面所拍的可园</p> <p class="ql-block">天井</p> <p class="ql-block">很有特色的蚝壳窗</p> <p class="ql-block">二楼迴廊,可观可湖可亭</p> <p class="ql-block">可堂门口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可堂是东莞可园的主体建筑,楼高15米,底层大厅称可轩。可轩的地面砖铺呈桂花状,又名桂花厅。桂花厅的地板中间有一个小孔,现代人多认为是用来排水的,其实是过去主人为客人送风送香的。当年在隔壁小房里放一个鼓风机,仆人转动风机的时候加些桂花的香料,风就由地下的铜管慢慢冒出,凉风阵阵,以消解暑气。旁边有石梯级,上面连接着绿绮楼,又与可楼的第二、三层相通。第四层邀山阁,是全园的最高点,在此可远观山川之态,近听市井之声,故联云“大江前横,明月直入”。可堂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各具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可园左侧通向可湖出口</p> <p class="ql-block">可湖景色</p> <p class="ql-block">可亭:由曲桥连着湖中心的可亭,是可园的胜景之一。在可亭上即可欣赏湖光美景,又可以沐浴在清凉的微风之中,真是“三曲红桥留雅士,一湖绿水笑春风。”</p> <p class="ql-block">可湖区又名花隐园,湖中有钓鱼台、可亭、拱桥、可舟、水榭等。可亭平面六角,清秀挺拨,亭中凉风习习,环顾四周杨柳依依,是读书做诗的好地方,可园第二代主人张桂生最喜欢在此呤诗。可亭与雏月池馆曲桥相接,桥栏饰以“寿”字。可舟又名伏波楼船,仿张敬修心仪汉代伏波将军的水陆两栖作战船而作。可湖区被长堤分为三个区,堤上有红砖拱桥,堤边有竹制水榭,为主人好友居廉、居巢写生之处。沿湖水廊名“博溪渔隐”,参与园林设计的大画家居巢有诗赞道“红窗均车响,直似钓人居”</p> <p class="ql-block">湖边一棵枫叶正红</p> <p class="ql-block">博溪渔隐:博溪渔隐以前可供小船停靠,船经可湖直通园外。它是临湖设计的游廊,从这里能饱览可湖的湖光秀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