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母亲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忆我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 真没想到有一天,生离死别会降临到我的头上。2023年12月16号(阴历十一月初四)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是即为平常的一天,可对于我们家来说可是晴天霹雳,非同寻常、刻骨铭心。晚上7点20分左右,一颗顽强而坚韧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我们可亲可爱,伟大而慈祥的母亲,结束了人世间艰难的跋涉,静静的离开了我们;安然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热爱的这片土地;离开了日思夜想的儿女、亲人;离开了为之操劳一生的家。生命永远定格在87岁。</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文化革命、农业学大寨、大炼钢铁、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改革开放。经历了中国从战火烽飞到国泰民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现在强起来的整个社会变迁。也尝过了一般人未曾尝过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她虽然是中国亿万家庭中一位最典型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妇女,但她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她豁达大度、知书达礼、宽容正直、勤劳质朴的品格将影响我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九三七年阴历七月二十一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妹三人,排行老小,三岁的时候父亲给地主扛长工,淋雨受了风寒,一病不起,在那个年代家庭困难,缺吃少穿,缺医少药,无力医治,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从此就和母亲,两个当时还是童年的哥哥相依为命。钻山窑、吃野菜、逃难、避战乱……艰难的度过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战火纷飞的幼年、童年和青年。</p><p class="ql-block"> 二十岁嫁到咱们家,先后哺育了三男一女。父亲是一名教师,常年在外教书,下乡。家里照顾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就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农业学大寨时期,老人年迈,孩子幼小,父亲是非农业户口,全家就母亲一个全劳力。尽管母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出勤,两送饭,修水库,抬石头,起早贪黑,劳碌奔波,累死累活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工分,还倒欠生产队的钱。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让劳力多的家户给顶饥荒。就那么辛苦,母亲还的照顾全家老少八口人的生活起居。为了贴补家用,还的挤出时间养几只鸡、兔子、猪,卖了换钱。(自己养的鸡生了蛋,都舍不得吃)那个年代全家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手工缝制的,母亲不会裁衣服,就给人家納鞋底,让人家给帮忙裁衣服。家里没有缝纫机,手工太费劲,用人家的麻烦,还的看人家脸色,母亲就和哥哥姐姐们养了兔子,省吃俭用一年买了台缝纫机。(四五十年了,现在您买的缝纫机还挺好用,无奈物是人非,您已经不在人世了,只能瞩物思人。)常常夜里睡醒一觉迷迷糊糊还能看见母亲在煤油灯下忙碌的身影。納鞋底,拔绳子,把衣服大的改成小的,小的穿的不能穿拆成布头,是做鞋底子的好材料。在母亲的精心打理、操持下,虽然贫穷的家也过的充实、温馨、和谐、其乐融融!</span></p> <p class="ql-block">  生老大的时候,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听您说村妇联主任给了一碗小米算是代表大队慰问产妇。在全国上下都吃不上,更别说吃饱的年代里,很难想象奶水是从哪里来的,和父亲是受了多少艰辛才把四个子女养大成人。不说其他,吃,就是一个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吃食堂的年代,由于两位老人是半劳力,食堂只给打半份饭,但是爷爷根本不够吃,母亲就把她那一份均给爷爷些,让老人先吃饱。或者先打一份给老人送回去,然后说没吃饱,再去食堂让人家给添饭。</p><p class="ql-block"> 父亲身体一直不是很好,睡眠不好常感冒。在当时就是一碗清汤手擀面也是先让父亲先吃,吃剩的孩子们分着吃,您从来不吃。父亲在屋里睡觉,您怕孩子吵闹,在院子里一边哄孩子玩,一边撵赶进院子里的鸡不让进院子。父亲吃陈油炸的油糕食物中毒,臀部打针消毒不到位化浓,做阑尾手术住院,都是您一人陪护,当时还的照顾年迈的老人和哺乳期的孩子。爷爷临终前二年卧病瘫痪在床,也是您每天端水送饭、端屎倒尿、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直到送终。可想而知您是咋样一步一步熬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包产到户。家里分了责任田、自留地、口粮地,相对时间自由了,也能吃饱穿暖了。老人过世,孩子们也大了,按道理可以轻松一点了。可是父亲改行当了律师,不断在外出差办案,还是顾不上照顾家里。孩子也是在外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不经常在家里,家里的农活还是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只能在节假日,礼拜天趁父亲和孩子们放假的时候,母亲从村里找一些人帮忙,先把我家的农活弄完,然后母亲再一家一家还人家的人工,牛工。有一次,下雪一个人扫房顶上雪的时候,踩空梯子摔下来,脚腕脱臼。当时就我和母亲在家,我还在本村上小学。多亏邻居们帮忙抬回家,从邻村把娘家嫂子和侄儿找来陪护,大队的大喇叭叫来接骨匠才给接住。80年代的通讯,交通工具,等到父亲知道赶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星期以后了。</p><p class="ql-block"> 到孩子们结婚成家的年龄,又开始忙着为孩子们准备结婚用品,张罗成家(那时候的床上用品、棉袄、棉裤基本都是手工缝制,床及家具都是自己准备木头找木匠打制。不像现在啥也能买下。)孩子们成了家,又开始侍候月子,照看孙辈。等到孙辈们长大成人,儿女们也有孙辈了,您也一天天憔悴,一天天变老了,需要别人照顾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1月15号哥哥叫大夫到家看了以后,婷婷给您输液)</span></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份,全国新冠管控措施放开以后,可恶的新冠病毒袭击了许多老人,您也未能幸免。在医院住院治疗两周后,症状有了很大的缓解,但不能说完全康复。医生说是新冠后遗症,让回家静养,食物慢慢调理。前半年感觉您身体状况还可以,还能自己下楼出去晒太阳,遛弯。8月25号,第一次下楼上不来,回不了家。阴历七月二十晚上摔了一跤,第二天(您阴历生日的那一天)我们带您去医院看病回来,感觉您的饭量,精神,健康状况大不如前。11月15号哥哥叫医生给您看病输液,就觉得您吸收不是很好,没输几次就腿肿,脚肿。但生活还能自理。从12月3号大病一场开始,您的身体就一天比一天糟糕,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医生诊断后觉得也没啥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只能服用止疼药,缓解您的病痛。到后来小便失禁,坐也坐不住,头也抬不起来,说话,吃饭,喝水也没有力气。突然一天和我说了一句“妈妈不想死”,让我泪流满面,无言以对,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涌上心头。看到您被病魔折磨的一天比一天消瘦,一天比一天脆弱,也很想为您分担一些痛苦,而我又无能为力,我也不想失去您这位母亲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2月13号换了您要穿的花花衣服,这是晚上8点左右。)</span></p> <p class="ql-block">  12月16日晚上7点20分左右,您走了,永远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带着对世间万物的不舍;带着对儿女们的牵挂;带着对亲友们的眷恋,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愿天堂没有烦恼、没有劳累、没有忙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从此,您长眠,我长念,谢谢您对儿女们一生的爱。</p><p class="ql-block"> 12月22日,是您出殡的日子。哀乐低回,挽幛轻垂,青山肃立,草木含悲,雪后的天空阴沉,昏暗,显得更加格外庄重,仿佛也在为您送行。您躺在亲朋好友送的花丛中,安详的闭着双眼,面容还是那么慈祥,像是在熟睡。亲友、乡邻都早早的从离城几十公里的村里赶来,看您最后一眼,送您最后一程。这是大家对您真挚的爱,对您无限的思念,也是对您勤劳一生,与人为善的认可。祭奠仪式结束后,我们把您安葬回心心念念,辛辛苦苦、为之奋斗一生的老家,让您长眠在您曾经辛勤耕耘,一生付出的那片熟悉的土地上,您安息吧。您的儿女永远怀念您,永远忘不了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谆谆教诲。希望您的在天之灵也能感知我们对您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五十多岁第一个没有母亲的春节。回到家只能看到您的遗像,再也没有那个让我们进门就叫“妈”的人,再也看不到您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您叫我乳名,再也吃不到您准备的年夜饭、糕条、糕卷、三道子、枣山。再也听不到您和我拉家常,再也穿不上您为我准备的新衣服,三十晚上为我们拉的红红。全家人就咱俩吃素,再也吃不到您为我包的素馅儿饺子,喝不到您滚的头脑,吃团圆饭再也看不到您的身影,再也不能在床前为您尽孝,为您洗脚,喂饭,翻身轱轮面,再也……再也……再也接不到您的微信视频。</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您离开我们已经快一百天了。您的英容笑貌经常在我眼前浮现;您的叮咛、嘱托、告诫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您的儿女永远怀念您。 母亲大人一路走好。来生还做母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呜呼哀哉 伏惟尚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3月12号泣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善若水 厚德泽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 深切缅怀慈爱的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3年,岁次癸卯,农历十一月初十日。寒风料峭,冬日失辉;哀乐呜咽,挽幛低垂。短短几天,阴阳两隔,虽仅咫尺相距,却似横亘着千山万水!此时此刻,亲友饮泣,肝肠寸断;乡邻掩面,泪雨滂沱。而我们连日来更是承受着从未歇停的剔骨剐心之痛。多想再看一眼母亲慈祥的面容,无奈泪水总是迷蒙着双眼;多想再追忆母亲生前与我们同享天伦时的情景,可心田又被悲伤覆盖成一片空白...... </p><p class="ql-block"> 慈母姓赵,讳名果仙,系寿阳县南燕竹镇赵巷头村人,1937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妹三人,排行最小。慈母是个苦命的人,三岁丧父,自幼失怙,靠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哥哥将其养大成人。她自幼聪慧,渴望求学,然生逢乱世,国难家贫,学业未就,命途多舛。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陶冶了她坚韧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行;仁慈宽厚的性格,贤淑善良的心灵。从懂事起,就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国事家事天下事紧密联系在一起:解放太原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给前线战士做军鞋,给支前民兵运军需、送干粮,巾帼不让须眉,甘冒生命危险。年芳二十出嫁到本镇霍家后,为了支持丈夫全力以赴从事教育工作,自己在家独自承担繁重的农事家务,挑水担粪;农业学大寨期间,一出勤,两送饭,起早贪黑,不知疲累。因为家庭人口多,底子薄,仅靠父亲一个当教师的微薄收入,养家糊口极其困难,母亲为了养育子女,一天到晚像个陀螺不停旋转:白天下地劳动,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晴天浑身土,雨天满身泥,夏顶烈日晒,冬受寒风吹;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夜深人静时,又坐在油灯下,强撑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子,替村人缝补浆洗,换取微薄酬劳补贴家用。就这样,天长日久,贫苦的家庭在她精心勤劳的操持下,虽然艰苦些,但也美满和乐,欣欣向荣。 </p><p class="ql-block"> 慈母与父亲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六十七年,其间相依相伴,琴瑟和谐。一生养育了我们三子一女,抚养了四个孙儿,一个外孙,三个重孙。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慈母常常忍饥受寒、尽一切办法饱暖于儿女,精心呵护,慈爱深重;对孙儿重孙更是关爱倍至,舐犊情深。为了儿孙,慈母勤劳俭朴、忍辱负重,含辛茹苦,掏尽赤心。为了霍氏家族,呕心沥血,赤胆忠心,殷殷心切,拳拳情深。追思慈母功勋,功高如天;缅怀慈母厚恩,恩似海深…… </p><p class="ql-block"> 慈母一生,事理通达,心地仁慈,诚实守信,待人忠恳,毕生奉献,淑德坚贞。立身以孝悌为先,持家以勤俭为本。待长辈,恭敬如宾,待晚辈,慈祥严整,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尊长辈,孝公姑,敬丈夫,育儿女,堪称贤妻良母;睦亲友、和乡邻、持正义、助穷人,可谓亮节高风。慈母懿德高风,赢得亲友敬仰,乡邻好评,虽为平凡家庭妇女,却体现出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淳朴谦逊、善良真诚的美好心灵。 </p><p class="ql-block"> 慈母年逾耄耋,性格旷达、与世无争,心经平和、顺逆不惊,功成业就、子孝女淑,本应安享天伦,以待天颐,孰料天降不虞之祸,地夺人间挚爱,因为积劳成疾,卧病在床,虽经多方诊治,群医束手,百药无效,竟不幸于2023年12月16日(农历十一月初四)戌时二十分,抛儿弃女,舍媳离孙,与世长辞。 </p><p class="ql-block"> 噩耗传出,乡邻人人哀痛,族人个个心碎。今天,儿女媳孙跪拜灵前,设祭奠仪,焚香敬酒,凝望仪容,肝肠寸断。此刻,苍天哭泣,大地悲鸣,逝去的是您羸弱的身躯,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八十七个春秋福荫子孙,八十七岁年华日月同辉,八十七个寿诞青山万古。 </p><p class="ql-block"> 您安息吧,我们平凡而伟大、慈祥而善良的母亲! </p><p class="ql-block"> 孝子孝女孝媳 </p><p class="ql-block"> 泣血叩首 </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3年12月22日 </p><p class="ql-block"> 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初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英容宛在 德范长存</b></p><p class="ql-block"> 敬爱的祖母(外祖母):</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3年12月16日(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初四),对您最疼爱的孙儿外孙重孙们来说,永远是个黑色的日子。就在那一天,您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几天来,我们沉浸在丧亲之痛里,耿耿星河,夜不能寐。我们含泪凝望着您慈祥的遗照,悲从中来,痛哭失声。</p><p class="ql-block"> 几十余载风霜雨雪,您与祖父(外祖父)白手起家,相濡以沫,上待曾祖病痛之身,下顾儿女吃喝穿用,一生哺育了四个儿女,抚养了五个孙儿外孙,三个重孙。祖父(外祖父)因为工作繁忙,难得分担家务,家里家外诸多大事小情,系于一身,您虽家务繁重,仍不忘勤勉管理儿孙,勤劳俭朴,不辍劳作。好吃好喝让孙儿们先尝,好衣好物让孙儿们先用。您宽厚仁慈,教育儿孙多努力,操尽心血为儿孙。您急公好义,尽已所能帮助鳏寡妇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化乡里,风范相邻。</p><p class="ql-block">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了,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下悠然可见。”您也正是如此!我们现在以致将来虽然看不见您的身影了,但您生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在影响着我们,鞭策着我们。指导着我们的工作,教导着我们的生活,引领着我们做人!</p><p class="ql-block"> 您的兢兢业业,勤劳严谨的生活态度,培养了我们立身处世的真本领;您的吃苦耐劳,宽厚仁慈的质朴作风,陶冶了我们积极上进的真品质;您睦邻亲友,扶危济困的淳朴人格,传承给了我们人之为人的真性情……</p><p class="ql-block"> 羊羔有跪乳之义,乌鹊有反哺之心。孙儿爬冰卧雪,也不能报您照料之爱;泣泪饮血,也不能还您哺育之恩;长守叩拜,也不能偿您看护之情。只愿与您常相伴,长绕膝下,共享天伦。岂料晴天霹雳,平地惊雷,您骤然跨鹤,撒手人寰。儿孙悲号,痛哭您的逝去;哀乐声咽,倾诉您一生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慈爱之源尽失,如温泉之干枯;抚恤之情犹在,似春风之悠悠。训教之言,如春雷萦绕耳际;笑谈之貌,似画面叠现眼前。饮水动思源之感,食甘兴追远之念。孙儿当兢兢业业,正直做人,使您魂归九天,慈心永安。孙儿当夙兴夜寐,虔诚祈祷,惟愿来世承欢膝下,共享天伦。 </p><p class="ql-block"> 全体孝孙 </p><p class="ql-block"> 汶泪叩首</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3年12月22日</p> <p class="ql-block">留给儿女们最后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送您回奋斗一生的老家长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