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

我是一粒尘埃

<p class="ql-block">  第一部:教育。</p><p class="ql-block"> 让教育去资本化,让教育回归教书育人。</p><p class="ql-block">俗话说,</p><p class="ql-block">插秧要趁早,教子要趁小。</p><p class="ql-block">小时管不严,长大管不了。</p><p class="ql-block">有错总护短,失足怕已晚。</p><p class="ql-block">娇子如杀子,母慈子孝贤。</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p><p class="ql-block">就经常这样叮嘱告诫我们。</p><p class="ql-block"> 爷爷活着的时候总叮嘱我们:做人要本分厚道,出门手要干净。老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无论走到哪,咱可说啥都不能干那偷鸡摸狗的事,干了就得住公安局戴手铐吃牢饭,那可是老丢人。</p><p class="ql-block"> 从小父亲经常告诫我们:做人首先得有自知之明,得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有多大本事,切不可好高骛远。俗话说,有力吃力,有智吃智,咱是种地老百姓,不能游手好闲,四两力怕下。做人更要有骨气,讲诚信,守道德,这是做人的原则,更是做人的底线。</p><p class="ql-block"> 母亲也时常叮咛我们:出门在外,多交朋友,少惹事。遇到事,多忍让,多退让,吃点亏也没啥,人常说吃亏是福,吃亏人常在。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宁肯自己吃点亏,千万可不要惹事生非。</p><p class="ql-block"> 对于少年时的自己,这些话也就是听听,甚至是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不仅没有在意过,通常情况下,还会有点烦。觉得全天下的父母老人们都差不多,都是絮絮叨叨,啰啰嗦嗦。</p><p class="ql-block"> 可等自己长大了,也为人父母了,经历的事多了,方觉得这些老话儿,还真是这么个理。(我庆幸自己是一个贫困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虽没被溺爱,心却有感恩。)是祖辈们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让我懂得了开源节流,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奢能败家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曾读过一篇文章,有一句话印象深刻。这个社会,能管教孩子的只有三个地方,家庭、学校和监狱。倘若家里管不了,学校不能管,那以后等待孩子的,一定是社会的无情大棒,以及监狱里的手铐脚镣。</p><p class="ql-block"> 看看眼下的社会风气,实在是太令人堪忧了。遇到跌倒的老人不敢扶,扶了就……!路遇小偷不能追,追了就……英雄流血又流泪!屡见不鲜的碰瓷,讹诈,医患矛盾。可叹呀,人无信何以能立足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眼下的教育,令人睡不着的担忧。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多么好的国之期望呀。可当下是,应试化教育,重成绩轻德育。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满嘴脏话,校园暴力屡见不鲜。</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真实案例很多很多(曾经离我住所不远就有一个酒吧,每天爆满,我无数次经过那里,有意无意地观察,出入的客人, 天呀,百分之九十是青少年,12——16岁者居多。每次看了就让我堵心,甚至气愤。</p><p class="ql-block"> 可那又怎样,隔日晚上我再次经过那家酒吧门口,已经深夜了。吵闹声,哭声,打骂声让我又一次驻足。我站在墙角阴影下,好一会听出来是怎么个情况。原来又是为了一个女孩坐不坐谁车,跟不跟谁走,给不给谁面子,争风吃醋引起的群殴。</p><p class="ql-block"> 在酒精的作用下,或者说是人家家里有权有钱有势,他老爹大概又是个李刚式的人物。一个小太岁用啤酒瓶子,开了另一个小太岁的脑袋瓜子,就因为女孩究竟跟谁走坐谁车。挨打者一脸的血像小瀑布一样从发梢,前额途经脸部,正在从衣服往脚面地面嘀嗒。说实话,尽管酒吧门口的霓虹灯灯光昏暗,我还是看了个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没人报警,也没人打120。此时的双方情绪激动,第一时间是打电话相互叫人,集结于此,双方都打算以古惑仔式的江湖规矩解决。</p> <p class="ql-block"> 就因为我多看了两眼,实在看不下去了,走吧不忍心。可就因为我多嘴说了一句,小孩家打什么架呀,没看受伤者都血流成河了,再流就死翘翘了。 还不赶紧报警,打120送医院包扎治疗。哪知道,两派矛头直指墙角的我,首先是打人者,张嘴就是脏话:你特么是谁呀,废什么话,少特么管闲事,赶紧滚蛋!。</p><p class="ql-block"> 挺气人吧!可气人的不是这段话,而是挨打者。这不知死活的逼孩子,一只手捂着头上流血的伤口,竟然向我走来,另一只手就冲我挥拳打了过来,嘴里夹杂着更加和谐的脏话:死老头你活腻了吧,说谁死翘翘了。我本能的一闪身,躲开了这带血的肮脏灵魂。吐了一口痰在地上,转身淹没在这罪恶的夜色里。</p><p class="ql-block"> 既然咱也不敢说,那咱也就不问了,警咱也别报了,都挺忙的。流的也不是咱的血,咱这是干嘛?咸吃萝卜淡操心!</p><p class="ql-block"> 算求了 想死就让他们死好了,这样的熊孩子,长大了恐怕也是人渣,危害社会,最好一分钟后血能流干死翘翘。也省的浪费警力,浪费国家粮食,浪费医疗资源。</p><p class="ql-block"> 不久前又经过那里,有意无意看了一眼,发现门头的牌子都去掉了,以为停业倒闭了。为此我内心还小爽了一把,并且暗骂了几句,做这种生意,毒害青少年,活该倒闭,……就应该倒闭。</p><p class="ql-block"> 可谁知又过了一段时间,人家又是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顾客仍然是一群未成年。原来人家不是倒闭,人家是重装开业,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霓虹灯更高大上了而已……!!!</p><p class="ql-block"> 每逢遇到这种情景,不管吧这心里总住着个打抱不平的江湖侠客,赶都赶不走,也实在过不去自己这一关。去年这件事,我就曾经发了个朋友圈,算是呼吁一下社会。提醒一下身边人,尤其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父母,好好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当你过于溺爱孩子的时候,那不是爱,那是伤害。你知道你给他的零花钱都干嘛了?抽烟喝酒飙车打架斗殴。十几岁正是叛逆期,咱做家长的要多关爱他们,陪伴她们,尽量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这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我的孩子也快到这个年龄了,看到这般景象,心里也真的是害怕。</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场景,又让我想起20年前我在鸡鸣公园开溜冰场的时候。某晚,也是一群少年就因穿着溜冰鞋上了个公园的厕所,被公园的管理者撞见了,于是权利的膨胀,没完没了的斥责。说实话,公园这傻叉也真是做的有点过了。结果是,这帮孩子们像受了奇耻大辱似的,大打出手,管理者袁某受伤。可这帮孩子,扔不罢休。真怕事情闹太大了出人命,于是我躲进黑暗角落偷偷拨打了110。</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警察叔叔来了,原以为都是小孩子家,警察叔叔一就会吓嘞鸟兽散。可谁知人家根本就不跑,而且不依不饶还打的更凶,根本不把警察叔叔当回事。结果很清楚,几个不知死活的小孩被警察叔叔推上了警车。</p><p class="ql-block"> 看带头的那个小孩,也就十几岁的样子。个头不高,却满脸的不在乎,一口唾沫差一点吐警察叔叔脸上。这口痰跑偏了,斜飞到了挨打者袁某脸上,是不是故意我也不知道。熊孩子的胆比李刚家孩子毫不逊色,直言不讳的叫嚣着警察,别费那劲了,信不信走不到派出所,你们就得把小爷我给放了!我妈是谁谁谁,(据说是某局局长)。我舅舅是谁谁谁,(据说是某副市长)但咱真一个都不认识!</p><p class="ql-block"> 这孩子手指着羞辱他的那个也是二逼一样的欠打的公园管理者说,孙子今你摊上事了,你摊上大事了,有种你等着,不出十分钟小爷我就杀回来,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马王爷三只眼,今黑非弄死你不可。</p><p class="ql-block"> (我眼里的公园管理者,袁某,也是自视自己是混世魔王那种,也是不知道他爹是谁那种烂人!因为后来我连他爹都认识了,在我们这小县城建设局工作。后来还闹心地住在了一个院。这老头也不是好人,明明在建设局是个一般同志,可见人非说自己是副局长的那种货色。手中的那点权利呀,害人害己害孩子。我只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p><p class="ql-block"> 那晚幸亏公园管理者袁某这鳖孙跑得快,警车一走他也就离开了。一场闹剧结束,受伤的却是我,好好的生意搅黄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更令我大跌眼镜的是,小孩真没有失言,人家是吹到做到,还真又回来了。也就十几分钟左右吧!乌泱乌泱地带了几十号人,几乎都是十几岁的样子,手里都拿着棍棍棒棒眨眼就到了我的跟前,那会我还在郁闷中,心中骂骂咧咧收着摊。</p><p class="ql-block"> 看那阵势,真心吓我一跳,以为谁谁谁出卖了我。脑子飞速转了几圈,莫非小孩知道是我报的警?这是要找我算账。谁知小孩还挺义气,说搅了我的生意,抱歉抱歉。然后问我刚才那挨打的傻叉在哪?我说走了,又问我你知道他家在哪住吗?并说非要打他家里去不可!还说一定要打断他一条腿。哎呦,我算彻底信了这帮孩子的狂言,因为看时间,人家真没走到派出所就被放掉了。</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最终的结果还是笔者我最受伤,即将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赚钱生意,彻底被公园管理者给闹腾黄了。为此我还专门找过管理公园的某位领导,最终还是没弄成事,也白瞎了我两箱水果,外加两条金装芒果烟。</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世道,也勿怪乎人心冷漠,更无怪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管闲事,维护世界和平,风险太大了!纵观这些个未成年的小屁孩,在家几乎一个个都是小祖宗太上皇。</p><p class="ql-block"> 父母的溺爱,攀比心理作祟,长辈一到过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多的离谱。平时零花钱也无节制。于是这些个未成年的孩子们,钱多了就泡网吧,泡酒吧,买手机,甚至未成年就偷偷买机车,买那种晚上炸大街的越野摩托。</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痹症,社会的影响,网络游戏,网络暴力,衍生了一个个怪胎。中小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学着港台片上的小痞子开房泡妞。</p><p class="ql-block"> 深夜的大街上,经常是机车轰鸣,刹车撕裂,灯光爆闪,音响烧脑。好一派不学无术的混世小魔王,少年版的古惑仔。</p> <p class="ql-block"> 家长们呀,你知道你的孩子究竟在外面干些什么吗?当你给他一部手机的时候,当你无节制的给他溺爱,给他花不完的压岁钱的时候,当他本该是在学校好好学习的时候,家长却间接给了他一部机车。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刺激,意外就发生了。难听点说,这不是意外,是家长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就像李双江的孩子李天一。</p><p class="ql-block"> 又一个傍晚,我门口出了个车祸,一群机车呼啸而过。有两辆机车由于速度太快,相撞失控后,撞在了路边的路沿石上,人也飞出去好远。笔者刚好在门口纳凉,处于本能,我很快跑了过去,看到一个孩子躺在路边几乎昏迷,另一个孩子飞进了花池里。</p><p class="ql-block"> 花池里的孩子伤的不重,脸手擦破了点皮。路上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脸和头部受伤。我看到他满脸的血,嘴和鼻子里都在往外冒血。情况危机,我又一次忘了伤疤,赶紧就拨打了120。</p><p class="ql-block"> 由于怕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就没敢乱移动他身子,只能是懂非懂地掐他人中。好一会才看到这孩子有了点直觉。尝试着给他沟通,我问他能不能说话,感觉哪里疼得厉害?胳膊腿能不能动?可他却根本就说不出话来。</p><p class="ql-block"> 缓了会,我又问他能不能张开嘴让我看看,好一会,他才缓缓的张开了嘴,我打开手机电灯,用手撑开他的嘴看了一眼,嘴里全是血。我看到了流血的原因之一,是撞掉了几颗牙齿,舌头也撞烂了一块,嘴唇也烂了,嘴上下额也在流血。当我问他父母电话的时候,满嘴流着血的孩子,拼命的摇头。</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花池里的孩子也爬了过来,也许是这一撞真害怕了!只见他一边爬一边对我说,不能打电话,我们缓一缓就好了,千万不能让我们家人知道。</p><p class="ql-block"> 究其原因,原来这两个孩子是同学,上初中二年级,还不到14岁。机车是用压岁钱买的,因为怕家人知道,一直都不敢往家里推,就寄放在卖车的车店里,所以家人根本都不知道他们有车和不在学校住这些事。现在这孩子们呀,手里压岁钱太多,胆子也太大了。当然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首先是家里条件好,长辈们平时给零花钱也出手大方阔绰。当然做父母的责任更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些也离不开榜样的力量,那几年嵩阳小城的嵩阳路上,出了个机车大神。整天在闹市的街道上,开着机车抬头甩尾炸街秀车技,一个小小年纪就不知死活的孩子。后来被外地警察抓走了,因为他开着机车与高铁飚速度。自己还拍了飙车时公里表变化视频,那段视频显示最快时速299公里。</p><p class="ql-block"> 嵩阳小城那些年还出了一个299,听说是个卖香油的,挣了不少钱。年纪轻轻可惜已经喝了孟婆汤,走过了奈何桥。为了那点速度与激情,一条鲜活的生命,眨眼功夫没了。一幕幕血的教训,教科书式的呈现!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那刺眼的299,反而成了更多青少年都想超越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当今这社会,人人压力山大。当官的,有能力的每天文山会海。腐败堕落不作为者,每天金钱美色,歌舞升平,胡吃海喝。做生意者,官场,酒场,娱乐场,为了拉关系,场场得去,天天烂醉。</p><p class="ql-block"> 而普通老百姓,起早贪黑,没日没夜辛勤劳作,也只是为了能多挣俩钱,养家糊口。然后举全家几代之力贷款买房子,背了一堆债,就为了能留在这个小城里。</p><p class="ql-block"> 一些正是需要严管阶段的孩子们,没人管,他晚上回家了没,住校了没,逃学了没,家长们几乎一无所知。老师问起,回答是回家了!家长问起,说在学校。可晚上就偷偷跑出来去网吧上网,喝酒,飙车,耍酷。</p><p class="ql-block"> 咱就拿这网络游戏和网吧再多说两句,不是我对此行业有仇,也不是有成见,只是这行业真的是满满的负能量。有心的人都可以到大街上随便找一个网吧,你进去仔细观察观察,看看呆在网吧里的都是些什么人!青少年孩子们居多。</p><p class="ql-block"> 你再好好看看他她们,电脑页面上显示的是什么!游戏,网络游戏。几乎都是打打杀杀,充满暴力色彩。除了这些玩游戏的,有几个是到网吧利用这高科技互联网设备流畅度学习的,恐怕鬼都不信会有。</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因为网吧里的网络资源都是最优秀的,上网无极限。为什么?因为网吧里的电脑设备也是最好的,因为赚钱容易呀,所以更新换代也快。最好的设备,最好的网速,造就无限财富的互联网,更多的时候是在毒害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笔者决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亲身体验。但我申明一点,我自己不玩游戏,更讨厌游戏,俄罗斯方块我都不会玩,什么蹦蹦跳跳的超级玛丽,我真搞不懂,也弄不明白。也许这一点带有个人色彩,也可能是偏见,总之我从不玩游戏。</p><p class="ql-block"> 每一家网吧门口,都有很醒目的提醒,严谨未成年人入内,然而这个提醒真的就是一张废纸。不是形同虚设,而是根本没人在意,尤其是网吧老板,只为昧着良心赚钱。</p><p class="ql-block"> 凌晨后的大街上,渐渐静了下来,各行各业的生意几乎都打烊了,网吧除外。这时候,学校的坏孩子们(武校居多)个个演绎着逃学威龙的故事。翻墙,逃学,集结于各大网吧。于是凌晨后的网吧里,孩子最多,社会闲散人员居多,无家可归钱包瘦瘪者居多。</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因为白天要应付老师,要应付家长,晚上可以骗老师,也可以骗家长。比如对老师说要回家取东西,请了假直奔网吧。进入初中好多都是住校生,学校一旦监管不力,请个假老师真以为孩子回家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就这样,学生白天应付学习,晚上网吧畅游。有的孩子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几个人兑点钱35块钱就可以包一个单间。于是干脆就逃学呆在网吧里,甚至几天几夜,学不上家不回。</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网吧里成了社会闲散人员,学生未成年人的寄居地,这里乌烟瘴气,甚至藏污纳垢。而监管者何在?大概是吃了不少好处,于是乎嘴短手短,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傻充楞当瞎子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曾经看过一档经济访谈节目,内容是记者采访一位年纪很大的经济专家,问如何看待现在这些做网络游戏开发企业股票上市的问题。当时史玉柱开发的征途游戏很火,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老者的回答很经典,说幸好他(史玉柱)是在美国上市的,那就让他去毒害美国青少年去吧。这位专家还算有点良知。</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和老者是一样的观点,纵观史玉柱其人,他的创富过程,说实话一点都不值得夸赞。一直靠骗,前些年靠做保健品脑白金,黄金搭档,就靠臭大街的广告,来坑蒙拐骗老人们的钱。如今又开发网络暴力游戏毒害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代表着民族骄傲的一些民族企业,良心企业都一个个倒闭了,令人惋惜。可令我想不明白的是,那些个明明老百姓都能看得出来的骗人黑心企业,比如天狮,比如黑茶,各种没有疗效的保健品,这鳖精,那鳖精的却都赚了个盆满锅满。</p><p class="ql-block"> 明明是传销,某些管理职能部门还总给人家发什么狗屁直销牌照,让他们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坑害无知愚昧者,简直就是助纣为虐。</p><p class="ql-block"> 传销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血和泪,一旦被洗脑,陷进去后,兄弟亲人拉下水,妻子骗丈夫,丈夫骗妻子,甚至当爹的骗自己的儿女,各种奇葩,各种丑态百出。一句话都是想一夜暴富,都是想不劳而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又想起了前年我市西区的那起机车事故,一个把摩托车总飙到时速299公里的疯子,一个社会的危害者。)可这样的行为却少有人管,更是负面影响了无数青少年。</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些个熊孩子们呀,真的是可怜又可恨,温室里长大的他们。十多岁的孩子,到了农村不认识花生,不认识玉米,指着玉米说是高粱,看到高粱说成玉米。十几岁了没干过一下家务活,甚至有些孩子连鸡蛋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说是树上长的。我曾问过那个女孩,难道你都没见过带皮的鸡蛋,她说在家吃个鸡蛋从来都是家长给剥过皮的。</p><p class="ql-block"> 如此溺爱,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不爱动手,没有担当,不懂感恩,也受不了一丝委屈。只要受一丁点委屈,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跳楼。</p><p class="ql-block"> 某些家长,总是这般溺爱孩子,一味地娇纵袒护孩子的错误。最终酿成了,老师说不敢说,打不敢打,久而久之,老师也就麻木不仁,只能明哲保身。本来当今教育的弊政就是应试教育,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好成绩,忽略了人性品质的培养教育。如此下去,教育不改革,父母不自省,真的恐怕是整个民族的倒退和悲哀。</p><p class="ql-block">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呀!这本应是国家对教育的期望。可反观当下,我们的校园教育似乎正患上一种“软骨病”:对学生罚站不敢罚久,批评不敢说重;只要家长一来闹,学校多半处于弱势,接着老师被要求写检讨、扣工资……现在,甚至连“老师管学生”这样天经地义的事都要搞个调查来寻求舆论“支撑”,足可证明教育的扭曲。</p><p class="ql-block"> 老话儿说“严是爱,宽是害”,在教育上宽容放纵,只能让孩子愈发放飞自我。一方面,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倘若在学校还不受管,势必愈发乖张任性;另一方面,学生如同树苗,如果没有必要的惩戒示其规矩和底线,极易长成“歪脖子树。校园教育的“软骨病”,看似是对孩子的“呵护有加”,实则是另一种不负责任。</p><p class="ql-block"> 教不严,师之惰,管学生,是老师的权利,更是义务,“不了解惩戒,老师就放弃了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职责”。 可现实中,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下手中“戒尺”,化身不得罪学生的“好好先生”,显然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原因。</p> <p class="ql-block">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以至于养成了玻璃心:似乎自家的孩子谁也碰不得说不得,语气稍微重一点,就是“变相体罚”。家长杯弓蛇影,老师如履薄冰,管理者又总是模棱两可,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装睡的人叫不醒呀。</p><p class="ql-block"> 这种信任感建立不起来,管学生就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成为老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无奈借口。没事皆大欢喜,有事担待不起。</p><p class="ql-block"> 笔者认为,家长得放手,老师须担当,管理者更得有作为。适当的惩戒要有,只是需有尺度、温度、限度。惩戒是人生成长中的一味良药,它可以使人清醒,在歧途上止步。</p><p class="ql-block">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教师而言,主要是把握惩戒的尺度与方法,明确惩戒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泄私愤。</p><p class="ql-block"> 惩戒应以良知为前提,以信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给予学生幸福快乐的生活。首先,惩戒应注意“尺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惩戒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在进行惩戒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尺度,切忌因一时冲动导致“惩戒过度”,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何把握惩戒的尺度呢?我们可以借鉴国学经典中先贤们的,一些有效的惩戒经验。</p><p class="ql-block"> 其次,惩戒应带有“温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惩戒,作为诸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要想真正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爱。真正有效的惩戒教育,不仅要有严格的 “尺度”,更要有适宜的“温度”。单一的“物理惩戒”除了粗暴地给被惩戒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还极有可能在他们的内心播下仇恨的种子,这无疑与我们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p><p class="ql-block"> 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惩戒教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要超过尺度;二是惩戒结束后,必须做好关心、沟通工作,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及家长们的背后付出。也就是说,在实施惩戒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受到惩戒的原因,更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实施惩戒教育的根本目的,努力使惩戒实现教育目的最大化,同时教会孩子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惩戒必须设定“限度”。相对于其他教育手段,惩戒教育其实是一种“非常规”的方法。作为“非常规”的教育手段,其使用自然应受到一定的限制。从适用对象上看,应该进行一定的筛选,也就是说,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惩戒这种教育手段。</p><p class="ql-block"> 当然教育也不能“一味发糖”,也不能仅是“辞严色厉”,摒弃这两种极端思维后,或许还有一条“中间道路”,那就是把“合理惩戒权”还给老师。保证老师“戒尺拿得稳,腰杆挺得直”,加强师生、家校之间的信任感,应成为整个社会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总之笔者对这几年很多人崇尚的夸奖教育有异议,甚至不敢苟同。说什么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爱和鼓励,我承认是对每一个孩子都好都有效的影响教育,但太溺爱就过头了。</p><p class="ql-block"> 溺爱会让孩子们变得理所当然,失去自我。一味地溺爱,就让孩子变成了依赖大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妈宝男越来越多,娘炮屡见不鲜,没吃过苦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风浪的孩子,脆弱的受不得一点委屈。教育环境充满了异样。</p><p class="ql-block"> 过了头的夸赞,甚至就是虚伪。这不是爱,这是害,百害无一利的害。我不懂教育孩子,甚至根本不会教育孩子。由于文化程度低,我连孩子小学时的作业都辅导不了。</p><p class="ql-block"> 平时要养家糊口,陪伴孩子的时间确实不多,沟通也少,心中有爱却没能很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久而久之,孩子心中会有情绪,自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说实话父子关系处理的不算融洽,我这个做父亲的有一定责任。尽管心中对孩子有亏欠,但我清楚一定不能无原则的爱孩子,我觉得孩子少年时吃点苦受点罪更有利于成长。</p><p class="ql-block"> 否则,当不懂感恩的孩子越来越多,当脆弱的学生越来越多,当行凶暴力的孩子越来越多,刀子最终捅向了爱他不及的母亲。当无良的专家越来越多,当唯恐天下不乱,只要新闻炒作点击率的昧心媒体越来越多,当身边到处都是,低俗媚俗特俗,坏孩子也就真的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如果到了这时候,社会再去求着老师管教孩子,恐怕是已经来不及了。 作为老师应该眼角有爱,心中有度,手中有尺,于情充满关爱,于理保证公平,于法彰显正义,于责敢用戒尺。只有这样,世界才会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老师才真正配得上为人师表这四个字。</p> <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理性的看待问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孩子的品质教育,正确的引导孩子,从小塑造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一个善良,有正义感,肯学习,有担当,品行三观皆端正的人。</p><p class="ql-block"> 老生常谈的一句话,雪崩时,每片雪花都有责任。这个社会,善恶人人有份,好坏无从逃避。护短之恶果,已经显现。互害式的生存法则,最终会害人害己。</p><p class="ql-block"> 恳请媒体,学校和家长们都客观的对待问题。给孩子以阳光,给自己以理性,给老师以信任。把戒尺还给老师,让孩子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别随随便便怪老师狠心,这把千年而来的戒尺,自有它的意义。尤其是给那些负责任的老师们一丝坚持下去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个做家长的,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袒护孩子,溺爱孩子。当孩子做不完作业的时候,首先不是去客观的分析分析找找原因,看看自己孩子是不是故意在拖拖拉拉。做父母的真的应该反省反省,你是不是替孩子做得太多了。笔者观察在上学或放学路上,大多数孩子的书包都是父母背着,而孩子心安理得空着手走路。这样的孩子都学会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用干家务,心安理得。他们觉得只要搞好学习就是家中最大功臣,而且家长总会给予最大物质奖励,于是许多小学生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p><p class="ql-block"> 笔者不反对适当的物质奖励,但是过度的,甚至过分的物质奖励一定不是好事。这些都是在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今天他认为你应该为他背书包、买手机,明天他就会认为你应该为他找工作、买车子、买房子。一旦有一天你给不了他想要的,可能他就会受不了,会心生怨恨甚至崩溃。</p><p class="ql-block">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首先会感激父母以及身边人替他所做的一切,也会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p><p class="ql-block"> 笔者也是一个父亲,也正经历着教育孩子的困惑。孩子三年疫情只能依赖手机在家上网课,由于自制力差加之笔者懈怠,孩子染上了手机游戏,无法自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未能考上重点高中。作为一个父亲,我自责之余,也深感忧虑甚至惶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真怕孩子自暴自弃,走上歧途。</p><p class="ql-block"> 总之笔者认为,做父母的一定要谨记:如果你不想将自己孩子培养成“白眼狼”,那就千万不要替孩子做太多,学会适当的放手,不要助长孩子的受之无愧感。要去引导孩子参与生活创造生活,不能好吃懒做,更不能游手好闲,成为生活的寄生虫,一定要家校合作,共同教导孩子懂得感恩。</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无问东西,无关对错。因为过去的已无法弥补,但未来可以把握,可以改变。只要我们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及时纠正,修正自己。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教育更当如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孩子不努力时,给他讲讲慢驴效应: 有两头驴,他们各自拉着一辆车,一头驴走得快,一头驴走得慢,于是着急赶路的主人,就将那头慢驴拉的货物,都搬到了快驴的车上。 这下慢驴可开心了,心想:让你那么努力,活该累死你!</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主人心想:一头驴就能拉车,干嘛还要养两头驴呢?结果在路过一家饭店时,就将这头慢驴卖给了饭店老板,就这样慢驴成了餐桌上的美食。”</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以后步入社会工作,都避免不了优胜劣汰的现实。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特别是以后工作就业,每一项都是一道门槛,没有人能逃脱竞争。</p><p class="ql-block"> 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如果你还沉溺在安逸之中,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不想在努力奋斗,那么你最终只会像那头慢驴一样,被无情地淘汰!</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读书就会落后,如果生下来从不读书,就是文盲;年纪轻轻不读书或不好好读书,那只能是换来一生的卑微。</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个时代你不学习、不进步,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以后你会被老公淘汰,你会被社会淘汰,你会被老板淘汰……</p><p class="ql-block"> 一定要告诉孩子:穷不读书,穷根难断;富不读书,富不长久。</p><p class="ql-block"> 这个世界很残酷,对于一个人来说,比没钱更可怕的是,思维的贫瘠,与内在的匮乏。</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么他的价值观,就会由他身边的人决定,因为它没有别的输入途径,只能模仿身边的人,或者慢慢被环境所改变。</p><p class="ql-block"> 那种周围流行什么,就跟随什么的人,注定永远找不到自己。</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读书?网上一个点赞很高的回答是:“读书虽不是唯一出路,但是不读书会挡住你很多出路。”</p><p class="ql-block"> 培根icon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icon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p><p class="ql-block"> 杨绛icon先生说:“你迷茫的原因,是因为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p><p class="ql-block"> 乔治.马丁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经历一次人生。”</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打开视野的最好工具,也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投资。</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人来说,知识的沉淀,文化的加持,是打破人生边界的最大资本。</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改变命运、同样成功的阶梯,读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思维、你的格局、你的眼界,然后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读过的书,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读书的苦只有几年,不读书的苦却是一辈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做作业、不听话、玩手机、不爱学习,那就给孩子多讲讲这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都说初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天真无邪,性本善良。可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五颜六色。要说孩子未来的样子,很多都是家长本来的模样,无论好的坏的,大多来自言传身教。如果把孩子比喻为一件伟大的作品,那么执笔者就是父母与老师。让我们一起为孩子撑起一片纯净的蓝天,为孩子开辟一块快乐的健康的成长乐土。</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品质来源于父母,孩子的知识来源于教育,孩子的善良来自于社会的影响,来自于正确的引导。教育的最大奥秘是让孩子觉醒,任何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真正的善良不是没有黑暗,而是在经历了黑暗之后,我们都能变得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