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压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病科贺东佳

<p class="ql-block">什么是高血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以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的标准目前是可以以诊室血压作为标准,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p> <p class="ql-block">高血压的中医证型:</p><p class="ql-block">1、肝阳上亢型(急脾气型)</p><p class="ql-block">典型症状:眩晕、头痛头胀、急躁易怒、口苦、肢麻震颤、面红耳赤、失眠多梦,劳累和情绪激动后加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痰饮内停型(身材胖型)</p><p class="ql-block">典型症状:头蒙如裹(头昏蒙像被布带裹住一样),容易胸闷心悸,胃部胀满、呕吐痰涎、食少多寐,下肢可轻度浮肿,大便粘腻或便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肾阴亏虚型(老年虚弱型)</p><p class="ql-block">典型症状:眩晕、视力减退、两眼干涩、健忘、耳鸣、烦热失眠、腰膝酸软无力。</p> <p class="ql-block">耳穴降压机理认识:</p><p class="ql-block">祖国医学对耳穴降压机理认识: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互相联系,而耳正是全身经脉汇聚之处。耳穴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早期发现及预后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内经时代就有运用耳穴诊断脏腑机能,防治疾病的记载,如《灵枢·师传篇》曰:“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耳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李杲《十书·耳萧声篇》中记载:“胆与三焦之经同出于耳”,《灵枢·口问》中也有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难经·四十难》云:“肺主声,令耳闻声”,《类经》中记载:“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耳穴疗法包括耳穴压豆、按摩、揿针、放血等,据“经穴-脏腑相关理论”,通过刺激相关耳穴能够加强经络传导作用,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气血运行,从而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状态。</p> <p class="ql-block">现代医学对于耳穴降压认识</p><p class="ql-block">1950年代诺吉尔提出“倒置胎儿”的耳穴分布规律,生物全息理论认为耳廓是机体的缩影,具有丰富的神经和神经感受器分布,也是唯一有迷走神经分布的体表区域。高昕妍确认了耳-迷走神经-内脏反射的神经通路,该神经通路不仅是耳穴疗法的基本反射通路,也是其他穴位刺激疗法的生理学基础。据研究刺激体表的耳穴能够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内脏效应,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发挥降压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为:①直接刺激耳廓的神经,激活迷走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反射,调节心血管中枢,改善体液调节,促进血管舒张;②增强神经系统a波,减轻或消除大脑皮层紧张疲劳程度。</p> <p class="ql-block">耳尖放血疗法:</p><p class="ql-block">中医放血疗法历史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明.张介宾《内经》: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眉间出血。耳尖放血可以平肝阳、降肝火、醒神通窍、扶正祛邪、达到降压的目的。耳穴贴豆主要是通过刺激耳郭上的穴位使经络传导,进而调理脏腑,促进阴阳平衡。</p> <p class="ql-block">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1、耳尖放血(揉捏耳垂,耳廓,对耳轮,磨三腔,耳前,整个耳朵发热时在耳尖处放血,挤出20次血即可)。</p><p class="ql-block">2、贴耳穴:降压沟、神门穴、肝、交感、肾、心、皮质下、降压点、三焦、脾。</p> <p class="ql-block">取穴思路:</p><p class="ql-block">降压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耳穴诊断与治疗》中:“下脚沟(降压沟),对耳轮上下脚耳廓背面呈Y型的凹沟”。从解剖结构角度来看,降压沟有丰富的神经网络系统,包括耳大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耳前支、迷走、舌咽和面神经的吻合支等。降压沟治疗高血压在临床中的有效率为90%,该穴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降压点:即三角窝1区,在三角窝前 1/3 的上部,主治高血压。《耳不同刺激方法对耳穴降压沟、降压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即时降压效应的观察针》中记载:“降压点,靠近对耳轮上脚的末端部”。三角窝内皮下具有神经丛,其中包括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神经耳分支等。降压点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穴,也是使用频次较高的耳穴之一,具有直接降压作用。</p><p class="ql-block">临床中运用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今后的临床工作不断探索不同穴位的降压效果,延长降压时间,造福于临床的患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