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怀念我的老师一王续先生</p><p class="ql-block"> 汇 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2年9月份,王续老师担任了潍坊油房沟街小学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我是这个班54名同学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同时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他教我们的时候年令大约是二十六、七岁,个子不是很高,身材偏胖但不臃肿,行走中散发出一种独具魅力的自信。大而方的脸盘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慈祥的目光里充滿着严励。夏天,他经常穿一件月白色的短袖衬衫,其他时间一年到头基本上就是一件蓝色的中山装。</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方面,他除了要求严格,教学方法也有独到之处。王老师的语文课讲得好是出了名的。他充分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对教学计划设计的也很到位,总是将复杂的东西讲得浅显易懂,让学生轻松掌握。他讲课文就象讲故事,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经常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有时候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典故,同学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笑声或感叹声。</p><p class="ql-block"> 他还经常引导同学们思考,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使整个课堂充滿了互动和参与,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在讲到一些古诗词的时候,他还曾用古人吟诵的腔调,象唱歌一样把古诗词唱出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对我们的作文要求更是特别严格,他教的写作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同学们的每一篇作文,经他批改后,都必须重新写一遍甚至几遍,直到符合老师要求为止。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同学们的写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他除了要求同学们对课本上的知识全面理解,熟记于心以外,还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例如语法知识,各种句子的句型,各种对话方式的表现形式,“的”“地”“得”的用法等等一一罗列出来,编印成讲义,让大家反复学习、背诵并学会应用。</p> <p class="ql-block"> 因为六年级面临着毕业和升中学的考试,王老师除了在语文教学方面下足了功夫,对同学们其他各科的成绩也非常关心。他经常利用自习和课外活动的时间,给大家补习一些课外的内容。当时的国际形势正处在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分化的时代,他要求我们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和大事,并要求把周边邻国的国家名、首都地名、国家领导人的名字等全部记住。</p><p class="ql-block"> 记的最清楚的是地理课的复习,同学们都对那些地名,铁路等感到枯燥乏味,而王老师却用他独特的方法,激发了大家对学地理的兴趣。他在黑板上首先画个五角星代表北京的位置,然后画出从北京出发的四条铁路线:京山(山海关)线,京包(包头)线,京广(广州)线,京承(承德)线。(当时从北京出发的就这四条铁路)然后画出贯穿东西的陇海铁路(甘肃兰州到江苏连云港)再由此延伸画出全国的铁路网,并在这个铁路网上标上沿途的重要的城市。再下一步,在地图上标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并画出它们流经的地域,这样,一张中国地图就基本成形了,再往细处画,什么五湖四诲,三山五岳,什么煤都、锡都、铜都的地理位置都清晰地跃然图上,同学们就这样跟着反复的画,不断地记,脑子里都有了一张活地图。</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当时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同学们的知识面并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养。</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老师还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晚上组织大家去他家里补习。每次来他家复习的同学都得有十几个人,就在他家不大的院子里扯出几个电灯,老师家里的椅子櫈子就当临时课桌,同学们坐着小板凳听老师讲课,做练习题……</p> <p class="ql-block"> 在临近小学毕业升初中的时候,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老师还经常教我们唱歌。其中由田汉和聶耳作词作曲的《毕业歌》就是那时候学的。当唱到“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的时候,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还有《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最难忘的有一首小调,让大家一唱就想笑,一唱就来劲,歌词是:“家里有二亩地啊,种了些大地瓜呀,一家人吃穿全都靠着它,单等那秋风一起地瓜大呀么大地瓜。伙计们加把劲啊,一起往家拉,拉!拉地瓜!” ……就这样,欢歌笑语陪伴我们愉快地渡过了那个紧张的六年级下学期。</p> <p class="ql-block">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并非常快乐的。1962年国庆节前夕,王老师指导我们排练并演出了诗朗颂和合唱,朗颂的是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的长诗《十年颂歌》,全诗以高昂的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抗击外侵、保卫和平等伟大斗争,展现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向前、勇敢拼搏的精神风貌。有叙事,也有舒情,在王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深刻理解了诗的含义,充分利用朗颂的艺术技巧,时而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时而含情脉脉,委委道来,抑扬顿挫,快慢相间,用激情和热情歌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朗颂后边又合唱了歌曲《歌唱祖国》,演出非常成功,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1963年3月《中国青年》等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刊登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我们小学生当然也没落后,报纸上,杂志上刊登了无数学习雷锋的诗和歌曲,还有雷锋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先进事迹以及雷锋日记。学校里关于学雷锋的各种文艺演出举办过好几次,我们就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背诵着《雷锋日记》渡过了那个毕业季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我们毕业后的第三年,由于历史原因,许多知识精英和普通知识分子都以莫许有的罪名遭受了迫害,王老师自然也是在刼难逃,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受到了严重摧残,身体健康状况明显恶化,最后被迫害致死,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0岁。</p><p class="ql-block"> 若干年后,我拜读了曾任潍坊市潍城区政协委员的陈正宽老师的《齐鲁杂文选——昨非斋习稿》一书,从其中的某一篇中,看到了关于描述老师离世的场景,真是惨不忍睹,对于这一幕,除了愤慨,实在是不忍心重述了……</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历史的洪流沉淀着无法逃离的过往,我们都在其中感受着人生的喜怒哀乐,默默地成长,留下的,只有那些珍贵的记忆和无尽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p><p class="ql-block"> 老师在我们的成长中不仅传授了知识,播下了文化的种子,更为我们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当今中国,“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文化强国”被大力推崇,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滚滚洪流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在三尺讲台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王续老师,他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正手执书卷,在吟诵着诗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者:汇川(六十二年前王续老师的学生)</p><p class="ql-block">编辑:晚月(六十年前王续老师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2024年元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