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写在前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整理读后感的第三年了,翻起曾经读过的书,有些茫然地意识到内容已经生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也许多少年后,我不再记得这些书的情节,不再记得它的作者,模糊了对它的解读,甚至不记得曾翻开过它。但这些都已经无关紧要了——它难道不是早已成为组成我的一部分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我,读书最大的收益,莫过于给程序一般的人生增添些不确定性——书里的一切。短暂地抽离于这个世界的徘徊,迷惘和绝望。不必面对这个世界里的这个支离破碎的我。幸运的话,偶尔在书里拾到一片自己,读的书越多,我便越完整了。这样的体验是绝对的放松,宇宙意义的放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要做的,只是下坠。等待被潜水艇打捞起。</p> <p class="ql-block"> 皮囊之下 </p><p class="ql-block">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p><p class="ql-block"> “好吧,你告诉我,还有灵魂。”</p><p class="ql-block"> 在皮囊之下,我们有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囊之下,我们有信仰</p><p class="ql-block"> 当代社会,人们多是唯物主义者,将“神明”一词打上“封建思想”的标签。那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神明是一种信仰,是否就变得不落俗了。在很多时候,有信仰的人会比没有信仰的人更有力量。我们心里也许都住着一个神明,在唯物的世界,所有的无能为力,都能让神明朋友来解决,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分明,他们会给尚在人间而亲人已去的人一个依靠。就像蔡崇达的母亲,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给她力量的是她的神明朋友。信仰是让一个人振作起来的药剂,面对丧夫之痛,母亲的神明朋友为她照顾在世界另一头的父亲,或许母亲心里也知道神明是不存在的,但是母亲愿意相信神明。母亲说“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真的挺好的”多么无力。我们就像是一片落叶,在空中飘飘荡荡总要落地。我们不知道自己会到哪去,心中有着太多没有答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让神明朋友来解答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囊之下,我们有枷锁</p><p class="ql-block"> 关于自己的未来,文展有着许多思考,这个儿时有着雄心壮志的别人家的孩子,却没有得到自己所规划的美好的未来,他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得很细致,他几乎活在了一个达到目标的程序里,却失败了。为什么呢?读这篇文章我特别难过,有的人,他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文展在小镇里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丢到一个城市中就会被埋没。他失败了,因为天才文展不是天才,而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文展是一个自我同一性特别强的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在为之付诸努力。但是文展生活在一个小镇,就如井底之蛙,原本的文展十分清醒,他知道自己的家境只能够供他读中专,所以努力控分,也很成功,但就是文展在一个狭隘的环境里基本上没有竞争压力,成长的路上太过于一帆风顺,不自觉生出的优越感渐渐蒙蔽了文展的双眼,他以为外面的世界是一条平静的小溪,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却不曾想,外面的世界是茫茫大海,暗潮涌动,风暴不息,然而文展却还乘着儿时为了渡过小溪而准备的小船,他又用什么来面对风暴呢。看着文展,我很难过,因为我就是那个小镇青年,我无法想象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也不清楚大城市的孩子有多优秀,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把自己的人生安排的一眼就能望到尽头,我允许变数的出现,也容纳坎坷的到来,这样以便我面对大城市的变化与挑战,我不必想以后住在什么样的屋子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不必把未来的细节刻画得太过清晰,我只需明确大的方向,我只需坚定我的梦想。待到我真的看见了现在无法预料的大海,再来准备扬帆起航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囊之下,我们有梦想</p><p class="ql-block"> 厚朴,看起来好像活得很潇洒,事实上,他才是被皮囊束缚着的人,他并不像别人所看到的那样光鲜亮丽,他的人生并不自由,他被许多东西束缚,有虚荣心,有来自父亲的期望,还有不切实际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追求月亮,他歌颂月亮的皎洁无暇,却忘记了,月亮并非唾手可得,他的“世界”也是。他想过的生活离他很遥远,要碰到月亮就要先稳好脚下的基石,可是他却以自己活得开阔为理由不愿弯下腰抡石头,事实上,这恰好证明了厚朴活得狭隘,他的虚荣,若厚朴真的不在乎旁人的眼光,真的开阔,他就不会因在工地打工而感到羞耻,厚朴自尊心极强,他没有意识到的是,他的世界其实不堪一击,而他还要把自己包裹成一个潇洒的模样,当沙漏一刻不停催时间走,岁月终究褪去了厚朴的外皮,他终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厚朴为了让自己自由,将自己层层包裹,活成了最不自由的人。一个理想并不坚定的厚朴,一生都在与真正的自己做抗争,我们难以直视自己,难以对自己诚实,但是蔡崇达做到了。他说,他和厚朴生的是同一种病,他也是一个来北京看病的人,蔡崇达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渴望,而那些欲望躁动就像是暗礁下的泉涌,就是住在自己心里的一个厚朴。</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能不被皮囊束缚,真正地看见皮囊之下的那些东西。</p> <p class="ql-block"> 穿行</p><p class="ql-block">·穿行在,大网密布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穿行,我感到的是沉重。宏大的天幕里,每一个想要呐喊的人的声音都显得那样微弱。想展翅的人们笨重地扑扇沉重的双翅,却发现如此之大的国家被层层大网死死罩住,没有余地让他们飞翔。它紧密而敏感,一点声音,一点触碰,就会引起整张大网的震动。多少人的思想早已冲破大网,直抵天幕,双腿却戴着沉重的脚镣,难以迈出一步。为了不碰到网,一言一行都必须格外谨慎,只是与一个不拘小节的记者谈话,郑子云也招来了流言蜚语。矛盾的是,叶知秋有极高的思想觉悟,不具备太高的影响力,她敢谈论敏感的政治话题,也敢表达真实的看法,能为时代的发展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意见想法,可正因为她没有影响力,所以没有能力改变什么;然而真正有影响力的掌握大权者,大多没有这样的思想高度,还因为自己想要保住高官俸禄的私心,只会看准风头及时表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那些少数有觉悟的掌权者,又被更高阶的掌权者束缚,若是碰到大网,就失去了仅有的能做出微小贡献的权力,所以必须保持不动。我想,陈咏明一定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了。他不畏权,因此他敢于革新,他有着超脱时代的想法,同时又没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这是他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一种担当,一种勇气。革新路上的阻力来自四面八方,他作为厂长,他发出的声音,自然影响着厂里的广大民众。让我很感动,也很可悲的是,那个时代的良知,仅存于底层劳动民众的心里,就像杨小东和吴宾,也许他们不懂复杂的政治,但是最纯真的,最能打动人的,无非是良知,他们对陈咏明的拥戴与支持,也是支撑陈咏明艰难穿行在这个稗草遍地的时代的力量源泉。他们像火星,炙人只是一刹那,成千上万个陈咏明,成千上个郑子云,成千上万个杨小东,会汇聚成火苗,成千上万的火苗会燃成熊熊大火,点亮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行在,长满荆棘与蒺藜的人心</p><p class="ql-block"> “有种人,好像得了一种病,得这种病的人,会践踏,侮辱,捉弄一切纯洁,美妙的东西,眼瞅着它们在自己眼前凋零,枯萎,褪色,黯淡......他会得到一种生理上的满足。”人性阴暗潮湿,杂草丛生,在改革这条路上,陈咏明不仅要谨防触碰到掌权者的权益,更要提防来自不理解与嫉妒的恶意揣测与造谣。吴国栋是复杂的,他心服于陈咏明,却又因为嫉妒,自私的杂念抛弃了理性。为了让陈咏明下台,宋克费尽一切手段。旁观者看来是多么可笑。田守诚油滑市侩,常常挑刺,只会跟在后面表态,提不出实质性的建议。多少人利益熏心,被铜臭味腐蚀了良知。在时代进步的机器里,他们是一个个生锈的齿轮,吱呀吱呀地发出声音,好让别人以为他们在拼命转动。在如此艰难的时代背景下,还有无数个只会嚼舌根的掌权者布下陷阱。</p><p class="ql-block"> 于是,只得背着沉重的翅膀,艰难穿行在遍布杂草和大网的土地,寻找出路。</p> <p class="ql-block"> 受难的耶稣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鲜血与白袍</p><p class="ql-block"> 《圣经》上说:“一个人如果为朋友献出生命,就是最伟大的爱。”蒙太尼里却说:“一个人如果献出的是他最心爱的人的生命,岂不是更伟大吗?”宗教信仰本身从来不崇尚流血与暴力,它不会让一个人献出他人的生命,反之,它告诫人们要奉献,必要的时候要做出牺牲。蒙太尼里为了自己的信仰献出了牛虻的生命,可是无论作为父亲还是主教,他有什么资格为了所谓的上帝主宰一个人的生死呢。蒙太尼里对亚瑟的爱是很沉重的,他是一位很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很害怕会失去自己的孩子,这又与他在要塞做出的决定矛盾。在上帝和儿子之间,他选择了上帝。他爱自己的儿子,他爱名誉和地位,他爱上帝,他爱的东西太多了,让亚瑟感到自己在吃上帝的残羹剩饭,失望,最终绝望。</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蒙太尼里应该意识到,比起遥远的,飘渺的信仰,比起纯洁无暇的白袍,更应该看重的,是鲜血,是呻吟,是人世间的不幸与痛苦。为了也许根本不存在的上帝献出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值得的,也是违反了宗教信仰本身想要传递的价值观的。宗教信仰的存在不是为了把世界带入到“上帝会保佑你,上帝会惩罚你”这样的程序中,而是以上帝为载体,告诫世人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上帝应该是抚慰人的心灵的,而不是把人拖向深渊的。蒙太尼里的悲剧不怪上帝,不怪宗教,怪这位主教自己,曲解了上帝的旨意。</p><p class="ql-block"> 蒙太尼里是牛虻最爱的人,牛虻太缺爱了,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为上帝占据了自己在父亲心里的位置感到愤怒。牛虻的死终于还是让蒙太尼里意识到了,没有一个人会像亚瑟一样爱自己,可是为时已晚,鲜血已然染红了白袍。</p><p class="ql-block">·亚瑟与牛虻</p><p class="ql-block"> 从亚瑟到牛虻,他从天真单纯的少年变为饱经风霜的中年人。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后,牛虻的自制力是难以想象的强大,疾病发作的痛苦,自身的要强,使得牛虻可以忍受肉体上的剧烈疼痛还装作没事的样子。当然,在街头被羞辱,被神父出卖入狱,被全国通缉的牛虻面对肉体上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牛虻的一生太沉重了。童年时的他虽然家境很好,可是由于自己的出生并不光彩,他被视为另类。对神父忏悔被出卖,被捕入狱。参与了革命却不被人相信,这些都导致了日后的牛虻性格乖僻,毒舌,他不断写文章抨击蒙太尼里,有报复在里面,但我认为更多的是想要引起他所爱之人的关注,以弥补童年的创伤。他编出大段大段精彩的冒险故事,只是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自卑罢了。</p><p class="ql-block"> 他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不亚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六个小时。因为蒙太尼里的欺骗,他改变了信仰,不变的是坚强的意志、出代价,牛虻的一生,似乎也在为他人的错处买单,不也是受难的耶稣吗。</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只牛虻</p><p class="ql-block"> 幸福欢畅</p><p class="ql-block"> 不管活着</p><p class="ql-block"> 还是已死亡</p> <p class="ql-block"> 极 </p><p class="ql-block">——《虚无的十字架》 </p><p class="ql-block"> 死刑是无力的 </p><p class="ql-block"> 身上背负着人命的人被判死刑。而正因为杀人的无可挽回以及死刑的无所改变让死刑成了悖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成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p><p class="ql-block"> 死刑又称极刑,顾名思义,极刑即刑罚之极,即法律之极。它存在的意义有教育,报应及保护。我们听过极刑,却不曾听到极罪。刑罚要与犯罪行为相匹配,那么那些虐待、施暴、奸杀,背负好多条人命的恶魔,又有怎样的刑罚与其对应?于是只好用极刑草草了之,可是死刑的无力正在于它的极——没有更甚的刑罚来惩罚比罪孽深重更十恶不赦的人,刑罚之极与人心之极差之甚远。杀一个人是死刑,杀十个人也是死刑;一刀捅死是死刑,千刀万剐同是死刑。因为刑罚的尺度比不上人性的险恶,用死刑惩罚罪恶比法律之极更甚的人才显得无力。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让刑罚之极与人性之极相匹配,也就是让死刑惩罚比罪孽深重更十恶不赦的人,随之改变的,是罪孽深重的人或许只会判有期徒刑,十恶不赦的人被判无期徒刑。这无疑是司法框架的坍塌,公信度不复存在。那么加大刑罚之极的尺度呢?无望,因为社会不允许私刑的存在。可是仅仅死刑就足以让那些被凌辱,被虐待的被害者遗族得到救赎了吗?是的,我们不是耶和华,死后不能复生,即使是私刑解了心头之恨,也无力使亲人回到身边。</p><p class="ql-block"> 是啊,死刑不能改变什么,它太无力了。</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此,死刑成了悖论。</p><p class="ql-block"> 有多少人以人道主义为名叫嚣着要废除死刑,可是死刑被废除后,就有更多的犯罪行为无法与刑罚对应,“我的亲人被杀害了,这个恶魔有什么资格继续活着?”仅有的一点救赎被夺去了,拿什么抚慰在世之人的泪水?“杀人偿命”都不再成立,从哪里得到公信度?这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这是典型的爱人类却不爱具体的人的表现。死刑本身存在着问题,可是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废除死刑后的执法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多少罪恶深重的社会毒瘤若无其事地吃着牢饭,假释出狱后继续祸害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加大刑罚的尺度,而废除极刑无疑是在走相反的路。</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到废除死刑的原因有误判导致的“误杀”。刑罚具有无可挽回性,而死刑更甚。因此,量刑标准必须清晰明确,判刑必须严谨客观。“误杀”并非是死刑的问题,而是误判带来的错误结果,废除了死刑,“误杀”确实是不复存在了,但是误判带来的无辜者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问题又出现了,废除死刑以减轻量刑错误导致的伤害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切实解决误判带来的危害性,为此废除死刑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 曾读过《消失的十三级台阶》,书中提到执刑死刑的工作者内心的煎熬,这是一个难以忽略的问题,死刑是国家在杀人,可必须要有人执行,就成了“杀人”,虽然是正义的,但是很难有人不会因此受到良心的折磨,尤其是罪犯并非是彻底的坏人时,按下绞刑架按钮的执法者的内心的痛苦确实难以平复。</p><p class="ql-block"> 法律这条路很难走,在并未找到比死刑更合适的刑罚之前,我们不能轻易废除它。</p><p class="ql-block"> 书中小夜子写到她认为每个案件都应该有相应的结局,而非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因为变数太多了。说起来是很好的,可实践很困难,因为没有一个量刑标准去制定一个所谓的完美结局,审判的主观臆断就占了多数,这是万万不可的,为了满足被害者或者遗族的要求,一场审判就需要满足更多方面的需求,导致难以顾及每个方面最后无疾而终。而且让被害者或遗族参与审判并拥有最后的决定权,这和私刑有有何区别?仍然具有公信度降低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法律的终点是一个完美的圆圈,前赴后继,却难以到达。</p><p class="ql-block">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 缝 </p><p class="ql-block"> ——《窄门》读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信仰之缝</span></p><p class="ql-block"> 这出悲剧,是杰罗姆和阿莉莎阴阳两隔的结局,更是认清自己的心意却难以表露,强迫自己将欲望压在心底的不甘。在朝圣者的眼中,爱情最美好的时刻,不是在说“我爱你”,而是在心里感受到——我们一起,又离上帝更近了一步。上帝将他们的爱冠以纯粹之名,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是难以填补的缝。他们的爱情是悖论,可以说,正是因为阿莉莎带有的浓重宗教色彩,因为她对上帝的热爱,杰罗姆才会疯狂地迷恋上她,杰罗姆把阿莉莎当成了上帝,在他的心里,阿莉莎就是自己的神,为了阿莉莎,他愿意摒弃自己的所有换得幸福,为了离阿莉莎更近一点,他愿意抛弃杂念,努力进窄门,阿莉莎成了杰罗姆的指引,成了他变得更好的动力。但是,正因为使他们走在一起的是信仰,然而他们的信仰有着裂缝,是爱情造就的,本就不够坚固的信仰还受到彼此的影响,会更加摇摆不定。而这段感情中,两人的中间隔着无形的膜,浓烈的爱意之间站着上帝,在上帝的面前,要压抑渴望,要深埋爱意。而爱意怎会是藏住掖住的,它会企图冲出阻碍,信仰便也受其影响,产生了难以填补的缝。不坚固的信仰和不坚定的爱情加在一起,变成了两个朝圣者注定不会幸福的悲惨结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爱情之缝</span></p><p class="ql-block"> 阿莉莎在原生家庭里目睹母亲的出轨,这让长大后的她对婚姻爱情产生了扭曲的想法,她在一定程度上恐婚,然而对杰罗姆热切的情感又让她难以忽略自己内心的声音,此时她又无意中了解到妹妹对杰罗姆的心意,也许是想离上帝更进一步,她选择了自我牺牲以换来妹妹的幸福,不难发现阿莉莎的爱情观是畸形的,在明知杰罗姆的心意的情况下,为了妹妹的幸福放弃所爱之人,阿莉莎确实是深爱着的,但她爱的真的是杰罗姆吗?也许她爱的不过是一段圣洁的感情,她爱的是纯洁无暇,容不得一点污垢的爱情,她认为只有这样的感情才能带来幸福,因此在得知妹妹也喜欢杰罗姆时,她认为自己与杰罗姆的感情已然不完美了,阿莉莎爱的是纯粹。因此她把这份不完美的感情附上坚硬的外壳,浓烈的爱意冲撞卵壳,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布满爱情之缝。可以说,阿莉莎爱他,和他没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纪德的《背德者》与《窄门》恰好是道德的两面,本书里,双方都在努力地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感,《背德者》里的米歇尔在大病一场后过上了完全放纵的,背弃道德伦理的自由生活。我们不由得思考,真正的幸福是源于这两种极端哪一个方式。</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因为通往窄门的路实在太窄,容不得二人同行,在那窄门之后,没有关于感情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别让腰间挂着的刀出鞘</p><p class="ql-block"> 《罗生门》</p><p class="ql-block">(标题选自第五页“家丁一面留意着别让腰间挂着的刀出鞘,一面抬起穿着草鞋的脚,踏上了第一级台阶 。”)</p><p class="ql-block">·腰刀一 利己</p><p class="ql-block"> 罗生门在日语中有“位于人间与地狱间的城门”之意,作者将故事安排在罗生门是有用意的。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家丁的心中也有正义在,他也曾明辨是非,他也会为他人感到不公,但是我们以道德为基的行为准则总是不堪一击,他知道拿走别人的东西以维持自己的生计是不对的,他本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不过他为自己找到了正当的理由:我不拿走老妇的衣服就会饿死,况且老妇拔死人的头发,这是也她应得的报应。此时,他的恶行被美化了,正如老妇一样,附上了“迫于生计,不得已”,甚至还带有一点儿“惩罚恶人”的正义使者之感。家丁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蛋,他只是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吃不饱饭的人。面对饿死和做强盗,心中的道德令我们选择前者,生理的需求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后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生理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层,而道德则是属于自我实现的范畴,处在金字塔的最顶端。有人宁愿饿死不吃嗟来之食,这是跳过生理需求满足尊重需求的极少数意志坚强之人,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能在处于极端情况下心中仍然具有道德感正义感,因为人性本恶,恶在自私,人性是利己的。在这个社会,利己不一定是坏的,它是一把腰刀,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杀人。</p><p class="ql-block">·腰刀二 舆论</p><p class="ql-block"> 如果太在意世人的议论纷纷,你永远不知该成为什么样子。这大概是《鼻子》想告诉我们的。于我而言,这篇比较难懂。如果把内供的长鼻子是为缺点而非生理缺陷的话,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的应该是这个人生哲理。我们总是在世人的议论纷纷中迷失自己,内供的长鼻子令他生活不便,遭人嘲笑奚落,于是他让徒弟把自己的鼻子踩短了,可是短鼻子却也被人嘲笑,内供又变成了长鼻子。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而活,我们都不是人民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世俗评价体系,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如果太在意他人的评价,终将会迷失自我,埋没于人海。这是从内供的角度去解读。如果我们从旁观者去看,芥川也在批判旁人的这种幸灾乐祸,“气人有,笑人无”的见不得别人好。当内供的鼻子长的时候,恶意地嘲笑,可当内供的鼻子变短,又开始了奚落,这也是人之本性中的恶啊,在芥川的笔下,丑恶的人性被赤裸裸地展现。</p><p class="ql-block">·腰刀三 漠然</p><p class="ql-block"> 《蜘蛛之丝》中,我只觉佛世尊对于善恶的评判标准十分奇特,仅仅是因为犍陀多没有踩死一只蜘蛛,就得到了赦免,又因为他让同样爬在蜘蛛丝的人们下去,甚至没有采取驱赶的行动,就没有了脱离血海的机会。这让人匪夷所思。没有踩死蜘蛛的举动不足以赦免一个无恶不作的大盗,为了保全自己而口头驱赶他人更是不足以让他丢掉脱离血海的机会。犍陀多像一个提线木偶,他的命运仅是世尊的一念,这揭露了更高层的人视他人为草芥(多谢小白点拨),这是对他人生命的漠然,也必将害死自己。</p><p class="ql-block">·腰刀四 偏见</p><p class="ql-block"> 毛利先生的造型有些滑稽可笑,被学生们认为是“迫为生计才为人师,并非有志于教育”,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毛利先生为人师是忠于理想,始于热爱,却不被尊重。被其他老师冷嘲热讽,被学生暗地里议论。偏见可以毁掉一个人,它总是妨碍我们去理性地评判一个人的好坏是非。毛利先生受到的漠视和偏见,都会让他一次次怀疑自己,一次次被打压追求梦想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为何以腰刀为题,腰刀不同于剑,它是别在身上的,意思就是上述的这些罪恶都是存于人性之中,我们无法将它们剔除,所谓道德,不过是尽力地别让腰间挂着的刀出鞘。</p> <p class="ql-block"> 不动明王 </p><p class="ql-block"> ——《消失的十三级台阶》</p><p class="ql-block"> “是否值得为一场痛快淋漓的复仇,陪葬掉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这个为了复仇陪葬掉自己的一生的人,是佐村光男,也是三上纯一。为了给友里复仇,纯一被判刑,虽然被假释,却要背负一生的骂名,冷眼,因杀人未遂遭受良心的折磨。</p><p class="ql-block"> 值得思考的是,佐村光男与纯一都选择了以私刑的方式为自己所爱之人复仇。《圆圈正义》中说道,法律的价值观本身来源于民众朴素的道德期待。当法律不能为受害者雪恨时,当法律不能抚慰在世之人的泪水时,私刑,因复仇而存在。为什么私刑会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是人都有复仇心,那是对失去之人的爱。因为我们心中的普世价值观,这让我们能评判一个人的善恶是非。我们做不到绝对理性,当我们所爱之人被伤害,法律却没有给一个公正的审判时,一时的冲动也会令我们走向极端。私刑的存在说明了,人们还是人,而非机器,会为不公的审判感到愤怒,并为之付诸行动,伸张正义。从这点来看,也许私刑也并非是失败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可这并不意味着私刑可取,这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私刑没有量刑标准,一旦有伤人的新闻被曝出,无论事态大小,总会有一种声音:“死刑!死刑!必须判死刑!”设想,如果每个人都用私刑惩罚罪人,每个人伤害他人的行为都能被附上正义的名号,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一个例子,这部作品正是体现了,私刑不能作为法律缺位时的代替手段。“法律的秩序应该高高举起,当它坠落了,应该将它推到更高的高度啊!”</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看到残暴的杀人犯被送上绞刑架,不会为他难过。可是社会太复杂了,每一个案例都不是非黑即白,南乡杀死了安藤,若是安藤没有被南乡杀死,他被逮捕后也会被判死刑,然而南乡若是不杀死安藤,死在木棒下的人就是南乡。在这样的情况下,孰是孰非?南乡杀了人,可他一定是恶人吗?</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绞刑架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十三级台阶上。十三级台阶顶端是不动明王。不动明王是佛教八大明王之首座,“不动”乃指慈悲之心无可撼动,“明”,乃智慧之光明,“王”则是驾驭一切现象者。作者安排增愿寺里的十三级台阶和不动明王并非偶然,纯一敲碎不动明王像也尽显讽刺,不动明王是司法的应然状态,踩上去吱呀吱呀响着却又还有形状的腐烂的十三级台阶正是日本司法的实然状态。司法首先应“不动”,即最基本的道德基准不能被撼动,因为法律本身就是道德的载体,其次是“明”,即明智,理性,执法之人不能被感性左右,以找到事件真相为最终目标。最后,是最困难的,“王”,驾驭一切现象,要将如此复杂的社会上的一切现象全部都能在法律中找到明确的条款,即让法律不留漏洞,不让任何一个案例中的恶人被过度惩罚或轻易饶恕。</p><p class="ql-block"> 日本对于死刑的量刑标准则是没有做到“明”。对于这点我感到荒谬,杀死一个人会被判无期,十几年就可以假释回归社会。杀死三个人是死刑,杀死两个人则是二者皆可,刑法,如此严肃,关乎人性命的东西,怎么会有“二者皆可”这样的说法?死刑的存在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一个人的生命用“二者皆可”的量刑标准,既是对凶手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受害者的不负责。而像树原亮这样的案件,我也体会到法律从事者的不易,受害者惨死,受害者家属情绪很激动,在不了解原委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树原亮,如果此时司法机关迟迟不定刑,这对于失去双亲的受害者家属又是怎样的折磨?</p><p class="ql-block"> 看完本书,对于是否支持死刑,我想我仍然会选择支持。我们看到的不应该只是数字,看到的应该是人,具体的人,他们的痛苦。死刑不应该被取消,但是死刑的量刑标准,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真的需要用极刑惩罚,一定需要谨慎。</p><p class="ql-block"> 愿法律日渐完善,不断趋近完美的圆圈。 </p><p class="ql-block"> 愿十三级台阶的尽头,永远是不动明王。</p> <p class="ql-block"> 影子 </p><p class="ql-block"> ——《恶意》读后感</p><p class="ql-block">阳光普照大地 万物都有挥之不去的影子 谓之阳光下的罪恶</p><p class="ql-block">·嫉妒之影</p><p class="ql-block"> 野野口对日高的嫉妒,是他存于内心最深不见底的恶意。儿时的玩伴飞黄腾达,自己却还在人海浮沉,他看不惯日高的鲜花与掌声,自己却又无法得到同等的待遇。曾经对作家的向往在这一瞬间化为了嫉妒和仇恨。曾是情同手足的朋友,日高为野野口保密不堪的过去,为野野口介绍工作,帮助野野口实现作家的梦想。却遭到了最深的恶意。</p><p class="ql-block"> 野野口为什么那么恨日高,为什么他愿意赌上自己的姓名也要让日高死后背负世人的骂名,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心布置一个虚假的故事?因为嫉妒。东野圭吾不仅在写野野口,也在写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我们也有着对比自己优秀的人的深不见底的恶意,我们也会心有不甘,凭什么他就高我一等,这难道不就是人心之恶吗?越优秀越完美的人,越会受到没有缘由的攻击。野野口的恶意令我不寒而栗。“杀了你,只是计划的第一步”邓布利多曾经说过“我们很容易宽恕他人的错误,却难以原谅别人的正确。”野野口无疑是这样一种心理。通俗一点说,这是“见不得别人好”。嫉妒使人丧失理智。如果说日高是阳光,那野野口就是和阳光共存的黑暗——影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偏见之影</p><p class="ql-block"> 书中写到许多偏见。其中有野野口对日高的偏见,野野口对地区的偏见,人们受野野口的误导后对日高的偏见,对日高初美的偏见等等。野野口很聪明,他明白怎样做才能使一个作家身败名裂——产生偏见,对此,他不惜用尽手段让别人相信自己才是畅销小说的真正作者,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人。曾经的霸凌经历让野野口心理扭曲,后半生过得战战兢兢,生怕有人将自己不光彩的历史公之于众。其实一点小小的细节都会让人对他人的认识产生偏差,就连谨慎的加贺警官也是如此,听信野野口编造的杀猫谎言后的他也在心里埋下了偏见的种子。加贺最初做出错误判断,在心理学中可以解释为“沉锚效应”,当读到日高杀死猫这个对于日高的初次影响,日高的残忍就像锚一样,日后做出的所有判断,都会有意无意地与这个事件相关联起来,其实这就是人藏于心中的偏见,只要无法抛弃偏见,我们就做不到纯粹理性的判断。在得知野野口是日高的影子写手后,初次读《夜光藻》的人也会读出野野口的个性来,这就是最初大家离真相越来越远的原因。藏于内心的偏见。</p><p class="ql-block">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正如人心之中必然也有深不见底的恶意。那就将影子放在自己也看不见的地方,将恶意藏在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拥抱阳光。</p> <p class="ql-block"> 无人认可的伟大</p><p class="ql-block">夜晚的潜水艇 </p><p class="ql-block"> 一个被过度幻想所缠绕的少年,看到阳光浮沉就能造出星球,可以设想另一个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造出潜水艇,这样的人生,样本容量是多么大啊。好像有一种超能力似的,一旦对现实生活不满,便能迅速逃离,置身于另一个时空。我想,想象力如此丰富的人抗压能力绝对一级棒,因为我们都将眼前的世界当作一切,所有的情感波动都基于这个世界之上,而于他,有无数个世界可以随意出入,而这个世界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个世界好像从来不允许独特的存在,就好像每一朵云都要变成标准的椭圆形合法云一样。 </p><p class="ql-block"> 父母并不喜欢他超人的想象力,心理医生说他得了妄想症,同学觉得他疯了,渐渐地,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认为这样的能力是一种困扰,让想象力飞走的那一瞬是多么轻松,可是“怪人”到“正常人”的转变又何尝不是自我的泯灭,把自己打磨成特定的形状以契合社会的统一标准,他好像失去了独属于自己的光辉。作者写的发光少年沉沦人海又怎么不是我们步入社会遭受打磨的痛苦,每个人进入社会都要变成社会需要的样子:打工人要务实,肯吃苦,不出头;领头的要敏锐,理智,能干等等。就好像一颗天然的珍珠必须要磨得光滑圆润,必须是匀称的球体,才能进入市场,于是便再也分不出哪颗是哪颗了。在《裁云记》里,拥有独特形状的云都是不合法的,每一朵云都要向动画片里的一样,白白胖胖,匀称好看。个性的泯灭是人类社会的退步。</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都不做那朵被裁之云 能努力地挣脱枷锁 对世俗的诋毁说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彩笔</p><p class="ql-block"> 文字,化无形为有形,记录下所有的转瞬即逝,使其不朽。但是当文字都无法看见了,它还有意义吗?得到彩笔写出的文章,并非是孤芳自赏的“伟大”,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宇宙的伟大,世上的任何一个人看到它都会神魂颠倒,以没有人看到作品为代价,意味着在尘世中无法得到世俗的认可,即使心中明白自己作品的伟大,却难以不生出一种空虚飘渺之感,与作者而言,这是只有自己能看到的海市蜃楼。我想,能够接受这支彩笔,并一直保持对写作的热爱的人,是绝对伟大的作家。</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对文字的追求,要达到多么高的境界才能漠视一切外界的评价,在无人评价无人赞赏的情况下始终如一?在写作的漫漫旷野上,他走着一条最正确的路,走着一条通往绝对伟大的路,却无人见证。这样的伟大还有意义吗?纯粹写给自己的文章真的有意义吗?因为走向所谓绝对伟大的路上没有指向标,这种迷茫与无所适从甚至都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对文字的虔诚能达到这种造化,我想已经是宇宙的伟大了。这种伟大摒弃了一切杂念,洗去了所有世俗的肮脏,洗涤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无法被看见的文字,在无人目光所及之处粲然,它承载着一个对文字无比虔诚的人最深挚的情,是追求,是信仰,是无人认可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行囊</p><p class="ql-block"> ——《那个男孩》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男孩的生命里背负了太多,我想,这些沉重不应叫做负担,而是行囊,伴随男孩的一生,无法丢弃,男孩的成长也离不开这些行囊。</p><p class="ql-block">·行囊一 家庭</p><p class="ql-block">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男孩的母亲堕落,还要拉着男孩一起坠入深渊,年仅五岁的他出入灯红酒绿的场合,穿着军装唱滑稽的歌谣,只是为了给母亲招来更多男人的关注,要在这样的环境里保持内心的纯真与善良是多么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于是,男孩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就成了他一生背负着的巨大行囊,它致使男孩不得不挺住压力前进,也常常把他压得喘不过气。由于没有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要学会生存的技能,不得已提前长大。童年的幸福快乐好像总是转瞬即逝的,而在男孩的印象里,时间却停滞不前。幸运的是,在男孩艰难地前进路上,还有伊迪和西格,他们把男孩当作是一个大人,他们似乎更像是一家人,他不再是一个需要躲在餐桌底下的孩子,在那个农场里,男孩有了存在感,归属感,安全感。这是他第一次被需要。吃着煎饼抹树莓糖浆,中间加着一块咸猪油的浓粥,再淋上含糖的蜂蜜,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泪流满面的男孩第一次感受到爱。</p><p class="ql-block">·行囊二 体验</p><p class="ql-block"> 男孩的经历使他的人生注定不同,他幼年经历战争,长大参与战争,独自坐火车远行,得过水痘,目睹过灾难,躲在角落里看过父母大打出手。同时,他也有过久违的温暖,因为经历过太多不幸,生活里的每一点小美好他都会小心珍藏,伊迪的煎饼抹树莓糖浆,鲁本的漫画书,罗姆的糯米饭淋沙丁鱼罐头......因为苦难,所有的幸福都被最大化,因此男孩才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希望。苦难使他成长,一点点小确幸给予他面对苦难的勇气。他逐渐学会了怎样在这样的世道里生存:“如果这里很糟糕,那就换别处试试。”也许太多负面的经历会让男孩有过重的心理负担,但是男孩的坚韧与直面苦难的勇气总会让他一次次站起身,他有一颗想成长,想进步,想超越的心,他不会容许自己坐在提箱旁喝着清冽的酒,停留在过去。米兰·昆德拉说“要逃避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进未来。”男孩会向前看,他会翻过下一座山,翻山越岭,一座,又一座。</p><p class="ql-block">·行囊三 时代</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有战争的时代,男孩的一生都在与战争打交道,而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命就成了一场伟大的冒险,我们难以想象一个五岁的孩子坐在一辆满是战争伤员的火车上独自旅行,因为时代造就了男孩独一无二的经历,在时代的天幕里,许多苦难是根深蒂固的,是无法改变的,行囊背负在身,男孩有自己的路要走,时代给男孩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同时也给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那个男孩背负着重重的行囊,里面装着爱与勇气,他终会穿过那个农场,那条河流,那艘大船,从男孩变成士兵,从士兵变成老人,写下他这辉煌的生命八十余载。</p> <p class="ql-block"> 寻找 </p><p class="ql-block"> ——《不便的便利店》读后感 </p><p class="ql-block"> 终其一生,我们不过是在寻找那个人。</p><p class="ql-block">·寻找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哲学的“夺命三问”,独孤已在心里发问了无数次。独孤得了“酒精中毒痴呆”,对于自己的经历再无记忆。慢慢地在安慰他人的过程里,突然回想起了全部。他把自己摔碎了,他想一片片捡起那些记忆,却又不愿面对曾经的自己,曾经那个为了赚钱违背良心,在黑心医院工作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独孤是一个深陷泥潭不停挣扎的人,有着自救的能力,却不具备自救的勇气。为了想找回最初的那个没有私心的、善良的自己,他用尽了一生去忏悔。</p><p class="ql-block"> 为了拿回陌生人被偷走的钱包,不惜被打得满脸是血;在便利店工作遭到顾客的冷眼,没有一点愤怒,反而自费买了一个暖风机在深夜送温暖;看到和曾经的自己一样酗酒的人,会掏出玉米须茶劝人戒酒......就是独孤的真诚与善良,打捞起一个又一个下坠的灵魂,收留了无数颗流浪的心。在故事的最后,独孤坐上去往大邱的火车,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他要去找到妻女,去道歉,去弥补曾经自己的过错。当他决定寻回妻女,决定要直面自己过去的那一刻,我知道,他找到了,他找到最初的自己了。</p><p class="ql-block"> 京满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上班族”,踏踏实实地工作着,憧憬着昨日的汗水能浇灌出明天的美好,被起跑线领先一截的家伙超过了不说,身体的恢复能力也大不如从前,每天还要遭受公司的屈辱,原本是一家之主也渐渐不被关注了。他想找回曾经的那个浑身充满干劲,周围包裹着家人的爱,冲一个热水澡第二天依旧精神抖擞的京满。于是他便尝试着改变自己,尝试着戒酒,尝试着和妻女一起看电视,尝试着满足女儿们的愿望,尝试着做一个合格的好父亲。渐渐地,他也结束了破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寻找他人</p><p class="ql-block"> 吴女士一直都对自己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儿子感到无比失望,她不明白,曾经在大企业里工作,那么光鲜亮丽,自己引以为傲的人人称羡的儿子怎么会变成这个颓废的样子。她用尽所有办法都无济于事。吴女士试图找回曾经的儿子,可是她火爆的脾气和儿子的倔强又不允许二人坐下心无芥蒂地说说话,于是母子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近乎崩溃的她与独孤袒露了这一切,善解人意的独孤用一个三角饭团和一封信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吴女士的心结: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儿子。</p><p class="ql-block"> 与吴女士一样,廉女士也同样为不省心的儿子头疼,儿子一心想要卖掉母亲的便利店以投资自己失败了无数次的生意,甚至还拍私家侦探跟踪独孤以扫清卖掉店铺的障碍。而母子之间有着一层隔膜,即使儿子终于下定决心要好好与母亲相处也不愿放下卖掉便利店的计划,却不明白母亲一直留着便利店是为了维持吴女士和独孤生计的苦衷......</p><p class="ql-block"> 这不便的便利店是城市最温暖的一角,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寻回最初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救出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