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杂志消失之谜

成振

<p class="ql-block">1982年初,我正在北京一所大学的日语系读二年级。一天晚饭后,我和往常一样,来到校图书馆二楼阅览室浏览报刊杂志,随着目光从阅览架上一排排掠过,一本以前从未见过的崭新刊物闯入我的眼帘。只见它的封面上醒目地印着四个漂亮洒脱的行楷黑体大字——<b style="font-size: 20px;">日本文学</b>,旁边是三个略小的红字:<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创刊号</b>。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日语系学生,这本新问世的《日本文学》让我眼前一亮。我马上把它从阅览架上取下,发现其厚度几乎等同于一部长篇小说的体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封面上的刊名《日本文学》是廖承志的亲笔题字;创刊号的开</span>篇是中国文坛耆宿林林写的《日本文学随想》,此外,有周作人的长子周丰一写的俳句·短歌、有国木田独步、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名篇,有文洁若、唐月梅等名家介绍当代日本作家及流派的文章,在“中日文学交流”专栏,有李芒写的《日本文学在中国的研究和介绍》。我校日语系曾经邀请李芒来给我们讲过两次课。李芒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文学研究室主任、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上世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年代,是一个人人可以聊文学的年代。</span>我听完李芒的讲座后,不揣冒昧地给李芒写信,向他请教关于日本古典俳句的汉译问题,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他热情洋溢的回信,信中对我的习作颇为赞赏,勉励有加,尽显长者风度;我们还曾就日本诗人土岐善麿所作和歌中一个字的汉译反复推敲,他对信达雅孜孜以求的严谨态度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和李芒先生之间的书信往来保持了较长一段时间。</span>如今,在《日本文学》创刊号上读到李芒先生的文章让我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捧着这本《日本文学》,如饥似渴地一篇篇读了下去,直到图书馆闭馆,我才恋恋不舍地把它放回原处。这本杂志定价一元二角,当时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充其量不过一二十元,而且,此前我已经订阅了《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学习》,但这些期刊内容都是以日语学习为主,而这本《日本文学》是介绍日本优秀文学作品的刊物,读来引人入胜,<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令人耳目一新。彼时</span>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刚刚开始打开,日本文学作品还不多见,因此,这本横空出世的《日本文学》让我一见倾心,爱不释手。此后,我就用从生活费中节省出来的钱购买《日本文学》,基本上是出一期买一期,直到我大学毕业后被派驻日本工作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日本文学》题材丰富多样,有小说、古典俳句、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回忆录、作家访谈等等,可谓是精彩纷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陆续刊登过井上靖、芥川龙之介、森鸥外、菊池宽、志贺直哉、有岛五郎、谷崎润一郎等日本文豪的中短篇小说,以及对川端康成名作《雪国》的解析,还有我的恩师韩瑞穗先生翻译的日本唯美派作家永井荷风的小说《饭团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给《日本文学》写稿的中国作家有夏衍、巴金、赵朴初、艾青、丁玲、林林、冯牧、黄秋耘、杜宣、韩素音、叶渭渠、钟敬文、楼适夷、邓友梅、公木、杨沫、草明、刘心武等众多文坛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文学》1986年第2期,我第一次读到了村上春树的三篇短篇小说。编辑在〔附记〕中特别介绍村上春树是日本近年来颇有影响的文学新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日本文学》创刊一周年之际,林林和井上靖分别代表中日两国文坛致贺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机缘巧合,1991年夏,我久仰的林林老前辈访日,正是由我负责接待工作,我和林老朝夕相处,相谈甚欢。林林先生也是一位书法家、诗人,他不顾旅途劳顿,挥毫手书一幅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汉俳名句“花色满天春,但愿剪来一片云,裁作锦衣裙”的墨宝和他所著的《扶桑杂记》一书一并赠送与我,林老的书体走笔龙蛇,诗墨淋漓。在东京,我陪同林老去了井上靖寓所,吊唁不久前去世的井上靖,慰问井上夫人。林老是井上靖的挚友,他深情回忆了自己、巴金和井上靖几次相聚的难忘时光。在日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和林老也畅聊了很多关于中日文学方面的话题,而林林和井上靖的很多作品,我最初就是从《日本文学》上读到的。</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上图左起:我、林林、井上靖夫人(1991年拍摄于井上靖书房)</b></p> <p class="ql-block">我原先保存有二十余册《日本文学》期刊,但三十多年来几经搬家之后,零落殆尽,仅存1984年第2期孤本,里面有一篇女作家丁玲的文章《与日本朋友叙旧》,讲到她和我的日本老师堀先生的交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的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这本硕果仅存的《日本文学》,慨叹当年如此高水平的刊物,不知从何时起就芳踪难觅了。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位有心的朋友看到后,竟然上穷碧落下黄泉,在二手书网站上四处搜购,终于集齐了从1982年创刊号直至1988年最后一期的《日本文学》,全套共计二十六册馈赠给我,让我惊喜万分,同时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蒙朋友赐书,我才得以第一次看到1988年最后几期的《日本文学》,终于知道这样一个曾经有众多知名作家、翻译家供稿的刊物为什么突然消失不见,原来这一切就发生在1988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本文学》1988年第1期的封面上,廖公题写的“日本文学”,和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字体由大变小,位置由原来最上方的显著位置退让到毫不起眼的右下角,而在封面醒目处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当代流行小说专号》的大标题,大概就连编辑也自惭本期的内容配不上廖公的题字。也是从这一期开始,《日本文学》画风突变,情色、凶杀等日本官能小说充斥版面,杂志格调呈断崖式下跌,封面和封底也大多是衣着暴露的性感女郎。198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回答,198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我在1988年10月出版的《日本文学》增刊号《日本当代言情小说特辑》上找到了答案。在这一期的开篇,编辑部发表了题为《在改革中拓出新路》的文章,该文第一句就感慨万千地说:<b>“编完这期增刊号,编辑同仁的心绪是怎样的难以名状啊,再缺乏生意细胞的文人也难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采编校了’。这是一个热门话题,由于印刷、纸张、发行的费用大幅度上涨,几乎每一家报纸、每一家杂志都感受到经济危机的震荡,如何广开财路,保证经济基础已成为我们日常的一个重要议题”</b>。文章还直言不讳地自我剖析说:<b>“回顾《日本文学》以往的历程,深切感到她与读者的审美需求有着较大的距离,有满足于日本文学圈子内的读者和研究者孤芳自赏的倾向,这就使刊物虽然显得高雅,却缺少更广大的知音。当然,其认识也不尽相同,甚而相向,故不得不推出这个增刊号而投石问路,祈盼各位朋友给予关注”</b>云云。那么,这一期投石问路的《日本当代言情小说特辑》都刊登了什么内容呢?翻看目录,有《情人旅行杀人案》《迟到的情书》《快活的寡妇》《山阳新干线杀人事件》《失误的女人》等等,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书中的插图更加辣眼睛,极具视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临出版经费严重不足的《日本文学》必须靠增加销量才能维持生存,而由于原编辑部主要成员相继离职、刊物内容曲高和寡等诸多原因,难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为扩大销路,一本高雅的纯文学刊物沦落到以低俗内容吸引读者的地步,这是为了打破所谓“圈子内的孤芳自赏”,要跨越雷池火出圈的节奏啊!编辑部的这次投石问路,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哪里是投石问路,这简直就是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结果因为编辑部投的这块石头有点大,大到把《日本文学》这块好端端的牌子给砸了,直接导致增刊号即是终刊号,这一期也成为刊物的最后一期,《日本文学》杂志就此戛然而止,历时六年的《日本文学》终于走到了尽头,其黯然停刊的结局,至今想来仍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p> <p class="ql-block">全套《日本文学》杂志合计二十六册</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1982年创刊号</p> <p class="ql-block">井上靖致贺《日本文学》创刊一周年</p> <p class="ql-block">林林祝贺《日本文学》创刊一周年</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1984年第2期 大咖云集,作者有巴金、艾青、丁玲、冯牧、黄秋耘、杜宣、韩素音、林林、草明、公木、杨沫、邓友梅、韶华、任光椿、刘心武等。</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1988年第1期的封面封底</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1988年第2期的封面封底</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1988年第3期封面</p> <p class="ql-block">《日本文学》1988年10月增刊号,这也是该杂志的最后一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