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和尚问得道的老和尚得道前在干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挑水念经”,小和尚又问“那你得道之后干什么?” 老和尚回答道:“砍柴挑水念经”。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态,我现在就是那个得道了的老和尚。<br><br>说这话多少有点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其实这一年里基本上就是“躺平”状态,除了工作、拍照外,另外增加的跑步一项运动,每月100公里,已经坚持了半年了,书是买了几本,但不敌短视频的诱惑。<br><br>孩子今年开始自立了,自己挣钱自己读博士,都在正道上稳步地发展着,用不着再去操什么心,尤其是经济上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一下子就使人感觉到了无比轻松,自然就有点“摆烂”了,现在的我工作起来就是工作,拍照就是拍照,不再焦虑,一切都顺其自然,空闲时间跑跑步看看书,翻翻手机,这大概就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了吧。<br><br>当一个人没有了太多的欲望,却还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那么,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大概都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年底了,借用王小波的一句话吧,“但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大家都能做个健全的人。”我们不能改变什么,那就让每一天的平平淡淡变得充实起来,这才是“重要”的事。<br><br>2023年共拍照一百二十余次,虽然摄影计划里有两个专题在做,然而散漫的性子让我依然保持着“乱拍”的形式,“专题”基本处于搁置状态,过于“平和”的心态很可能会使这个计划泡汤。今年拍的照片数量依然很大,但有效照片还是没有几张,同时因为很乱,一些零碎的照片没法编辑,就趁年底总结发出一些吧。明年也许得考虑一下拍照思路了。 <h5><font color="#9b9b9b">迎新</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社火 咸长八社告诉你“爷”要轮流供的,布村社火“斗”起来才是特色,周至化阳的独杆秋千彰显了古老的民间智慧。社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可以使我们了解这些村子的古往今来。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描写到“这个村子住户永远超不过二百,人口不冒过一千,如果超出便有灾难降临。”在布村就有“刘不过十巨不过八”的说法,远在北宋时期,有刘、巨两家迁徙与此,但奇怪的是刘家超过十户,巨家超过八户时,两家必遭灾难。看来“小说是一部民族的秘史”是没错的,而社火便是这个村子的小说。</font></h5> <h5><br></h5> <h5><font color="#9b9b9b">祈福 表达美好意愿的一种方式。深山的鹿,不知归处,万般皆苦,唯有自渡。</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春夏秋冬 每个时期都有它的美好,活好当下便是美好的人生。</font></h5> <h5><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北跨 </span><font color="#9b9b9b"> 一直被诟病的港务区又又又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希望总是与失望相伴,不关心家乡的发展那真是不容易做到的。</font></h5><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9b9b9b">几个网红地 南留村的藤缠树,二仙桥的山洞溪水,就连百塔寺、灞渭桥这些老地方都成了今年的热点之地,今年的人们似乎不太愿意进商场,更多地喜欢亲近自然。不过,推到围墙的百塔寺银杏树比原来的确大气多了,灞渭湿地的生态也有了很好地改观,鸟群、平流雾,加上古色古香的廊桥,成为了摄影人理想的摄影地。</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几处风景 遇上了总要拍几张吧?</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几个唐诗发生地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王维的《辋川集》让我在辋川流连忘返,认识了家住“白石滩”从小喜欢研究王维的李海燕老先生后,我们会经常一起去“鹿柴”“临湖亭”“孟城坳”这些地方去踏寻王维的足迹。</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滋水文脉 关中大儒牛兆濂是陈忠实《白鹿原》里朱先生的原型,灞水两岸的人们叫他牛才子,我去拜访牛才子的嫡系重孙,老人赠我墨宝以留念。陈忠实是我敬佩的一位老师,每年的4月29日,我都会去他的坟头小坐。他们是我们灞河上的文脉。</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滋水流淌着的历史 号称鬼沟的秦始皇坑儒谷,西汉开国名将韩信的墓,千年蓝关古道的摩崖石刻,秦商张百万的危房,远古神话传说的人文始祖华胥的陵冢,近代改变中国命运的兵谏亭等等,他们静静地躺在灞水一方,默默地为我们讲述着我们的历史,当然还有许多这样的地方,今年就走了这几个。</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文化底蕴 主席说得好,千年历史看西安。脚下踩过的是唐城墙遗址,发现了乡野间的鸠摩罗什寺,西安,就是这么一个处处能让你看到历史的地方。</font><br></h5> <h5><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旅游 </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河南的八座宋陵就是一部完整的北宋史,像关中的大唐十八陵是整个唐朝的历史一样。河南有着同样深厚的历史,在参观石窟寺时突然发现了北魏石刻,出乎意料,惊喜万分。北魏皇帝拓拨宏是我认为的中国历史上最有胸襟的皇帝,只有他敢废除自己(鲜卑族)的文化,完全汉化。如果豫陕能一体化的话,那么豫陕就能代表中国文明的最高光时期,另外二里头博物馆展示的夏商周和西安的周秦汉唐古都,这就够大半部中国史了。</span></h5><p class="ql-block"><br></p> <h5><font color="#9b9b9b">几个人物 棉絮画非遗传承人许辉、蒲氏蜜桃培育者蒲松林、汉服租赁、豆皮制作、退休的老教师、隐住树林里的老者、八九年的一个老兵。</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人间烟火 之 城市</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人间烟火 之 乡下</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还有这么一个地方,几个城里的年轻人在乡下租上几间房子,装修一番,或咖啡屋,或工艺作坊,风格鲜明与众不同,与其说是在做生意,不如说他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都个性明显,热情好客,说话轻声细语,他们婉拒了我对外宣传他们的想法,只想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人们如果在物质精神都比较丰富的情况下,大概就是这种与世无争的样子吧。</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