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i>【特别提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注意阅读美篇最后的文章《1949年杨虎城遇害,53年后杨家晚辈找到真凶,老人:我等你好久了》一文</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i>“2006年,经过57年的寻找,作为杨虎城将军的嫡孙杨瀚找到了老人,在听完杨钦典的故事后他五味杂陈……”</i></b><b style="font-size: 22px;"><i>——88岁老人杨钦典的一段回忆,详细讲述了杨虎城夫妻及小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和秘书宋绮云一家三口被国民党反对派残忍杀害的过程,令人泪奔、令人惋惜……</i></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话说“再览”,是因为十二年前第一次去“西安事变纪念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在手机上写日志、说说,更不能制作美篇等形式体裁的文章,只是拍了一些照片,结果时间长了,也没有保存下来,觉得很遗憾。十二年后的今天再去参观瞻仰,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等老一辈为中华求解放舍生忘死的英勇故事,重温“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用美篇的形式把参观瞻仰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并附加一些有关照片、视频、追忆、回忆文章,参观瞻仰感言等等,以飨读者,旨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始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接过革命先烈的接力棒,将革命进行到底,永葆革命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今天(2024.1.4)天气晴朗,气温回升,继续参观元旦还没有结束的西安事变旧址——杨虎城将军纪念馆。顺便参观西安革命公园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等旧址。上午10:17从3号线延平门站坐地铁到大雁塔站换乘4号线,在五路口站出地铁,共10站,3.6元。走西五路10:52到革命公园。12:10从革命公园西门出来。一路朝西走到北新街,再右拐朝北,不到50米12:18就到了位于北新街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大门口(大门朝西)。下午2:00离开八路军办事处。朝西走后宰门路,在一家饭店用餐孜然炒细面。下午3点继续朝西走到北大街路口,过了马路,有一条东西向的青年路,下午3:15就到了今天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止园(杨虎城别墅、西安事变旧址)。4:20离开,朝南走莲湖路,顺便到莲湖公园转了一圈,接着继续朝南走就到了回民街,出了回民街就到了西大街,下午5:00在西安市公安局西乘坐604公交车,5:40到家。今天上午到西安站南的五路口出站一路朝西及(西五路),先革命公园,再朝西八路军办事处,再朝西杨虎城纪念馆,一共参观了四个地方,其中两个旧址(八路军办事处、杨虎城公馆),两个公园(革命公园、莲湖公园),走路9430步。一天来,马不停蹄,仔细看,认真听,拍照记录,仔细回味,收获满满,颇受教育,一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东西,进一步明晰了然,领悟深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距离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大概三公里的距离,坐地铁也就半小时左右,建议一起参观,对历史的了解会比较深刻。杨虎城在以前的历史课本中,只知道是西安事变的参与策划者之一,对于其生平很少有去了解,觉得他就是一个爱国军人,别的就一无所知了。其实杨虎城是一个实干家,主政陕西期间,兴修水利、学校、医院,资助留学学生,深受陕西军民的爱戴。西安事变在于共产党的接触中秘密加入共产党,西安事变后受到蒋的排挤,打着留洋考察的名号,被蒋所架空,回国后也一直被国民党所监视、囚禁,生活比较凄凉,重庆解放前,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作为一个爱国军人,无愧于中华,更无愧于戎马倥偬的一生。另外电视剧《杨虎城将军》也已经在筹划当中,期待新作品问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7陕西省西安小学东北侧约110米,二号线或一号线北大街站7A1口步行八百米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i>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简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b></p> <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旧址简介】</b></p><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旧址(又名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杨虎城别墅🏡),位于西安市青年路127号,即城墙内北大街西安交大口腔医院对面的青年路,在止园饭店西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上面两张照片是杨虎城纪念馆东边的西安止园酒店</b></p> <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9141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杨虎城止园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建于1935年,是一座雕栏飞檐式楼房。杨虎城将军曾在此与同志共商国事,研究解决西安事变问题。这座别墅现作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复原了杨虎城将军当年的会客厅和卧室,展出以西安事变为主题,结合杨虎城将军的生平事迹,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相互补充,形成了旧址、图片及文物的紧密结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上面小视频介绍杨虎城纪念馆基本情况</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建成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对外开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和西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安事变”的发生,尽管当时轰动世界,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浓笔重彩的一笔,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但是由于它处于古城墙内,地域狭窄,交通不便,一般旅行社不安排到此一游,不像兵马俑、大唐不夜城、回民坊、大雁塔、华清池等景点那么火爆。据纪念馆里工作人员讲,每天参观瞻仰的也就几百人。但令人欣喜的是,来参观的大都是年轻人和学生,有的还带孩子来,一边参观一边给孩子讲解,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孩子了解中国革命故事,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爱党和祖国……</b></p> <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及其影响是什么?请看下面的小视频解说</b></p> <p class="ql-block"><b>【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及深远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包括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止园别墅、西安事变指挥部、新城黄楼、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五间厅等处旧址,并举办有“张学良将军生平展”、“杨虎城将军生平展”和“西安事变”等基本陈列。共展出700余件历史照片、大量历史文件及几十件文物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西安事变”的简单经过</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6年10月22日,蒋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 同月29日,张学良飞抵洛阳龙门的蒋宋别墅为蒋祝寿,劝蒋联共抗日,遭蒋拒绝。蒋坚决拒绝其北上抗日的主张,强令其剿共,否则就把他的部队撤离到东边去。 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请缨抗战,遭蒋拒绝。 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兵谏。12日凌晨5时,西安事变正式爆发。这就是“西安事变”的简单过程(详细经过见文章最后面),也称“双十二”事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上面小视频介绍杨虎城夫妻及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被杀害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1949年杨虎城遇害,53年后杨家晚辈找到真凶,老人:我等你好久了》一文——</i></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i>详细叙述了杨虎城夫妻及小儿子杨拯中何秘书绮云一家三口被国民党反对派残忍杀害的过程……</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i> 前 言</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06年4月,杨虎城将军的孙子杨瀚,不远万里地赶到河南省漯河市的一处小村庄,而他此行就是要来拜访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杨钦典,此时的杨钦典正站在院外等候杨瀚的来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见到杨瀚,这位88岁的杨钦典居然直接哭了出来,他抽泣地说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好久,无论你是要打要骂都可以,我真对不起杨虎城将军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杨虎城将军之孙 杨瀚与杨钦典在一起交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瀚见到老人如此难过,自己心中百感交集,连忙表示自己不是过来寻仇的,只是想要了解一下那段历史的真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听到这话杨钦典才稳定住情绪,并将杨虎城将军被杀的真相向我们表述了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被关押的杨虎城将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蒋介石,改变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推动国共再次合作,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上图为张学良与杨虎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然而这两位民族英雄却都遭受到蒋介石的迫害,12月26日,张学良将军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后被扣押,直到1990年才恢复人身自由。而杨虎城则留在了西安,迫于舆论压力,蒋介石并没有对杨虎城怎么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蒋介石毕竟是国民政府的元首,肆意扣押领袖不符合道义,在当时全国统一战线的状态下,照顾一下蒋介石所谓的威严还是有必要的。因此杨虎城就产生了出国考察的想法,希望在国外暂避风头,远离国内政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蒋介石听说杨虎城的想法后很是开心,他假装大度地宣布道:“政府可以出面为杨虎城联系美国、法国等国家,提供便利。”</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民众庆祝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7年6月29日,在蒋介石的催促之下,杨虎城将军携带着家人前往美国、英国考察,可是蒋介石并没有因此放过杨虎城,连续发动了两次暗杀。但是对于杨虎城将军,这些杀手都不忍心对这位民主英雄痛下杀手,褚龙吟对着中统特务说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果蒋委员长要杀杨虎城,那就正大光明地审批,公开处刑,偷偷摸摸地杀算什么本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是没过多久,杨虎城听闻七七事变得爆发,满腔的报国之志再次涌上心头,尽管他知道回国就会再次落入蒋介石的手中,但是为了抗日救国的大计,他还是冒着身家性命坚持回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结果不出所料,刚刚回国的杨虎城立马就被扣押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归国时的杨虎城一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7年11月30日,蒋介石命令戴笠挑选特务,在香港包围监视杨虎城,在逐渐控制住杨虎城后,蒋介石诱骗他前往南昌,而他的妻子谢葆真带儿子杨拯中则返回西安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月2日,在杨虎城踏出南昌之时,就被戴笠关押了起来,在此期间杨虎城不断地给蒋介石写信,但换来的只有日渐减少的生活待遇。可怜的杨虎城将军只能被关在一间小黑屋中,再也无法完成自己驱除鞑虏的理想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听闻丈夫被关押,心念丈夫的她居然主动跑到了南昌被戴笠逮捕,伴随着杨虎城整整12年的时光。在这12年里这一家人被多次辗转各地扣押。</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8年9月,杨虎城将军被押送到贵阳市息烽县,在这里他们只能住在漏风漏雨的木头房子里度过漫长的寒冬。第二年春天他们又被迁到一个山洞之中,在这阴暗潮湿的环境之下谢葆真身患重病,为了能让妻子康复,杨虎城只能给特务头子一笔钱,将妻子送往洞外的房子里去居住,可就算是用钱也只能让他们白天在外面走两步,晚上必须锁在里面。</b></p> <p class="ql-block"><b>谢葆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这期间谢葆真生下了一个女儿,见到孩子的杨虎城一家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但是戴笠知道此事后竟然克扣杨虎城一家的粮食,在小婴儿诞生8天后,便就早早夭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件事情对谢葆真的打击很大,她对着杨虎城说道:“我们还有四个孩子在外面,幸好他们没有跟我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1年谢葆真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幸亏奶妈吴清珍心地善良。小女儿才得以活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因为谢葆真是共产党员,这里的特务尤为“关照”她。因为和特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性格刚烈的他用脸盆桌椅怒砸他们,她大声地质问特务队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爱国有罪吗?抗日有罪吗?你们是以什么名义囚禁的我们?”</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杨虎城和杨拯中、杨拯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却没有丝毫放过这一家人的意愿,在女儿夭折和长时间囚禁的双重打击之下,谢葆真萌生了求死的想法,为了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丈夫与孩子的自由,她开始绝食吞金(用结婚戒指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被特务们抢救之后她开始大骂蒋介石,特务们见到谢葆真如此刚烈,最终决定将其杀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7年2月8日,在这个除夕夜之中,特务们将谢葆真的手脚绑住,从她的腿部注射药剂,在寒风的吹拂下,她含恨地闭上了双眼,年仅36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杨虎城的苦苦哀求之下,谢葆真和她的结婚戒指被一同火化。贫穷的杨虎城只能用几块破旧的木板为谢葆真做一个骨灰盒,从此他便一直将骨灰盒带在身边,晚上的时候常常会抚摸骨灰盒默默流泪,而他的儿子杨拯中在母亲去世后常常会跟着父亲一起落泪,在这幽静的深山当中只能传出父子俩的哭泣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杨虎城和谢葆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主动下野,代总统李宗仁接任国民政府的代理总统,在共产党的积极援救下,李宗仁承认释放杨虎城将军,但是蒋介石虽然下野,但依旧掌握着权力,杨虎城将军依然没有得到自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跨过长江,南京解放。逃往重庆的蒋介石自知时日无多,彻底撕破了脸皮。当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请示如何处理杨虎城时,蒋介石很随意地说道:“杀掉吧!这种人早就应该杀掉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被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得到蒋介石圣旨的毛人凤召集了重庆的特务头子徐远举、周养浩,要他们去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刺杀一批“政治犯”,而要杀的第一批就是杨虎城和他的秘书宋绮云一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宋绮云除了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之外,他还是一名中共党员。1941年宋绮云与徐林侠和他们八个月大的儿子宋振中被国民党当局抓获,随后在长达8年内对宋绮云与徐林侠进行了残酷的折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宋绮云一家三口</b></p> <p class="ql-block"><b>而他们的孩子宋振中也被关押在监狱长达八年,从小在监狱长大的他每日吃着发霉的米饭,没有见过外面的山川河流,八岁的他却只有四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头大身小、面黄肌瘦的孩子,狱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幸亏的是有很多地下党员和爱国人士愿意当他的老师,使他能在长大之后可以分辨出谁好谁坏,他在小小年纪就经常帮助地下党员站岗放哨,帮助他们。</b></p><p class="ql-block"><b>杨虎城不忍心老部下受苦受难,便以“宋绮云以前是自己的秘书”为名,将其一家带来和自己一起居住。</b></p><p class="ql-block"><b>可蒋介石却对杨虎城和宋绮云一家起了杀心,甚至连不满十岁的宋振中和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贵也不放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宋绮云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徐远举和周养浩得知蒋介石要杀害杨虎城和宋绮云一家时当即安排了六名杀手进行暗杀,这六人分别是杨进兴、熊祥、陆景清、安文芳、王少山和杨钦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而这杨钦典正是我们文章开头时的那位80岁老人,他直接参与了刺杀杨虎城将军的案件当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钦典本是贫苦农民为了活命才加入了国民党军队,起初的他还是蒋介石的侍卫,后来被调入了中统从事特务工作,也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宋绮云。宋绮云见此人还没有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就对杨钦典多加感化。在耳濡目染之下杨钦典也决心为共产党做一些事情,他常常会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帮助地下党员打探情报、交换信件、帮忙购买药物,可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沾染上无辜人的鲜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杨虎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9年9月1日,周养浩奉命来到麒麟洞“拜访”杨虎城。见到杨虎城时周养浩满心欢喜地对着杨虎城说:“恭喜恭喜啊!将军!您马上就能自由了,现在重庆方面让我来接你回去,要当着你面宣布你被释放的事情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此时心中还有一些不相信,就谎称身体不适,要延后几日。这周养浩也不着急,他很是谦卑地陪着杨虎城在贵阳游玩,随后又一次提出返回重庆。杨虎城也就将此事答应了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9年9月6日,周养浩一大早就给杨成虎一行准备了三辆汽车,周养浩自己坐在了第一辆车上,杨虎城和儿子杨拯中被安排到了第二辆车上,而宋绮云夫妇和“小萝卜头”宋振中、杨虎城的杨拯贵以及他的副官阎继明和张醒民被安排到了第三辆车上。他们一行人离开了贵阳,前往了重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行驶到重庆歌乐山时,前两辆车突然加速将第三辆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下车后杨虎城对此很是疑虑,周养浩见此状况满脸堆笑着说道:“咱们先在这里住两天,我们是要等蒋总裁接见的,他们要去办一些手续马上过来。”说完就领着杨虎城父亲前往戴公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拯中此时抱着母亲的骨灰走在了后方,可是刚一推门就见王少山伸出了闪着寒光的匕首,毫不犹豫地捅进了杨拯中的腰间,此时在杨拯中身后突然冒出两人,他们用白布捂住了杨拯中的嘴将其拖入屋内,在濒死之际杨拯中绝望的哭喊道:“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然而还未等他再说什么,一口鲜血就喷洒到了母亲的骨灰盒之上,国民党的特务就将他残忍地杀害,倒地不起,年仅20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听闻声响的杨虎城当即就明白了这是场阴谋,他刚要回头查看,可是这已经来不及了,特务熊祥转身来到杨虎城身后向他刺进了一刀,身边的特务离开闻讯而来,向着这位民族英雄痛下杀手。杨虎城将军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摔倒在地,与世长辞,时年56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37年11月,杨虎城生前最后一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然而这两条鲜红的人命还是没有唤醒国民党特务的良知,他们打扫完现场之后还要对第三辆车众人痛下死手,其中就有宋振中和杨拯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时一个大特务杨进兴对着杨钦典说:“一会后车上面的小孩就交给你们了,好好表现!”说完就继续开始埋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此时的杨钦典极为痛苦,他不是毫无人性的特务,要他去刺杀两个小孩子,怎么能忍下心去,而且其中还有自己好友宋绮云的儿子,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去这么做,如果自己不去投身黑暗,马上就会被黑暗吞噬,他想要活命,他只是一个想要活命的普通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久之后第三辆车来到了戴公祠,两位副官以“看行李”为由被留在了车上,此时下车的只有宋绮云夫妇和8岁的宋振中和杨拯贵。国民党特务故伎重施,他们很快宋绮云夫妇就倒在了血泊当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同一时间,杨钦典发疯般地冲向了“小萝卜头”宋振中,将其冲倒在地,用自己的手掐住了宋振中的脖子。然而毕竟人性未泯,他还是不忍心将这个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小孩子杀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小萝卜头”宋振中 我国最年轻的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旁的杨进兴见此很是无语,他骂着杨钦典是废物,而他自己则用匕首结束了这小孩子的生命,当杨钦典回过头来看向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贵时,她早已倒在了血泊当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就这样杨虎城父子、宋绮云夫妇与他们八岁的孩子都残忍地倒在了敌人的屠刀下,而与杨虎城同行的副官也在之后的两个月在重庆遇难身亡,加上1947年逝世的谢葆真杨虎城一案中共有9人遇害身亡,随后特务们将这两家人埋藏在花坛当中,为了防止别人发现其身份,专门用强酸去腐蚀了他们的脸。</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然而作为在场杀手之中唯一尚有人性的杨钦典又是何种结局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钦典的结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重庆(重庆于1949年11月30日解放)。此时罗广斌叫住了杨钦典。说道:“老杨,告诉你个事情,新中国成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听到这里杨钦典吓了一跳,他一下子抓住了罗广斌的嘴巴,望了望四周,小声地说道:“这话可不能乱说啊。”罗广斌再次说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杨啊,你也知道国民党快要完蛋了,咱们也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不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罗广斌年轻时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钦典害怕罗广斌会给自己招来祸事,当时就没有说什么,但他也认为该找一条退路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1月27日。国民党自知阻挡不了解放军的步伐,他们在逃跑之前对白公馆等监狱中的革命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屠杀当天正好是杨钦典值班,当时的白公馆关押着四十多名革命者,分别由国民党保密司法处进行处理。当天夜晚四点,还有19人未遭受迫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终在他的多次心理博弈之下,他还是回到了楼上拿了个锤子,对身边的罗广斌叮嘱道:“你把锤子和钥匙拿好,等房门打开后你把他们扔到下水道中,但是现在还不能走,外面还有人了,过一会你要是听见楼上有人跺脚,你就赶紧跑到后山去。”说完杨钦典就到楼上帮他们站岗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月30日,解放军向着重庆发起了最后的攻击,重庆宣告解放。第二天,杨钦典就主动跑到了重庆市公安局进行了自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罗广斌等逃出的19人当场为其作证,希望组织对他夸大处理。当地政府也认为杨钦典是为人老实,所犯错误也是受人裹挟,并没有对其进行追究,还将他安排到当地公安局进行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是他还是愧疚于当初对杨虎城将军迫害,做了这么多年的特务没有脸面去为人民服务。当即就拒绝了任职,赶往河南老家继续务农干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政府也尊重了杨钦典的遗愿,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能平安地回到老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是他的老上司杨进兴却没有那么幸运了,解放之后的他化名为杨大发,混迹在人民群众当中。还好的是群众还是揭开了他的真实身份,最终被判以死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审判杨进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来罗广斌回忆起杨钦典,含着泪说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如果没有杨钦典的将功折罪,白公馆剩下的19个人会全部被杀死,那么狱中党组织血和泪的嘱托就不可能被保存下来——所以,杨钦典最后的义举,应该说对保存这些历史资料以及了解大屠杀的真相,客观上起到了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回到家乡的杨钦典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过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06年,经过57年的寻找,作为杨虎城将军的嫡孙杨瀚找到了老人,在听完杨钦典的故事后他五味杂陈。88岁的杨钦典颤抖着双手,老泪纵横的他支支吾吾地说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好久,无论你是要打要骂都可以,但是我真对不起杨虎城将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看着这个寻求原谅的老人,杨瀚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他握紧了老人的双手说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没关系,我们不怪你。我只是来看看你的,以前的事情都是历史问题,我还希望您身体健康,祝您长命百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07年11月17日,如释重负的杨钦典在得到杨虎城家人的谅解后离开了人世,享年89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总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钦典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政治觉悟,他只是一个想在乱世中存活下来的小人物,为了生存做了许多错误、为了活路走上了正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但我们的世界中不应该只有小人物,只有英雄的光芒才能照耀大地。正是杨虎城、宋绮云等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才让我们拥有今天的生活。我不鄙视那些为了生命奔波的小人物,但我更崇敬那些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先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群众纪念“11.27”殉难的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i>下面介绍的位于西安市东南角的杨虎城将军陵园,我八年前去过一次,有机会再去拜谒这位令人敬仰爱国将领!</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i>附:【杨虎城将军陵园简介】</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将军陵园位于长安区韦曲街道,杜甫纪念馆的下面。里面不仅埋葬着杨虎城将军一家和随从,还有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一家人。没错,就是曾被关在重庆白公馆的那些人。他们后来被迁葬在西安。杨虎城将军的功绩大家耳熟能详,而且他的贡献不仅仅是西安事变,他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太多,为陕西省付出了很多。无愧于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的称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1936年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西安事变”,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起了推动作用。1949年杨虎城将军与儿子杨拯中在重庆被害,1950年迁葬于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陵园经过多次整修增建,规模宏大:大门肃穆庄严,横额有“一九四九年”字样,取将军遇难之年;有“一九五七年”,取陵园大门建成之时,由原陕西省省长赵寿山书写的“杨虎城将军陵园”7个金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进陵园门,迎面斜坡上用白玉镶嵌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8个大字映人眼帘。仰头可见碑亭。抬级而上蹬46级石阶,就到了碑亭。“碑亭”内正中树四方石碑一通,正面刻的是1981年12月12日由叶剑英元帅所写的“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9个大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再上蹬64级台阶,过南北窄而东西长的坪地,在一片苍苍柏林的东端,有烈士宋绮云夫妇和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陵墓,西端有杨将军副官阎继明和张醒民烈士的陵墓。由此处向北上16级台阶就是杨虎城将军及其夫人谢葆贞和次子拯中、幼女的寝陵。向南下8级石阶就是“杨虎城将军纪念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纪念室是一个“四合头”的小院,别致清雅的花草树木,为纪念室增色不少。展室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烈生前到遇难,展出照片59张。第二部分是党和国家、人民悼念将军的珍贵历史照片28张。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介绍了杨虎城的生平事迹,以及党和人民对杨将军的高度评价和亲切的怀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1893—1949)民国陕军将领。参与了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呼吁抗战。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同张学良将军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休整与壮大的机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2年五一假期我们路过蒲城县顺道参观瞻仰了杨虎城将军故居。至此一共参观瞻仰了有关杨虎城将军三个纪念馆,对杨虎城将军的一生有了较为全面了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故居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甘北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故居,位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孙镇甘北村,杨虎城(1893年—1949年),幼名长久,号虎城,民国时期著名陕军将领。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乾州、永寿一带击败清军。1915年在朝邑、华阴、华县参加讨袁护国。1917年参加靖国军,抗击北洋军阀围攻。1922年拒绝北洋军阀收编,转战陕北,在榆林结识杜斌丞、魏野畴,接受新思想。1925年在耀县三民军官学校开始和共产党人合作。1926年与国民二军李虎臣坚守西安8个月,策应了国民革命军北伐。1927年东出潼关参加北伐,在安徽太和与中共皖北特委合作。1930年后主政陕西,释放政治犯,资送青年留学,兴办水利,提倡教育救国。1933年,杨虎城与进入川、陕的红四方面军签订互不侵犯协议,接受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12月12日,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1949年9月,杨虎城被蒋介石杀害于重庆杨家山戴公祠,终年56岁。杨虎城故居是杨虎城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故居,始建于清末,翻修于1933年。解放后,蒲城县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了多次维修保护,故居坐北面南,为两进院落,南北中轴线依次排列,大房三间。前厦房东西各三间,正厅三间,后厦房东西各四间,后房三间,南北长50.3米,东西宽9.9米,总面积约498平方米。房屋梁架均为抬梁式,墙体均为土坯青砖结构,后庭前部有一小过亭。2016年,蒲城县人民政府以杨虎城将军的生平事迹对故居进行了布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虎城故居,1996年8月被蒲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蒲城县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杨虎城故居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革命历史人物和蒲城民居建筑形制等都提供了重要的人物和实物资料。#历史古迹#杨虎城将军#杨虎城故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