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族十事》释义

平原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河北宁晋县东南汪张氏族谱拾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晋县东南汪张氏家族乃宁晋七大姓之一,为宁邑名门望族。始祖讳京,约生于公元110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之久,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先祖中名卿巨儒,代不乏人,治国安邦,政绩斐然;布衣百姓,吃苦耐劳,勤俭诚实,耕读传家。动人事迹,斑斑可考,记载于九续族谱之中,现存于张氏后人的清同治年张氏家谱,一帙十卷,所记支脉清楚,内容丰富。历代世系图谱、名公巨儒、举人秀才、乡贤能士、节孝牌坊、家庙祠堂、坟茔祭田,皆祥记于谱。特别是其中的巜睦族十事》,她如同《族约》,是规范族人道德礼仪、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抄录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阅其原本仿佛看到了中国古代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生活的缩影,其至今虽尘封几百年,但拂去岁月的尘埃,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甄别,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如其中所包含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崇尚节俭、讲信睦族、惩恶扬善、闻过即改等,这些都是尘封在族谱中的文化瑰宝,至今闪闪发光,其中不乏许多先贤圣人的至理名言,还有许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她不仅在过去对先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有裨益,而且在今天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对族谱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挖掘开发,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庚续中华文脉、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由于原族谱皆为自右向左竖排版的繁体文言文,不分段落也无标点符号,以至造成今人对文中内容不易理解,使先祖的美好品德难以昭示后人,鉴于此,为达通俗易懂之目的,现将原版《睦族十事》进行了古文今译,但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对本人来讲尚属首次,且文中所述之事年代久远,尽管多次上网,大量搜集资料,再三斟酌,反复推敲,怎奈学非专业、才疏学浅,纰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赐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慎重起见,对原文中个别难以甄别的语句,暂且照录下来,还望高人或族之后人酌见,以期日臻完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睦族十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一曰立族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族之立长者何益?一国总于君长,一邑总于官长,一宗总于族长,理也、势也。不然族大众多,无长者管摄之,人持己见,事无统御、相争相厌,吾未见其相睦也。是故欲睦族者,当先于族中择齿德俱尊立为族长,使宗子尊且贤,即立宗子为族长。为族长者,要见得责任宏钜,务以道义礼法持身,务以公平正直存心,务以天地沧海扩量,视一族事如一身之事,可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族人必须事事禀命,勿得率意妄行,故苏子曰:“一家之中必有家长。”司马温公家训曰:“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弟子及家众,分之以职,授之以事,而责其成功。”又曰:“凡为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族人乃一家也,故以立家长者,名曰立族长,又择族之公正才能者三四人为族辅。除拜节与月朔会族党外,凡遇望日,族辅邀族人都到公所候族长至,卑幼迎于大门首,照行次成列,族赞先行一鞠躬礼,导引族众同行一鞠躬礼,随行至堂内,族长南面立,众皆北面排班齐向上一揖,族长答礼,众复东西对面一揖,俱用族赞赞之。侍立行礼,俱整齐严肃,甚勿纷扰笑语。如无事议,族长命回,即回家各干生理。或预免揖如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婚丧等急事,不拘朔望,洁诚造族长之侧请教方行,若曰勿行己之。假如自己见得所行近是,为族长一时有知未真处,次日再请教不妨,事体稍缓或俟作揖日、或俟会族党日同众请教。如族长曰不可、族辅族众皆曰不可,必其于理有碍,决不可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倘被族人不公不正之害、无礼无义之辱亦必禀于族长,听其处断,不可骤自办争,与之相骂殴,然是非本有公论,人心原有公道,族长已从公处,心犹求胜不肯了事,赴官投递状词,前者即是由后论之,亦不得谓之守族约矣,族长唤至公所復判曲直,令族辅平和,不可坐相争讼、大伤骨肉。事毕仍将投递状词者斥其不奉约束之罪,以为后来之戒。</p> <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b>一、设立族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设立族长有什么好处呢?一个国家有君王来总管,一个城邑有官员来总管,一个宗族由族长来总管,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形势所迫。如若不然,族人众多,没有族长来管理,每个人都固守己见,族中事务就会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指挥,族人就会相互争执、相互厌恶,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族人能和睦相处。因此,要想族人和睦相处,就应当在族中挑选年长且德高望重的人立为族长,如果宗子(指族内大宗的嫡長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尊贵且贤能,就立宗子为族长。作为族長,必须明白责任重大,务必要用道义和礼法来约束自身,务必要公平公正、正直无私,务必要有宽广的胸怀,将全族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可为族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是族中事务,族人都必须事事禀告族长,不得肆意妄为。所以苏子(苏轼,苏东坡)说:“一家之中必有家长。”司马温公(司马光)在家训中说:“凡是作为家长的,必须谨守礼法,来管理弟子及家人,分派给他们职位以及要管理的具体事宜,并且要让他们成功完成各自的任务。”又说:“凡是作为晚辈的,无论事情大小,都不得擅自行动,必须咨询禀告家长。”如今族人就如同一家人,所以将设立家长的做法称之为设立族长,又选择族中公正且有才能的三四个人作为族辅。除了拜节和每月初一召集族人聚会之外,凡是遇到每月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族辅就邀请族人来到公所等候族长到来。晚辈在大门外迎接族长,按照长幼顺序排成队列。族赞先行一鞠躬礼,然后引导众族人行一鞠躬礼。随后进入堂内,族长面向南站立,众人都面向北排成队列向族长行一揖礼,族长答礼后,众人都东西相向互行一揖礼。行礼时都整齐严肃,不要喧闹谈笑。如果没有事情商议,族长命令返回,众人就回家各自干各自的事情。以上这些礼节,如果有预先通知免揖的情况,便听从命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是遇到像婚丧嫁娶等紧急事情的时候,无论是月初还是月中都要到族长那里去请教,然后再行动。如果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正确而族长一时还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第二天再去请教也不妨事。稍微可以缓办的事情,可以等到作揖的日子或者等到召集族人聚会的日子,同众人一起向族长请教。如果族长说“不可以”,族辅和众族人都说“不可以”,那么这件事一定是有违礼法的,就一定不可以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族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无礼的侮辱也必须禀告族长,听从族长的处置和决断,不可以骤然自己办理和争执,以至于相互谩骂殴打。然而是非本来就有公论,人心本来就是有公道的。如果族长已经从公正的角度进行了处置,而自己内心还是求胜不肯罢休,去官府递交状纸打官司的人,那么这种人即使以后有理由了,也不能说他是遵守族规的。族长把打官司的人叫到公所,再次评判是非曲直,命令族辅进行调解平和,不能偏袒某一方而相互诉讼,以至于大大伤害了骨肉亲情。事情处理完毕后,将递交状纸打官司的人,斥责为不遵守族规的人,并以此作为后来之人的教训。</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二曰同祭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月令云:豺祭兽、獭祭鱼,知报本也。人生本乎祖,苟不报本,反豺獭弗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取一阳之始、万物初生象其类而祭之,报本意也。为子若孙者,或立祠堂,或洁空室,奉祀神主,固宜第冬至、立春二祭,始祖之祭似禘、先祖之祭似祫,然祫在诸侯亦得行,则祫比禘为小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族人累世共熶,生者同居而食,死者异处而祭,恐乘易萃合人心之义,宜于立春日祭先祖于祠堂中。至禘乃王者之大祭,诸侯行之犹曰僭分,况卿大夫士庶乎?如士夫君子,恐失迷始祖,何必于祠堂僭而祭之,当以冬至墓祭始祖可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者曰古人无墓祭,秦汉以降始有其仪。然,按周礼所载,家人之官则见此礼,始于周公,安得谓古人无墓祭?且孝子慈孙,于先人故衾遗履尚当起敬,况体魄所在,拜而祀之礼不为过。纵使上古所无,当以义起,故柳宗元谓近世重拜扫。每遇寒食,田野道路士女徧满,皂隶庸丐皆得上父母邱墓焉,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唐人亦有诗:“坟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之句,是寒食墓祭吾祖宗父母,其时固已行之于祖宗父母,而为祖宗之后、父母之嗣者,乃舍邱陇而岁不一展省,弃其留骨而时不一奠,荐顾诿之曰墓祭非古也,可乎?奈今族人祭墓者类皆止于父祖,不惟于父祖之同堂伯叔父与再从三从兄弟置而弗祭,即父祖之始祖、高祖多未有知祭之者,如谓父祖无知便不必祭,如曰有知父祖独享其祭,诸父昆弟并先人悉无以祭之者,父祖之心安乎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先儒尝云,便是远祖,毕竟我是他血脉,若念及此,自不能无追远之情。假如今世老人,若见得十世孙也,惜毕竟是自己骨肉。夫先人视十世孙为骨肉,后人之祭祀竟不以骨肉视先人,非其心之独忍也。盖由族人各立门户自行祭扫,只见目前之末流,遂忘此身之本源耳。以后,除各门中先人忌辰与自己冠婚生子并远行等事听自祭之,如春濡露秋履霜,大家都有悽怆怵惕之心,除元旦、端阳、重阳同祭祠堂,其余若清明、若十月朔、若冬至日,则共祭祖茔。凡祖人之坟墓,近祖茔者亦当分献,如是阖族之人趋跄灌降,先人九泉之下心应悦怿。即我族人见同祭一祖,谅必思曰:门户虽别,本源则一,敦睦之心不觉生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氏家规曰:凡子孙入祠堂,当正衣冠,即如祖考之在上,不得嬉笑对语疾步。族人墓祭当与祭祠堂同,预前务要斋戒孝笃,临祭各致诚慤,祭毕而宴,设先祖神位于正面,众皆列座,或劝善、或规过,明伦理于坐次,洽情义于盃酒,甚勿酣饮,甚勿喧哗,庶几和神人之至意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昔辽左刘姓者,患族人常相争,问医吕先生,先生曰:是当以德化之也,诚能依文公四时祭礼一一行之,祭毕而餕,莫使异姓之亲相杂,序伦理、笃思义,子孙之中有善之异于众者奖之以为劝,有过者责之以为戒,今能如此行之,不一二年间,皆化而和睦矣。呜呼!为吾族者可弗效而行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b>二、共同祭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月令(古代天文历法著作)说:“豺狼祭祀兽类,水獭祭祀鱼类。”这说明动物也知道报答根本。人生来就有祖先,如果不报答祖先的恩德,就连豺狼和水獭都不如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在冬至时祭祀始祖,在立春时祭祀先祖。这是因为冬至是一阳之始,立春是万物初生之时,象征着祭祀的对象与始祖、先祖相似,表达报答祖先恩德的意义。作为子孙的人,有的人建立祠堂,有的人清扫空室,供奉祭祀祖先的神主,这当然是应该的。冬至祭祀始祖的仪式类似于禘祭(diji,古代对天神丶祖先的大祭),立春祭祀先祖的仪式类似于祫祭(jiaji,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大合祭)。然而,祫祭在诸侯中也可以进行,因此祫祭比禘祭要小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族人们世代共同生活,生者同居共食,死者异地而祭。恐怕这样容易失去人心凝聚的意义,因此应该在立春日在祠堂中共同祭祀先祖。至于禘祭,那是王者的大祭,诸侯进行此祭已经是僭越(jiahyue,超越本分)了,更何况卿大夫士庶呢?如果是士大夫君子,恐怕会迷失始祖,何必在祠堂中僭越祭祀呢?应当在冬至时在墓地祭祀始祖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古人没有墓祭的仪式,从秦汉以后才开始有这样的仪式。”然而,《周礼》中所载的“家人之官”就提到了这个礼仪,始于周公时期,怎么能说古人没有墓祭呢?而且孝子和贤孙对于先人故去时所穿的衣物和鞋子尚且应该怀有敬意,更何况是先人的体魄所在之地呢?因此,在墓地拜祭祖先并不为过。即使上古时期没有这个礼仪,我们也应该以义为先来制定这个礼仪。所以柳宗元说:“近世重视扫墓祭祖的礼仪,每到寒食节时,田野道路上士女(成年男女)遍布各地,连皂隶庸丐(衙役、仆人、乞丐等地位卑下和贫穷的人)都能上父母的坟墓去祭拜。那些夏天在田野里劳作的鬼魂都能受到子孙的追养。”唐代诗人也有诗句:“坟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来表达寒食节扫墓祭祖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寒食节时应该扫墓祭祖以表达对祖宗父母的敬意。这个礼仪在祖宗父母时期就已经实行了,作为祖宗的后代和父母的继承者,如果舍弃祖坟而不每年前往祭拜,抛弃祖先的遗骨而不时时祭奠,却借口说墓祭不是古代的礼仪,这合适吗?现在族人们祭祀坟墓大多只限于父祖,不仅对于同堂伯叔父和再从三从兄弟置之不理,即使对于父祖的始祖、高祖也很少有知道要祭祀的人。如果说因为父祖无知就不必祭祀,如果说父祖有知而只有父祖独享祭祀,那么诸父昆弟和先人都没有得到祭祀,父祖的心能安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先儒曾经说过,即使是远祖毕竟我们是他们的血脉,如果想到这一点自然不能没有追思远祖之情。假如今世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十世孙也会因为毕竟是自己的骨肉而感到爱惜。先人们把十世孙看作是自己的骨肉,而后人祭祀时竟然不把先人看作是自己的骨肉,这难道不是太残忍了吗?这是因为族人们各立门户自行祭祀只看到眼前的末流,却忘记了自身的本源。以后,除了各门中先人忌辰和自己冠婚生子,以及远行等事情可以自行祭祀外,在春天感受到露水秋天踩到霜时,大家都会有凄凉恐惧之心,除了元旦、端阳、重阳在祠堂共同祭祀外,其余如清明、十月朔(十月初一)、冬至日则共同祭祀祖坟。凡是祖先的坟墓靠近祖坟的也应当分别献祭,这样全族人踊跃恭敬地灌酒祭奠,先人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愉悦。而我们族人看到同祭一祖,也会想到,虽然门户不同但本源相同,和睦之心不觉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氏家规》中说:“凡子孙进入祠堂应当正衣冠,就像祖先在上面一样,不得嬉笑喧哗、疾步而行。”族人们墓祭时应当与祭祠堂一样,提前要斋戒孝笃,临祭时要诚心诚意,祭祀完毕后设宴,将先祖神位设在正面,众人按次序就座,或劝善或规过,在坐次中明确伦理关系,在酒宴中融洽情义,不要酣饮、不要喧哗,这样或许达到圣贤的最深远意境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辽东有一个姓刘的人,担心族人经常相互争斗,就去问医生吕先生,吕先生说:“这应当以德行来感化他们。如果能按照朱熹的四时祭礼一一实行,祭祀完毕后聚餐,不要让异姓的亲戚混杂在一起,按照伦理关系排序,深思熟虑义理,子孙中有特别优秀的人要奖励他们作为榜样,有过错的人要责备他们作为警戒。如果现在能这样实行,不到一两年间都会变得和睦了。”唉!我们族人难道不能效仿并实行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族众聚会讲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三曰会族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族之人有经年不识面者,有子孙成立不知其为谁者,谗人乘不见之隙间以私言,此言蓄于心中假些小不平大发而构讼者,凡此皆由久不相会故耳。异姓会饮,同宗共祖者竟疏而不会,吾不知其为心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刘满堂每月必会族人曰:“今日之集非以酒食为礼也,寻常宗族不睦,多起于情义不通、间言入焉。今日必会饮,有善相告、有过相规、有故相牴牾者,彼此一见,亦相忘于盃酒从容间,岂小补哉!”有不至者必再三招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族人除时祭并乡社享餕读祝免讲外,其余月旦按丁分上中下捐资,付公正才能者办酒席于公所,如贫不能出分资者,请至勿扳援,每桌小菜四碟,不用果,每人腥味一碟、素味一碟、蒸包五个、粉汤一大碗、米饭一大碗,酒取洽情不致失仪,倘遇官府祈祷、禁止屠沽,或遇年不顺成,或遇本族斋戒日,去腥酒用素食茶汤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日也,设先祖神位于正面,陈祭品并香烛书案,族长于卑幼中择熟礼者二人为族赞,择公道者二人为族纠,择惯讲者四人为族讲,族长盥手焚香,族赞唱排班,班齐,唱四拜礼,唱平身,唱行相见礼,如族长有行辈者在同少班对揖,卑幼向上一揖,族长答礼。次族长者出班对立,族长后下亦对揖,卑幼向上一揖,次族长答礼。又次族长者出班对立,次族长后下亦对揖,卑幼向上一揖,又次族长答礼。卑幼亦分班对立,又次族长后下相向一揖。俱用族赞唱礼,尊卑各照行次坐定,若辈数次执事者宜各立于行次中,族赞首唱鸣讲鼓,次唱讲书,族讲四人同出班向上一揖,众起答礼,四人同立左边族,站下首一人就书案讲曰:“凡我族众咸听余言,我们蒙天地之覆载、荷朝廷之纲纪、赖父母之育成、承祖宗之福庆,或为农工、或为士商,纵昔日有放义为非,自今朝悉回心向道,恪守族长之约束、倾听宗讲之讨论,如闻而弗惺不妨详问,依芳规干些好事、景贤哲做个好人,凡我族人注意听讲。”次二人或讲乡约内训、解圣谕六条、或讲孝顺事实、或讲为善阴隲、或讲戒恶书、或讲朱文公家礼、或讲古今名人所制修身正家等书,后一人讲族约内一款,如讲为善事迹,讲毕仍曰:凡我族人都当以此相劝。如讲为恶事迹,讲毕仍曰:凡我族人都当以此相戒。讲毕,四人向上一揖,众起答礼,四人復班。族人或申明所讲书籍、或讲家政、或族人有善可赏者令出班向上立,众皆起,扬其美懿,赏酒三杯;或族人有恶可惩者亦令出班向上,或站或跪,数其罪过,量加责罚,如得罪本族即令当面扶礼,如得罪乡党亲友即令次日同族辅踵门负荆。事毕,族长率众向先祖一揖,復照行次相对一揖,族赞拜先祖,次向上一揖,众皆答礼,二人亦对揖。同众各就位坐,然后行酒、上品殽汤饭,如有应行事体或係閤族或係自己,鞠躬请教于族长候其裁处,大抵所言皆正,一切俚语谑浪等语甚不可腾之口吻,倘有混乱规矩与两次不到者,族纠白于族长,责之罚之。或不到者或有不得已事预先禀知者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b>三、会聚族党</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族之中有的人多年未曾见面,有的人的子孙已经长大成人却不知道他们是谁,进诡言之人在背地里挑拨离间,这些谗言蓄在心中,遇到一些小小的不平之事,就会大发雷霆而构成诉讼,所有这些都是由于长期不相会聚而造成的。异姓之人能够会聚饮酒,同宗共祖的人竟然疏远而不会聚,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刘满堂每月必定会聚族人,并说:“今天的集会不是以酒食为礼,寻常的宗族不和睦,大多起因于情义不通、挑拨离间的言语乘虚而入。今天一定要会聚饮酒,有善行相互告知,有过失相互规劝,有过去相互抵牾的人,彼此见面后也会在酒宴的融洽气氛中相互忘怀,这难道不是小小的补救吗?”有不到的人必定再三邀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族人除了按时祭祀和乡社享餕读祝免讲外,其余每月初一按丁分上中下捐资,交给公正有才能的人办理酒席于公所。如果贫穷不能捐资的人,请不要勉强他们。每桌小菜四碟,不用水果,每人一碟腥味、一碟素味、五个蒸包、一大碗粉汤、一大碗米饭。酒要适量以洽情而不失仪为宜。如果遇到官府祈祷、禁止屠沽,或遇到年不顺成,或遇到本族斋戒日,就去掉腥酒用素食茶汤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一天,设先祖神位于正面,陈列祭品和香烛书案。族长从卑幼中选择熟悉礼仪的两个人为族赞,选择公道的两个人为族纠,选择惯于讲解的四个人为族讲。族长洗手焚香,族赞唱排班,排班整齐后,唱四拜礼、唱平身、唱行相见礼。如果族长有行辈者在同少班对揖,卑幼向上一揖,族长答礼;次族长者出班对立,族长后下亦对揖,卑幼向上一揖,次族长答礼;又次族长者出班对立,次族长后下亦对揖,卑幼向上一揖,又次族长答礼;卑幼亦分班对立,又次族长后下相向一揖,都用族赞唱礼。尊卑各照行次坐定,如果辈数次执事者宜各立于行次中。族赞首唱鸣讲鼓,次唱讲书,族讲四人同出班向上一揖,众起答礼。四人同立左边族站下首一人就书案讲道:“凡我族众都要听我说,我们蒙受天地的庇护、朝廷的法纪、父母的养育、祖宗的福庆,或为农工、或为士商。即使过去有放纵为非的人,从今以后都要回心向道、恪守族长的约束、倾听宗讲的讨论。如果听到而不明白不妨详细询问。依照好的规矩干些好事、学习贤哲做个好人。凡我族人都要注意听讲。”接下来两人或讲乡约内训、解圣谕六条、或讲孝顺事实、或讲为善阴骘(zhi阴德)、或讲戒恶书、或讲朱文公家礼、或讲古今名人所制修身正家等书。后一人讲族约内一款,如果讲为善事迹,讲完后仍要说,凡我族人都应当以此相劝。如果讲为恶事迹,讲完后仍要说,凡我族人都应当以此相戒。讲完后四人向上一揖,众起答礼,四人回班。族人或申明所讲书籍,或讲家政,或族人有善可赏者令出班向上立,众皆起,扬其美懿赏酒三杯;或族人有恶可惩者亦令出班向上,或站或跪,数其罪过量加责罚。如得罪本族即令当面扶礼;如得罪乡党亲友,即令次日同族辅踵门负荆。事情处理完后族长率众向先祖一揖,再照行次相对一揖,族赞拜先祖次向上一揖,众皆答礼,二人亦对揖。同众各就位坐,然后开始行酒、上品肴、汤饭。如果有关系到自己或全族的应该办的事情,鞠躬请教于族长候其裁处。大致所言都是正直之言,一切俚语戏谑等言词,决不可轻率地说出口。如果有混乱规矩与两次不到者,族纠向族长报告,责罚他们。如果有不得已事预先告假的人,则可以免除对他们的惩罚。</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四曰敦爱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有养育异姓子、拜义父、结义兄弟,至于族人之一体而分者甚则视如寇雠,不则等于秦越,非独爱他人不爱同族也,非独敬他人不敬同族也,盖由分门别户无以本源之说,告之者如知木虽千枝万叶实始一本,水虽千流万派实始一源,族虽千门万户实始一祖。苟遇卑幼则曰:是与我子弟本源于一人也,以此思爱,爱可知矣。苟遇尊长则曰:是与我父兄本源于一人也,以此思敬,敬可知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苏老泉族谱引云:服始衰而至于缌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疎、情疎则喜不庆尤不吊,则途人也。吾所以相视如途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夫其初既为一人之身,间有相骂者是自毁其先人,间有相殴者是自伤其先人之遗体,忍乎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尊长于族中卑幼当推爱自己子弟之心爱之。读书者教以勉学、务农者教以勤俭、工贾者教以公道、为非者教以修洁、修洁者教以完节,孤弱者尽力扶持,甚不可欺压凌虐,亦不可效晚近薄俗、贪慕豪富,呼字且不可而复称号,答拜且不可而复回拜,迎送且不可而复随行,有一于此便非爱族人以德。为卑幼者于族中尊长当推敬父兄之心敬之。坐必起、立必侍、乘必下、过必趋、行必后、言必慎、礼貌必恭谨、疾病必问候、称谓必不可苟,称行辈之年长者则曰尊兄,自称则曰小弟。称父之晜弟先生则曰伯父,后生则曰叔父,倘名分非宜孔尼父论亲,亲而曰诸父。《尔雅》释亲谓伯父曰世父,果皆无见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孟子与称长兄则曰伯兄,如谓伯父止曰伯父辈耶,兄辈耶又谁得而知耶。故黄干曰:伯叔父云者,犹今人谓三月为孟仲季也,呼春者必须曰孟春、仲春、季春,未有舍春字而但言孟仲季也。古人以为父之兄弟皆吾父也,而有少长之分,故呼父之兄则曰伯父,呼父之弟则曰叔父,犹曰大父、小父也。今人呼叔伯而去父字,则全无礼矣。《子夏传》又曰:谓吾姑者,吾谓之姪,盖姪者,姑呼其兄弟之女子名也,是以字从女傍。今兄弟互相呼其子与兄弟之子自称于叔伯父前一概名曰姪,不几于男女无别乎。然仰稽往昔,古谓兄弟之子谓犹子,兄弟之子亦当以子称,古谓同祖兄弟为从兄弟、谓母之姊妹为从母、兄弟之子亦当自称曰从子,故曰自叔伯父不呼兄弟之子为子则不知爱兄弟之子矣。自兄弟之子不呼叔伯为父则不知敬其叔伯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尊敬长上不当问强梁懦弱、富贵贫贱,既为尊长便该执弟子礼尊之敬之。故内则曰:不敢以富贵加于父兄宗族,不然彼刻木塑泥为神瞻貌庙者,神发悚然,即加拜礼,固神之英灵所使,要亦人之自尽其敬鬼神之心者也,苟不自尽其敬彼神者木耳土耳,亦将奈人何哉。为子弟者甚勿择长上而施敬焉。噫嘻,上爱其下则下之敬上,益警下敬其上则上之爱心益殷,相和相睦、同姓之亲情所宜尔。况今日尊长即前日之卑幼,当为卑幼时岂愿上之不我爱乎?今日卑幼即异日之尊长,及为尊长时岂愿下至不我敬乎?兹恕道也。族之尊卑长幼顺而施之可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尊老爱幼</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四、互敬互爱</p><p class="ql-block">世间有养育异姓子、拜义父、结义兄弟的人,但对于同族中由一体而分出来的人,甚至视为仇敌,或者就像秦越这两个相距千里的国人一样疏远冷漠。这并非只是爱他人而不爱同族,也并非只是敬他人而不敬同族。这主要是由于分门别户后,没有刨根溯祖的缘故,告知他们,如同树木虽有千枝万叶但实始一本,水虽千流万派但实始一源,族虽千门万户但实始一祖。如果遇到卑幼的人,就说:“你和我子弟本源于一人。”以此思考爱,爱就可以理解了。如果遇到尊长的人,就说:“您和我父兄本源于一人。”以此思考敬,敬也就可以理解了。</p><p class="ql-block">所以苏老泉(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在族谱引文中说:“服(指五服)始衰而至于缌、而至于无服,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疏、情疏则喜不庆尤不吊,则途人也。”我把对方相视为路人的人,实则最初是兄弟,而兄弟最初是一人之身。由于最初是一人之身,所以中间有相骂的人是自毁其先人,有相殴的人是自伤其先人的遗体,这怎么能忍受呢?</p><p class="ql-block">今后,尊长在族中对待卑幼的人,应当像爱自己的子弟一样去爱他们。对读书的人要教他们勤勉学习,对务农的人要教他们勤俭,对工匠和商人要教他们公道,对为非作歹的人要教他们修洁,对修洁的人要教他们保持节操。对孤弱的人要尽力扶持,切不可欺压凌虐,也不可效仿近代的轻薄风俗、贪慕豪富。呼字且不可而复称号,答拜且不可而复回拜,迎送且不可而复随行。有其中之一便不是以德爱族人。作为卑幼的人在族中对待尊长的人,应当以推敬父兄的心去敬他们,坐必起、立必侍、乘必下、过必趋、行必后、言必慎、礼貌必恭谨、疾病必问候、称谓必不可以轻率。称行辈之年长者则曰尊兄,自称则曰小弟。称父之晜弟(kuhdi,兄弟:哥哥和弟弟),先生则曰伯父,后生则曰叔父。如果其身分不便于称呼的,孔圣人论亲亲而称做伯父或叔父,《尔雅》释亲谓伯父叫作大伯父,果然都没有见过吗?</p><p class="ql-block">孟子与称长兄则曰伯兄,如谓伯父止曰伯父辈耶,兄辈耶又谁得而知耶。所以黄干(南宋理学家、朱熹门婿)说:“伯叔父云者,犹今人谓三月为孟仲季也。呼春者必须曰孟春、仲春、季春,未有舍春字而但言孟仲季也。古人以为父之兄弟皆吾父也,而有少长之分,故呼父之兄则曰伯父,呼父之弟则曰叔父,犹曰大父、小父也。今人呼叔伯而去父字,则全无礼矣。”《子夏传》又说:谓吾姑者,吾谓之姪。盖姪者姑呼其兄弟之女子名也,是以字从女傍。今兄弟互相呼其子与兄弟之子自称于叔伯父前一概名曰姪,不几于男女无别乎?然而回顾往昔古谓兄弟之子谓犹子,兄弟之子亦当以子称。古谓同祖兄弟为从兄弟,谓母之姊妹为从母,兄弟之子亦当自称曰从子,故曰自叔伯父不呼兄弟之子为子,则不知爱兄弟之子矣。自兄弟之子不呼叔伯为父则不知敬其叔伯矣。</p><p class="ql-block">至于尊敬长上的人,不应当问其强弱、富贵贫贱只要是尊长,便该执弟子礼尊之敬之。所以《礼记》里有一篇《内则》的文章说:不敢以富贵加于父兄宗族。不然那些泥塑木雕一般的人在庙里瞻仰神像时,毛骨悚然,即加拜礼,固然是神的英灵所使,也要人们自己尽敬鬼神的心啊。如果自己不尊敬那些神,即使那些肥头大耳面色红润的佛也将对人无可奈何啊。作为子弟的人千万不要选择长上而施敬啊。哎呀!上爱其下则下之敬上,这就更加告诫我们,下敬其上则上之爱心就更加深厚,相和相睦同姓之亲情就应该这样啊。况且今日的尊长就是前日的卑幼,当作为卑幼时难道愿意上面的人不爱我吗?今日的卑幼就是明日的尊长,等到为尊长时难道愿意下面的人不敬我吗?这是宽恕之道啊!族中的尊卑长幼按照顺序施行之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五曰尚容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族过百丁,安保个个都是以礼处人、质秉七情,难禁怒气不发,以必逞之怒气当横逆之来,或以言相谤、或以辞相讼、或以力相殴,争心一起其势不至于获胜不已,财产躯命皆弗恤,及祸生不虞破家荡产、亏体辱亲,则又噬脐不及悔,若此者,盖由初间一念不能容忍所致。《书》曰:“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宝鉴》亦云:“愚浊生嗔怒,皆因理不明,休添心生焰,只当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真相,究竟总是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富文公少时,有骂之者如不闻,人曰他骂女,公曰恐骂他人,人又曰斥公名,富弼公曰:安知无同姓者?其雅量如此。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内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同列怒欲诘其官位姓名,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勿知也,且不问何损?时皆服其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麟德中,高宗封泰山幸其宅,召见公艺问其所以能睦族之道,公请纸笔以对,乃书“忍”字百余以进。其自然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惟高贤大良能之,若涵养未至亦当勉强容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昔有人问荣阳公,为小人所辱骂,当如何以处之?公曰:上焉者,知人与己一,何者为骂何者为辱,自然无愤怒心;下焉者,且自思曰,我是何等人彼为何等人,若是答他却与此人等也。如此自处忿心自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族人无论尊卑长幼都要以容忍相尚。如因我富贵求不足而讪毁者,则曰我厚不遂其欲勿校也;如因我贫贱輙轻视而嫚侮者,则曰我原不足为彼重勿校也;如因我孤弱恃强梁而践踏者,则曰我原非彼敌勿校也;如因我衰残逞血气而干犯者,则曰我喘息无多日勿校也;如因我规勉太直私与人谈论者,则曰哪个背后无人说勿校也;如因我田产相邻而侵占尺寸者,则曰“园是主人人是客,让他一步有何妨”,勿校也;如因我文望稍著不思自修反忌妒而吹毛求疵者,则曰圣贤且有过况于我乎?勿校也;如因我包含过柔不思悔悟反肆暴而恨怨方深者,则曰天地且有憾,况于人乎?勿校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遇横逆,大都宁容勿辩、宁忍勿争,不然彼方抱不平之气而复与之辩争,是谓火上加油,其焰愈赤矣!彼或中馋人之计思以嫁祸于我,而复与之辩争,则我亦中其计,是谓鹬蚌相持,渔者收其功于旁观矣。以此争辩而处乡里且为不可,况于族人?是故不可不尚容忍也。然容忍固是盛德事,如坐视族人终于横逆之辈,不思积诚感动化诲,意谓彼之横逆愈甚我之盛德愈彰,是谓博容忍之名去妄人其间不能以寸,吾恐盛德者必不尔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时读孟子篇至三自反后,曰妄人、曰禽兽、曰奚择私心,尝嫌其非仁人一体万物之怀。及阅王明阳书,亦谓孟子此处尚欠仔细。从来闭门静坐把卷潛玩,又见得孟子,虽说不与之校三自反之心,未尝有己时。故不徒曰无一朝之患,而先曰有终身之忧。今人如有终身忧的意思在,必于施横逆者积诚感动之、化诲之。果尔,虽鹦鹉可言、虎兔可训,鳄鱼可化,牛可络其首而耕,马可啣其辔而乘,即人而禽兽也,人性终有不可泯灭者在也。安知不感动化诲于我乎?是又尚容忍者所当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五、崇尚容忍</p><p class="ql-block">当一个家族超过百丁时,怎么能保证每个人都是以礼待人?人与生俱来都有喜怒哀乐忧恐惊七情,难以避免的是愤怒会爆发而放纵,当面对无理的挑衅时,可能会以言语相诽谤、以辞句相争讼、以力量相殴打。一旦争斗的心态生起,其势必要至获胜不已,甚至连财产和生命都不在乎,最终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灾难,破家荡产、身体受损、亲人受辱,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所有这些都是由于最初的一念不能容忍所导致的。《尚书》说:“必须有忍耐,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有容纳的德行才能变得伟大。”《宝鉴》也说:“愚蠢和浑浊产生愤怒,都是因为道理不明。心里不要着急上火,只当它是耳边风。每个家庭都有长短,每个地方都有炎凉。是非没有真相,终究都是空的。”</p><p class="ql-block">富弼(北宋名相)公年少时,有人骂他,他就像没听见一样。人们说:“他骂你呢!”富弼公说:“恐怕是骂别人吧。”人们又说:“他指名道姓地骂你!”富弼公说:“你怎么知道没有同姓的人呢?”他的雅量如此之大。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不喜欢记住别人的过错。他刚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朝士在簾内指着他说:“这个人也能参政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他的同事很生气,想要质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但吕蒙正急忙阻止说:“如果你知道了他的姓名,就会终身难忘,所以还不如不知道。而且不问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度量。</p><p class="ql-block">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都表彰他的家族。麟德年间,高宗(李治)封泰山时曾到他的住宅,召见张公艺并问他如何能和睦相处。张公艺请求纸笔来回答,于是了“忍”字百余以进献。他自然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只有高尚贤良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的修养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我们也应该勉强自己容忍。</p><p class="ql-block">过去有人问荣阳公:“如果被小人辱骂了应该怎么处理?”荣阳公说:“身处上位的人知道人与自己是一体的,不会把别人的话当作辱骂或侮辱,因此不会生气。身处下位的人可以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回应他那就和他一样了。”这样处理忿怒自然会消散。</p><p class="ql-block">今后族人无论尊卑长幼都要以容忍相尚。如果因为我富贵而求不足被人诽谤,那么我就说我厚待他们却没有满足他们的欲望,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贫贱被人轻视侮辱,那么我就说我本来就不值得他们重视,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孤弱被人恃强凌弱,那么我就说我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衰残被人逞血气干犯,那么我就说我喘息无多日,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规劝太直被人私下谈论,那么我就说哪个背后无人说,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田产相邻被人侵占,那么我就说“园是主人人是客,让他一步有何妨”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文望稍著,被人忌妒吹毛求疵,那么我就说圣贤且有过况于我乎?不要计较;如果因为我包含过柔被人不思悔悟反肆暴,那么我就说天地且有憾,况于人乎?不要计较。</p><p class="ql-block">凡遇到无理的挑衅,大多应该宁愿容忍也不争辩、宁愿忍耐也不争斗。不然对方正抱着不平之气,你再与他争辩就是火上加油,他的愤怒会更强烈!或者对方中了谗言之计想要嫁祸于你,你再与他争辩,那么你也中了他的计,这就是所谓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以此争辩而处乡里尚且不可,更何况是对待族人?因此不能不崇尚容忍。然而容忍固然是盛德之事,但如果坐视族人终于成为横逆之辈,而不思积诚感动化诲,只是认为对方的横逆愈甚自己的盛德愈彰,那就只是博取容忍之名,而与妄人也相差无几了,我认为恐怕盛德者必不如此。</p><p class="ql-block">年少时读《孟子》篇,再三的反躬自问,妄人、禽兽与利已之心有什么区别?曾经嫌弃其非仁人一体万物之怀。等到阅读了王阳明的书,也认为孟子此处尚欠仔细。后来闭门静坐反复研读,又发现孟子虽然说不与之计较,不断地自我反省,从未停止过。因此不仅说没有一朝之患而先说有终身之忧。今人如果有终身忧的意思在,必定会对施横逆者积诚感动之、化诲之。如果真的做到了,即使鹦鹉可言、虎兔可训、鳄鱼可化,牛可络其首而耕,马可啣其辔而乘,即人而禽兽也,人性终有不可泯灭者在也。怎么知道不感动化诲于我呢?这也是尚容忍者所应当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六曰务勤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且夫论勤者,则曰:一日之计在寅,一年之计在春,一生之计在勤。又曰:在勤,勤则不匮,户枢不蠹、水流不腐,皆以勤故也。论俭者,则曰惟俭可以助廉,又曰俭者德之共也。由斯而观吾人之当勤与俭明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我族人均出一脉,共沾先人余庆,而贫贱之视富贵相去远甚,固是天命使然,其间由不勤不俭者不尽无也。如遇会族党日,族长宜令子弟一人唱陆象山之家训曰:“听听听,劳我一生天理定,若还懒惰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空中自有神明听。”复举贤哲崇俭之事,谆切晓谕。如曰王文正公且每见家人服饰,即瞑目曰:“吾门素风一至于此。”故家人有一衣稍华美必易之,不敢令公见。如曰张庄简公入相后,归处杜门益崇节俭,以率子弟。尝书揭屏间曰:“客至留馔,俭约适情,肴随有而设,酒随量而倾,虽新亲不招饭,虽大宾不宰牲,匪直戒奢侈而可,久亦将免烦劳而安生。”如曰李文靖公为相治居地于封邱,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地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则已宽矣。”如曰谚语云:“少追赔,紧还债,家业成,人情在。”为族人者,都当遵信斯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专一业,业精于勤。士则劳心问学,农则锐力畎亩,工商则辛苦本业,妇女则夙夜织纺,人人奋励,各思昌大,其家门至于费用悉从省俭,勿勉强追赔,勿轻易兴土木工,勿令子女早年穿细帛,勿以日用饮食多设品味甚,宰牲一节尤所宜慎,如牛之代耕以养人、马之骑战以卫国、犬之止盗以防家,固不可害性命,即鸡豚之类性命虽微,望生之心弗与人异,亦不可轻伤其生,如宴宾客市脯可矣。除结婚报丧大事外俱用单帖,即此推之,事事未有不尚俭者。盖既以勤励心又以俭节用,富贵者可以永保,贫贱者亦不至冻饿俯首他人下。不然,懒惰者游手好闲,资身之策无所从出,奢侈者纵情肆欲,当产之殃可以立待,两者皆能令人饥寒。饥寒切身则见利忘义,或恃力争夺、或设智诓骗、或私贩禁物、或甘为盗贼,一旦身被拘执,小则鞭打肌肤、大则编配绞斩,妻子流离、族党同辱,方此之时,即追悔奢惰夫何及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六、务必勤俭</p><p class="ql-block">说到勤奋,有句谚语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还有句话说:“勤则不匮。”门轴经常转动不会腐烂,水流不停不会发臭,这都是因为勤快的缘故。说到节俭,有句话说:“只有节俭可以有助于廉洁。”还有句话说:“节俭是德行的共同表现。”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崇尚勤俭。</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族人都是同出一脉,共同享受祖先的余荫,但是贫贱和富贵之间的差距很大,这固然是天命,但其中也有不勤不俭的因素。如果遇到族人聚会的时候,族长应该让一个子弟朗诵陆象山(即陆九渊,南宋哲学家,官员。)的家训:“听听听,劳我一生天理定,若还懒惰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空中自有神明听。”然后再举出一些贤哲崇尚节俭的事例,恳切地晓谕大家。例如,王文正公(北宋大臣,字仲议。)看到家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就会闭上眼睛说:“我家的朴素风气竟然变成了这样。”所以家人有一件衣服稍微华丽一点,就必须换掉,不敢让王文正公看到。又如,张庄简公入相后,回家后就更加崇尚节俭,以此来表率子弟。他曾经在屏风上写下这样的话:“客人来了留饭菜,要节俭适度,菜肴随有而设,酒随量而倾,即使新亲戚也不招待吃饭,即使大宾客也不宰杀牲畜,这不仅可以戒除奢侈,而且可以避免烦劳而安享活。”又如,李文靖公(北宋名相)担任宰相时在封邱(县名,在今河南新乡市)修建住宅,门前的大厅前面仅够一匹马转身的地方。有人说他太狭隘了,李文靖公笑着说:“这个地方应该传给子孙后代。作为宰相的大厅确实太狭隘了,但作为太祝(古代负责管理祭祀和祈祷的官)奉礼的大厅就已经很宽敞了。”又如谚语所说:“少追赔,紧还债,家业成,人情在。”作为族人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些话。</p><p class="ql-block">人应该专注于一种职业并勤奋努力。士人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农民应该努力耕种;工商界人士应该努力经营自己的本业;妇女则应该早晚纺织。每个人都应该奋发向上,并思考如何使家庭更加昌盛。在费用方面都应该节俭,不要勉强追求奢侈,不要轻率地兴建土木工程,不要让子女过早地穿着华丽的衣服,不要在日常生活中设置过多的品味,特别是在宰杀牲畜方面更应该谨慎,例如牛可以代替耕种养活人类,马可以骑行战斗保卫国家,狗可以防止盗窃保护家庭,因此,不应该伤害它们的生命。即使是鸡、猪等小动物它们的生命虽然微小,但它们渴望生存的心情与人类无异,也不应该轻易伤害它们的生命。如果要宴请客人可以购买市场上密渍的干果。除了结婚和报丧等大事外,都应该使用简单的请帖。从这个角度来看,事事都应该崇尚节俭。只有既勤奋又节俭,富贵者才能永保其财富,而贫贱者也不至于冻饿俯首他人之下。否则,懒惰者游手好闲无法谋生,奢侈者纵情肆欲很快就会耗尽家产,两者都会导致饥寒交迫。一旦饥寒交迫,人们就易见利忘义、或者恃强凌弱争夺财物、或者设下骗局诓骗他人、或者私贩禁物、或者甘为盗贼。一旦被逮捕轻者鞭打,重者被流放、绞杀甚至斩首,妻子儿女流离失所,家族蒙受羞辱。到这个时候,即使后悔奢侈懒惰也来不及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赈济救灾乡党</b></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七曰崇义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无常盈,盈极则溢,浚其渠而通之流者,善治水者也;财无常聚,聚久则散,推其余而公之人者,善用财者也。第今之有财者,不惟不利物且害物以生财,不惟不济人且损人以益己,此辈固不足齿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有一等有余家,养野禽而洁水谷,畜骏马而华鞍辔,备饮馔而广济僧道,施财物而创建庵观,诸若此类难枚举。至于同族之人,衣敝而羞会宾,腹馁而艰步履,乃漠然不动念弗为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赒卹者可谓之善用财哉!此原宪辞粟九百而孔子曰:“母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夫邻谓邻舍,里谓里闬,乡党谓父兄。宗族所在,孔子所以教他推其余而周急也。孟子亦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是观之,可见有财者当思所以善用焉。且先人积德百有余年至我等之身,或为士、或为官、或为富家翁,独享先人之余庆而不养于先人所遗之贫寒。假令先人而在,见我等富贵心固喜悦,见其余贫寒宁不戚戚于怀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以张公九世同居论之,我今族党尚为同室之人。既为同室,则俸禄与田产并经营,所获者将独供祖先乎?抑将公之祖先子孙乎,将独养二亲乎?抑将公之同堂伯叔父乎,将独奉妻妾育子嗣乎?抑将公之同堂伯叔弟侄辈乎,将独饫肥鲜醉醇醪衣绮榖多养仆婢所识穷乏得我乎?抑将公于同室之若大若小若尊若卑乎,吾知少有良心者必在所公矣!故李昉家子孙数世至二百余口犹同居共熶,田园邸舍所收及有官者俸禄皆聚之一库,计口日给饷,婚姻丧葬所费皆有常数,分命子弟掌其事,其规模大抵出于昉子翰林学士宗谔所制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范文正公告诸子曰:“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自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祖,异日何以见祖宗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于是恩例俸赐常均于族人,并置负郭之田千顷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安葬皆有瞻,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族内之娶者九十口,岁入计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娶。公虽位高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孙而已,乃其子若孙历仕显贵。至今义田犹在,一切征徭皆蒙优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族人自做秀才至食廩、至岁贡、至举乡荐,或至先贤、或捐钱榖、或捐银两或捐布帛,共入公伙,置会入会出二簿,奉族中尊长光明正大者一人,总其事以纪其出入。又择年力精壮公正才能者三四人为族辅分理其事,各掌出入簿一册,任其籴粜置田等项,但务开写明白,每四季送总事者稽查。至年终,总理与分理同会族长、族人公同稽查出入若干。积而至于富厚,置义田义宅义冢并义仓,如族内有贫不能嫁娶、疾不能医药、丧不能殓葬与子弟善读书而不能置书籍办束脩者,族辅白于族长,族长同众商议量行周给。至子弟能文,无论已游庠、未游庠,族之先达者每月季照岁考试式、二八月照乡会试式严加考试,定优劣等赏罚之以示激劝。能耕者与之田令给租,能作活计者族长同众密访,此人果不系诓骗无籍之徒,量与本钱令出利息。如是今日子弟既蒙族人作养,异日富贵必思作养乎族人。今日富贵既赡养族人,异日贫乏族人必不忍冻馁其子弟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噫!是举也,所以崇义也,愿入者听,不愿入者不可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b>七、崇尚义举</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无常盈,盈极则溢,善于治水的人会疏通渠道使水流通;财富也无常聚,聚久则散,善于用财的人会推己及人,将财富分享给众人。然而现在有些有钱人,不仅不利用财富造福他人,反而伤害他人以谋求更多财富,不仅不帮助他人,反而损害他人以利己,这种人实在不足挂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一类富裕家庭,他们用粮食养野禽,蓄骏马、装备华丽鞍辔(Pei),用精美的粮食广济僧道、施舍财物创建庵观,此类行为难以枚举。然而,对于同族的人,他们却漠不关心。当族人衣衫褴褛、羞于见客时,当族人腹饿难耐、步履维艰时,他们却无动于衷,不去救济。这样的人能称之为善用财富吗?这就像原宪(孔子的学生)辞谢九百斛(hu,五斗曰斛)粟一样,孔子说:“你不能用这些粟来养活你的邻里乡亲吗?”这里邻指邻居,里指乡里,乡党指父兄,都是宗族所在之地,孔子教导他推己及人,周济急需之族人。孟子也说:“亲爱自已的亲人广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广而爱惜万物。”由此可见,有财富的人应当思考如何善用财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先人积德百余年,到我们这一代,有的成为士人,有的成为官员,有的成为富家翁。我们独享先人的余庆,却不去养活先人遗留下的贫寒之人。假如先人在世,看到我们富贵固然会心生喜悦,但看到其他贫寒的族人,难道不会感到悲伤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以张公九世同居为例,我们现在的族人仍然是同室之人。既然是同室之人,那么俸禄和田产都应该共同经营。所获得的收益是用来独自供养祖先呢?还是应该公之于祖先和子孙呢?是用来独自赡养父母呢?还是应该公之于同堂伯叔父呢?是用来独自供养妻子儿女呢?还是应该公之于同堂伯叔弟侄辈呢?是用来独自享受美食、美酒、华服、多养仆人呢?还是应该公之于同室的尊卑长幼呢?我知道稍有良心的人都会选择公之于众!因此,李昉(字明远,河北饶阳县人,北宋初年官员、文学家、学者)家族子孙数世至二百余口仍然同居共炊,田园邸舍所收及有官者俸禄皆聚之一库,计口日给饷,婚姻丧葬所费皆有常数,分命子弟掌其事,其日常生活的费用范围大都出于李昉的儿子翰林学士宗谔所供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范文正公(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告诫他的儿子们说:“我们吴中宗族众多,对我来说有亲有疏。但是从我们的祖宗来看,我们都是他们的子孙,没有亲疏之分。如果祖宗没有亲疏之分,那么对于饥寒交迫的人,我怎能不体恤呢?自从祖宗以来积德百余年,而到我这一代才得至大官。如果我独享富贵而不体恤宗族,那么在九泉之下我有什么面目去见祖宗呢?今天我还有什么颜面进入家庙呢?”于是他将皇帝恩赐的俸禄和赏赐,常常均分给族人,并置办了千顷良田号称“义田”,以养活和救济全族的人。每天都有食物供应,每年都有衣服穿,嫁娶安葬都有资助。选择族中年长而贤明的人主管此事,那时候,族人娶亲的有九十口,岁入计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娶。范文正公虽然位高禄厚,但自己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去世时甚至没有钱来入殓,他的儿子也没有钱来办理丧事,只是将施舍贫穷、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了他的子孙而已。后来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历任显贵的官职。至今义田仍然存在,一切赋税和徭役都得到了优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族人从做秀才开始到廪膳生、到岁贡生、到被推举进入府县学读书,或者成为先贤、或者捐钱捐谷、捐银两、捐布帛,都全部纳入公伙,聚集入会设置两个账簿,奉族中尊长光明正大者一人为总管,负责管理收支情况。再选择年富力强、公正有才能的三四人为族辅,协助管理各项事务,各掌出入账簿一册,负责采购粮食、购置田地等事项,但务必开写明白,每四季送总管稽查。到年终时总管与分管人员会同族长和族人一起稽查收支情况。积累到财富丰厚时购置义田、义宅、义冢和义仓。如果族内有贫困不能嫁娶、疾病不能医治、丧葬不能殓葬以及子弟善读书而不能购置书籍和缴学费的情况,族辅要向族长报告,族长同众人商议后,量力给予周济。对于能文的子弟,无论是否已进入学堂读书,,族中的先达者,每月季按照岁考试的要求、二八月按照乡会试的要求,严加考试,定优劣等,给予赏罚以示激励。能耕种的人给予田地让他们交租,对于能做工的人,族长同众人密访,如果此人确实不是诓骗无籍之徒,就给予一定的本钱让他们出利息。这样,今天的子弟既蒙受族人的养育之恩,异日富贵后,也一定会思考如何养育族人。今天富贵的人既能赡养族人,异日贫乏时,族人也一定不忍心让他们的子弟受冻挨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唉!这样的举动,正是崇尚义举的表现。愿意加入的人可以加入,不愿意加入的人不可强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八曰纪善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善无恶者,本来之性真也。劝善而戒恶者,激励之大权也。故蓝田吕氏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有善则书于籍,有过若违约者亦书之三行,而行罚不悛者绝之。”即我朝彰善瘅恶亦严详矣。第族居穷檐茅屋之间,虽有小善,孰扬以为无益而弗为者不无也。虽有小恶,孰惩以为无伤而弗改者不无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凡族人有能忠、能孝、能慈、能信、能敬兄、能爱弟、能尊长上、能教子孙、能牧弟侄、能睦乡邻、能刻苦读书、能勤力农工商贾、能俭约持家、能道义律身、能改过、能容忍、能安贫贱、能忘富贵、能助婚丧、能赒穷乏、能劝人为善、能戒人为恶、能不欺官府、能公平正直表率族党,与妇女能孝父母、能事舅姑、能敬哥嫂、能和妯娌、能劝纺织、能尚俭省、能相夫立业、能教子孙成名、能抚育前子并能守节保孤或经奏闻、或蒙抚按府州县表扬、或至垂白果不愧清名,尚未举于官者,凡善之所在,上可以光祖宗、下可以范后昆,近可以应观风之嘉奖,远可以备野史之采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族长于会族党日,同众商确果服乡评,无论男妇即直书册内:“某年某月某日某干某事。”俟祭祠堂读祭文毕,读其事于祖宗之神位前。如读男子事迹,读毕族长乃示众曰:“凡我族人都当学他。”众皆俯首同声应曰:“是!”如读妇女事迹,族长亦示众曰:“凡我族人到家中,都当以此事讲说于妇女知之。”众俯首同声应曰:“是!”至片善寸长,悉称揄于会族党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是善者益善,不善者将感激而劝于善矣。如有执迷不尊约束、或私蓄财物不顾父母之养者、或强颜悍语不顺亲之心者、或用壮矜能不尊礼诸父者、或争产竞财不逊让诸兄者、或任妻子毁侮哥嫂而不教诲者、或听妻子之谗间兄弟不和,隔墙壁永不见面者、或偏爱少子而遗祸端者、或信后妻之言残伤前子并逐弃者、或因父母在日偏向异乳弟,同乳弱弟思以泻其忿恨,令父母九泉之下不瞑目者、或不立犹子与族人之俊秀为嗣,别立异姓子紊乱世系者、或纵放子孙为非而不训惩者、或依从祖父行凶而不去谏诤者、或祖父亡故遗下祖妣,不行定省温清而安忍于邑独室者、或兄弟亡故遗下妻子,不行管理存牧而坐视狼狈漂流者、或懒惰而不作生理者、或奢侈而荡产业者、或田连阡陌宁用他人看管,使伯叔父之子甘心奴颜异姓而不顾者、或替族人管家事而不尽心竭力私窃者、或挟势輘轹族之柔弱而不惧礼法者、或恃力干犯族之长上而不畏律令者、或为爪牙助族人打街骂巷者、或作帮闲诱族人嫖风赌博者、或酗酒而毁骂族之先人者、或恃老而图赖族之后昆者、或纵奴仆欺压族人,并始不知情既知而不究治奴仆者、或放牛马蹂躏族人苗稼,并扳打与成熟而窃取者、或拖欠钱榖躲避差徭而连累族人者、或诡寄地土飞洒钱粮而遗害族人者、或族人贫寒不思周给而反讪笑者、或族人偶遭不幸事体不思矜恤而反称快者、或因族中富贵不遂所求而生心谋害者、或因族间公直不阿所私而造言讪谤者、或逞傲气雄心而侮嫚族人者、或肆枉口刁舌而健讼族人者、或激族人訾殴而袖手旁观者、或唆族人争讼而扛帮硬证者、或侵占族人田产而不公者、或局骗族人财债而无耻者、或掯勒族人之田产价值而不义者、或欺瞒族人之寡妇孤儿而不仁者、或不以女红教女子者、或不以家法谕妇人者,凡若此类已往者不必咎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如有凡之者,是上玷祖宗、下辱族党者也。族长亦写一纸,待会族党时读其罪过,令即改图,仍将此纸付之丙丁。苟或不悛命,族众攻之,祸量加罚治,务使改行从善而后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八、惩恶扬善</p><p class="ql-block">有善无恶,这是人的本性之真。劝人行善而戒除恶行,是激励人们向善的重要手段。因此,蓝田吕氏乡约规定:“凡是同约的人,应该在德行和事业上相互勉励,在过失上相互规劝。有善行就记录在册,有过失或者违约行为也要记录在三行(sahxing:三种德行,即孝行、友行、顺行)之中,然后进行惩罚。如果不悔改,就将其开除出约。”在我们这个朝代,表彰善行、惩罚恶行也是非常严格和详尽的。但是在族人居住的破旧茅草房之间,虽然有小善行,但很多人认为无益而不去做;虽然有小恶行,但很多人认为无伤大雅而不去改正。</p><p class="ql-block">凡是族人有能忠、能孝、能慈、能信、能敬兄、能爱弟、能尊长上、能教子孙、能牧弟侄、能睦乡邻、能刻苦读书、能勤力农工商贾、能俭约持家、能道义律身、能改过、能容忍、能安贫贱、能忘富贵、能助婚丧、能救济穷乏、能劝人为善、能戒人为恶、能不欺官府、能公平正直表率族党的人,以及妇女能孝父母、能事公婆、能敬哥嫂、能和妯娌、能劝纺织、能尚俭省、能相夫立业、能教子孙成名、能抚育前子并能守节保孤的人,或者经过向上级报告、或者得到爱护提携受府州县的表扬、或者年老而果然不愧清名的人,即使尚未被官方举荐,也应该记录其善行。所有这些善行上可以光耀祖宗,下可以为后人树立榜样,近可以获得官方的嘉奖,远可以备选野史的采集。</p><p class="ql-block">族长在会族党日时,应该与众商议确定这些善行是否服众。如果得到公认,无论男女都可以直接记录在册内,并注明时间地点和具体事迹。等到祭祀祠堂读完祭文后,在祖宗神位前读这些事迹,如果读的是男子的事迹,读完后族长应该向众人示意说:“凡是我族人都应该学习他。”众人应该俯首同声应答:“是!”,如果读的是妇女的事迹,族长也应该向众人示意说:“凡是我族人回到家中,都应该把这件事讲给妇女们听。”众人也应该俯首同声应答:“是!”,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善行,也应该在会族党日时得到称赞和宣扬。</p><p class="ql-block">这样可以让善者更加向善,不善者也会因为感激而被劝导向善。如果有执迷不悟不遵守约束的人,或私蓄财物不顾父母之养的人,或强颜悍语不顺亲之心的人,或逞强炫耀自己不尊礼伯父叔父的人,或争产竞财不逊让诸兄的人,或任妻子毁侮哥嫂而不教诲的人,或听妻子之谗言、离间兄弟不和、隔墙壁永不见面的人,或偏爱少子而遗祸端的人,或信后妻之言残伤前子并逐弃的人,或因父母在世时偏向异乳弟、同乳弱弟思以泻其忿恨、令父母九泉之下不瞑目的人,或不立侄子与族人之俊秀为嗣,别立异姓子紊乱世系的人,或纵放子孙为非而不训惩的人,或依从祖父行凶而不去直言规劝的人,或祖父亡故遗下祖妣、不行侍奉孝顺早晚请安之责、而安忍于邑独室的人,或兄弟亡故遗下妻子、不行管理存牧、而坐视狼狈漂流的人,或懒惰而不作活计的人,或奢侈而敗家荡产业的人,或田连阡陌宁用他人看管、使伯叔父之子甘心奴颜异姓而不顾的人,或替族人管家事而不尽心竭力私窃的人,或仗势欺负族之柔弱而不惧礼法的人,、或恃力冒犯干扰族之长上而不畏律令的人,或为爪牙助族人打街骂巷的人,或作帮闲诱族人嫖风赌博的人,或酗酒而毁骂族之先人的人,或恃老而抵赖诬赖族之子孙后嗣的人,或纵奴仆欺压族人、并始不知情既知而不究治奴仆的人,或放牛马蹂躏族人苗稼、并扳打与成熟而窃取的人,或拖欠钱榖躲避差徭而连累族人的人,或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分散转写在别人名下、借以逃避赋税而遗害族人的人,或族人贫寒不思周给而反讪笑的人,或族人偶遭不幸之事不思怜悯抚恤反而称快的人,或因族中富贵不遂所求、而生心谋害的人,或因族间公直不阿所私而造言讥讽诽谤的人,或逞傲气雄心而侮辱轻视族人的人,或肆意胡说、造谣生事而喜好打官司的人,或激族人打骂斗殴而袖手旁观的人,或指使族人争讼而扛帮硬证的人,或侵占族人田产而不公的人,或设圈套诈骗族人财债而无耻的人,或刁难族人之田产价值而不义的人,或欺瞒族人之寡妇孤儿而不仁的人,或不以纺花织布、针线活等技艺教女子的人,或不以家法告知妇人的人。以上凡此等等,你只要改恶从善,对过去犯的错误不再责怪加罪。</p><p class="ql-block">今后如果有这样的人出现,那就是上玷祖宗、下辱族党的人。族长也应该写一张纸,在会族党时宣读其罪过,并命令其立即改过自新。然后将这张纸付之一炬。如果此人不悔改,就命令族人一起攻击他,并加重惩罚,直到他改邪从善为止。</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九曰相规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见陷坑坎而不援救者谓之不仁,见入非恶而不匡救者亦谓之不仁。故葛稚川曰:“观孺子之入井非仁者之意,视瞽者之触柱非兼爱之为。”昔宋时张机安分守己,见人有生事者即便劝化。后生一子读书聪明,年二十一赴选,一日,途间天晚脚痛,投一古庙歇宿,夜半闻人说,父之阴德当及此子,叩其人不见,迨赴科场果中举,且连第做显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河南程氏夫子亦曰:“医书以手足痿痺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我。”况我族人一体而分,荣辱关焉。郑氏家规谓族人共一气所生,彼病则吾病,彼辱则吾辱,盖见及此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族中若长若幼均出一人之遗,性皆本善、心皆无恶,间有一念稍差、一事稍错,继而执意见之偏,恣利欲之私,任血气之刚、踰道义之闲。如孺子之入井、瞽者触柱,仁人靡不怵惕恻隐。手足痿痺,其为吾之病且辱者,何如可无,张公之劝化乎,是故少者有此。长上历年多所久谙世故,知其为族人辱,宜法言训,诲责其改图。不改,则令其长跪祠堂前;再不改,则会族众用竹板笞之;终不改,则诉告官司治以三尺,务使自艾自新。长者有此同辈者,宜相规诫,不则卑幼有晓道义者,即当援古证今、和言温语、从容讽谏于侍立之日,如事不可显言、情难遽拂,亦当密劝长上之子弟,俾其徐徐几谏于庭除,居尊长而教下,则天之岁月不空延矣,明道义而诤上,则心之知觉不虚生矣。假如不念一体之义,罔博仁人之名,视祖宗之所遗,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瘦,漠然不加忻戚于其心,而藉口曰:“我非不知规谏、我非不欲规谏、我非不能规谏,第恐强者以言怒、弱者以色怒,如彼之恨我怒我何?”岂知药苦终利人之病,言忠终利人之行,我之规谏果出于至诚至公之心,初无一毫挟私沽直之意,谓同气也,谓同辱也。彼即怒言怒色恨我怨我,在阖族自有公论,反之我衷亦无愧也。倘万一警醒于独行独处之处、悔悟于夜气清明之时,觉其昨非,易其秽恶,复其初性不失本心,谅必德我之规谏矣,尚复怨我恨我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譬之,访亲友于越,东走齐鲁西走秦陇,芒芒迷途,遇知道者问曰:“子何往?”曰:“适越。”知道者示南向,其人如其言,不日抵越见亲友,亲友列帐开筵炊金馔玉、飞霞流觞、鼓掌论心、哄堂欢如夙昔,若然不感恩告南行者,而反以不历颠险为恨,岂人情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譬之,困卧山隈者,息齁如春雷,黑憩若枕席,时盗贼宽伺,虎狼咆哮,行道见闻急急呼卧者醒,相与奔窜,卒不死盗贼手、不葬虎狼腹。若然不感恩呼我者,而反怨惊吾蝴蝶,又岂人情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九、相互规劝</p><p class="ql-block">看见别人陷入困境而不伸出援手的人,我们称之为不仁。同样,看见别人走向邪恶而不加以匡救的人,我们也称之为不仁。因此,葛稚川(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说:“看到小孩掉入井中而不产生同情,这不符合仁爱之心;看到盲人撞到柱子而不产生怜悯,这也不符合兼爱之道。”过去在宋朝,张机安分守己,看到有人惹事生非就会立即劝解。后来张机生了一个儿子,聪明伶俐,读书有成,二十一岁那年去应试,一天,在路上天色已晚,他脚痛难耐,于是投宿在一座古庙里。半夜时分,他听到有人说话,说他的父亲积了阴德,这将会庇佑到他的儿子,他叩问是谁在说话,但却没有人回应。后来他赴考场应试,果然中举,并且连续升迁做了高官。</p><p class="ql-block">河南的程夫子(程颢、程颐,世称“二程”,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也说:“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这个说法最能够形容这种情况。仁爱的人把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整体,没有什么是和自己无关的。如果认为是和自己有关的,那么就会尽全力去做;如果认为和自己无关,那么就会和自己不相干。就像手足不仁一样,气已经不贯通了,那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更何况我们族人同体而生,荣辱与共。郑氏家规说族人都是同气所生,一人受病则全族受病,一人受辱则全族受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族中无论长幼都是一人所遗留下来的后代,本性都是善良的,心中都没有邪恶。偶尔有一念之差、一事之错,接着就会产生偏见和私欲,恣意追求利益、任血气方刚、逾越道义的界限。这就像小孩掉入井中、盲人撞到柱子一样,仁人无不感到惊惧和同情。手足痿痹是我们自己的病痛和耻辱,又怎么能没有张公的劝解呢?因此年轻人有这样的毛病,长辈们多年历经世事,知道这是族人的耻辱,应该用法言来训诲,责其改过。如果不改就让他在祠堂前长跪;再不改就集合族人用竹板打他;还不改就告到官府用法律制裁他;一定要让他自新。长辈们有这样的毛病,同辈们应该相互规诫,否则就让卑幼中有懂得道义的人,恭敬地站在长辈左右,垂手侍立,用古今事例和言温语从容讽谏他们。如果事情不能明说、情难急转,也应该秘密劝导长上的子弟,让他们慢慢地在庭堂上劝谏长辈。身居尊位而教导下属,那么天赐予的岁月就不会空过了;明了道义而诤谏上司,那么心的知觉就不会虚生了。假如不念及一体之义,不想博取仁人的名声,把祖宗所遗留的东西,看作越人看待秦人的肥瘦一样,漠然不加关心无关痛痒,而借口说:“我不是不知道规谏、不是不想规谏、不是不能规谏,只是怕强者因言怒、弱者因色怒,如果他们恨我怒我怎么办呢?”岂不知药虽苦却能治病,言虽忠却能利行,我之规谏果是出于至诚至公之心,没有一丝一毫的挟私沽直之意。说是同气也说是同辱,他们就是怒言怒色恨我怨我,在全族自有公论,反之我内心里也无愧。倘若万一他们在独处时能警醒,在夜气清明时能悔悟,觉察昨天的错误,改变污秽、恢复初性不失本心,谅必会感激我的规谏了,还会怨我恨我吗?</p><p class="ql-block">打个比方,你去越国访问亲友,往东走到齐鲁往西走到秦陇,茫茫迷途中遇到一个认知路的人,他问:“你去哪里?”你说:“去越国。”认知路的人指示你向南走,你按照他的话去做,不日抵达越国见到亲友。亲友为你设宴庆祝,金馔玉食、飞霞流觞、鼓掌论心、哄堂欢乐如同过去一样。如果你不感激那个告诉你向南走的人,反而以没有经历艰险为恨,这难道符人之常情吗?</p><p class="ql-block">再打个比方,一个人困卧在山间角落里,鼾声如春雷、黑夜里像枕着席子一样安睡,这时有盗贼悄悄靠近,虎狼咆哮,行人见状急忙呼叫睡者醒来,一起奔逃,最终没有死在盗贼手里,也没有葬身虎狼之腹。如果你不感激那个呼叫你醒来的人,反而怨恨他惊扰了你的好梦,这难道符合人之常情吗?</p>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十曰速改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贄曰:“日月不疾于蔽亏,君子无妨于过失。”亏而能复无损于民、过而能改不累于德。故仲虺美成汤曰:“改过不吝。”傅说戒高宗曰:“无耻过作非。”孔子圣人也,以不善不改为忧; 子路贤人也,人告之以过则喜。周濂溪曰:“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可见,吾人在天地间,不患有过而患不闻,不患不闻而患不改,不患不改而患不知耻,不知耻则悔心不生,过奚由而改也。夫衣垢则耻,身垢则不知耻者何益?衣垢者,已与人共见,则耻心易生。身垢者,己多不见,己或见之,而又欺人之不及见,是以弗耻。不然,岂羞恶之心有时泯灭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我族人同为祖宗子孙,竦身道义,齐志清洁者固比比矣。间有一毫之差将至千里之谬,一言之失将招无穷之羞,一朝之忿将至莫大之忧。理方违而未远,过方始而未大,尊长见之,或以法言绳纠,卑幼见之或以巽语规谏。当即思曰:“吾所与处者至夥,曾无一人言及此,惟族人以此告我,无非念同祖同宗之意,不欲我之厚蒙垢秽,重为族人辱。”于是耻其不善,悔其悖戾,或闭门修省可也,或长跪请教可也,或写一通置诸座右,触目惊心可也。然心思无二用,善恶不两立,改一念之恶即复一念之善,便为一念好人;改一事之恶即复一事之善,便为一事好人。矧由此充之,可为良民,可为高士,贤人圣人亦可为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曰:“吾言稍过,即不改何伤?”独不闻,金人铭曰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曰:“吾素作非为,不复为盛德事,今即改过安盖前愆。”独不闻,陈元一化卒为孝子、周处三害竟以令名终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曰:“吾过难改、吾力不逮聊且苟安。”独不闻,鲁论曰“过则勿惮改”,未见用力而力不足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曰:“吾年方富,弗速改尚可图也。”独不闻,程氏解《为学》注曰“才说姑待明日便不可”。 孟子斥攘邻难者,如知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曰:“吾春秋高矣,日暮途穷,改过何为也?”又不闻,遽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卫武公年已九十余而犹勅其臣以箴儆己之过失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又有闻人规劝而反唇抗侮,名曰“拒谏”;或又有畏人切责而消阻闭藏,名曰“饰非”,或又有阳为听受而阴实稔恶,名曰“面从”。如是,始而以无心失之,今则以有心成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易》所谓“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者,此之谓与。将见得罪名教子犯宪典,或败坏风俗人所不齿,或伤毁伦理世所不容,或笞杖桎梏身非己有,或幽囚囹圄产业萧条,或徒流惩诚羁縻他乡,或身被刑戮死非正命,或远戍疆场连累后昆。取诮当时、遗臭后世,上辱先人、下玷同族。祖父不欲以我为子孙,妻妾不欲以我为夫主,诸父兄长不欲为弟子,子孙不欲以我为祖父,弟侄不欲以我为长上,故旧不欲以我为戚属,族党不欲以我为朋友,同宗共族者不欲以我为族党。此时此际,纵耻且悔,亦止噬脐而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譬之,愚者执炬火逆风而行,旁观者令炬顺风,愚者执迷弗听,炬烧渐促,旁观者令急释炬,愚者执迷又弗听,及风愈烈火愈迫切,焚衣烧手,焦头烂额,而乃悔曰:“吾曷不早听旁观之言?”夫何益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譬之,腑臓失调,营卫违和,病根胚痞发于颜色,见于行声,国手从而示曰:“兹某臓腑某营卫症也。不蓄三年之艾则病不愈,不服瞑眩之药则疾不瘳。”彼病者讳忌,令仆人麾国手大门外。继而病日增、食日减,喘卧床褥,颜面憔瘁、形容枯槁。又数日,病入膏肓、口不汤水,魂魄将离。始倾囊资徧求良医于寰区间,扁鹊见而弃之走,举家之造化不可回矣。爱子具汤沐,匠人治棺椁,红颜血泣沾襟,垂白哭不成声,亲识永诀者或泣或嗟。病者稍苏乃悔曰:“曷不早听国手之言!”又何益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称:“敦睦九族、平章百姓。”盖仁民自亲亲始也,敦睦者亲之也。《易》曰:“闲有家。”《大学》曰:“齐其家。”闲与齐,则有以约束之,使就于法度,不独煦煦然,私恩小惠已矣。呜呼!恩制于义则不滥,情防于礼则不流,闲之齐之,固所以为敦睦之实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每感于张公艺九世同居之事,而恨不得其约束之详。岁癸酉夏,偶得《族约》读之,其思深、其虑远、其言质而有文,其为约束严明而宜于人情。因劝请付梓,以广敦睦之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嗟夫!水流有源,不求其源而视其派,其分远矣;木生有本,不求其本而寻其枝,其势离矣。惟人固亦有本源也,由一而分,渐至于疏远,至相视如秦越人。勿怪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且或嫌生于谗,争缘于利,而同胞者怒相加、刃相残矣,此岂其性然哉?联属之者无道,而防闲之者未周也。父兄之爱其子弟也,则必不使放于礼法之外;吾诚爱族之人,而可使之无所检束乎?故周其饥寒、恤其疾病、助其婚嫁丧葬而拯其患难,皆所以亲之也。听其愚痴而不为之教、任其狂肆而不为之防,则恩有所穷,而情有所不能尽矣。是故,族不可不睦,而睦之必以约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者曰:“族有尊卑少长、知愚贤不肖之参差也。五非有官,守一切欲。要之,不以取怨而伤恩乎?”曰:“感之以一体之真,率之以礼仪之正,即有弗驯者,从容以俟之。禽鱼可化,而况于人耶?况于族之一体而分者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谨如《族约》之说,将先试焉。使族有贤者,持此而行之,平章之化不可几而致乎。《族约》锡类之仁宏矣。</p><p class="ql-block"><b>旹</b></p><p class="ql-block"><b>大清康熙三十二年夏六月之吉十二世孙邑庠生国楹抄录</b></p><p class="ql-block"><b>乾隆二十二年春三月之吉十四世孙邑庠生其達编辑</b></p><p class="ql-block"><b>民国十年岁次辛酉夏六月之吉十七世孙初师单级毕业生景凯沐手敬书</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译文</b></p><p class="ql-block"><b>十、迅速改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陆贄(唐朝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说:“日月不会因为遮蔽而迅速亏损,君子也不会因为过失而受到伤害。”亏损后能够恢复,对人民无害;过错后能改正,对德行无损。因此,仲虺(zhonghui,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亊家)赞美成汤说:“改过不吝。”其含义是指改正错误的态度坚决,不犹豫。傅说(殷商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劝诫高宗说:“无耻过作非。”意思是说,不要以过为耻,而文过饰非。孔子是圣人,以不善不改为忧;子路是贤人,别人告诉他过错则喜。周濂溪(周敦顾,北宋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说:“人生下来,不幸的是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更不幸的是无耻。必须有耻辱心才可以教育,听的到过错才可以成为贤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此可见,我们在天地间,不怕有过错,怕的是听不到自己的过错;不怕听不到自己的过错,怕的是不改正;不怕不改正,怕的是不知耻。不知耻,则悔心不生,过错怎么会改正呢?衣服脏了则耻,身体脏了却不知耻,这有什么益处呢?衣服脏了,已经与人共见,则耻心易生。身体脏了,自己多不见,自己或见之,而又欺人之不及见,这是不知耻。不然,岂羞恶之心有时泯灭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我们族人同为祖宗子孙,竦身道义,齐志清洁的人固然很多。偶尔有一丝之差将导致千里之谬,一言之失将招来无穷的羞耻,一时的忿怒将导致莫大的忧患。道理刚刚违背而未远,过错刚刚开始而未大,尊长见之,或用法律来纠正;卑幼见之,或以委婉的语言来规劝。当即应思考:“与我相处的人非常多,却没有一个人说到这一点,只有族人以此告诉我,无非是念及同祖同宗的情谊,不想让我深受污秽之辱,以免成为族人的耻辱。”于是耻辱自己的不善,悔恨自己的悖逆,或闭门思过反省自己也可以;或长跪请教也可以;或写一通文章作为座右铭,触目惊心也可以。然而心思不能二用,善恶不能两立。改一念之恶就是复一念之善;便为一念好人;改一事之恶就是复一事之善;便为一事好人。况且由此推广开去;可以成为良民;可以成为高士;乃至成为贤人圣人,也是可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我稍微说过了头,即使不改正也无妨。”难道没有听说过《金人铭》说“不要认为无害,其祸将长;不要认为无害,其祸将大”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我向来为非作歹;不会再一次做盛德之事;现在即使改过自新,又怎么能够掩盖过去的罪过呢?”难道没有听说过陈元通过教化最终成为孝子、周处最终获得美名的故事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我的过错难以改正;我的力量达不到了;苟且偷安吧。”难道没有听说过《论语》说“过则勿惮改”;意思是指有过错时不要害怕改正,真要改正过错,没有见过用力而力不足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我年富力强;不迅速改过还可以有所作为。”难道没有听说过程氏解释《为学》注说“才说姑待明日便不可”吗?孟子斥责那些攘夺邻国土地的人;如果知道是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迅速停止;何必要等到来年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我已经年老了;日暮途穷;改过又有什么用呢?”又没有听说过,遽伯玉(春秋卫国大夫、孔子朋友。)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卫武公(卫国第十一位国君)年已九十余,还对其臣下诏以规戒己之过失的故事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的人听到别人的规劝反而反唇相讥、抗拒“侮辱”,这叫做“拒谏”;有的人害怕别人的指责而掩饰自己的错误、闭藏自己的过失,这叫做“饰非”;有的人表面上听从别人的意见,而实际上坚持自己的恶行;这叫做“面从”。像这样,开始时是因为无心而犯错,现在则是有意而为之了。过而不改,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易》所说的“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如果知错而不速改,将会看到罪名,教子触犯法律,或败坏风俗被人所不齿;或伤毁伦理世所不容;或受到鞭打和囚禁失去人身自由;或被幽禁在监狱中、产业萧条;或被流放边疆、羁縻他乡;或身受刑戮死于非命;或远戍疆场连累后代。被当时人取笑、遗臭后世、上辱先人、下玷同族。祖父不愿意认我为子孙、妻妾不愿意认我为夫主、诸父兄长不愿意认我为弟子、子孙不愿意认我为祖父、弟侄不愿意认我为长上、故旧不愿意认我为亲戚、族党不愿意认我为朋友、同宗共族的人不愿意认我为族党。此时此刻,即使感到耻辱和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个比方,一个愚蠢的人拿着火把逆风而行,旁观者建议他顺风走,他却固执不听。火势越来越急,旁观者又让他赶紧扔掉火把,他还是固执不听。等到风势更猛,火焰更烈,他的衣服被烧着,手被烧伤,焦头烂额,这时才后悔地说:“我为什么不早点听旁观者的话呢?”但这时已经太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打个比方,一个人内脏失调,营卫不和,病根已经发芽,表现在脸色和声音上。国手(指医术高超的医生)诊断后告诉他:“这是某脏某腑某营卫的病症。如果不储备三年的艾草,病就不会好;如果不服用猛烈的药物,病就不会痊愈。”那病人却忌讳医生的话,让仆人把国手赶出大门外。结果病势日益加重,食量日益减少,喘息卧床,面容憔悴,形体枯槁。过了些日子,病入膏肓,水米不进,魂魄将离。这时才开始倾尽家财四处求医,但即使是神医扁鹊见了也会转身就走,即使举全家的福份和运气也无回天之力了,因为病人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了。家人为他准备后事,爱子为他沐浴更衣,工匠为他制作棺椁,红颜哭泣血泪沾襟,白发人哭不成声。亲朋好友永别时或泣或叹。病人稍微苏醒过来才后悔地说:“我为什么不早点听国手的话呢?”但这时已经太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尚书》说:“敦睦九族,平章百姓。”这是说仁爱百姓要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敦睦就是亲近和睦。《易经》说:“闲有家。”意思是说提前在家中做好防范,《大学》说:“齐其家。”即整治家政,“闲与齐”就是要有规矩来约束家庭成员,使他们的行为符合法度,不仅仅是用小恩小惠来笼络人心。啊!恩情用义来节制就不会泛滥,情感用礼来防范就不会流失。有规矩来约束这是敦睦家庭的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常常感叹张公艺九世同居的事迹,却遗憾没有得到他家庭规矩的详细情况。癸酉年夏天,我偶然得到《族约》,读后发现它思考深入、考虑长远、语言质朴而有文采,它对家庭成员的约束严明而合乎人情。因此,我劝说把它付梓印刷,以推广敦睦家庭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唉!水流有源头,如果不探求源头只看支流,那就会分流很远了;树木有根,如果不探求树根只寻树枝,那就会枝离根散了。人也一样,本来是有本源的,由一而分,逐渐疏远以至于互相看作秦越两地的人(指关系疏远)。这也不足为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时因谗言而产生嫌隙,因利益而产生争斗,而同胞之间怒目相向、刀刃相见,这难道是他们的本性吗?这是因为没有好的方法来联系他们,而防范工作又做得不够周全啊。父兄爱护子弟就必定不会让他们置身于礼法之外;我们如果真的爱护族人,又怎么可以让他们没有约束呢?因此,我们要照顾他们的饥寒,体恤他们的疾病,帮助他们婚嫁丧葬,拯救他们的患难,这都是亲近他们的表现啊!如果听任他们愚昧而不加以教育,听任他们狂妄而不加以防范,那么,恩情就会用尽,而情感也就不能维持了。因此,家族不能不和睦,而和睦必须靠规矩来实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家族中有尊卑长幼,聪明愚蠢、贤良不肖参差不齐。对于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酗酒等邪恶念行,要有管理者来统一管理大家的欲望,那么,会不会因为制定规矩而产生怨恨、伤害恩情呢?”我认为:“如果用同宗共祖这个真诚的心来感动他们,用礼仪来引导他们,即使有不服从的人,也可以从容等待,连禽兽和鱼类都可以感化,更何况是人类呢?更何况是同一家族的人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谨遵《族约》的说法,打算先试验一下。让家族中有贤德的人按照这个《族约》来执行,并在执行中不断修改完善,那么,和谐有序的家庭教育不就很快可以实现了吗?《族约》所赐予大家的仁爱之心真是太宏大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b>原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大清康熙三十二年夏六月之吉十二世孙邑庠生国楹抄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乾隆二十二年春三月之吉十四世孙邑庠生其達编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民国十年岁次辛酉夏六月之吉十七世孙初师单级毕业生景凯沐手敬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译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宁晋东南汪张氏族二十世孙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献华敬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公元二0二四年四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8px;">于宁晋城内富强花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