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氏祖先--汉朝大将军纪信传奇轶事

和气生财

<p class="ql-block">【编者语】2023年6月,我的一位家兄拜谒了河南省郑州市纪公庙,拍摄和记录了一些有关纪氏祖先-汉朝大将军纪信的传奇人生轶事的图片资料。</p><p class="ql-block">纪信,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忠义形象的典范,如果没有当年纪信舍身救主的忠义之举,也许就没有大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基业和历史;那么,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会是怎样的情形,还真的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为弘扬中华民族忠义美德传统,激励后人学习和了解先人的优秀品德,传扬纪信故事,留存纪信资料,现将家兄拍摄的图片资料编辑成美篇图文,也为人们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浏览和欣赏纪信轶事提供便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纪学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 年元月于合肥</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河南省郑州市纪公庙门楼情景;门楼横匾字为:纪公庙;门楼白色牌子字为:郑州纪信墓石刻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纪氏祖先-汉朝大将军纪信传奇轶事》主要内容</b></p><p class="ql-block">一、纪信简介</p><p class="ql-block">二、纪信故事</p><p class="ql-block">(一)鸿门宴助王脱险</p><p class="ql-block">(二)荥阳城纪信救主</p><p class="ql-block">三、高祖追封</p><p class="ql-block">四、后世纪念</p><p class="ql-block">(一)西充县纪公庙</p><p class="ql-block">(二)郑州市纪公庙</p><p class="ql-block">(三)城固县纪信墓</p><p class="ql-block">(四)天水市纪信祠</p><p class="ql-block">(五)汉王镇纪庄村</p><p class="ql-block">五、纪信事迹简评</p><p class="ql-block">六、纪信故里争议</p><p class="ql-block">七、编者寄语</p><p class="ql-block">(全文约5千字)</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冯锐志主编的西充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纪信》专辑</b></p> 一、纪信简介 <p class="ql-block">纪信,出生时间不详,卒于公元前204年,西汉时巴西郡安汉人,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关文镇纪公庙村。秦末随沛公刘邦起兵,作战骁勇,初升为部曲长,后被加封为将军。纪信一生曾两救刘邦,一是曾参与著名的“鸿门宴”,二是荥阳救主。史上有“西汉一人”、“功盖三杰”之誉。</p> 二、纪信故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故事一:鸿门宴助王脱险</b></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6年 12月,项羽率大兵40万攻破函谷关,引兵至戏,屯兵鸿门(戏和鸿门均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准备杀刘邦。 当时刘邦只有10万兵,军事力量上处于劣势,为了避免与项羽交锋,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去鸿门向项羽谢罪,言和求好。</p><p class="ql-block">在向项羽说明情况后,项羽转怒为喜,设宴相待。席间项庄舞剑,欲杀刘邦。 刘邦乘项羽与樊哙谈话之机,离席入厕。在这紧急关头,纪信和樊哙、陈平、靳强,力保刘邦从间道飞快逃出,脱离了险境,使刘邦转危为安。</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故事。</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鸿门宴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故事二:荥阳城纪信救主</b></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4年四月,项羽派兵攻打汉军,荥阳城内缺粮, 将士也精疲力竭,刘邦十分着急。五月的时候,将军纪信见情况十分危急,便对汉王说:“现在情况紧急,臣有办法,可保汉王你逃走。” 在得到刘邦同意后,由陈平写了降书,派人送交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p><p class="ql-block">到了半夜,城内的妇女都相拥而出。刘邦便趁机在他的将领们的保护下从西门逃出,逃往另一个城市。那些妇女走完了,天已经亮了。 由于纪信身形及样貌很像刘邦,这时纪信就装成汉王刘邦的模样,卧在一乘龙车上,但一直用衣袖遮住自己的模样,楚兵以为是汉王出降,欣喜若狂,高呼万岁。</p> <p class="ql-block">项羽出营审视,见车上坐着的人不是刘邦,便问:“你是何人,敢冒充汉王?”纪信答道:“我乃大汉将军纪信。”</p><p class="ql-block">项羽又问:“汉王在哪里?”纪信说:“早已离开这里了!”</p><p class="ql-block">听到此回话,项羽被纪信这种忠勇精神所感染,于是项羽便劝他归顺自己。哪成想,纪信是铁了心要以死明志,坚决不投降。</p><p class="ql-block">刘邦已经逃脱,现在又来一个死硬分子,项羽生气极了,下令军士齐集火炬,烧毁龙车,纪信就这样被活生生地烧死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流传两千多年的“纪信救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纪信被烧死时的情景</b></p> 三、高祖追封 <p class="ql-block">后来刘邦在垓下,一举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即汉高祖。</p><p class="ql-block">庆功会上,刘邦又想起为大汉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的那些战将,特别是想起纪信为使自己脱离险境,而英勇献身的壮举。</p><p class="ql-block">想到这里,刘邦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的英勇献身,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p><p class="ql-block">为报答纪信,刘邦追谥纪信为"忠右公";封他为都城隍;给纪信家乡赐名为安汉(今西充县);在长安为纪信建庙塑像,永受香火;刘邦还下令全国各郡各县建城隍庙,供奉纪信尊像,纪信也因此成为城隍神,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对于纪信的后人,也给予了优厚的待遇。</p><p class="ql-block"><b>汉高祖刘邦</b></p> 四、后世纪念 <h3><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郑州市纪公庙</b></h3><p class="ql-block">纪公庙在郑州市西北26公里纪公庙村,在古荥镇。据《文献通考》记载,庙始建于唐天宝七年(748)。后人为纪信修墓立庙,原庙已无存,只剩唐代以后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块。其中以书法家卢藏书写的石碑最为珍贵,碑额篆书"汉忠烈纪公碑"六字,碑身隶书,字迹端丽,吸引了无数书法爱好者来此临摹拓写。</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郑州纪公庙门楼</b></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大门<br></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围墙文字为:忠贯日月</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围墙文字为:德配山河</p> 纪公庙内纪信石雕像 纪公庙内刘邦石雕像 纪公庙内享殿 纪公庙享殿近景 <p class="ql-block">纪公庙享殿内纪信塑像</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享殿内纪信睡像和夫人坐像</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享殿内部分壁画情景</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享殿内部分壁画情景</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享殿内部分壁画情景</p> <p class="ql-block">纪公庙享殿内部分壁画情景</p> <p class="ql-block">由于纪信为保护刘邦建立西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建庙立碑以祀。历朝历代都有追封:</p><p class="ql-block">隋唐以后官方屡有封敕和祭祀,宋朝封"<b>忠佑安汉公</b>",元朝封"<b>辅德显忠康济王</b>",明朝封"<b>忠烈侯</b>"。</p><p class="ql-block">唐朝尚书右丞<b>卢藏</b>曾作过《<b>吊纪信文</b>》。宋朝果州南充郡郡守<b>邵博</b>在《<b>纪将军庙碑记</b>》中力赞纪信。宋朝果州太守<b>杨济</b>有感纪信诳楚成汉,书刻"<b>忠义之邦</b>"4字于南充城西金泉山。</p><p class="ql-block">明朝西充知县<b>马腾云</b>竖"<b>汉将军纪信故里</b>"碑于今西充县木角乡黄桷垭。清朝西充县令<b>李棠</b>在《<b>题纪将军庙</b>》赞颂纪信。</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历朝历代或朝廷或官员或名人追封纪信的部分碑文情景</b></p> 下图石碑碑文内容:忠贞永式(意为:永远的模范或永远的榜样) <p class="ql-block">下图石碑碑文标题为:汉忠烈纪公碑</p> 下图石碑碑文为:义烈千秋 <p class="ql-block">1941年,蒋介石率领国民政府要员于右任、林森、卫立煌、陈立夫、程潜、李培基等十数人前来纪公庙祭拜,并勒石刻匾。</p><p class="ql-block"><b>下图石碑碑文为民国30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铨叙部时任部长李培基撰写,碑文标题为:汉纪信将军赞</b></p> 下图石碑碑文为民国30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官员于右任撰写 下图石碑碑文为民国30年7月中华民国政府官员吴某某撰写 下图石碑碑文为民国30年6月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时任部长撰写 下图石碑为2005年12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刻立的【重建纪公庙碑记】 下图石碑为2006年5月古荥汉代冶铁遗址保护管理所刻立的【保护纪公庙碑记】碑记全文如下:<div>君侯兴汉 大风歌扬</div><div>高祖思念 修墓吾乡</div><div>自始千载 俎豆绵长</div><div>风侵雨蚀 历尽沧桑</div><div>陵园颓废 殿倾瓦降</div><div>村俗淳朴 民俗健康</div><div>献物捐资 尽力值防</div><div>刻石铭志 以示表彰</div> 下图石碑为2006年5月刻立,题文为:纪公福像开光碑记 郑州纪信庙已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ed2308">(二)西充县纪公庙</font></b></p><p class="ql-block">刘邦建立汉朝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汉高祖御赐"安汉",属充国县。598年(隋朝开皇十八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621年(唐朝武德四年)又将纪信家乡从南充县分出,新置西充县。故纪信为今西充县人。</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四川省西充县纪信故里标志牌:“纪信故里欢迎你”</b></p> <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后,重拾纪信精神,树忠义、立军魂,成为社会共识。</p><p class="ql-block">1983年,西充县人民政府仿照明朝重建“汉将军纪信故里碑”于旧址,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2003年12月,西充县建“纪信广场”,树“纪信诳楚”群雕等以纪念。</p><p class="ql-block">2010年,政府拨专款修缮残存的中殿,民间纪信忠义文化爱好者,自带伙食、自发出资,塑起纪信将军像,微缩版“纪公庙”面世并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文命名西充县为“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西充县纪信广场“纪信诳楚”群雕</b></p> <p class="ql-block">2020年9月10月,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纪信故里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在纪信故里——西充县关文镇纪公庙村正式开工,计划10年内,纪公庙村纪公庙周边,将修缮、重建和新建“忠义祠”、“汉将军广场”、“赛马场”等,成为中国忠义、军魂文化研学圣地。</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西充县规划中的纪公庙效果图</b><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城固县纪信墓</b></p><p class="ql-block">纪信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铺街北。纪信被封为辅德王,故当地人呼为王坟。墓前有清朝光绪十年(1884)陕西提学使金城史彪为立1碑,上刻"汉纪将军墓"。墓前有"汉辅德王墓"庙1座。因传说纪信死后为城隍神,当地人称墓庙为城隍庙。"文化大革命"中,墓损碑残,庙改建为柳林镇人民政府。1995年,群众又在原墓址建墓,并建纪信祠3楹,树碑1座。史载,纪信死后葬于河南荥阳。</p><p class="ql-block"><b>纪信墓门楼</b></p> 纪信墓情景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ed2308">(四)天水市纪信祠</font></b></p><p class="ql-block">纪信祠又称城隍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城区中心北街十字路旁,占地17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据《秦州志》记载,纪信祠始建于元朝,初为成纪县衙,明代改建城隍庙。后经历代维修,形成了现今的规模。祠内有八棵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十块碑刻、二十块匾额、明代壁画三十平方米。其中有清初顺治十六年立的“重建隍庙碑记”,记载着顺治十一年天水八级强烈地震对城隍庙的破坏和以后维修增建的事迹。</p><p class="ql-block">二百多年后的光绪五年,天水南六级地震,年久失修的城隍庙再次遭到破坏,天水诗人任士言还撰写了“重修城隍庙记”。</p> <p class="ql-block">纪信祠坐北面南,整体为长方形结构,牌坊临街而立,呈四柱三门,三重檐歇山顶结构,飞檐斗拱,巍峨壮观,牌坊上悬挂一匾:“<b>汉忠烈纪将军祠</b>”,为民国元老<b>于右任</b>所写,字迹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走进牌坊,眼前是青砖砌成的拱形门楣,大门通体为朱红色,两侧墙壁上铭刻着<b>邓宝珊将军</b>的手书对联:“<b>楚逼荥阳时凭烈志激昂四百年基开赤帝,神生成纪地作故乡保障千万载祜笃黎民。</b>”门楣正中“<b>精神尚在</b>”四个大字,据传是<b>蒋介石</b>书写。</p> <p class="ql-block">通过大门,是一条长长的通道,两边画廊,红柱排列,常有书画家在这里挥毫泼墨。画廊尽头为四合院,院内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西面为数间厢房,东面为二层楼房,正面为二层戏楼,被人称为“五凤楼”。</p> <p class="ql-block">戏楼一直是文房四宝的展馆,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式结构,灰色琉璃瓦覆顶,飞檐翘角,翩然欲飞,整座建筑犹如一只体形硕大的鸟,历经岁月的风雨,保持不变的姿势,把整个院落分成了前后两院。</p><p class="ql-block">后院主体建筑主要集中在五凤楼后面、正门的中轴线上,依次有卷棚直廊,拜厅、献殿、大殿、寝宫。直廊通长17米,宽4米,与拜厅相连,廊下悬有五块清代匾额,拜厅梁上亦悬有“<b>恩湛西陲</b>”“<b>功成汉业</b>”等匾额,共计13块,均为其时秦州人士为感念纪信所题记。</p><p class="ql-block"><b>门楣横匾字为“福佑梓桑”</b><br></p> <p class="ql-block">大殿高出其他建筑,始建于元代,是纪信祠里最早的建筑,为木结构马鞍式单檐歇山顶建筑,窗大,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雕梁画栋,古朴庄重,雄伟壮观。殿里塑有纪将军站像,神态庄严,栩栩如生。殿内西墙上有幅明代壁画——“城隍出巡图”。这幅图是2004年对大殿进行维修过程中发现的,成为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寝宫,即为纪信休憩、就寝之地。</p><p class="ql-block"><b>寝宫内供奉着一尊纪信坐像。</b></p> <p class="ql-block">在高楼林立的闹市,纪信祠犹如一部厚重的古书,记载着这座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b>2003年,纪信祠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纪信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汉王镇纪庄村</b></p><p class="ql-block">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有个汉王镇纪庄村。</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7年11月,项羽进入关中以后,杀子婴,烧秦宫,并分封十八路诸侯,其中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时为沛县丰邑(现在的徐州沛县)人,现在的汉王镇与其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刘邦在称帝之初的一次朝堂之上,还把自己当年的“汉王”封号,授予了纪信的家乡,也就是现在的铜山区汉王镇。</p> 通往徐州铜山区汉王镇纪庄村方向的汉王镇门楼标志牌,位于道路两边 <p class="ql-block">汉王镇门楼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汉王镇门楼标志牌</p> <p class="ql-block">前往纪庄村的路边有个大型标志牌,上面写有“忠义之乡,纪信故里”</p> <p class="ql-block">按理讲,这里应该有纪信后人在此居住和生活。但据村里人说,目前汉王镇纪庄村已经没有纪信后人。那为什么称这里为纪庄村呢?据说纪庄村无纪姓,是因为当年刘邦为了报恩,给所有纪姓人家封官加爵,迁到别处去了。</p><p class="ql-block"><b>纪庄村标志牌</b></p> 纪庄村村容 纪庄村村貌 纪庄村昔日古塔 五、纪信事迹简评 <p class="ql-block">时隔两千多年,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西楚霸王项羽因远远看见汉王率领部卒出降而洋溢出的喜悦。但接下来的情景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当他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汉王刘邦匍匐在自己的脚下时,汉王刘邦的车辇里却传出了纪信爽朗的笑声。</p><p class="ql-block"><b>楚汉两军激战荥阳城情景</b></p> <p class="ql-block">纪信大笑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一项使命。而同样是这一笑,却使项羽的得意在一刹那间凝固在了脸上,并进而恼羞成怒 ,火冒三丈。于是就像先前一把大火烧尽阿房宫一样,项羽当天的一把大火又在烧死假汉王的同时,也将一个真的纪信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因为纪信在走向楚军阵营之际,他虽然没有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但他的心里却是抱定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信念。所以项羽的这一把火,也只能使纪信浴火重生,就像涅盘的凤凰。</p><p class="ql-block"><b>纪信石雕像</b></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很长,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历史其实也是这样,它的走向,有时候也只是因为一些极偶然的因素。</p><p class="ql-block">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不可能只是纪信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如果没有纪信的挺身而出,那么,中国最近两千年的历史会不会重写,就要画上一个问号。</p><p class="ql-block">用这样的眼光看纪信,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真正的忠烈,也可以看出他的殉难的价值所在。古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纪信显然是前者,因为他在自己的生命结束之时,用自己人格的火焰,照亮了汉王朝曾经黯淡的前夜。</p><p class="ql-block"><b>汉高祖刘邦像</b></p> 六、纪信故里之争 <p class="ql-block">西汉大将军纪信是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这在《史记》、《汉书》和南充、西充的地方志均有记载,虽然文字简短,但足以证明他是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是舍身存汉“功盖三杰”的大英雄。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p><p class="ql-block">这位成就大汉王朝的英雄义士,他的故乡在何处?这成了有争议的事情。关于纪信的故里,有好多种说法:有的说“纪信,陇西成纪人”,有的说“纪信,赵域(洪洞)人”,有的说“纪信,北京房山县人”,有的说“纪信,西充人”,还有的说“纪信是湖南醴州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p><p class="ql-block">据多方考证,纪信应该是西充人,具体点说,他是秦末汉初巴郡安汉(今四川省西充县关文镇纪公庙村)人。</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西充县纪信广场群雕</b></p> 七、编者寄语 <p class="ql-block">自西汉二千二百多年来,能以“忠义”的化身在全国的市县机构驻地普遍建立城隍庙,供奉纪信塑像,给予烧香祭拜的仅纪信,尽管两千多年来各地的纪信庙(祠)屡次遭受地震等自然损坏和战争等人为的损坏,一旦灾情过后或社会恢复基本稳定以后,都会想尽办法甚至民间自发捐款,尽快予以修缮,足以说明纪信的忠义精神和品德深入民间,被绝大多数民众所接受。</p><p class="ql-block">自西汉以来,纪氏后辈每到春节,常写常贴的一幅传统春联是:“荥阳家声久 , 成皋世泽长”,就是为了纪念纪信将军立功的成皋之战和在荥阳舍身忠义的历史荣耀。希望纪氏后辈们传承发扬忠义为本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当然,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发扬忠义为本的家国情怀,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忠义含义,而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的全新的忠义观。希望后辈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党、爱国,遵纪守法,奋发有为,自强不息,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努力奋斗!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习纪信舍生取义的品德和英雄壮举,为党、为人民贡献一切,乃至生命!</p> <p class="ql-block"><b>编者说明</b></p><p class="ql-block">1、本文的编辑,曾蒙家兄给予了热情指导,所使用的图片,大部分源自家兄拍摄和提供,有几张源自网络;所使用的文字内容,主要源自网络并经编者根据美篇需要,重新进行了文字组织和编撰,特向家兄以及其他图片拍摄者、提供者,文稿撰写和发布者深表谢意。</p><p class="ql-block">2、由于多种原因,致使有些碑文的文字不清楚,故无法在美篇中写明每个碑文的详细情况和内容。</p><p class="ql-block">3、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文中的错误在所难免,热忱欢迎其批评指正,可以随时修改完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