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二、世界近代史:埃及抗英斗争)

陈火灿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468zgrd?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36674131" target="_blank">世界通史“合订本”</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埃及抗英斗争</b></p><p class="ql-block"> 1856年,法国与埃及统治者赛义德签订了关于修建和使用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租让合同权。合同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开凿运河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力,自运河通航之日起,公司占有运河99年,然后交归埃及。1858年,国际苏伊士海运运河公司成立,法国购买52%的股票,因英国鼓动其他国家拒绝认购,埃及被迫认购44%的股票。1859年,运河开始动工。埃及先后强征几十万劳工,因气候炎热、饮食粗劣、疾病流行,导致12万劳工丧生。</p><p class="ql-block">修筑苏伊士运河的工程极大地增加了埃及的财政负担,再加上其他开支,到1876年,埃及外债已达9100万英镑,仅付债息每年就耗去年财政收人的 2/3。因此,埃及政府宣告财政破产,停偿债务。英、法以此为由,对埃及财政实行了共同监管。</p><p class="ql-block">1878年10月,英、法又直接参加了埃及内阁,操纵了埃及的行政大权。在反对“欧洲人内阁”的斗争中,埃及出现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祖国党。该党由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组成,领袖是埃及军官阿拉比。祖国党以保卫民族独立、实行宪政制度为宗旨展开斗争</p><p class="ql-block">1881年9月,土耳其总督杜非克企图把具有爱国情绪的驻军调离开罗,阿拉比立即率军起义、迫使杜非克改组内阁。1882年,祖国党内阁成立阿拉比任陆军部长。7月,英军炮轰并占领了亚历山大港,杜非克投降。此后,阿拉比领导埃及人民同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争。由于上层封建集团的叛变以及阿拉比军事上的失误,开罗于9月14日陷落,阿拉比兵败被俘。此时,法国身陷同德国的欧洲霸权之争以及忙于侵略摩洛哥,无暇顾及埃及,埃及最终沦为英国独占的殖民地,成为英国在非洲实现所谓的“2C计划”(从开罗到开普敦建立纵贯非洲的殖民帝国的计划)的北端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法国为防止英国继续在非洲扩张势力,便占领了扼守红海出口的吉布提(法属索马里),企图以此为起点,建立一个由索马里到塞内加尔的横贯非洲的法属殖民帝国。1896年,法国组成远征军从法属西非向东进军,于1898年7月10日抵达尼罗河上游的法绍达村。与此同时,英军也从埃及出发,沿尼罗河上溯,于9月19日也到达法绍达村。两军对峙,互不相让,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法国由于国内局势紧张,在欧洲又陷入困境,所以被迫对英让步,撤兵法绍达。1899 年,英、法签订了划界协定,英国取得了对全部尼罗河流域的独占权。</p><p class="ql-block">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埃及抗英斗争</b></p><p class="ql-block">(1)特点:建立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p><p class="ql-block">(2)结果:1882年,祖国党领袖、爱国军官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抗英斗争。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p><p class="ql-block">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英埃战争</b></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是19世纪末埃及抗英时期祖国党提出的口号。那么埃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是“埃及人的埃及”呢?众所周知,埃及在公元前三千年就建立起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先后延续了31个王朝,但是从公元前一千年开始埃及陆续被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罗马帝国征服,在公元4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帝国占领,经历了几个伊斯兰王朝的统治,直至16世纪初埃及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埃及行省。到了18世纪晚期,埃及马穆鲁克军团驱逐了土耳其统治者,宣布埃及独立。随后,欧洲殖民者来到了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埃及馆”内,藏有一块残存的石碑——罗塞塔石碑,它看上去略大,比起馆中目不暇给的各式藏品,黑色玄武岩的材质,以及残败的样貌都使它显得很不起眼,但它却是大英博物馆的一个镇馆之宝。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三部分文字,自上而下分别使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世俗文字(平民使用的文字),以及古希腊文字,内容是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登基诏书。</p><p class="ql-block">这三部分文字内容一样,用不同的语言书写,自然就成为了最古老的翻译文献,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能够通过对照来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石碑的来历就关系到欧洲殖民者的入侵。</p><p class="ql-block">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7月法军长驱直入兵临开罗。看着远处的金字塔拿破仑对部下说:“士兵们,四十个世纪在金字塔上看着你们!”,打响了著名的“金字塔战役”,法军大败骁勇善战的马穆鲁克军团,占领了埃及。</p><p class="ql-block">次年,一个法军上尉在埃及的港口城镇罗塞塔发现了一块石碑,他意识到石碑的重要性,报告给了上级,石碑被运送到开罗并以它的发现地命名。</p><p class="ql-block">1801年,英国乘埃及人民反法斗争高涨之际,伙同土耳其军队打败了法军,结束了法国对埃及为期三年的占领,英法签订协约,法方需将在埃及发现的古物全部交与英方。但法军在撤退时并没有交出罗塞塔石碑,而是将其藏在一艘小船上准备运回法国,不料半路却被英军截获。</p><p class="ql-block">赶走了法国人,英国并没有直接占领埃及,仍是由土耳其派驻总督统治埃及。1805年,奥斯曼帝国任命年轻的阿尔巴尼亚裔军官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总督,开启了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p><p class="ql-block">阿里很快肃清了所有埃及原马穆鲁克军团的势力,极大地巩固了他的统治。他还在农业、工业、军事等各方面推动现代化发展,将海岛棉引入埃及,使棉花成为埃及主要经济作物,直到今天埃及也是世界上主要产棉大国。在阿里的统治下,埃及逐渐强大起来,他也被视为现代埃及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阿里一直怀有野心,他认为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败,有朝一日埃及要打败甚至取代它。1820年阿里下令征服和占领苏丹;1831年发动第一次土埃战争,相继占领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土耳其部分土地;1838年阿里宣布埃及独立,停止向奥斯曼帝国纳贡。1939年土耳其向埃及宣战,打响了第二次土埃战争,埃及获得了绝对胜利,进入地中海的土耳其舰队向埃及投降。</p><p class="ql-block">1840年7月,英、俄、奥地利和普鲁士四国出面干涉,共同援助土耳其,大败埃及。同年11月,埃及被迫签署《英埃协定》,归还土耳其舰队,宣布再次臣服于奥斯曼帝国,恢复定期纳贡,同意将军队撤出叙利亚,并由25万裁减至1.8万,作为交换苏丹给与了埃及总督世袭权,这是奥斯曼帝国的总督前所未有的。</p><p class="ql-block">此外,埃及还被迫接受了1838年英土商约,对外国人只征收5%的关税,外国人有权在埃及从事贸易,禁止对任何物资实行专卖。《英埃协定》使埃及的独立遭受了沉重打击,也标志着阿里改革的失败,埃及沦为了半殖民地。</p><p class="ql-block">1851年英国取得了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权,而法国则在1856年获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1858年底苏伊士运河公司成立,开始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公司可从运河通航起主持营运99年。</p><p class="ql-block">经过近11年的施工,克服了很多技术、政治和经费上的问题,并以12万埃及民工的生命为代价(平均每千米就有700余人献出了生命),运河终于在1869年11月17日完工通航。</p><p class="ql-block">运河的开通无疑在贸易与军事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英国当然觊觎这块肥肉,为了控制运河,英国在1875年买下了埃及方面的全部股票,获得了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权,取得了运河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英法趁机掌握了埃及的财政大权,对埃及实行所谓“双重监督”,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大量英法资本涌入,在埃及开银行、办工厂、控制航运、经营公共事业,从而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命脉。</p><p class="ql-block">1878年8月,在英法策划下,埃及成立“欧洲内阁”,埃及总督成为英法的傀儡。次年,埃及的一些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成立了“祖国党”,以陆军中校艾哈迈德·奥拉比为首领。</p><p class="ql-block">祖国党反对“欧洲内阁”,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口号,主张埃及独立。祖国党深受人民拥戴与支持,迫使当时的埃及总督伊斯梅尔改组了政府,辞退外国官员,通过宪法加强议会权力。</p><p class="ql-block">这无疑引起英国的强烈不满,英国怂恿土耳其废黜了伊斯梅尔,任命他的儿子陶菲克为新总督。陶菲克完全听从英国的摆布,组成反动政府,解散议会,逮捕祖国党人。</p><p class="ql-block">1881年9月,奥拉比率陆军起义,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起义军包围王宫,迫使陶菲克开启议会。1882年祖国党组阁,被人民誉为“民族内阁”,取消“双重监督”制度,奥拉比任陆军大臣,成为内阁的实际负责人。</p><p class="ql-block">英国眼看无法通过总督和内阁控制埃及,担心奥拉比会无限期拖延埃及的巨额债务,并且夺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于是决定进行武装干涉,而总督陶菲克也深感威胁,逃到了亚历山大,恳请英国的保护。</p><p class="ql-block">1882年7月11日,英国分舰队炮轰亚历山大港,造成埃及2千余人伤亡。英军两万五千人登陆,占领海港大肆劫掠。祖国党立即发表告人民书,宣布“埃及和英国之间进行着势不两立的战争”,因陶菲克叛国投敌,奥拉比宣布其与内阁的命令一概无效,他在开罗组成军事会议,履行中央政府职责。此外,允诺农民废除所欠外国人的债务,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在奥拉比的领导下,重挫英军的进攻,阻挡了英军南下开罗。</p><p class="ql-block">但奥拉比轻信了西方国家遵守苏伊士运河区中立的保证,仅重点加强了北部防线,英军在加内特·沃尔斯利爵士的带领下由东部运河区登陆,挺进开罗。9月,在接近开罗的泰勒-凯比尔,双方展开了一场决战。</p><p class="ql-block">英军共投入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共约1.85万人。埃及方面共有军民约1.5万人。埃军英勇抗敌,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了半个月。英军收买了奥拉比的部下,9月13日沃尔斯利发动夜间袭击,叛变的埃军里应外合,形成前后夹击,仅仅20分钟,埃军就彻底崩溃,退守开罗。泰勒-凯比尔之战英军死亡57人,402人受伤,埃及军民死亡1396人,681人受伤。此战可以说是整个英埃战争决定性的战役。</p><p class="ql-block">奥拉比试图利用正在泛滥的尼罗河天险抵御敌人,并决定发动开罗十万军民进行首都保卫战。但开罗城内的部分军官和官僚叛变,打开了城门,9月15日英军入城,屠杀了大量军民,逮捕了奥拉比及其将领。</p><p class="ql-block">攻陷开罗之后,英军迅速占领了整个埃及。至此,埃及由半殖民地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p><p class="ql-block">英国在1882年即创立了埃及奖章1882-89(Egypt Medal 1882-89),用于奖励在1882至1889年间参加埃及和苏丹战役的英国、英联邦(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埃及军人,此外还有少量奖章颁发给了为军队服务的平民。奖章共分两版,正面同为维多利亚女王戴头纱的侧像,背面正中均为狮身人斯芬克斯侧卧像,其中,带1882日期的是颁发给1882年参与埃及战役的人员,无日期版的颁发给1884-1889年参加苏丹战役的人员。</p><p class="ql-block">根据发生的战斗,两版奖章共设置14种勋条,同一奖章最多的为7种勋条(仅颁发了1枚),6种勋条的共颁发了6枚——Alexandria 11th July,Tel-el-Kebir,El-Teb,Tamaai,El-Teb-Tamaai,Suakin 1884,The Nile 1884-85,The Nile 1884-85/Abu Klea,The Nile 1884-85/Kirbekan,Suakin 1885,Suakin 1885/Tofrek,Gemaizah 1888,Toski 1889,Gemaizah 1888-Toski 1889。</p><p class="ql-block">埃及总督陶菲克也创立了一种奖章——赫迪夫之星,用于颁授给获得过英国埃及奖章的人员。“赫迪夫”源于波斯语的勋爵,含义相当于总督,最初被默罕默德·阿里采用,但并没有得到奥斯曼帝国的承认,直到1867年伊斯梅尔时期才被认可。该奖章全部是在英国伯明翰生产的,共有四个版本:1882版、1884版、1884-68版,以及1891年创立的无日期版,其中只有无日期版有一款战役勋条——Tokar。</p><p class="ql-block">赫迪夫之星为五角星形章体,正面正中为带状圆环,圆环左右两侧被两个五角星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刻有英文“EGYPT”(埃及)和“1882”年份;下部分用阿拉伯文书写相应穆斯林历法的年份和“埃及赫迪夫”;圆环内近景图案为下方正中的狮身人雕塑,雕塑背后远景图案可见三座金字塔。奖章背面中心为圆环,圆环内上部为顶部带星月的皇冠,下部为代表赫迪夫的交织字母图案。</p><p class="ql-block">英埃战争中被捕的奥拉比,因为在国内的声望极高,英国和埃及赫迪夫未敢将其处决,而是流放到了斯里兰卡,1901年奥拉比获准归国。</p><p class="ql-block">1910年,奥拉比临终前一年,完成了他的回忆录,在结尾写道:“英国人已非法占领埃及29年......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迟早终要撤离,因为埃及是一切侵略者和占领者的墓地!”</p><p class="ql-block">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