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当我们还在沉浸、品味2023年丰收的喜悦时,2024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慢慢敲响。2024年1月4日,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小语二组的全体成员相会在美丽的济南市高新区金谷小学,举行“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小学语文二组现场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活动的第一天,会议由组长张岩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出席本次活动的人员有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刘文华教授,齐鲁名师导师团成员、山东省教科院研究员李文军主任,中国教育报刊社山东记者站站长魏海波,齐鲁名师导师团成员、山东师范大学魏巍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学部副部长路书红教授,齐鲁名师导师团成员、山东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高旗老师,山东教育电视台运营部侯刚主任,齐鲁名师导师团成员、青岛市李沧区教研室正高级教师宋道晔,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教育文体部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徐希红老师,齐鲁名师导师团成员、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金谷小学校长毕英春,齐鲁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张陆陆主任,齐鲁名师建设工程小语二组全体学员,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小语同仁。</p> <p class="ql-block"> 会议首先由刘文华主任致辞。刘主任对本次培训活动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她首先感谢导师团成员的辛勤付出,为了筹备这次培训多次讨论,多次商改,终于有了今天的既体现双新理念又贴近教学实际的精彩安排。其次,刘主任对全体齐鲁名师小语二组的培养人选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在导师的引领、带领下迅速成长,能在课堂教学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形成自己的风格,也能像导师一样呈现出个性化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高旗老师为大家执教示范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高老师首先创建“以诗会友”的情境,围绕目标和学生共同完成了5个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一节精彩、高效、实效的古诗文课堂的风采,大家深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识字写字,读出韵律:高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读并书写课题、作者;认读“西湖”,师生共同观察并书写“湖”;随后共同说课题意思,了解送别诗和本诗创作的背景。高老师指导学生自由反复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试着读出韵律;学生展示朗读,读出节奏;老师引领学生学习古人读诗法,读出韵律;同桌互相读并评价一星,后展示。</p><p class="ql-block"> 圈出景物,说出画面:学生在高老师的引导下默读古诗,圈画景物,并集体交流;教师引领学生读“接天莲叶无穷碧”,学生尝试说看到的画面,猜从哪个词看到的。读出诗句的画面。展示画面后集体朗读。</p> <p class="ql-block"> 创新方法,读出趣味:高老师和学生一起互相扮演杨万里、林子方,通过角色体验,走进情景,诵读诗文。然后,高老师教学生吟诵整首诗,课堂上高潮迭起,高老师高超的充满深情的吟诵影响着孩子们,他们也学得有模有样。</p><p class="ql-block"> 学以致用,拓展诵读:学习了本诗后,高老师拓展《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进一步感受杨万里和林子方的友情,体会送别诗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最后,高老师建议孩子们课后与伙伴们一起再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或者是选读其他的送别诗,用“好听”“好看”“好玩”的标准,寻找并结交新的小诗友。</p> <p class="ql-block"> 高老师精彩的课堂结束后,接着为老师们作了题为《例谈统编教材古诗文教学原理》的报告。</p><p class="ql-block"> 高老师从古诗文的教育教学价值、古诗文的教学原理、古诗文教学方法实操练习、统编教材古诗文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向大家阐述了如何理解、阐释、教学古诗文。</p> <p class="ql-block"> 高老师从诵读基因、时空趣味、多元涵泳、传承责任四个方面讲述了古诗文的教学原理,让大家明白了古诗词教学为什么要重视音律美、画面美、情感美,更让我们明白了高老师课堂上引导学生把古诗读的好听、好看、好玩的设计原理。</p><p class="ql-block"> 最后,高老师详细阐释了古诗词教学方法实操练习。高老师为大家讲述了怎样进行读诵、吟诵、唱诵,深入浅出的讲述让大家豁然开朗,在高老师的指导下,会场上响起了大家积极读诵、唱诵的声音,大家不知不觉入情入境,跟着高老师体验了古诗词的吟诵之美,人人沉浸在古诗词的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 济南市高新区金谷小学毕英春校长用三年级学生执教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围绕核心任务设计了三个活动。</p><p class="ql-block"> 活动一:读《囊萤夜读》,以例悟法。毕校长通过让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学生听评等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读好文本,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已有的理解小古文的方法自己理解文意,并借助支架说一说谁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做?结果怎样?最后背诵积累小古文。</p> <p class="ql-block"> 活动二:拓展阅读,巩固方法。学生用学习《囊萤夜读》的方法合作学习《孙康映雪》《凿壁借光》,并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几篇小古文的异同。</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三:根据所学,改写练笔。学习不仅仅是输入,输出才能检验学习的成果。此环节,毕校长引导学生将一篇现代文改写成小古文,学生热情高涨,改写内容惊人。</p> <p class="ql-block"> 整堂课学生在激发和唤醒之下或读、或品、或思、或写,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循循善诱,指导有方,扩容有度,展示了快乐、明晰、高效的课堂,让听课老师们啧啧赞叹。</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堂展示之后,毕英春校长作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她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指导我们如何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围绕单元主题如何设计核心任务,围绕核心任务如何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把握逆向教学的三个步骤:一是明确预期学习结果,做到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联、有时限;二是确定能证明学生预期学习结果的评价方式;三是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从具体事实开始,进行不断地结构化联结,从而产生意义和价值,进而能解决问题,让课堂真正做到三有,即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p> <p class="ql-block"> 下午,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教授作了题为《文本细读——从理论到方法》的专题报告。潘教授从文本细读的思想本质、文本细读的三种视角、文本细读的八种维度、文本细读的N种方法四个方面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文本细读。让我们明白了通过细读文本,感受灵魂的战栗,置身情感的波澜,熨平岁月的褶皱,释放人生的浪漫,追溯文化的流光。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以作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的三种视角,和唤醒感觉、解放物象、移情入境、剖视社会、钩沉历史、洞悉文化、抽绎人性和沉思存在八种文本细读的维度。并通过咬文嚼字,因声求气、比较还原,弦外有音等文本细读的方法,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解读文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应当把幽禁在静止的文字行列中的鲜活的物象还原出来,彰显出来,唤醒学生细腻而微妙的文学感受,引发真切而深刻的阅读体验。</p> <p class="ql-block"> 李文军教授进行了《基于单元目标的语文课堂学习任务设计》的专题讲座。主要讲了“单元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关系”“情境化学习任务的设计”“项目式学习评价方法”“设计学习任务的道与术”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任务落实于课堂,学生通过主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获得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学习任务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的重要途径,更是核心素养落实于学生个体的重要途经。所以说,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设计对于课堂效能和学生成长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加强学习任务的设计意识,增强任务的“设计感”,通过任务设计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p> <p class="ql-block"> 讲座中,李文军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帮助。为当前在大单元、大概念理念冲击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课例讲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在讲座中,李文军教授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指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引导老师们努力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在记中学、做中学、悟中学。此外,李教授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我们深深感受到,好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踔厉笃行耕耘路,思教研学绽芳华。通过本次培训会的名师课例展示和专家讲座引领,每位语文教师在阅读提升和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都将看到更美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不断将新课标落实推向纵深发展。我们都是追梦人,一路前行一路歌!</p>